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宜昌地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加强医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探索

2022-07-28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14期
关键词:宜昌市医养康养

李 琴 祝 睿 乔 珺

(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0)

1.研究背景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不断提高的一个过程。2020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指出,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达到26402万人,占总人口比例18.70%;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达到19064万人,占比13.50%。湖北省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20.42%,65周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大14.59%,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是关乎我国未来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

宜昌市位于中部地区,截至2019年底,我市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95.67万,占比24.47%,老龄化程度明显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呈现出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高龄化趋势,失能半失能老人不断增加的特点。

养老服务人才是提高养老服务质量、提升医养康养服务水平、保障“银发族”生活质量、促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发展的重要条件。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和痛点之一是高素质医养康养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不足,存在“不愿做、留不住、素质不高”的现象,人才的教育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不完全匹配,成为当前制约我国康养产业发展、影响医养结合工作推进的瓶颈。因此,解决养老服务人才紧缺、培养高素质实用型医养结合人才势在必行。

2.建设思路及内容

2.1 加强医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思路

2.1.1 研读政策、明确方向

根据《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5]84号、《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卫老龄发[2019]60号等文件精神,要加快专业队伍建设,将医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分别纳入卫生健康和养老服务发展规划。2020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的23项举措。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工作做出部署,为推动养老服务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2.1.2 基层调研、明确需求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事业发展的重要指示,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应对养老托育等各项部署,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我校教师多次深入基层一线、对接行业企业,积极开展调研走访。先后在宜昌区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当地主要养老服务机构调研当地大健康产业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现状、人才培养需求及用工需求等。

调研显示:随着人口老龄化形势加重,各地区养老服务人才需求明显增加。专业化养老服务技术技能人才紧缺,多为农村转移再就业人员,年龄结构偏大,缺乏基本的护理知识及文化知识,仅接受简单的岗前培训就从事养老护理相关工作。从业人员工作任务重、社会地位低,收入少。

2.1.3 依托政府、服务区域

宜昌市目前主要采用四种医养结合模式,即:医中有养、养中有医、医养融合、医养签约。我校找准定位,依托宜昌市卫健委、人社局、民政局及医保局等相关政府部门支持,积极与本地多家医养结合优质机构对接,进一步为区域养老服务产业发展贡献应尽之力。在解决养老服务人才紧缺、培养高素质实用型医养结合人才工作中,从以下3大方面开展实践与探索:

一是建立医养结合人才培训机制:建立“岗前教育、岗中培训、继续教育”的培训体系,进一步规范养老服务行业用人标准;开展“医疗护理员”“养老护理员”定向定岗培训,颁发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和培训合格证书,学员持证上岗;分级分类开展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员”“病患照护”等专业技能培训800余人次。

二是进一步扩大医养结合服务专业人才队伍:在学院现有专业基础上,完善和优化专业结构,增设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与我市优质养老服务机构——宜昌市颐福乐园养老机构签订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协议,开展订单定向委托培养,组建人才培养培育共同体。

三是建立学校、医院、社区“三位一体”实践基地模式:建立宜昌市首家大学生康养专业社会实践基地,以康养类专业学生为主体的“健康巴士”学生志愿服务队走进东方社区、葛洲坝西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颐福乐园……开展为老助老、孝老爱亲、共度重阳等多种形式志愿服务活动。

2.2 建设框架思路

2.3 具体内容

2.3.1 建立“宜昌市医养结合培训基地”,完善医养结合人才培训机制

为了进一步解康护产业燃眉急,培养老服务主力军,着力解决本地养老技能人员缺乏、服务水平不高的痛点难点,我校主动作为,立足宜昌区域,满足本地需求,积极承担康养人才培训工作社会服务职能。通过产教融合,精准发力,打出政策组合拳,形成“政校行企”四方联动模式。立足区域康养产业社会发展需求,大力推动校企深度合作、政府行业企业真正参与医养结合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起医养结合人才“讲练评一体化”的培训机制,体现“长短结合”原则。

一是建立“宜昌市医养结合培训基地”。为推动健康宜昌建设,加快推进医养康养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由宜昌市卫健局、人社局、民政局、医保局联合在我院设立“宜昌市医养结合培训基地”,形成“政校行企”四方联动的良好局面,压实为区域培养康养类医养结合技术技能人才重任。我院承办宜昌市首届医养结合机构医疗护理员培训班,对我市及周边县市区30余家医养结合机构146名从业人员开展培训,为200余名学员开展“病患照护”专项职业能力培训及考核,将医养结合培训基地职责落到实处。

二是建立“讲练评一体化”规范化的培养培训机制。2021年4月以来,由市卫健委牵头,我校联合多家单位养老护理服务工作专家,共同制定规范化“医疗护理员”培训标准,开发定制化“医疗护理员”培训学习手册。培训围绕医疗护理员职业规范、老年人生活照护、失能老人被动运动训练及失智老人照护等方面开展。逐一细化培训主题,通过讲练评一体化、规范化开展培训,注重知识实用性及操作规范性,促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共化医养结合人才队伍堵点,服务宜昌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开设“医疗护理员”“病患照护”“应急救护员”等多个培训项目,针对不同层次学习对象的培训项目:既有针对未就业人员的岗前教育培训(初级班),又有针对已从事养老服务行业工作的在岗就业人员的岗中培训(中级班),还有针对有继续教育需求人员的提升培训(高级班)。按照“长短结合”原则,培训学时从42—90学时不等。培训学员根据自身需要,选择相应培训项目及类别,极大地满足不同层次学员多样化、差异化的健康服务需求。

2.3.2 进一步扩大医养结合服务专业人才队伍

在扩大医养结合服务专业人才队伍方面,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优化专业结构设置,增设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原则,形成以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养老服务类示范专业点的护理(老年护理方向)专业为龙头,康复治疗技术、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为两翼的专业结构体系,扩大办学的影响力及辐射作用。积极培养适应养老机构工作需求的复合型康养类技术技能人才,力争成长为企业技术骨干、管理骨干。

二是组建康养人才培养共同体。为增加职业认同感,解决培养的全日制老年护理方向人才“要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我院与中国葛洲坝集团文旅发展有限公司宜昌颐福乐园分公司、宜昌市康复医院、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等组建人才培养共同体。开展订单定向培养,邀请医院专家、企业优秀员工为我校老年护理、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学生授课,安排学生深入上述机构跟岗实习实践,提前认知岗位工作内容及就业环境,增强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工作的职业认同感。应届毕业生中在基层从事老年护理工作人数明显增加。

三是抓好再就业培训及职业技能培训。2021年7月,湖北省人社厅、省财政厅、省民政厅、省商务厅、省妇联等多部门联合发文,决定实施康养技能人才培训计划,着力打造“湖北护工”品牌。借助省内优质康养专业人才职业培训资源,开展康养类职业技能系列培训,计划在全省范围内逐步培养近万名养老护理专业人才主力军。我院是首批入选的优质培训机构,先后为100余名无从业资质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灵活就业人员、低保失业人员等)免费开展“养老护理员”“健康照护师”等培训,学习感染防控、失智照护、体征观测、用药照护、护理协助等课程,掌握养老护理岗位工作需求,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力。

2.3.3 建立学校、医院、社区“三位一体”的实践基地模式

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将志愿服务工作与学院学生成长成才工作紧密结合,建立学校、医院、社区“三位一体”的实践基地模式,让康养护理人才的成长链更加完整,塑心塑魂塑品德。

一是与国药葛洲坝西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成立了宜昌市首个大学生康养专业社会实践基地。国药葛洲坝西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我市最早探索开展医养结合工作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单位,医养结合工作取得社会广泛认可。康养专业实践基地成立后,承担着为在校大学生传授职业之道,提升专业技能之效、培养奉献精神之功,在实践育人中发挥了突出作用。

二是组织“健康巴士”学生志愿服务队定期走进东方社区、葛洲坝西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葛洲坝颐福乐园养老机构……围绕“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的主题,开展为老助老、孝老爱亲、共度重阳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给予老年人更多关爱和照顾。我院师生向老年人开展慢性病宣传活动,就高血压、颈椎病、糖尿病等常见疾病进行健康宣教,发放宣传手册科普健康知识。志愿者们与老人们共同抄写、赏析重阳节古诗词,陪园区老人们爬山健身祈福。

通过学校、医院、社区“三位一体”的实践基地模式,搭建校内、校外联合共育平台,康养学子将校内所学专业技能反哺于社会。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是为康养学子塑心塑魂塑品德的最好教育方式。

3.成效与反思

3.1 成效

一是社会服务能力和社会效应进一步增强:我校开展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加强医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探索相关工作,被中新网、荆楚网、湖北教育新闻网、三峡晚报、三峡商报、湖北日报等各大媒体转载报道。

二是通过开展产教融合,形成“政校行企”四方联动,立足区域康养产业社会发展需求,大力推动校企深度合作、政府行业企业真正参与医养结合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真融、真合”。在实施中,学校的办学专业结构更为合理、师资水平进一步提升、行业企业结合度更为紧密,体现了“四位一体”的校企联合培养新机制,为本地区输送大量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医养结合人才,缓解康养产业燃眉之急,打造人才培养培训新高地。

三是课题组成员撰写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典型案例《四链贯通 四方联动 四位一体 打造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新高地》,被本单位推荐参评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征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案例,获得湖北省2021年暑期优秀职教论文评选一等奖。

3.2 反思

宜昌市作为全国健康城市首批试点城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地区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在应对人口老龄化对养老服务需求的挑战过程中,其根源在于解决人才紧缺的难题。因此在政府顶层设计、整体规划的战略布局之下,只有切实做好“政校行企”四方联动、医养结合协同发展,提升医养结合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益,才能充分调动人才资源的生力军作用,提升医养结合工作水平。

猜你喜欢

宜昌市医养康养
11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 推动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
医养当兴
医养结合护理模式对多病共存老年患者自护能力及生存质量的作用
韩国康养胜地——平昌阿尔卑西亚
山水禅心 康养五莲
海峡两岸首届森林康养学术研讨会在成都举行
刘贵芳和总理谈了谈“医养结合”
食用菌市场近期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