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囊式压迫止血器对冠心病介入术后穿刺部位止血策略相关研究

2022-07-27戴美霞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1期
关键词:气囊冠心病方案

戴美霞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广东 惠州 516001)

0 引言

对于冠心病的手术治疗方案,现如今主要采取的就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案,其治疗效果现如今相对客观,但术后往往面临一定并发疾病,影响患者术后康复[1],因此,本研究对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桡动脉止血器不同止血模式的效果进行对比观察,找出最合适的止血方法,以此指导临床实践。本研究旨在通过采用气囊式压迫止血器的不同止血策略,探讨其对冠心病介入术后穿刺部位出血、血管周围并发症及患者舒适度等方面影响,进而寻找气囊压迫止血器的最佳止血策略,对我院正常接诊收治的进行冠心病介入术术后患者中,选取2020 年7 月至2021 年7 月期间的患者,采取电脑随机抽取的方式,抽取240 例作为本次探讨不同止血策略对冠心病介入术后穿刺部位出血、血管周围并发症及患者舒适度等方面影响实验的实验对象,根据气囊给予压力不同,决定不同分组,开展本组研究,现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正常接诊收治的进行冠心病介入术术后患者中,选取2020 年7 月至2021 年7 月期间的患者,采取电脑随机抽取的方式,抽取240 例作为本次探讨不同止血策略对冠心病介入术后穿刺部位出血、血管周围并发症及患者舒适度等方面影响实验的实验对象,根据气囊给予压力不同,决定不同分组,按充气程度分为四组,其中A 组气囊压迫止血器充气13~14mL;B 组气囊压迫止血器充气14~15mL;C 组气囊压迫止血器充气15~16mL;D 组气囊压迫止血器充气17~18mL。本次临床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两组本次共同参与研究实验结果患者均在各自本人已经知晓本次共同参与研究实验,且其患者家属个人均持相同研究意见的基础情况下共同参与开展,针对本次两组共同参与研究实验结果患者的相关个人信息基本资料使用情况分别进行比对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符合本病诊断标准;(2)年龄25~75 岁;(3)患者均为择期手术,并依从性好;(4)无理解认知障碍;(5)患者知情同意,且为初次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的患者。

排 除 标 准:(1)年 龄<25 岁 或>75 岁 的 患者;(2)过度肥胖与消瘦的患者;(3)急诊手术患者;(4)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未成功的;(5)表达能力及理解能力欠佳的,且非第一次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患者;(6)拒绝本次研究、依从性差的患者。

1.2 方法

使用气囊式压迫止血器,在术后脱出动脉鞘管之后,再采取压缩气囊中间绿色指示点对准穿刺点,使用调节型的粘扣将其固定在手腕[2],保证其正确使用,注入研究所要观察的不同大气量,通过附带导管使得在配套的注射器所控制的气囊膨胀,再将鞘管拔除之后观察是否有出血现象。然后根据分组情况进行穿刺口并发症的观察及撤除止血器所需要的时间[3]。

1.3 观察指标

排除其他对实验效果影响的客观因素,综合比对最终止血效果以及被参与实验的患者对相应止血策略的认可满意度。实际临床止血效果根据两组参与患者穿刺口周边并发症发生情况、血肿情况、舒适程度以及术后止血器撤除时间作为参考依据。患者穿刺口周围并发症情况,包括有皮肤淤青范围,直径以≤2cm 为轻度,2cm~4cm 为中度,≥4cm 为重度;血肿、指血液渗出高于皮肤,直径≤2.5cm 的小血肿,≥2.5cm 的大血肿。采用VD评分对患者术后舒适度进行评价。VDS 评分:将疼痛划分为4级,分别是:0级(无痛)、I级(轻度)、Ⅱ级(中度)、Ⅲ级(重度);术后撤除止血器时间分别为 5~6h、7~8h、8~9h、10h 以上[4]。

针对护理方案的认可度,本次使用的是针对实验而设计的调查问卷,问卷为20 道题构成,满分设置为百分,根据实际分数划分对应满意度,若分值在80 分以上,则表示对护理方案非常认可,若分值为60 分以上则表示对护理方案较为认可,若分值低于60 分,则不认可护理方案,值越高代表对护理干预方案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这一次开展的实验,所采用的统计学软件是专业的SPSS 23.0 软件系统。此系统对相应实验数据的分析非常准确。相应的各种计量和计数资料分别用(±s)和(%)表示,应用t检验和χ2检验。当出现P<0.05 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参与患者得到的最终护理效果

实验正常开展且顺利完成后,直接发现实验对照组具有更为优秀的护理效果,与常规对照组相比,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参与患者得到的最终护理效果 (±s)

表1 对比两组参与患者得到的最终护理效果 (±s)

?

2.2 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方案满意度

实验正常开展且顺利完成后,直接发现实验对照组产妇对护理方案的认同度和满意度与常规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护理方案满意度分别为98.75%和98.75%,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对护理方案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冠心病属于较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老年人群体,属于此病的主要发病人群。老年群体普遍身体赢弱,且同时伴有多种老年疾病、慢性疾病,在发作的整体中,有很大一部分更是严重类型,其包含范围其实非常广泛,一般可分为隐匿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脏病和猝死五中临床类型[5]。冠心病往往会根据季节变化、情绪波动以及体力活动的增加甚至过量饮食、吸烟和饮酒等情况造成疾病发作[6]。而针对冠心病主要采取的治疗方案多为药物治疗,治疗的根本目的以缓解症状和减少心绞痛发作几率以及降低心肌梗死发生几率作为目的。若药物无法有效治疗,对应开展的治疗方式则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自1977 年9 月Andreas Gruentzig 开展首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以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经走过了40 多个春秋[7]。PCI 作为目前治疗AMI的有效手段已得到广泛应用,其可以直接快速改善和解除粥样硬化导致的血管狭窄和堵塞[8],有效加速血管再通速度,并且改善相应心肌缺血情况,达到患者症状的作用。但是实际临床情况下,在术后很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疾病,比如出血性问题[9],而止血器的应用,缩短了手术时间和止血时间,减轻了患者的不舒适[10]。止血器用于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相关报道较多,目前专门针对气囊式压迫止 血器对冠心病介入术后穿刺部位止血策略相关研究的尚无[11],本研究将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经桡动脉压迫止血的不同止血策略进行观察研究,找到了最佳止血方法,减少了患者的并发症,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缩短了压迫止血的时间具有深远意义[12]。而结合研究结果显示:实验正常开展且顺利完成后,直接发现C 组具有更为优秀的止血效果以及得到更高的认同度和满意度,与A 组、B 组相比,P<0.05。

综上所述,针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的止血方案上,将气囊压迫止血器充气15~16mL,能够得到相对而言更好的止血效果,同时减轻了冠心病介入术后穿刺口出血的并发症,缩短了止血器的压迫时间,增加了患者的舒适感及降低了住院经费,还能够增加医患关系和谐发展,所以值得被广泛推广。

猜你喜欢

气囊冠心病方案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基于副气囊的平流层浮空器高度控制
烂脸了急救方案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定边:一份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一种提供借鉴的“扶贫方案”
高田气囊案
迷你救生充气囊
Observation on Activities of Air Sac in Opened Body Cavity of Chicken
稳中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