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孟鲁司特钠+氯雷他定调节过敏性紫癜儿童症状和减少复发率的研究

2022-07-28刘敏王彩霞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6期
关键词:特钠孟鲁司紫癜

刘敏,王彩霞

(1.包钢第三职工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00;2.包头市第四医院 ,内蒙古 包头 014000)

0 引言

过敏性紫癜是儿童群体较高发的一种疾病类型,且容易反复发作,发病后,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紫癜、关节痛及腹痛等,若不及时治疗,病情持续进展甚至可能引发肾病综合征、肾脏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儿生命[1]。过敏性紫癜属于全身性的血管炎综合征,病理基础即为微血管发生变态性反应,一般会在疾病发生之前的1-3 天,患儿表现出明显的上呼吸道相关症状,常见如咳嗽、流涕等,其后其皮肤表层可逐步呈现出瘀点,且大部分存在于患儿的臀部、下肢关节皮肤等位置,一般呈现为对称性,但是颜色深浅不同,大小也有所差异,部分瘀点可分批次出现,也可能会连成片状,虽然可以几天之内消退,但是疾病极容易反复。如果患儿的病情比较严重,还可能会出现血尿、蛋白尿等一系列的肾脏症状,及剧烈的关节疼痛、持续性或者是阵发性腹痛,给患儿造成巨大的身心痛苦。当前,临床治疗过敏性紫癜主要以抗组胺药物居多,常见如氯雷他定,该药为长效性抗组胺药物,可对组胺水平进行有效抑制,快速减轻组胺引发的变态反应症状;如孟鲁司特钠,可有效降低患儿血管通透性,减轻机体炎症反应,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的,但也有研究提出单独采用此2 种药物进行治疗疗效局限性较大,一部分患儿使用药后症状无显著改善或停药之后复发,因此,临床一般建议将2 药联合使用以提升疗效,降低复发风险[2-3]。基于此,本文摘选88 例,2020 年7 月至2021 年7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过敏性紫癜儿童,研究了孟鲁司特钠+氯雷他定调节过敏性紫癜儿童症状及减少复发率的临床效果,现将内容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摘选88 例,2020 年7 月至2021 年7 月期间,包钢第三职工医院收治的过敏性紫癜儿童,现以随机抽取方式进行对等分组,A 组(n=44):男23 例,女21 例;年龄:3-10 岁;年龄均值(5.13±0.94)岁;病程:1-8d,病程均值(4.14±0.59)d;紫癜病型:20例混合型,24 例单纯性;发病原因:17 例过敏性疾病史,7 例食物过敏史,19 例前驱感染史,1 例原因不 明;B 组(n=44):男24 例,女20 例;年 龄:2-11岁;年龄均值(5.21±0.86) 岁;病程:2-8d,病程均值(4.11±0.62)d;紫癜病型:19 例混合型,25 例单纯性;发病原因:18 例过敏性疾病史,8 例食物过敏史,16 例前驱感染史,2 例原因不明;此研究于我院伦理委员会授权后开展,且经过组间患儿基础资料比较显示(P>0.05),对比可行。

入组标准:患儿均有明显的胃肠道不适、紫癜、咳嗽以及发热表现;X 线查体肺部纹理显示加粗;白细胞检测异常上升;首次病发,且病程不超过14d;所有患儿家属均表示自愿参与研究。

排除标准:对此研究相关药物过敏患儿;30 天内使用过激素类药物者;并发肿瘤、风湿性病变或急性感染患儿;自身免疫系统病变者;先天性病者者;肝肾功能不全者。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抗感染、抗血小板、抗血栓、维生素C 以及钙剂等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同时配合以良好的饮食控制,禁止与过敏原接触等,在此基础上,A 组单独采用孟鲁司特钠(厂家: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3330,规格:5mg/片)开展治疗,用法用量为:6-12 岁患儿,5mg/次,2-5岁患儿,4mg/次,1 天1 次,于每明睡前嚼服。

B 组则在A 组的基础上再给予氯雷他定(厂家:天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7066,规格:10mg/片)口服治疗,用法用量:体质量≥30kg 患儿,10mg/次,体质量<30kg 患儿,5mg/次,1 天1 次;两组患儿均连续用药14 天。

1.3 指标观察

治疗后,对两组的疾病疗效进行评价,标准:药物使用1 天后,患儿的临床症状显著减轻,连续用药14 天,所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且无复发为显效;14 天用药后,患儿各项临床症状显著减轻或消失,但存在复发情况为有效;连续14 天用药后,患儿各项症状均无任何改善或恶化为无效。(显效+有效)/总病例数=总有效率。

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腹痛、关节肿痛以及皮肤紫癜等症状消失时间;统计两组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疾病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有数据全部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分析与处理,计数数据表示为“[例(%)]”表示,以“χ2”检验两组间之间的数据差异;计量数据表示为:“(±s)”,以“t”检验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组间疾病疗效对比

治疗后,B 组治疗总有效率相较于A 组明显更高,P<0.05。见表1。

表1 组间疾病疗效对比(例/%)

2.2 两组间症状改善时间对比

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显示B 组的腹痛、关节肿痛以及皮肤紫癜症状消失时间较A 组均明显更短,P<0.05。见表2。

表2 组间症状改善时间对比(±s,d)

表2 组间症状改善时间对比(±s,d)

?

2.3 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疾病复发率对比

治疗后,B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较于A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 组的疾病复发率相较于A 组则明显更低,P<0.05。见表3。

表3 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疾病复发率对比(例/%)

3 讨论

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发病约在10%-20%,主要以青少年、儿童疾病高发群体,尤其是年龄较小、免疫功能还未发育成熟的儿童尤其容易发病,当前,临床对于此病的具体发现机制还未给出明确答案,但多项研究均发现,该病的产生与患儿机体内部的炎症反应、免疫功能异常等因素有着密切的相关性[4]。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典型的变态反应性血管病变,疾病发生时,患儿的血管通透性会明显增高,除了会在其皮肤表面产生瘀点之外,还可能会引发脏器出血、水肿等并发症发生风险,更严重者甚至引发肾炎,不仅对患儿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还会增加疾病治疗的难度,导致预后效果不良,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是改善患儿临床预后的关键[5]。

近几年来,随着现代医学对过敏性紫癜的深入探讨与研究,研究发病在该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当中,炎症细胞因子、炎症介质等物质均发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组胺、白三烯等物质是影响病情进展的关键,当中的组胺会对患儿机内的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多项功能造成影响,同时还能对血清炎症介质、细胞因子指标水平等均发挥一定的调节作用,在毛细血管、小血管壁内引发炎症反应,提升血管本身的通透性,最终引发过敏性紫癜相关症状[6]。而白三烯能则可以加快炎性细胞、免疫效应细胞的过量生成,并在受到凝聚作用的影响,白三烯还能与其受体发生结合,进一步引发变态反应,提升血管通透性,因此,在近期的临床治疗中,多项报道指出降低白三烯、组胺指标水平,对于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病情转归与预后改善均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7]。

对于过敏性紫癜患儿,在入院之后,临床一般会先给予对症支持治疗,主要常规抗过敏、抗感染以及补液等,这些治疗措施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对病情进展进行控制,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但疗效不够理想,治疗效果也不稳定,疾病复发较高,因此,需要更加完善的治疗方案。氯雷他定是一种典型的H1 受体拮抗剂,是临床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一种常用药物,该药物使用之后,可以降低患儿血管壁的通透性,在更短的时间内减轻机体炎症反应,降低血管壁的水肿、渗出等情况,用于过敏性疾病治疗疗效非常显著[8]。相关研究显示,过敏性紫癜在发病时,要体内部的炎性变化、细胞因子均与白三烯有着官切的相关性,而孟鲁司特钠是临床上较常用的一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药物进机体后可以强效阻断白三烯和受体发生的结合,从而对白三烯导致的各类生理效应进行有效抑制,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不仅使用方法非常简单,而且还可以维持长药效功能。郑天凤等所做的研究也证实,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以孟鲁司特钠开展治疗,可更快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疾病复发率风险,疗效十分理想[9-10]。本次研究也显显示,治疗后,B 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相较于A组明显更高,P<0.05;而B 组紫癜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以及关节肿痛消失时间相较于A 组明显更短,P<0.05;B 组的疾病复发率也更低于A 组,P<0.05,表明过敏性紫癜儿童采用孟鲁司特钠+氯雷他定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儿童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降低疾病复发风险;另外,本研究还显示,B 组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较于A 组无明显差异,P>0.05,这一结果表示过敏性紫癜儿童以孟鲁司特钠+氯雷他定联合治疗,不仅疗效显著,而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安全也比较高。

综上所述,过敏性紫癜儿童以氯雷他定+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可更快缓解患儿的症状,提升疾病疗效,减少复发,且安全性高,建议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特钠孟鲁司紫癜
马鸿杰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经验总结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孟鲁司特钠联合丙卡特罗治疗慢性咳嗽临床分析
孟鲁司特结合沙丁胺醇对支气管哮喘患儿预后的影响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孟鲁司特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与安全性观察
容易混淆的两种小儿紫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