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除了在APP里种树,个人碳账户离我们还有多远?

2022-07-25李权云

中国新闻周刊 2022年26期
关键词:账户绿色用户

李权云

“一人一年一吨碳”,这是北京市民贾峰给自己设定的减碳小目标。

最近两年,贾峰一直靠骑行通勤。在他看来,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强身健体,节能省油,绿色低碳。过去一年里,他的骑行里程累计超过4000公里,因此节省燃油400多升、油钱和停车费4400元,同时还省下了游泳健身的办卡费用8000元。更关键的是,他实现了“减碳一吨”的小目标。

据统计,中国人均出行6000多公里,碳排放1.09吨,日本是1.55吨,荷兰高达2.79吨。“为实现《巴黎协定》温控目标,需要到2030年全球出行碳排放大幅下降。选择自行车出行,不用依赖电力结构调整,个人出行的零碳梦想指日可待。”贾峰表示。

作为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首席专家,他长期关注国内外减碳进程,并身体力行,坚持骑行,“这种绿色、便利、低投入、见效快的出行方式,应有相应的政策激励,可参考欧洲国家推行的自行车政策,对购车、骑车行为给予补贴、奖励。”事实上,如果把这笔减排量放在个人碳账户里,将有可能变成能够兑换实物或货币的“真金白银”,而这并非空想。

近日,不少地方政府及金融机构纷纷推出个人碳账户政策。7月1日,上海正式施行首部绿色金融法,其中提到,上海将探索建立区域性个人碳账户,并与全市碳普惠相关平台衔接,鼓励金融机构为碳积分高的企业、个人账户提供优惠金融产品和服务。

此前,北京“MaaS出行”、深圳“碳普惠”小程序都推出了居民减碳兑换激励的政策。除政府外,包括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建设银行等一众商业银行也推出了基于银行服务场景的个人碳账户。

个人碳账户是什么?为何在此时“遍地开花”?在全国碳市场启动即将迎来一周年之际,个人碳账户在“双碳”进程中究竟扮演什么角色?

碳账户包含碳排放数据采集、碳核算、碳排放等级评价,是一套完整的碳减排支持体系。去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上线运行。企业碳账户相继见诸报端,而谈到个人碳账户,大众反而有些陌生。

“个人碳账户的本质是一种普惠机制,并非是要利用个人碳账户达到直接减排,而是为个人的绿色行为来提供奖励,同时这也是个人碳账户的最大优点,即从消费端减少碳排放,而不是直接像碳交易一样在生产端对碳排放进行管控。”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赵越表示。

换句话说,个人碳账户是针对个人和家庭的节能减碳行为进行具体量化和赋予一定价值,并建立起以商业激励、政策鼓励和核证减排量交易相结合的正向引导机制。

尽管不同主体推出的个人碳账户形态各异,但大都基于类似的产品逻辑:根据用户多样化的碳减排行为形成碳积分,并给予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

让很多支付宝用户沉迷于收集“绿色能量”的蚂蚁森林就可以理解为一类个人碳账户。用户通过步行、地铁出行、在线缴水电费用等低碳行为获得“绿色能量”,并在手机里培养虚拟树,最终平台在现实世界里种下一棵树作为对用户的公益激励。

目前,北京市正在规划建设步行与自行车綠色廊道新体系——“城市风轮”,利用城市水系既有基础设施,完善路面等设施,实现贯穿连接环路的12条绿色廊道。图为市民在北京二环自行车道上骑行,所获碳减排量可在相应个人碳账户形成碳积分。 图/视觉中国

“社会对于个人碳减排的理解某种程度上还处于启蒙阶段,所以蚂蚁森林通过‘绿色能量’这种虚拟互动式的玩法把它呈现出来。”蚂蚁森林高级业务发展专家王小颖表示。

今年以来,个人碳账户俨然成为热潮,不仅地方政府给予政策支持,互联网平台、金融系统、第三方机构也在以各自的方式关注或上场参与。

在王小颖看来,个人碳账户之所以火热,根源还是“双碳”政策的出台和倡导。

2020年中国“双碳”目标提出后,减碳降碳的工作重心首先瞄准了占据全国碳排量约90%的高耗能企业,全国碳市场也主要面向年碳排量2.6万吨以上的企业主体。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底,碳市场交易主体涵盖了2162家发电企业,覆盖的排放量规模约为45亿吨/年,首个履约期履约完成率达99.5%。

而在控排企业范围之外,居民生活以及消费端的减碳降碳也不可忽视。终端消费者的减碳行为最终会传导到生产端和服务端,从而倒逼供给侧在技术、能源、材料和服务上转型升级、节能降碳,间接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

可以预见,个人碳账户作为居民个体的“绿色账本”,有可能成为“双碳”时代里居民日常生活新的基础设施,以及大众参与碳减排的重要载体。

然而,这个过程注定任重道远。

2016年,G20峰会在杭州顺利闭幕,并以造林的方式中和掉峰会产生的温室气体,使杭州峰会成为G20历史上首个“低碳”峰会。同年,蚂蚁森林上线。

如今6年过去了,蚂蚁森林“种树”的玩法一直没变。王小颖亲身经历了蚂蚁森林从上线到种下超过3.26亿棵真树的过程。在他看来,这个公益项目始终用“看得见的绿色”来带动公众一步步认识碳减排这种“看不见的绿色”。

不过,截至目前,蚂蚁森林所提供的“个人碳减排量”的激励机制依然没有考虑与“碳市场”衔接。

“参考目前全国碳交易市场一吨碳50块钱左右的价格,即使用户一年里通过各种低碳行为节约一吨碳,且可以进入碳市场交易,也只能从交易中获益50块钱,实际上对他的激励效益并不大。”王小颖说。

绿普惠碳中和促进中心理事长陶岚也持同样观点。她认为,全国碳市场的交易方式只针对大型控排企业有效,对于居民个人的可行性却不高,“有关部门给控排企业发放配额是基于企业过去三年的碳排放数据,这一办法对居民行不通,也不能平均发放,居民减碳降碳更多要靠宣传倡导和更广泛的社会激励。”

这就是个人碳账户大范围普及遇到的第一道“坎儿”:无法像针对控排企业那样通过政策监管快速推动,只能建立激励机制进行正向引导。

减碳需要用户基础,对于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的个人碳账户来说,实践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个人碳账户如何开立尚无相应的制度办法可以依照;碳减排行为如何计量并转换为碳账户积分,缺乏具体统一的标准;个人碳账户在小范围试点中,尚未被社会公众大范围接受。

由此,就产生了个人碳账户普及的第二道“坎儿”:各个主体之间尚未相互打通。

从用户层面来看,不同平台的减排场景范围有限又相互区隔,用户每天获得的碳减排量不得不散落于不同平台,用户体验差,获得的权益打折。

从运营主体来看,目前国内各地的碳普惠推广大多以区域为主展开试点,不同城市各自有自己的一套碳积分机制,相互之间不经过协调无法打通。而对企业来说,大多数平台都基于自身的服务场景,无法跨平台实现兑换。

政府想要完成地方减排任务,调动公众减碳;企业想要增加用户黏性,同时树立公益形象。由于不同主体间出发点和定位不同,相互之间的区隔就此产生。

所以,有必要建立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将不同的“孤岛”打通为全国统一市场,并基于共同的方法学,实现各地以及各个平台的标准互认。如果无法实现这一点,个人碳账户就无法真正实现“资产”属性,只能停留在公益激励和物质奖励阶段。

“个人碳账户目前大多数处于试点阶段,会优先实现自身平台既有减碳场景的接入。实现更丰富的服务场景接入是个人碳账户产品的发展方向,但这个发展过程需要政策的支持、生态的协同。”腾讯“低碳星球”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由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深圳排放权交易所与腾讯联合打造的深圳碳普惠首个授权运营平台,腾讯“低碳星球”正积极培养居民个体对碳普惠产品的使用习惯,实现正向的激励循环。

虽然个人进行碳交易很难在短期实现,但是在“双碳”目标以及“1+N”政策体系推动下,中国碳市场注定“水大鱼大”。政府、企业、居民、第三方机构正在共同催生出一个庞大的生态,形成能为个人碳账户成长提供养分的天然土壤。

就政府来看,除了完成地方减排任务,政府还要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编制碳预算框架,设置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及路径,建立健全涵盖单位部门、个人部门的全社会碳减排的制度安排,为个人碳账户设置清晰的发展路线图。在尚未有全国统一的个人碳账户政策前,各地抓紧开展试点,也是在抢占未来市场的话语权。

对企业来说,国内市场成熟的互联网业态可以有效帮助碳账户平台积累用户。面向受众,平台主体需要建立政策鼓励、商业激励和碳减排量交易相结合的更加完善的机制。

就在今年6月底举行的第十三届“绿色发展 低碳生活”主旨论坛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指出:“要加快碳核算、碳账户为重点的绿色微观基础制度建设,无论是市场还是减排责任体系,关键是把碳核算和碳账户建立起来,这既包括企业的、地方的,也包括个人的。”

对此,贾峰也表示,全民动员,低碳减排,是社会治理的新尝试。只有让每个中国人都成为减碳目标的参与者而不是局外人,才能形成全社会减碳的良好氛围。

盡管不同主体各自的定位和属性不同,但在“双碳”政策框架下,利益相关方仍需把握个人碳账户的大势所趋,形成合力。

可以肯定的是,个人碳账户从公益倡导过渡到价值交易,将不再只是一个安装在手机里的“互动应用”。一个能够纳入不同主体的碳普惠体系亟需建立,政府、企业、个体都将参与其中。

猜你喜欢

账户绿色用户
基于用户和电路的攻击识别方法
2021少儿出版用户触达能力指数
如何切换Windows 10本地账户与微软账户
Windows10账户的删除、禁用与启用
信用卡资深用户
追踪绿色的秘密
上交所:将允许一人开设多个证券账户
投连险半月收益率红黑榜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