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肉牛产业发展的典型经验与启示

2022-07-26李志雄云南省红河州畜牧技术推广站

中国畜牧业 2022年13期
关键词:蒙自肉牛加工

文│李志雄(云南省红河州畜牧技术推广站)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是全国畜牧大县。近年来,蒙自市成功探索出了“151”现代肉牛产业发展新模式,推动了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了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为红河州打造云南省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示范区优质畜禽供给基地积累了一些可推广、可复制的典型经验与启示。

一、发展情况

1.产业背景。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提出的“立足多样性资源这个独特基础,打好高原特色农业这张牌”重要指示,云南省委、省政府将现代农业发展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聚焦茶叶、花卉、蔬菜、水果、坚果、咖啡、肉牛、中药材等8大重点产业,持续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按照省委、省政府打造千亿级肉牛产业的重大战略部署,蒙自市通过招商引资上海鹏欣集团的年出栏50万头肉牛产业发展项目,高位推动现代肉牛产业高质量跨越发展。

2.发展模式。蒙自市制定了“151”现代肉牛产业发展模式,重点打造肉牛产业1区5中心1体系。“1区”即建设1个现代肉牛产业园区;“5中心”即打造标准化肉牛良种繁育示范中心、标准化肉牛育肥中心、饲料加工中心、活牛交易中心、肉牛食品加工中心;“1体系”即一个肉牛标准化体系(标准化肉牛良种繁育体系、肉牛育肥科技示范体系、肉牛屠宰加工体系、饲料加工体系、肉牛科研体系)。

3.发展目标。蒙自市百亿乡村振兴肉牛产业园区估算投资约110亿元,主要建设肉牛良种繁育示范中心、标准化肉牛育肥中心,规划总存栏规模50万头(其中良种能繁母牛存栏11万头、育肥牛存栏39万头),配套建设饲料加工中心、肉牛食品加工中心、活牛交易中心。项目建成投产后实现综合产值500亿元(其中肉牛养殖100亿元,饲料100亿元,屠宰100亿元,深加工和食品加工200亿元),新增就业岗位1万个,带动农户10万人,人均增收4万元,带动农户增收48亿元。

力争到2025年,建成全国最大纯良种肉牛繁育中心和安格斯核心种源基地,打造中国南方最完整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肉牛全产业链,面向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的肉牛供应基地,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肉牛产业园。

4.合作方式。主要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养殖户参与—群众受益的合作方式,以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

(1)蒙自市政府授权国有平台公司规划建设纯种肉牛繁育场,由上海鹏欣公司租赁并引进国外优良纯种肉牛,为繁育提供优良品种牛犊。

(2)地方村集体经济组织筹资建设标准化肉牛育肥规模养殖场(小区),租赁给合作社用于农户购买牛犊的统一饲养管理。

(3)乡镇(街道)宣传组织发动村民成立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的农户通过银行贷款从繁育场购买牛犊入股合作养殖,并委托鹏欣专业养殖服务公司按照标准化统一防疫、统一管理、统一育肥后,合作社统一销售至屠宰加工厂进行统一屠宰加工、统一销售。

(4)建立收益保障机制。上海鹏欣集团对养殖合作社农户实行1200元/头的收益保障(年收益率5%),建立合作农户收益保障机制。

(一)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中国经济对于世界经济的渗透也在不断加深,中国经济已经在国际财经合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与很多国家都建立了各种形式的财经合作体系。2017年的G20峰会是中国第一次作为经济大国参与国际性的重大经济决策,中国对于全球经济恢复起到了推动作用。

(5)延长产业链。通过饲草种植、饲料加工、屠宰分割、冷链包装、物流运输等带动更多农户参与到肉牛产业链中,实现助农增收的目标。

5.建设成效。

(1)标准化肉牛良种繁育示范中心快速推进。冷泉牧业小镇老哈都纯种肉牛繁育示范场:占地624亩,计划投资1.9亿元,设计存栏规模1.4万头。已于2021年7月正式进场施工,目前,牛舍及饲料区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已完成,计划引进种牛9200头。首车从国外引进的优质带胎母牛已于2022年1月24日晚由广西防城港市隔离场装车运抵牧场,截至1月28日已进场136车次4455头种牛;春节后的种牛调运工作由于广西百色、防城港疫情影响暂停;市农业农村局将积极联合相关部门,根据省内外疫情情况适时启动第二批种牛调运方案,确保种牛及早运抵牧场。同时,牧场相关配套设施也在紧张有序地推进,生活办公区3月15日交付使用,粪污处理区、挤奶厅及配套提水工程也正在紧张施工中。

鸣鹫镇舍所坝纯种肉牛繁育示范场:占地669亩,计划投资2.1亿元,饲养规模1.25万头,已完成土地流转、农业设施用地备案、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地块清表和园区道路基础工作已完成,计划2022年7月底完成工程建设;8月第二批从国外引进的优质带胎母牛即可进场饲养。

水田乡木梳坎纯种肉牛繁育示范场:规划占地2668.21亩,计划投资4.42亿元,饲养规模3.35万头,正在开展土地流转、农业设施用地备案、规划设计等各项前期工作,待养殖引水工程论证通过后将适时启动建设。

冷泉牧业小镇小新纯种肉牛繁育示范场:积极与温氏公司协调对接,已同意将原小新种猪场流转地块租赁乡投公司使用;正在开展农业设施用地备案、繁育示场建设规划设计等工作,待方案通过论证后将适时启动建设。

(2)标准化肉牛育肥养殖场(小区)稳步推进。按照公司化、组织化要求,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企业”模式,以“三统一”(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一回收)的标准化建设肉牛育肥养殖场(小区)。目前,已完成9个乡镇30个养殖场(小区)农业设施用地备案并报送市自然资源局录入系统,计划年内开工建设。

(3)积极提高饲草本地化供应保障能力。第一,饲草收购加工点建设。已完成冷泉老哈都、鸣鹫猛拉两个饲草收购加工点建设,每个加工点投入150万元配置揉丝机2台(每台日产200吨以上)、传送带2条、抓木机2台、80吨地磅。

第二,牧草收贮。目前,老哈都牧场已收购全株玉米青贮约2万吨;计划收贮2万吨甘蔗稍用于裹包,已收贮约2000吨;计划收贮1.5万吨干草,已收贮2000吨。

第三,核心牧草示范种植基地。已完成观澜街道天龙湖3000亩示范种植基地土地流转;正在开展冷泉镇老哈都、鸣鹫镇舍所坝牧场牧草示范种植基地土地流转协商等。

第四,2022年牧草种植计划。正在积极与鹏欣公司洽谈2022年全株青贮玉米等牧草种植收购相关事宜;同时,积极做好巨菌草实验示范种植,今年计划种植2710亩。

第五,饲草饲料加工中心建设。由鹏欣集团自建进口饲料加工中心已与红河综保区进行对接、选址、入驻等事宜,正在开展项目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二、主要经验

1.强化组织领导,高位推进项目。蒙自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多次专题研究肉牛产业发展工作,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为组长,市委常委、市委办主任和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的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产业发展指挥部,设立了协调、工程、专业、饲草、财务工作专班的“一组一部四专班”组织保障机构;制定了《蒙自市乡村振兴肉牛产业发展工作方案》《蒙自市“5+5+2”金融改革“双百”行动计划》等组织保障措施,建立项目例会、工作专题报告、政企恳谈会等制度,健全工作协同联动和督查机制,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2.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一站式保姆服务。市级领导亲自挂帅,部门主动协调服务,通过政企恳谈会、项目座谈会等倾听企业心声,帮助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为企业排忧解难,优化爱商、亲商、营商环境,从项目洽谈、签约、开工、建设等全过程提供一站式保姆服务。

3.强化配套政策,部门齐抓共管,助力产业发展。一是积极做好肉牛产业发展用地保障工作,对养殖场设施建设、草料贮藏加工用地优先规划,按设施用地予以优先保障。二是积极办理养殖场林地使用审批手续。三是积极整合资金,强化水电路等配套设施保障,养殖场生产用电按农业用电计价给予优惠。目前,全市已完成7735亩肉牛养殖农业设施用地备案,完成老哈都繁育场151亩林地使用审批,舍所坝繁育场129亩林地使用审批手续已按照程序逐级报批;投资3200万余元的养殖引水工程预计年底完工投入供水。

4.搭建融资平台,补齐资金短板。积极搭建融资平台、拓展融资渠道,整合产业发展、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畜牧业发展专项等财政资金,加快筹集资金,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由蒙自乡村投资开发公司作为乡村振兴肉牛产业融资主体负责建设繁育场;鹏欣公司筹措资金从国外引进良种母牛,撬动社会资本参与肉牛育肥、饲料种植、加工、物流运输等相关产业,充分发挥国有融资平台和社会资本对畜牧业的作用。

三、几点启示

蒙自市现代肉牛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今后推动现代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树立了典型,提供了经验。

1.合作共建,助推产业快速发展。按照“龙头企业+平台公司”等模式,由国有平台公司投资建设肉牛良种繁育场,由鹏欣全资子公司承租并负责养殖生产与运营管理,牛粪无偿提供给平台公司生产有机肥。通过“平台代建、投租联动”的模式降低了公司对养殖圈舍、设施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投入,延缓资金支付,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本回报率,提高肉牛良种繁育水平,助力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平台公司通过牧场租赁及生产销售牛粪有机肥获得收入,实现合作共赢。

2.合作养殖,提高养殖水平促发展。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企业”等模式建设标准化肉牛育肥养殖场(小区),鹏欣公司繁育断奶犊牛后通过销售、购小还大、合作代养等方式提供给养殖场(小区)养殖,断奶犊母牛经过进一步选育后作为后备母牛统一回购到繁育场饲养;断奶犊公牛、未选留青年母牛及淘汰母牛在育肥场养殖场(小区)进行育肥后交由公司统一屠宰加工。通过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回收提高全市肉牛规模化养殖水平,提升合作企业、合作社的养殖效益。

3.饲草种植,助农增收壮大村集体。饲草是肉牛养殖的基础,饲草种植加工本地化降低了养殖成本,是肉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今年蒙自市农户种植传统玉米每亩收益1200元左右,种植全株青贮玉米每亩收益1575元,比传统种植增收300元左右。种植全株青贮玉米可以缩短种植时间,实行小春牧草轮作,节约劳动力。在今后肉牛产业发展中,蒙自市将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等方式发动群众种植青贮玉米等牧草饲料,村合作社集中收购加工处理,建立乡村产业振兴助农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利益联结机制。

4.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按照肉牛产业发展的同步规划、同步选址、分步实施计划,鹏欣公司适时在红河综合保税区建设饲料加工中心;与地方国有平台公司合作建设肉牛食品加工中心、活牛交易中心等,实现肉牛繁育、育肥、饲料加工、屠宰食品加工、市场交易等产业环节的衔接,系统推进蒙自市肉牛集约化、产业化、生态化、品牌化的全产业链发展。

猜你喜欢

蒙自肉牛加工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杂志订阅单
认识“超加工食品”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应用人性化手术室护理干预的效果
自由曲面加工中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
老挝肉牛输华实现突破
肉牛口炎咋防治
蒙自市总工会:举办夏日阳光就业行动
毕业一起去旅行:云南蒙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