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研究热点与前沿可视化分析

2022-07-27侯雨佳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2年7期
关键词:公安公安机关规范化

侯雨佳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1 引言

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加强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对于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公安,履行好新时代公安机关使命任务,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十分重要。经二十余年的创新发展,我国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已取得阶段性的研究成果,但现阶段仍缺乏对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综述性研究文献,尤其缺乏运用知识图谱软件对智慧公安进行可视化分析的研究。因此本文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我国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研究热点与前沿趋势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2 数据来源

本文所选取文献来源于中国知网,以“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警察规范执法”等为主题检索条件,检索日期为2022 年3 月1 日,共检索到1045 篇文献。通过阅读全文后,筛选出566篇作为有效文献,各年度发文量如图1所示。

图1 年度发文量

如图1所示,1994年~2022年,我国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的研究总体呈波动式上升趋势。1994年~2008 年的文献数量提升较为缓慢,为研究的起步阶段。2008 年~2022 年,文献涨幅较大,并于2011 年出现第一个发文量峰值,这可能与该时期提出的《全国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总体安排》等相关文献有关,掀起了学术界对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研究的热潮。此后发文量逐步放缓,每年在35篇左右。

3 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研究的热点脉络与前沿

3.1 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研究的热点

通过对关键词分析,绘制我国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关键词共现图,具体如图2所示。

图2 关键词共现图

如图2所示,关键词节点越大,代表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高。根据现有研究文献和关键词共现图,发现我国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研究热点主要围绕基础理论、具体内容、创新路径三个方面。围绕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基础理论的研究主要包括:执法规范化的基本内涵、建设理念、建设意义的研究。

3.1.1 基础理论研究

1)基本内涵的研究与探讨

自2008年9月公安部党委首次提出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执法规范化”后,学者们对执法规范化的概念进行了研究探索。马新文认为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是一种规范化的运行机制,即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制定能够契合我国法治要求、体现公安属性特点的运行机制,以此规范公安民警执法行为[1]。易继苍认为,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就是要求执法主体严格依照法律规定要求实施执法行为,以实现执法目标[2]。

2)关于建设理念的研究

葛双龙通过分析公安执法理念滞后的原因,认为开展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必须坚持程序正义、树立服务型执法等警察执法理念[3]。项金发则进一步指出,推动执法规范化建设不仅要在社会主义法治的指导下进行,而且要进一步结合公安实际,塑造社会主义警察法治理念[4]。

3)关于建设意义的研究

学者们强调,推行执法规范化建设不仅能够增强公安民警执法能力水平,以形成良好的执法效果,提升公安执法效能,而且能够提高公安公信力、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和谐警民关系,从而实现公安机关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

3.1.2 具体内容的研究

1)关于执法主体的研究

执法规范化不仅是设定规范的执法细则和执法程序,更重要的是以此为基础,达到对执法主体的执法行为的规范。姬艳涛从主体执法思维的角度出发,认为公安民警应构建一种警察职业思维方式,将法治思维内化为自觉意识,运用法治思维指导具体执法实践、校正执法理念,为依法履责和维护法律权威奠定思想基础[5]。冒蓓蓓从主体执法能力切入,认为公安民警在执法过程中应具备法律适用、实战心理、现场判断、统筹安排等方面执法能力,才能保证执法过程的规范性。

2)关于执法监督的研究[6]

学者们一致认为,强有力的执法监督是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关键环节。曾灵认为在新媒体时代,公安执法不仅要接受公安内外部专职监察部门的监督,还需要接受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监督和评判。王锡章认为在大数据背景下,可以引入信息化技术,构建智能化监督平台,推荐公安执法智慧化建设[7]。

3)关于执法保障的研究

执法保障不仅包括执法的装备保障,而且保障执法的权益保障。对于执法的装备保障,刘健楠认为,为保证有效合理规范的执法,公安机关应加大装备保障,特别是执法记录仪的投入,提高公安民警使用执法记录仪的规范性,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8]。葛效鹏指出,完善武器装备配备,能够提高执法安全防控水平,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保障警察执法权益,也能够充分保障执法相对人的合法权益[9]。

3.1.3 创新路径建设的研究

围绕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创新路径建设的研究。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全面深化公安改革需把准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这一关键节点,切实为推进公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围绕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强化警务工作机制、规范执法权力运行机制、增强绩效考评机制。

1)关于警务工作机制的研究

刘宏斌等人认为新时代背景下,针对公安机关面临的挑战与形势,应借鉴世界警务发展的经验和理论的合理部分,从公安队伍“四化”建设等现实途径入手建立健全警务工作新机制[10]。

2)关于执法权力机制的研究

张江伟基于警察执法权力运行机制的基础、立场、要求以及价值追求四个角度,着重强调需完善执法权力运行机制的创新路径[11]。王海仁则聚焦于刑事执法领域,强调刑事执法管控对于改革执法权力运行机制的关键作用,指出应从立案入手,探索集中办案,为基层减负的现实路径,保障执法权力运行机制的规范平稳的运行[12]。

3)关于执法考评的研究

贺小军以A省公安机关的考评机制作为案例进行分析,认为当前公安考评中出现考评过程缺位、考评指标不合理等现实困境,亟需通过法制化改革,全面推行公安执法考评功能多元化、考评主体专业化、考评方式民主化,切实发挥出公安考评的关键作用[13]。殷炳华则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筛选法治公安考评指标,通过数据分析验证揭示考评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完善法治公安建设的针对性对策[14]。

3.2 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研究的前沿趋势

本文通过对566 篇有效文献的关键词进行梳理,绘制关键词突发性排名图,如图3所示。

图3 关键词突发性排名图

结合关键词突发性排名图,发现我国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研究前沿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执法规范化问题应用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如何聚焦高水平建设法治公安,持续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加强执法规范化问题应用研究,是学术界进行执法规范化建设研究的重要落脚点之一。陈亚蕾从交通警察执法实践环节中的困境入手,通过分析问题背后客观与管理的双重因素制约,提出了提高交警执法效能的改善策略[15];贾姗姗则倡导将案例推理技术嵌入治安行政执法规范化中,规范自由裁量权,进一步规范治安行政执法行为,保证执法结果更加公平正义[16];刘航颖等人分析了当下警察权威弱化趋势的原因,认为应以容错纠错机制为核心,激励民警主动履职作为,重塑警察执法权威[17];王莹强调,全警要加强执法语言规范化建设,掌握执法语言规范,准确定位交际对象,以加强执法质量,树立良好执法形象[18];李玉华等以典型案件为依托,在分析加强对在华外国人执法规范化的必要性基础上,提出有效应对策略[19]。近年来,“疫情防控”、“新媒体”、“大数据”等热点关键词反映了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结合时事热点和当下社会治理环境的研究。总之,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研究应随时代发展而与时俱进,注重问题应用研究。

2)执法规范化专业人才教育培训研究

进入“十四五”,新的发展阶段和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要求我们要结合新时代、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新期待,创新公安人才教育培养机制,深化公安院校人才培养,提升公安人才专业素养和实战能力。

在公安院校方面,针对公安课程教学改革,刘文化指出,将课程思政融于公安执法课程体系的构建,并提出以执法规范化课程建设为抓手的课程体系设置路径[20];何超等人从顶层设计、教学改革、实训考核等方面入手,提出构建治安管理专业教学练战一体化实训教学模式[21];针对公安院校日常管理,高延飞和胡月强调公安院校应正确看待高等教育与公安特色教育的关系,推进新时代公安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人才培养、训练模式方面,从执法规范化的理论高度出发,升级人才教育模式有利于促进公安教育培训工作的常态运行,有助于推动公安实战性人才培养的改革创新[22]。

3)执法规范化技术发展与应用研究

2019年1月,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强调“要将现代信息技术同司法工作深度融合”。伴随“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等重大决策的部署实施,将高新公安技术应用于公安机关执法活动中,能够极大提高公安各项业务工作的效能,推进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李玉华在调研中发现,公安实务中应用高新科技,有助于规范执法流程,缓解警力不足[23];苏昊认为,可以通过大数据动态分析并及时反馈的派单机制,对基层民警工作进行源头规范治理,提高基层工作效能[24];叶军和陈志辉指出,针对目前执法办案场所普遍存在的问题,智能化执法中心平台利用科技化、信息化方法整合各类执法记录,以智能化执法监督、集约化、规范化管控打造全流程覆盖、有机衔接、软硬件结合的平台,实现执法业务一站式办理,全面提升执法办案效能[25]。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各地执法规范化建设主要集中在信息化应用的较浅层面。陈克强、孙宇翔认为,应全面推进人工智能应用于公安执法办案进程,最大限度为民警减压减负,使其能够集中精力处理关键业务[26]。如何把握国家大数据战略对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推动助力作用,如何实现科技创新成果与公安处遇的有效衔接,推动执法工作提质增效,将会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4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发现,我国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研究热点围绕着执法规范化基础理论、主要内容、创新路径展开,研究前沿则聚焦在执法规范化问题应用研究、专业人才教育训练研究、技术发展与应用研究方面。展望今后,在当下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如何加强执法规范化问题应用研究,加强国内外、国内不同地区的比较研究,促进研究方法多元化等,将成为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研究的难点与重点。

猜你喜欢

公安公安机关规范化
博物馆:上海公安史图片展
谁“捆住”基层的手脚?——泛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疫情当下,我们上前”——抗击新冠肺炎战“疫”中的港航公安掠影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衡阳市公安机关党员风采剪影
点播影院迎来规范化,4K HDR迎来普及之潮
公安部印发《公安机关执法公开规定》的通知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对群众挂失申报和丢失招领是怎么收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