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全护理干预在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 运用研究

2022-07-28倪翔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6期
关键词:心脏手术护理

倪翔

(江苏省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江苏 宿迁 223800)

0 引言

心脏介入手术属于临床中治疗心脏疾病中非常多见的一类治疗措施,关于心脏介入手术的治疗效果确切,治疗安全性高,对于患者身体所造成的创伤比较小,属于一类存在诊断和治疗效果的新型手术方案,依照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发病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消除或是缓解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1]。心脏介入手术医生能够对于患者的血流状态进行直接的观察,通过导管帮助完成手术,目前比较常见的包含起搏器植入术、冠状动脉支架、射频消融术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等,依照患者的发病原因开展相对应的手术治疗措施,现在已经在临床中获得了比较广泛的应用,同时得到了临床医生以及患者的认可。但是关于心脏介入手术的操作比较复杂,对于手术医生的要求非常高,同样对于临床护理工作的要求同样升高,不但需要保证手术治疗的成功性降低并发症的出现,还需要缩短患者身体康复所需时间,帮助加快患者疾病恢复到正常水平,因此围手术期应用良好的安全护理干预措施显得尤为关键。安全护理干预指的是护理工作人员严格遵照相关护理制度和操作流程,开展的规范化护理服务,安全护理干预的应用目的为严格控制围手术期相关危险因素,保证降低危险事件和手术之后并发症的出现风险,确保手术患者治疗期间能够获得最佳的康复效果,加快患者手术之后的身体恢复速度[2]。本文选择2020 年1 月至2021 年1 月接诊的心脏介入手术患者60 例作为本次课题观察对象,对于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中开展安全护理干预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效果进行讨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 年1 月至2021 年1 月接诊的心脏介入手术患者60 例作为本次课题观察对象,根据所选患者的入院顺序对其进行分组,其中一组患者接受围手术期基础护理服务,一共30 例纳入成为对照组,剩余一组患者接受围手术期安全护理干预措施,一共30 例纳入成为研究组;对照组中男16 例,女14 例,年龄37~81 岁,平均(63.11±6.26)岁;研究组中男17 例,女13 例,年龄36~80 岁,平均(63.03±6.22)岁。

入选标准:患者不存在手术禁忌证,患者和患者家属全部知晓此次课题研究,患者全部处在清醒状态,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无法配合此次课题研究,合并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合并智力障碍以及精神疾病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接受常规基础护理服务:手术治疗之前护理工作人员为患者介绍手术,相关注意事项和手术配合要点,手术期间与医生保持良好的配合,手术之后对于患者运动、饮食以及用药方面进行相应的护理指导。开展心脏介入手术治疗之前,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帮助为患者配备相应的各项监测设备,监测患者的心电图以及血氧饱和度,同时告知患者手术治疗之前需要保证充分的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接受流食,提高日常水果以及蔬菜的摄入量。患者由于受到病情的影响,能够产生相应的表现症状,因此护理工作人员需要耐心仔细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处理对策,遵照医嘱为患者进行术前用药,避免患者由于不良症状影响到手术顺利进行。由于患者的血压水平能够遭受病情的影响产生升高,表现对于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威胁,所以护理工作人员需要严格监测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变情况,在需要时为患者提供相应的降压药物进行治疗。手术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协助患者保持相应的手术体位与手术医生做好手术期间的配合工作,对于患者的病情以及生命体征改变情况进行密切观察。手术治疗之后将患者送回病房,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严格监测,同时记录患者的血压以及心率水平。手术治疗之后,患者非常容易出现心率增快以及血压水平升高表现,因此护理工作人员需要遵照医嘱为患者提供相应的处理对策。

研究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服务的基础之上应用安全护理干预:介入手术室通过晨会以及护理周会时间,对于平时护理工作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与总结,寻找护理安全盲点,对于护理安全问题施行互动式讨论,制定干预措施,指导护理人员学会辨别是非,促进自身判断能力,提高安全意识。按时对于介入手术室常见抢救药物情况进行培训,指导护理人员掌握抢救药物的实际规格、药物剂量、药理作用和引发的不良反应等,每周开展小提问,每个月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归入到年终成绩。提高护理人员的医德医风培训工作,促进护理人员安全自觉性,对于自身职业道德进行培养,保持严谨的工作作风。手术治疗之前一天,手术室护理工作人员需要来到患者的病房为患者介绍心脏介入手术的治疗流程,以及手术室基本情况同时告知患者手术相关配合要点手术治疗之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保证患者能够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接受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之前15min,手术室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到达手术室,对于手术签字单、手术所需物品、除颤监护仪以及起搏器等相关设备进行检查,准备手术期间所需要的肾上腺素以及多巴胺等药物,对于手术设备是否连接妥当进行检查。当患者进入到手术室之后,护理工作人员需要仔细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手术名称以及床号等,同时对于患者对导管手术的承受能力进行评估,选取适当的导管连接心电监护仪,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改变以及心电图改变情况。手术治疗期间需要保证各项操作严格遵照无菌原则执行,如果产生违规操作需要马上进行纠正,护理工作人员需要掌握心脏介入手术期间和手术治疗之后会出现的各类并发症,同时做好相应的抢救准备工作,对于手术流程进展情况和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全程观察,配合手术医生完成手术治疗。手术之后将患者转送回病房,连接心电监护设备,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和病房护理工作人员做好交接,对于患者的基本信息和手术治疗情况进行认真核对,同时检查患者的切口有无血肿以及渗血现象,对于存在焦虑以及不安等不良情绪的患者,为其提供相应的心理疏导,依照患者的实际病情为其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帮助患者充分发挥自我护理主动性,为患者提供饮食护理和睡眠护理,促使患者能够获得充分蛋白质,保持清淡饮食,同时需要督促患者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以及生活行为,当患者的病情获得基本好转之后,依照患者的耐受程度为其提供运动指导。手术治疗之后的第2~4 天非常容易出现静脉血栓,所以手术之前需要为患者提前注射肝素,手术之后做好相应的抗凝治疗,依照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指导患者接受下肢被动或是主动练习,避免出现深静脉血栓。对于患者手术之后的心电图情况进行关注和记录,当产生异常现象时,需要马上进行上报,避免产生心律失常,拔管期间需要督促医护工作人员严格遵照相应的无菌流程进行拔管,拔管操作保证动作轻柔,对于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的观察,及时发现拔管期间迷走等相关不良反应的出现,对于患者穿刺部位伤口情况进行观察,避免出现血管压迫器移位或是脱落现象,谨防伤口渗血[3]。

1.3 评价标准

统计两组心脏介入手术患者手术治疗之后出现并发症和护理风险事件情况。

1.4 统计学计算

本组对比研究所获各项数据通过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开展计算,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接受安全护理干预的研究组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出现并发症以及护理风险事件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以及护理风险事件情况比较[n(%)]

3 讨论

心血管疾病通常指的是静脉血管、心脏、动脉血管以及微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主要为眩晕、紫绀以及心悸等,普遍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因为患者的身体素质相对比较差,合并基础性疾病比较多,临床中对于心血管疾病通常开展心脏介入手术进行治疗,目前已经获得了广泛的认可[4]。心脏介入手术属于一类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新型治疗措施,心脏介入手术的操作方法比较简单,不需要开胸手术,对于患者身体造成的损伤相对比较小,心脏介入手术通过影像学技术和精密器械,在患者体表血管穿刺,送导管到达病变部位,利用特定导管进行手术操作,诊断并且治疗患者的病情,心脏介入手术的治疗效果理想,治疗安全性高。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良好的护理措施,能够直接影响到手术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围手术期提供安全护理干预,能够对于护理工作人员在手术治疗之前,手术期间和手术治疗之后的护理行为进行规范化,降低出现护理风险事件的几率,保证手术安全性,从而提高手术治疗整体效果改善患者预后[5]。根据本文对比研究资料可见,选择心脏介入手术患者60 例作为本次课题观察对象,根据所选患者的入院顺序对其进行分组,其中一组患者接受围手术期基础护理服务,一共30 例纳入成为对照组,剩余一组患者接受围手术期安全护理干预措施,一共30 例纳入成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出现护理风险事件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表示,接受安全护理干预的研究组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出现并发症以及护理风险事件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中开展安全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手术之后出现并发症的风险,规避护理风险事件,主要是因为安全护理干预能够在开展心脏介入手术之前做好相关的术前准备工作,在护理期间应用安全管理能够全面并且科学的评估手术患者的生理情况和心理情况,手术期间医护工作人员保持密切的配合,严格遵照无菌操作的规范,防止出现护理风险事件,确保手术能够顺利完成,手术之后为患者提供相应的心理疏导和健康宣传教育,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手术之后的内心压力,帮助患者保持正确的生活作息以及饮食习惯,降低手术之后并发症的出现,从而促进手术患者能够及早获得康复[6]。

综上所述,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中开展安全护理干预的效果确切,能够降低手术之后患者产生并发症和护理风险事件几率,具有推行空间与价值。

猜你喜欢

心脏手术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复合妊娠32例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轻松做完大手术——聊聊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手术衣为什么是绿色的
了解心脏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心脏移植小史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