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作业设计新途径

2022-07-23王艳琴

小学科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作业评价设计

王艳琴

作业设计是巩固学生课堂学习成绩、锻炼学生自主思考和学习能力的关键环节。作业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如,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实践性作业,抑或其他类型的作业。在布置小学科学课作业时,要尽可能地使作业形式多元化,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而在现实教学中,作业的数量激增不说,且形式也多集中在書面上,让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作业完成的效率和质量。

一、建立作业统筹管理机制

(一)加强统筹管理

确定责任主体,建立校内为主、家校协同、分工明确的作业统筹管理机制。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教学副校长或教务处主任为分管责任人,年级主任(组长)、学科组长、班主任和学科教师为具体责任人,学校家委会成员积极参与。

(二)健全各项制度

学校要建立作业总量和质量监测机制,定期统计和分析各年级作业的质量、数量、批改及反馈情况;建立作业总量监督检查制度,坚决查处作业超时超量行为;建立作业研究、审查制度,不断提升教师作业设计、审查的能力;学校要有严格的作业批改制度,用制度规范教师的批改评价行为;班级作业清单每天进行公示;建立作业管理教师承诺制度,引导教师践行承诺,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三)加强业务指导

教育局要加强对各中小学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研究与指导,并将此项工作作为继续教育的一项培训内容。教师培训与教研活动要经常性组织开展,尤其是作业的设计与实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优秀作业评选与展示交流活动,以达到优质作业资源的共建共享。充分发挥教育集团化办学龙头校的领导职能,积极成立集团化办学教研教改专业指导小组,并深入共同体学校,对学校落实各项管理办法的工作进行常态化指导,确保取得实效。

(四)强化宣传引导

教育局要深入挖掘提炼作业管理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加强各中小学、教育集团的交流学习,在扩大示范引领的基础上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家长学校、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等方式,引导家长丰富学生课余生活,重点宣传作业在厚植学生家国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共同体意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极力营造教书育人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五)加强家校协同

学校和家长要积极引导学生,放学回家后完成剩余的书面作业,并进行必要的预习、复习及扩展阅读。家务劳动、体育锻炼方面,控制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培养学生健康、适宜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和网络,家长要极力转变育人的观念,用积极主动的态度和激情参与学生的教育,并承担起监管责任,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关注其心理健康,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寄宿制学校要统筹安排好学生在校的课余学习生活。要积极搭建家校互动平台,进行政策宣讲,坚持家校协同共育,切实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二、树立作业设计的新思想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基础性和探究性很强的学科,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可以激发学生对自然的探究兴趣,使学生在亲身体验科学现象的变化之中,形成良好的科研精神和品质,张扬学生的个性。因此,在“双减”政策实施的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师也应当革新作业设计思想,主动从围绕“考试”打转的思维局限中走出来,转而重视对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自主探究能力、思维品质和个性的培养,力求作业设计的多样化。众所周知,小学生平时喜欢接触一些新鲜的事物,而多元化的作业设计可以带给学生更多的新鲜感。如,饲养观察蚕宝宝:持续观察、记录蚕宝宝的变化;制作蚕一生的形态变化模型;用橡皮泥等适宜的材料制作蚕一生经历的卵、幼虫、蛹、成虫四个形态。通过持续的观察记录活动培养学生长期观察的科学习惯;通过观察,发现蚕宝宝所经历的四个生长阶段的形态特点和行为表现;通过制作蚕一生形态变化模型,清楚认识蚕的一生经历的四个阶段,每一阶段身体形态和行为表现各不相同。理解所有动物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过程。

在《凝结》一课的作业设计中,提供两个相同的玻璃杯,让学生倒入温度相同、水量一样的热水,一个玻璃杯盖上冷玻璃片,一个玻璃杯盖上烧热的玻璃片。布置作业时要让学生明确,主要观察两个杯子上的玻璃片在水蒸气上升过程中会有什么不同的现象发生。通过这种引导,学生才会有目的地去完成观察作业,才能得出“冷玻璃片下很快出现小水珠,热玻璃片下没有小水珠”的结论。这样学生就会为发现问题而收集事实,发现与原来生活经验的不同,更能以原有的生活经验作为参照物,发现新事实,注意力集中在寻找与已有经验不同的东西上。这不是简单地每次都把观察目的与任务告诉学生,而是通过训练最终使学生自觉地根据学习需要或探究内容确定观察的目的。例如,在学生探究“蜗牛在走过的路上留下的黏液对自己有什么作用?”这一问题时,有学生假设“蜗牛留下黏液可能同蚂蚁留下气味一样,是为了找到回家的路”,也有学生假设“蜗牛在路上留下黏液可能是为了行路的方便,即减少身体与路面的摩擦”。对于不同的假设,观察所需要搜集的事实也是不同的。学生一旦有了自我观察的意识,必定会大大提高观察的实效性,同时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体现作业设计的实践性

古语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想要获得最深层、最真实的学习体验,自然不能缺少学生亲身实践的过程。所以,作业的设计不能仅仅停留在“写”的表层,更要重视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体现学科的特殊性。显然,科学是一门非常具有特色的课程。教科版的小学科学教材中就插入了很多的实验探究项目,如,昆虫的观察实验、溶液的溶解实验以及小灯泡的发光实验等。这些趣味科学实验会使学生观看过一次依然意犹未尽。对此,小学科学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科学实验探究作业。

比如,当学生学习了“太阳能”的知识后,可以布置“制作一个简易的太阳能装置”的作业,让学生利用废弃的易拉罐或者饮料瓶,并对其进行着色,使其具备收集太阳热量的能力。这一过程将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太阳能是一种非常清洁的能源,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果利用得当,可以造福万家。此外,还可以给学生布置“制作一个简易的净水装置”的作业。学生回到家中,和父母一起搜集废旧材料,并用剪刀、胶水、橡皮条等对原材料进行剪裁、拼接和粘贴,以制成初步的净水设备。其次,再让学生学会通过沙子、小石子、活性炭等材料来过滤水中的杂质,从而得到初步的清水。在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地渗透环境保护意识,让“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观念根植于每一位小学生的心中。又如,了解指南针的发展史后,尝试制作悬挂式指南针。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指南针的发展史,认识到科技发展对人类生产生活所带来的影响。通过尝试制作悬挂式指南针,学生再次巩固了用磁铁摩擦钢针做磁针的方法,并能够判断自制磁针的南北极,能发挥创造性思维,采用多种方法来安装磁针。

比如,观察树叶时,很多学生热衷于看外观、画树叶,而忽略了对树叶的细致深入观察,这时教师的指导很有必要。在教师示范性地提出一个问题之后,学生的思维开始活跃、拓展:有的提出研究树叶的叶脉与人体血管的区别;有的提出研究各种树叶叶脉的形状;还有一个学生提出如果树叶损伤后,愈合后树叶的叶脉与原来的叶脉是否一致。这提出的是一个阶段性的观察活动,教师给予必要的实践方法指导,对这个学生以及其他学生都是一种激励。在实践观察计划中还须强调:允许学生选择1~2项观察内容,不宜多;要求体会观察时的感受,要大胆想象、联想;要边观察边记录,记录下看到的、想到的;鼓励记录方式的多样化。

科学实践观察不同于简单的看一看、摸一摸,观察者要在有目的地观察后,对观察对象做出精确的判断和描述。为了加强对学生良好观察习惯的培养,在作业设计中应该注重以下几方面:

在教师的帮助下,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确定观察目标,再运用适合自己的观察方法,也可以使用有效工具进行辅助观察。

知道多种感官并用比单用一种感官更有效,也有利于获得更为丰富细致的信息。让学生发挥感觉器官的协同观察作用,去认识和观察事物,在全方位认识事物的基础上,感受各个感觉器官的不同作用。

能根据观察,真实、客观、详细地记录观察的结果。实践性作业在科学实践观察上的意义,就是要求学生在长期的观察中对于观察结果进行准确分析,还能进行有效分享,从而使得观察资料不断积累。所以在科学作业的设置中,观察作业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选择“观察”什么样的事物,在观察过程中,不但要如实记录“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还要对“观察”进行客观、真实记录。在准确记录的基础上,还要说明采用了什么样的观察方式,并注明观察的时间、地点,便于在以后的检验中容易找到痕迹,举一反三才能有新的发现。比如,在实践作业中,让学生观察一杯水,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经验,选择用比较的方法去观察。发挥综合运用感觉器官在认识事物上的重要性,从而达到观察认识事物的全面性。在作业设计的实践过程中,尤其是在实践观察的各种活动中,要培养学生随时随地观察的习惯,并在观察过程中学会尊重大自然、尊重他人,善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不同的见解、乐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通过这样持续不断地培养,使学生能准确地说出观察顺序并描述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在实践观察活动结束后,逐步养成整理收拾实验观察用品的习惯。

四、加强作业设计的有效评价

作业评价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采取喜闻乐见的生生互评,也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价评,根据不同类型的作业灵活选择评价方式。当然,也可以综合运用几种评价方式。作业评价在关注学生完成结果的同时,还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产生的困惑。学校要统筹考虑,在实践性和探究性作业评价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情况、家长情况、作业的内容和特点。在此基础上,可以灵活采用调查问卷、过程记录表、评价表等评价工具,从而全面掌控学生完成作业的完整过程,让作业评价更具有针對性和实效性。在作业评价结果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呈现评价结果,不要拘泥于分数或等级评价。根据作业特点,也可以书面反馈和口头反馈。不论怎样的评价方式,都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在评价过程中,针对存在的不管共性问题还是个性问题,都能提出改进与完善的建设性建议。

五、加强作业设计的研究指导

学校和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学习规律,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把作业设计作为学校学科教研、集体备课的重要内容,科学精准地设计作业,探索设计不同学习环节、不同功能型作业,增强作业的层次性、适应性。作业设计交流研讨、教师作业设计培训及比赛,都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提升作业设计研究水平。学校每学期至少要组织开展一次作业评选与展示交流活动,广泛开展优秀作业案例征集遴选,逐步积累,形成优秀作业资源库,支持学校提高作业质量,实现优质作业资源重点向乡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开放共享。

综上,小学教师要树立崭新的教学思想和作业设计观念,重视在作业设计中体现学生的思维探究性,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彰显作业的新鲜感和多样化。这样学生才会带着主动、积极的情绪去完成作业,而不再将作业视为负担,便于提高小学生课后学习效率和质量,也让课程改革工作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作业评价设计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作业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我想要自由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