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歌唱中的紧张与放松

2022-07-24聂秋红

参花(上) 2022年8期
关键词:吐字歌唱者咬字

在声乐演唱排练及演出中,我们经常会探讨歌唱中紧张与放松的问题,紧张与放松在歌唱中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歌唱中的“紧张”不等于全身收紧的僵硬,当然,歌唱中的“放松”也不是指懒惰和松懈,而是一种轻松自然状态下的协调流畅,只有充分了解“紧张”与“放松”的关系,以及影响紧张与放松的因素,才能彻底让声乐艺术得到最好的诠释。本文从发音器官、呼吸、咬字吐字及心理因素方面来阐述在歌唱中紧张与放松的关系。

一、在呼吸中调节紧张与放松的关系

(一)发音器官及发声基本原理

人体的发音器官可以分为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共鸣器官、咬字器官四大部分。

1.肺是呼吸气流的活动风扇,呼吸的气流是语音的动力。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支气管到达喉头,作用于声带、咽腔、口腔、鼻腔等发音器官。肺的下面是横膈膜,它在呼吸活动中起重要作用,与呼吸相关的各个器官及肌肉群,它们的紧张和放松是关系到呼吸的紧张与放松的,是歌唱的动力和能量的提供者。歌唱时的呼吸运动通常吸气很快、呼气很慢,如果乐句比较长,则气息必须保持住,一首歌声音的高低强弱变化,也需要靠呼吸的灵活运动才能完成。

2.发声器官,顾名思义就是发出声音的器官。能发出声音的器官,众所周知就是声带和喉头。唱低音时,声带较松弛,声音较放松,声带是整个振动,振幅较大。而音高越高时,声带则缩短并靠紧,声音则有松有紧,声带变为部分振动和边缘振动,振幅较小。当音高达到最高时,则只有靠近甲状软骨的三分之一处部分振动。因此,在歌唱时音高变化较快时,则必须掌握各条喉肌协调自如d地变换收缩力量方能适应。我们在进行声乐训练时,应合理运用这些肌肉群,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避免唱坏了嗓子。

3.共鸣器官主要包括固定的、不能随意改变形状的共鸣腔和可变的共鸣腔。人体的三大共鸣腔体主要有胸腔共鸣、口腔共鸣和头腔共鸣。在声乐演唱中,由于歌曲的类型不同,使用这些共鸣腔的比例也是不同的,而在声乐学习中歌唱技巧的练习则是为了要训练对这些共鸣腔体的协作能力。为了使声音更有穿透力,使声音得到扩大和美化,则只有在这些共鸣腔体内使得声带本身所发出的声音得到共振即可。如果歌唱者可以合理正确地运用这些共鸣腔体,那听众就能获得优美动听的歌声了。

4.咬字吐字器官则是从喉发出的声音,也是我们常说的语言器官,咬字吐字是作品中情感的传递,但只是单一的音响,只有在口腔,唇、齿、牙、齿龈、舌、喉、上腭、下腭、鼻腔、口腔、咽腔的积极协作,才能使整个作品发音字正腔圆,情感表达清晰准确。演唱者在演出时,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歌曲内容和情感的表达上,而不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器官运动的状态上。

另外,听觉器官对每一位歌唱者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歌唱的基本原理则是气息从肺部呼出,使喉头的声带得到振动,再使各个共鸣腔体得到共鸣,使声音更有穿透力,形成悦耳动听的歌声。而由于歌曲需要表达情感,所以音色便会在共鸣腔体的快速调整下产生不同的声音。

(二)歌唱的呼吸方法

呼吸是歌唱的支柱,失去呼吸的支持,也就谈不上字正腔圆和感情色彩了。由此可见,呼吸在歌唱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平常的呼吸比较浅,而歌唱时就不同了,呼吸需要极大的肺活量来使气息得到保持,要依赖于横膈膜,因此,只要抓住放松的状态,学习声乐就轻而易举了。

歌唱采用的方法是使胸腔全面扩大,通过胸部的运动,做到气流量加强,气息容量变大。这种方法我们称作胸腹式呼吸法,也可以叫膈肌呼吸法。锻炼呼吸的方法主要是正确地控制呼气的作用,但是呼气时要保持好吸气时的状态。因此,吸气时要嘴巴和鼻子同时吸气,这时会感受到横膈肌明显下降,并在吸气肌肉群的作用下使胸部扩张。培养有效的呼吸控制方法,能使音高、力度得到充分发挥。

(三)气息运行与紧张和放松的关系

气息运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对整个声乐艺术呈现的质量,如果气息运行不顺畅,则咬字吐字、发声共鸣以及感情色彩全都无从谈起,由此可见气息在歌唱中的重要性。很多歌唱家都会有这样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歌唱效果,使用最放松的感觉来歌唱,气息的松紧都是由呼吸肌肉群来控制的,只有吸气肌肉群的紧张和呼气肌肉群的放松,才能达到气息均匀、自如。因此,为了提升歌唱者的演唱能力。只有正确掌握歌唱中的呼吸控制技巧,控制住气息运行,才能释放表演者的声音,使歌唱者在紧张与放松的适当调节中能够轻松自如地发出歌者想表达的情感,包括特定的音高、音质、音值与音色的歌声。

二、咬字和吐字中的紧张与放松

(一)歌唱中的咬字与吐字

在进行声乐练习时,我们咬字吐字的时候比平常说话要灵活夸张,声音是歌唱的基础。声乐艺术与其他藝术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能通过语言来表达感情色彩,所以语言器官是咬字吐字的物质基础。因此,声乐不仅要唱出曲的情,还要唱出字的清,字曲结合,才能更加丰富地表达出歌曲的精髓。要想使歌声富有生命力、穿透力和感染力,这就要求我们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并在声乐训练中可以正确判断自己的咬字吐字是否准确,一定要准确清晰地唱出作品中的语言,并与听众产生共鸣,即每一次演唱都字正腔圆。

1.如果在歌唱中咬字吐字不清楚,就无法完整地体现声乐艺术,也无法完美地体现情感艺术。歌唱融合了音乐的情感与色彩,表达一首歌曲,无论从发声状态、气息运行还是词语表达,正确标准的发音都是歌唱的基础。所以,一定要做到字正腔圆,而字正腔圆,就一定要从歌唱训练中最基本的咬字吐字做起。

2.一般我们在学习声乐前要先进行科学的发声训练,通过训练咬字吐字,仔细体会发声技巧,把说话时的状态慢慢融合到歌唱中的咬字吐字。在我国传统音乐中曾有“一字出三腔”的唱法,众所周知,说话时是从声母到声母,而“一字出三腔”则是将汉字的字头声母、主要韵母、收声归韵唱得恰到好处,所以歌唱中则是从韵母到韵母。

此外,为了不把完整的字音唱得支离破碎,所以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不能单纯地分解字音,虽然“一字出三腔”是方法,但为了达到字正腔圆的目的,我们最终要做到的则是清晰准确完整地发出字音。而且,为了更好地表达作品,练习咬字吐字时一定要解决好字与字之间的过渡。为了保证歌曲情感饱满、流畅,一定要做好过渡,这个问题需要靠歌唱技巧来解决,因此,咬字吐字的问题,不仅仅是歌唱技巧的问题,还关系到呈现出的情感色彩。我们不仅要保证逐个字音的准确,还要过渡好字与字之间的衔接,以构成清晰流畅的乐句。

歌唱是通过音调的高低强弱、抑扬顿挫把语言用乐曲的方式表达出来,由此可见,歌唱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因此,要想成功地表现一首声乐作品,就必须做到字正腔圆,咬字吐字清晰准确,再加上歌唱者完美的声音,这样的声乐作品才是有穿透力和感染力的情感艺术。

(二)在咬字吐字中把握好紧张与放松

只有做到真正的字正腔圆,才能做到形成统一的艺术化的语言。字正腔圆是我国声乐艺术中重要的歌唱原则,所以必须在“咬字、吐字、收声归韵”的過程中做到紧张与放松的有机统一,做到完整生动地表达歌唱作品中的语言,把握好语言的清晰性和准确性。古人云:“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礼记·乐记》);“乐者本于声,声者发于情。”(白居易《策林·六十四》)人声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声乐,它是人内心最原始的表达、情感抒发最直接的方式之一。总之,声乐艺术即情感艺术。在歌唱时,口型要不断地张开合拢,吐字器官也不停地在紧张与放松的状态间切换,舌的肌肉在唱歌时是紧张的,但是不可卷起。所以,在歌唱时,不仅要注意面部的表情,还要记得面部是放松的,呼吸要轻松自如。歌唱的基础便是歌唱技巧,也可以说是正确的声音概念。而正确的声音概念则要在声乐训练中形成条件反射去判断自己歌唱时的咬字吐字,因为歌唱者的舞台表现能力很大一部分与心理因素相关,所以在咬字吐字中把握好紧张与放松关系的同时,同样离不开这种稳中求变与灵活之间的协调统一。

三、影响紧张与放松和谐统一的客观因素

(一)艺术呈现因素

“当他快要演唱到一首咏叹调的高潮时,面部表情是完全放松的,是被恬静地控制着的。”法国歌唱家吉利在观察卡鲁索演唱歌剧时的面部表情后说道。在歌唱者表演一首作品时,是需要歌者全身心投入到这首作品中的,只有这样才能完全体会曲中的精髓,进而才能淋漓尽致地、完美地表现出这首作品想要表达的感情。所以当歌唱者没有完全融入作品中时,是不能够准确表达出歌曲的感情色彩的,所以此时歌唱者便会紧张。究其原因,是因为歌唱者没有明确在歌唱时哪些部位该用力,哪些部位该放松,没有在思想上或者行动上明白应该如何协调配合。所以,我们要确保呼吸调节、吐字发音、情绪控制等各个环节得到正确的声乐训练方法,慢慢地调节紧张与放松的配合,而歌唱艺术所要求的放松绝不是松松垮垮的歌唱,相反,这种放松是积极的,所谓的放松是在一种自然、轻松的心态下,肌肉群的紧张是合理的,它和僵硬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这是一种对演唱准备就绪的正确状态。我们要求唱歌自然、轻松,真正的艺术家的演唱总是能让人融入乐曲中,感受它的美妙。

(二)心理因素

歌唱是一种艺术活动,它不光关系到生理活动,也关乎心理活动。在歌唱表演时,演唱水平的高低与当时歌唱者的心理状况也是有直接关系的。造成紧张的生理因素一般是因为在声乐演唱中没有体会到正确的歌唱发声方法和技巧,对歌曲没有做到正确理解,歌唱的基本要素和方法没有掌握好,使歌唱者在唱歌时造成下巴、脖子等部位的紧张,面部表情纠结。要使歌唱者找到正确的训练方法,首先必须采用正确的演唱方法,同时准确了解自身的嗓音条件,找到适合自己的音域,发挥自身最佳的音色,从而达到最好的效果。

如果心理状态好,即使歌唱技巧掌握得并不是那么娴熟,那么演唱水平也能得到超常发挥。但是如果心理处于紧张的状态中,即使歌唱方法及技巧炉火纯青,那么歌唱者的演唱水平也必然无法正常发挥。但究其原因,大多数歌唱者是因为歌唱技巧不娴熟,状态不稳定,没有做到对声音的有效控制。这种心理上的障碍会使歌唱者还没有开口便迫于心理压力不敢唱了,导致心理紧张。例如演唱一些不适合自己的作品或者超出自己音域的作品,对作品准备不充分,这样势必会造成越唱感觉越力不从心,并且声音紧张,情绪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而更加紧张,造成表现能力退步。也有的歌唱者会因为看到别人唱得好,产生恐惧感,怕唱不好,增加心理负担,导致表演呆板僵硬,手足无措,甚至把原来自身嗓音的独特魅力也丢失了,久而久之,歌唱者便会产生恐惧心理,害怕登台,不敢唱歌,增加心理负担和思想压力,甚至不能完整地表达一首作品。

演唱应以正确的生理状态为前提。心理状态的“放松”才不会导致生理状态的“紧张”,所以不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要做到松紧有度,以达到艺术作品最好的呈现效果。

四、结语

总之,在声乐的艺术呈现中,歌唱中的紧张与放松是始终贯穿于声乐演唱的一对主要矛盾。因此,声乐演唱者要从了解自身发音器官入手,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并且在平时要不断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做好心理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使发音器官协调配合、相辅相成,做好歌唱的整体表现和艺术处理,体现在作品中的张弛有度,使声乐艺术歌唱技巧的提升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杨立岗.声乐演唱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2]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3]阿诺尔德·罗斯,顾连理.歌唱中放松与紧张的辩证关系[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83(1):3.

[4]宋珍珍.如何理解和正确掌握歌唱中的“紧张”与“放松”[J].福建艺术,1997(1):2.

[5]李颖.在歌唱中如何使你的内心更强大——谈谈如何克服歌唱中紧张的心理[J].大众文艺,2013(06):157-158.

[6]陈国.歌唱中的紧张与放松[J].通俗歌曲,2016(05):39.

[7]徐小懿.声乐演唱与演唱[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6.

[8]石惟正.声乐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聂秋红,女,信阳艺术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声乐教学)

(责任编辑 于美琪)

猜你喜欢

吐字歌唱者咬字
论歌唱者的文学修养与声乐修养
声乐歌唱语言与咬字的艺术处理探索
重读《昆虫记》4 竹笼中的“歌唱者”——蝈蝈儿
孩子吐字不清,可能是舌系带过短
有关声乐教学的咬字
孩子吐字不清,可能是舌系带过短
高校声乐教学中声音“气”、“点”结合与咬字关系研究
用心吐字,为爱发声
“孩子吐字不清如何处理才好”
试论声乐演唱中良好心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