APP下载

谈潮绣发展现状及其前景

2022-07-29潮州市潮州文化研究中心

文化产业 2022年19期
关键词:潮州刺绣技艺

梁 燕 潮州市潮州文化研究中心

潮绣在广东粤东地区刺绣艺苑中一枝独秀,其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在全国工艺美术界中有巨大的影响,并且享誉国际市场。但是,科技的高速发展对潮绣这种劳动密集型手工业造成巨大冲击。现从潮绣的历史、发展价值、现状及前景等方面进行阐述。潮绣要着力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化品牌,不断提升其在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度,为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展作出贡献。

潮绣,是粤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刺绣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是广东粤东地区优秀的民间刺绣文化。它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工艺精致而久负盛名。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潮绣这一手工业受到巨大冲击,加上国际市场需求下降,更使其由鼎盛逐步走向低谷,处于濒危状态。如何使潮绣走出困境,焕发活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因此,我们有必要回顾历史,深入挖掘其发展价值,面对现状思考其发展前景。

潮绣发展历史

潮绣是在织物上按图案造型,运用垫绣、平绣,并与金线绣、银线绣、丝绒绣结合进行绣制的,色彩浓烈、针工细腻,是富有立体感的工艺品,就像是一幅色彩瑰丽的浮雕装饰画。潮绣多作为本地民居、宗族祠堂和寺庙等特定环境的陈设品,其色彩富丽、风格传统,与雕栏玉砌的传统木结构建筑交相辉映。

关于潮绣的起源,较为流行的说法是始于唐代。在唐代,潮州已盛产焦布、麻布等潮绣所需的布料。据《杜阳杂编》记载:“永贞元年,南海贡奇女卢眉娘,年十四……能于一尺绢上绣《法华经》七卷。”潮州隶属南海县,故上文中的“南海贡奇女”指的就是潮州绣娘卢眉娘。此外,唐代岭南地区的刺绣技艺十分精湛,而处于其间的潮州,多多少少也会受到影响。因此,笔者认为,潮绣始于唐代的说法,似在情理之中。

迟至明代,潮绣已在民间普及。“各以重金聘绣庄名师,一袍百数十金,其隆重虔诚,世不多见。”当时的府县衙门内已设有专门的绣衣师傅,并以重金聘请绣庄名师,为官吏绣制官袍和缝制衣饰,此隆重实属不多见。

另外,此时的潮绣,金线结合,色彩瑰丽而不俗气,这与其作民居、家族祠堂装饰和喜庆祭神之用有关。潮州城南的青龙古庙(又称安济圣王庙),每逢安济圣王神诞日,乡民还愿祭神,神袍需年年更新,《广东省志·二轻工业志》引述旧志称,“正月灯,二月戏,清明墓祭。神台帐幔,描龙绣凤,仕女穿戴,咸施彩缯”。潮绣就是在这样的生活需求和民俗活动基础之上形成的。

直到清代,潮绣更是盛行于民间。乾隆年间,潮州西门外天地坛、布梳街以及开元寺附近,已有绣庄20多家。并且,清代乾嘉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氛围,为其流派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当时,潮州地方戏剧——潮剧的繁荣,以及民俗活动如祭祀活动的热烈,使得民众对潮绣制品的需求空前上升,以制作、售卖潮绣为主业的店铺也应运而生。《潮州市志》记载:“至咸丰年间,绣品出口至南洋群岛等地,潮绣品的年出口值在1000万元以上。”这标志着潮绣工艺开始走向商业化。而商品竞争也倒逼潮绣艺人苦心钻研技艺,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针法的难度,如将原有的三针钉金绣法提升为二针钉金绣法。此外,潮绣艺人兼收并蓄外来绣法的长处,技艺水准迅速提高,形成自己鲜明的艺术风格,潮绣这一流派随之形成。

到了民国时期,潮绣品市场仍很旺盛,是潮州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据记载,单是在潮州府城区,就有像开元街广成兴、西门黄金城等20多家享负盛名的绣庄,绣庄每年的销售额可达到200大洋。当时,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和英国伦敦赛会上,均有潮绣作品参展,并获得较高赞誉。可见,此时的潮绣已享誉国际市场。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潮绣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全国各地争相发展服装业,潮绣由于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及得天独厚的人文积淀,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是唯一由中央外资部门直接管辖的产业。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潮州就有绣工20多万人,呈现出“家家摆绣框,户户有绣娘”的盛况。从此,潮绣饮誉海内外,达到发展高峰。

2000年以后,得益于政府的扶持,潮绣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理念和工艺相结合,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以潮绣为龙头产品的本土企业,将传统的潮绣技法与现代服装生产技艺相结合,实现规模化、产业化,提高了国际竞争力。2004年初,潮州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服装协会授予“中国婚纱晚礼服名城”荣誉称号。如今的潮州,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婚纱晚礼服生产基地之一。这也是潮绣辉煌历史上一次质的飞跃。

潮绣发展价值

潮绣在全国四大名绣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广东粤东地区优秀民间刺绣文化,对其发掘、保护、传承与发展,具有三方面的价值。

传统工艺价值

自唐以来,潮绣创造了精美典雅的绣品,尤其是其独特的刺绣法,既有对传统刺绣技法的继承,也吸取了姐妹艺术的特点,如广绣技艺特点和木雕构图特色。如潮绣品中的人物绣品,人物头像采用半浮雕式的绣法,人物衣着与背景采用多层次、半立体绣艺,使人物形象突出、逼真;又如以菊蝶为内容的绣品,除了运用如广绣、蜀绣和苏绣一般的平面绣艺外,所有菊花都采用半浮雕绣法,表现出了每朵花瓣前后左右、阴阳向背的层次感,使其形象更为优美,这是蜀、苏、湘及广绣所不具备的。

实用价值

潮绣立足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用品,在现代婚纱晚礼服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既包含传统的戏剧服饰元素,又吸取现代时装的特征,构图饱满、均衡对称,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如常被民众用于家居装饰以及民俗、婚丧活动、祭拜仪式的台布,则多以民间常用的大红花、大绿叶元素为主体色彩,并用棕丝勾勒作为色彩调和,以突出纹理,金线和绒线相结合,使绣品色彩瑰丽而不俗气。

文化价值

深受潮人文化影响的潮绣技艺,发展至今,已成为潮人文化的代表之一。一方面,其烙下千年前潮人先民审美情趣的印记;另一方面,以其为载体,能够还原再现近百年来潮人文化中中西文化交融的现象;同时其还记载了当代艺人们探索新技艺所创造的一个个里程碑。

潮绣的现状

当今潮绣的发展状况可谓喜忧各半。

喜的是,新世纪以来,我国深入推进全国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非遗保护引起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尤其获得文化部门的积极响应,认真组织人力、物力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民间文化艺术的普查工作。其中对潮绣的历史资料、实物进行深入细致的搜集、整理和研究,组织专业人员撰写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材料,使潮绣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尔后,潮州文化主管部门又争取国家、省政府等有关部门下拨的专项保护经费,积极对潮绣实施保护。国家、省、市和县(区)的文化主管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先后认定了一批潮绣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迄今,潮州有潮绣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3名,省级2名,市级7名。2006年至今,潮绣成为各级展览演示交流活动不可或缺的项目,这对潮绣艺术的保护与传承起到了积极作用。

2017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驻广东潮州传统工艺工作站在潮州设立,激发了潮绣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活力,带动潮州本地以潮绣技艺为主的纺织类传统工艺实现了整体性提升。

忧的是,十多年来,虽然相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对潮绣艺术予以保护,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现代化、市场化进程势不可当,作为传统手工技艺产业的潮绣逐渐失去竞争力,再加上潮绣艺人大量流失且现存艺人日趋老龄化,这些问题严重威胁着世代传承的潮绣技艺的存亡。潮绣技艺日渐式微,技艺人才出现断层。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国家没有税费方面的优惠政策。与其他一般工艺品相比,手工产品在市场上没有竞争优势,生产与销售难以有效衔接,导致那些专门经营潮绣品的绣庄困难重重,举步维艰。

第二,真正能独立操作、技艺全面的艺人很少且逐渐老龄化。据统计,目前潮绣艺人群体的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上。潮绣技艺操作难度高,要掌握专业、综合的绣艺,须从少年时学起,习艺时间长,导致不少青少年望而却步,传承后继乏人现象严重。

第三,社会形态和经济模式的不断变化。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经济的发展促使增加了就业机会,新兴行业电子化、机械化的操作方式能为人们带来较高的经济收入,很多人都不想再待在传统手工行业中,导致大批艺人转行,人才流失现象严重。据调查,现存的知名潮绣技工不过二十人左右。

第四,高难度的绣技针法后继无人。不少技艺精湛的艺人或早已谢世,或因年事渐高而相继退休,一些高难度的绣技针法出现有师无徒、后继无人的情况。如“钉金绣”“垫金绣”“垫棉过金针”“浮垫璇卷针”“八角龟板锦”等技艺,能制作的艺人已寥若晨星,潮绣难以再现当年风采。

潮绣的发展思路

如何使潮绣走出低谷,是有关部门必须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已经制定了若干法律法规。各级文化部门要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自觉担负起责任,各个项目保护单位及传承人也应自觉履行传承职责。地方政府要加大对潮绣的扶持力度,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现存问题。现就笔者学习的点滴体会及思考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加强对刺绣艺术人才的培养。人是社会生产力的第一要素。潮州要充分发挥潮州历史文化名城深厚文化底蕴的优势,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具体措施如下:在“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简称“研培计划”)框架下,通过学校教育培训专业人才。市文化主管部门、教育部门、人力资源保障部门等组成工作机构,积极与韩山师范学院、市职业技术学校、中国刺绣研究院联合,共同研究探讨开设潮绣艺术专业的具体步骤。师资方面,可由院校聘请“中国刺绣艺术研究院”的刺绣专家授课;实践方面,院校可与本地潮绣企业合作,将其作为培训实操基地,这样学生既能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也能学到实际专业技能。毕业后学生也可到潮绣企业工作,这样既能解决刺绣人才匮乏的问题,也能解决毕业学生的就业问题。

第二,发挥刺绣研究机构的学术力量。紧紧依靠“中国刺绣艺术研究院”的专业学术力量,组织专家研究编写《中国潮绣历史》《潮绣艺术概论》《潮绣美学》等书籍,将其作为大专院校专业教材,使潮绣艺术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将潮州市具有较高学术素养和技艺水平的代表性传承人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驻广东潮州传统工艺工作站中优秀的设计师、工艺师纳入“研培计划”师资库。

第三,采取生产性传承保护方式。生产性传承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的重要方式,本地企业广东名瑞公司(原潮州国营潮绣厂)是这方面的优秀代表。该公司创建于1955年,至今已有60余年历史,目前有工人一千四百多人,其中有17位刺绣技艺高的艺人。公司领导高度重视研发,技术力量雄厚,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深入发现、认识传统潮绣的精髓和价值,发掘、弘扬优秀工艺,并加以创新发展,生产富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采用生产性传承保护,既让刺绣艺术作为服装装饰生产手段得以生存延续,又保证了公司的市场效益,该企业的发展经验值得学习、借鉴和推广。

第四,以点带面,民间潮绣作坊及传承人自觉开展传承保护。据了解,潮州市目前有潮绣作坊二十多个,每位传承人也都有自己的工作室。行业从业者需要主动开展宣传工作,有计划地收徒授课,将技艺毫无保留地传给下一代,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传承人。

第五,加大企业合作力度,强化品牌塑造。依托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驻广东潮州传统工艺工作站,加强潮绣工艺生产企业与相关纺织服装品牌企业对接,结成企业联盟,合作开发纺织类非遗品牌系列产品。培育潮绣品牌,建立质量控制标准,促使潮绣走进现代生活,推动现代设计和管理方式走进潮绣工艺,打造具有民间传统特色又不失现代气息、能开拓国内外市场的系列产品。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潮州古城时说:“潮州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弥足珍贵,实属难得,我们要很好地研究她,去爱这个城市,呵护好她,建设好她。”我们要时刻不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求,以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为契机,深入挖掘潮绣文化资源,着力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化品牌,不断提升潮绣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知名度,让潮绣艺术焕发生机活力,为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猜你喜欢

潮州刺绣技艺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潮州乐调的音阶流变梳理与分析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贵州剑河 多彩刺绣添技增收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寻找潮州
蔡焕松作品选
刺绣织成的日本传统美食
淳度:泉州卤煮的“匠”技艺
李雅华:精美的石头能“刺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