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菜篮子”托起腾飞梦
——江西打响蔬菜产业“赣”字牌

2022-07-28沈文娟罗津

江西农业 2022年13期
关键词:蔬菜基地菜篮子豇豆

文/沈文娟 罗津(本刊记者)

6月的赣鄱大地,夏意渐浓,田间地头生机勃勃。一排排蔬菜大棚里,辣椒、芦笋、豇豆等采摘了一茬又一茬,一派令人喜悦的丰收之景。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兴旺。蔬菜产业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2020年,江西省出台《关于推动我省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主要包括加快蔬菜产业发展步伐、扩大蔬菜产业规模等八个方面内容。

近年来,江西充分把握本省蔬菜产业发展优势,不断优化蔬菜品种结构,已经形成系列较为完整、品种较为丰富的蔬菜生产体系,一些主产县逐渐形成主导品种。比如宁都、永丰县主打辣椒,兴国县主打芦笋,会昌县主打贝贝南瓜,“三南”(全南、龙南、定南)地区重点发展高端叶菜和高山蔬菜,南昌县、南康区等地主打叶菜类。

深挖潜能 实现产供销闭环

“发展蔬菜产业,江西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地理位置优势,蔬菜品质好,销售渠道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种植业技术推广应用处处长邵华向记者介绍。江西南北跨度大,地形地貌复杂多样,亚热带气候特征明显,年平均气温比同纬度邻省都要高,优越的生态条件让各种类蔬菜都有适宜的栽培区,主要种植叶菜类、茄果类、根茎类、瓜类、豆类、葱蒜类、水生类等蔬菜品种,其中,设施蔬菜基地主要以种植茄果类蔬菜为主,部分城郊产区以叶菜类为主。

“菜篮子”关系群众一日三餐,蔬菜稳产保供不可松懈。邵华介绍,江西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同时毗邻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三角的省份,尤其赣州等地毗邻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的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在蔬菜产品销售上具备独特优势。

依托各种有利条件,江西持续抓好生产、畅通渠道、加强对接、打通销售等环节,实现产供销“三端并进”。2020年以来,江西按照“扩规模、调结构、保供给、增效益”的发展思路,围绕三年新建100万亩设施蔬菜基地目标任务,科学谋划,合理安排,确保蔬菜产业快速健康发展,2020年、2021年新增设施蔬菜基地面积分别达到36.7万亩和35万亩。截至去年,全省设施蔬菜基地面积由50万亩上升到120万亩,在全国的排位上升到第12位,全年蔬菜产量达到1920万吨。

为了畅通蔬菜产销衔接通道,江西建立全省梯队式蔬菜保供基地台账,公布12家大型蔬菜批发零售商和110余家蔬菜基地名单,积极开展“农超对接”“农贸对接”“农社对接”,每周对接蔬菜量约15万吨,有效解决蔬菜销售“最后一公里”问题。

“我们是全国第二个全域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省份,市场开拓具备先发优势。”邵华介绍,目前江西已有11个设区市全域与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对接合作;7个设区市与广州市签订了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建设合作框架协议,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达到55个,年产量总共约17万吨;年供港叶菜7600吨,其中有机蔬菜800吨,占供应量总数的20%,居全国前列。

良种良法 强化种质资源库

在江西省第二届现代种业蔬菜新品种展示会上,辣椒、豇豆等10个大类1150多个新品种新成果亮相。今年,省重点推介蔬菜品种名单包括辣椒品种10个、豇豆品种10个和其他类蔬菜品种10个。

重视培育优质蔬菜新品种的同时,江西也在持续优化本土蔬菜品种。如丰城市豇豆制种,远近闻名。丰城市缸豆种植历史悠久,上世纪60年代便开始种植,且制种产量高。该市从事缸豆种植的农户,历经一代又一代,种植经验丰富,为豇豆制种进一步发展奠定人才和技术基础。

丰城市的豇豆种植,以袁渡镇最为典型。据丰城市农业农村局二级主任科员李细根介绍,作为缸豆种植大镇,袁渡镇豇豆种植面积约5000亩,复种面积约1万亩(每年两季)。袁渡镇范围内的豇豆种子合作社育种地区主要集中在新疆和沈阳,育种面积约2.7万亩,豇豆种子年销量约500万斤左右,可供种植豇豆面积125万亩。2013年,丰城市成立袁渡蔬菜种业协会,加强对种业的内部管理以及品牌建设,形成上下游产业链,逐渐走向规模化发展道路。

在规模化发展的同时,丰城豇豆也致力于“走出去”。目前,丰城的缸豆种业平均每亩年均产值在4000~6000元不等,销售主要通过线下渠道,由企业进行采购销往全国各地,线上销售渠道也已打通。

江西宇翔种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耀平向记者介绍:“公司一年可以卖约100万斤缸豆种,产值3000万,我们还生产多种类型的种子,其中精包装的种子价格可达20多元一斤。”如今,丰城缸豆制种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在外美誉度高、需求量大,是江西省的重要种质资源供给地。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全省共建成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62个,年育苗能力达到2600亿株,蔬菜良种覆盖率超过85%,同时,创新推广符合江西省气候特点的顶部竖式放风双膜连栋大棚,占比达到设施蔬菜基地总面积的57%,为推广良种良法奠定坚实基础。

“三品提升” 助推高质量发展

产得多、卖得出,但产销稳定后的效益瓶颈仍是蔬菜产业长期以来面临的难题。如何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效益最大化,是江西发展蔬菜产业的重要课题。

为了推动全省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江西坚持标准化建基地、优结构,推广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新标准,提升蔬菜品种、品质、品牌,不断提高蔬菜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目前,全省已创建全国首批“三品一标”蔬菜示范基地1个、蔬菜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县4个、蔬菜地理标志产品达到24个,产品合格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其中,永丰县全国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已通过现场检查。此外,因地制宜发挥设施蔬菜作用,大力发展短缺蔬菜品种,探索推广“春提前”“秋延后”“越冬长茬”“越夏茬”等茬口模式,发展错季菜。全省茄果类、菜用豆类、瓜菜类等短缺品种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当前,江西省全面打响江西富硒蔬菜品牌,涌现了“赣南蔬菜”、吉安市“井冈系列”“吉安系列”“县域系列”、高安蔬菜等一批区域品牌。如永丰县深入实施蔬菜品牌提升战略,8个蔬菜产品通过绿色认证。同时实行“电子商务+农田餐桌”销售模式,统一“永丰蔬菜”标准,产品销往内地上百个城市,成功打入香港、台湾、韩国等地市场。

发展蔬菜产业,既是经济工程,更是民生工程,事关百姓的“菜篮子”、农民的“钱袋子”,是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走在时代潮头,江西将坚持设施化发展方向不动摇,高质量建设蔬菜基地、大力度培育职业菜农、全链条开展服务指导、多渠道搭建销售平台,坚决完成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推动蔬菜产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样板之地。

猜你喜欢

蔬菜基地菜篮子豇豆
山西农谷闫村蔬菜园 冬闲变冬忙“菜篮子”变“钱袋子”
供应足 需求旺 老百姓“菜篮子”拎得很舒心
“菜篮子”丰盛 “果盘子”多彩——春节前多种农产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
藏在菜篮子里的春天
豇豆先生变魔术
豇豆魔王
清淡豇豆
参观曹家桥蔬菜基地
浅析“菜篮子”工程建设之“喜”与“忧”
宁远县蔬菜基地土壤肥力分析与改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