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锦记:百年,味之道

2022-07-23马冬

商界 2022年7期
关键词:李锦记家族

马冬

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很多东西,看似不起眼,一旦被用心做起来,却总是能够获得超乎寻常的成果。 如果不是当今价值千亿元的李锦记就真实地屹立在那里,谁又敢想象,舌尖的酱料竟能支撑起庞大的商业王国……

永远创业,是李锦记在世代创业过程中不变的内核。企业发展通常分为2个阶段:开始是“创”,之后是“守”,但李文达说“守业是守不住的,只能不断创业、创新”。李锦记不守业,似乎永远在创业。

相比李嘉诚、何鸿燊等显贵,李锦记家族似乎低调许多,甚至低调到很少人知道其已进入第四代、第五代顺利参与经营的情况。这是传递了几代人的努力,一代成家,一代守业,一代破局,一代继承发展。李锦记的每一次危难时刻都被每代人精心去应对、改变,最终成为屹立134年至今的李锦记王国。

有人曾这样概括李文达、李惠森父子的治家立业思路:通过“思利及人”的家族价值观、“永远创业”的企业精神、严格的“家族家法”和“家族委员会”等机制,将家族精神一代代延續下去。

3个世纪,五代人,探寻其商业百年味之“道”,李文达、李惠森都曾在李锦记130周年宣传片中提到,李锦记能够突破130年,离不开每一代人的艰苦奋斗。“我们的宏愿是,把这盘家族生意无止境地持续,超越千年”。事实上,看惯风景的李惠森,却是高处不胜寒。就像金字塔,越往上人越少,有时候,你会发现自己背后没人了。独自回想你如何登上来,独自寻找下一座山峰,如此孤独,才是人生高处的风景。

01守不住的“业”

作为第四代传人,李惠森的父亲李文达接手时,李锦记这家还未远近驰名的调味品企业,正陷入困境时期,资产所剩无几。

多年后,李惠森有感而发:人生是美好的,但过程是痛苦的。

1945年,在澳门读高中的李文达,听到日本战败投降的消息,决定不再念书了。

当时,李锦记第二代传人李兆南正被生意上的问题所困,希望儿子李文达能帮忙照料家族生意。

李文达便按照父亲的意思去了广州,每天踩着单车给城中各大酒楼送货。彼时李锦记蚝油在广东坊间的名头已经很响。

李锦记并非李文达创立,但却是在李文达之后,才真正走进千家万户。和当下所有的企业都不同,李锦记的故事,要从清光绪十四年讲起。它的故事太长,长到足以涵盖李文达的一生……

李锦裳是广东省新会人,在当地卖煮蚝来维持生计。有一次煮蚝时间过长,他揭锅一看,只见一层厚厚的浓汁沉在锅底,入口一尝,鲜美无比。李锦记的第一锅蚝油,也是中国食品业的第一锅蚝油,就这样诞生了。

1888年,李锦裳创立李锦记,正式开售蚝油。1902年,李锦裳举家迁往中国澳门。1920年,第二代李兆南接手,当时的李锦记还只是个普通的小作坊。李锦裳去世后,3个儿子李兆荣、李兆登和李兆南又将总部迁到了香港。

李兆南育有二子,长子李文达早已长大成人。但过去,李兆南考虑到家族各房之间的利益平衡,并没有让李文达及早投身家族事业,而是鼓励他在外历练,于是把李锦记的日常销售工作给了侄子掌管。但当侄子们开始想移民之后,便放松了企业的管理,家族生意因此停步不前。

在守业的四十余年里,社会经济环境处于低谷期,先是经济下行,再是生意场上各种风险的干扰,生意难度大大增加。此时,动荡也影响到了李锦记家族,家族第二代出现了裂变。三兄弟在家族事业发展愿景上秉持不同的态度,在管理公司的能力和努力方面也各有不同。而在李兆南的心目中,只要能够把祖业做大,什么艰难险阻他都愿意克服。

原本,李兆南想以和为贵,共同壮大家业,就算分家,也要在企业资金充足、稳定发展的阶段进行。可另外两家对于李锦记买地建厂的操作,极力反对,非要兜售股权套现。面对这个情况,李文达和父亲李兆南只好妥协,四处奔走筹集资金,将另外两家的股权全部收购,以防止家族企业被外资侵占。与此同时,出力收购股权的还有弟弟李文乐,全力而为帮哥哥渡过难关。

最终,李文达一家被迫举债收购其他两家至亲的股权,将家业保了下来。

1972年,李文达正式接手家业。海外市场在李兆南时期就已开拓,并在李文达时期迎来了发展的高潮。

彼时,李文达发现,全国经济在大发展阶段,从总体看趋势向好,短期的低谷过后,未来还会有大幅增长。这对于李锦记家族事业来说是个好机会。综合判断下,李锦记的产品优质完全有机会再上一层楼。而要做到这一点,李锦记就不应继续守着祖业吃老本,而要增加投入,扩大产品线,在蚝油和虾酱等产品上多下功夫,同时,加快改善落后的制作方法。

在李文达的改革下,总算万事顺遂,扭转了局面。

在李锦记家族,他们仍把那一次股权收购叫作“家变”。之所以叫“家变”,是因为中间伴随着各种不愉快。两房买一房容易,一房买两房困难。另外,关于股权的估值,以及支付条件的约定,都是伤和气的事情。第一次家变,完成了李锦记家族企业从第二代向第三代的传承。

李惠森曾总结道,“我们知道,在变化的世界上,没有能够永远守得住的东西。唯有永远创业,才能保持健康持续的发展。”传统调味品进入门槛很低,做的人又多,竞争很激烈,做大不容易。在李锦记的发展史上,有很长一段时间产品单一、市场单一,这样走下去只会日渐败落。

此时李锦记摆脱了危机,逐渐发展成一个有近百年历史的实力雄厚的企业,但它的发展速度与规模却十分有限。它立足于香港,希望进一步打开国内和东南亚等国家的市场。但由于李锦记的定价偏高,销售量并不可观。

李惠森父子便在这样的背景下又开始了一系列冒险的改革。

在接管后,从研发生产,到营销渠道,再到管理与传承,李锦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时李锦记还是小作坊式生产,李家花了大笔资金引入先进机器,投入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变高了,李锦记销售的产品也变得多元化起来。

彼时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变快,方便快捷的调味品的需求变多,李锦记也从仅有蚝油一种产品,扩展到XO酱、蒜蜜、咖哩汁、排骨酱、豉油鸡汁等多种调味品。

为了将这些产品销售出去,李家人还着力于组建推销队伍,打造灵活销售战略,不再只向企业供货,建立了直接向消费者销售的渠道、物流等环节,也拓展了大型商超等重要的销售渠道。

此时,李锦记已经不再走高价路线,正巧公司遇到了一个机遇。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并将中方赠送的重礼——一对熊猫,带回美国。父亲李文达从中嗅到商机,将李锦记平价蚝油产品冠以“熊猫牌”,成功占据了平价蚝油市场。

这一事件为李锦记打开国内和美国市场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李锦记也试图往日本、欧洲等更广阔的海外市场销售产品。在美国洛杉矶、英国伦敦等地,李文达一步步成立分公司、开设工厂,一个跨国公司的雏形逐渐形成。

从李锦裳、李兆南,再到李文达、李惠森,李锦记的四代掌门人,从创业、守业到再创业的过程横跨百年,三个世纪。坐在关键的位置上,李文达最终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李锦记”,这是李锦记早期的宣传语。后来,这句话变成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李锦记”。李惠森的宏愿是,把这家族生意无止境地延续下去,超越千年。

但世间,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也没有一帆风顺的生意,又一次危机,向李锦记逼近。

在李文乐的印象里,哥哥李文达曾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

因为他不仅全权继承了祖辈的衣钵,还将家族企业扩展到海外,甚至还在香港,从事着众多其他商号的生意。等李文乐正式加入李锦记,与哥哥一起联手整顿家业之时,李文达已经奋斗了27年。也正是因此,李文达处世的格局和对弟弟的情感,有了全新的提升与认知。

刚加入李锦记的李文乐,斗志昂扬,一门心思只想将家族企业做大做好。

他早出晚归,埋头苦干,重视企业各个部门的生产细节,也善于在企业当中,细化产能和监督产品质量。

与哥哥李文达擅长扩大经营,和部署未来发展的能力有所不同,李文乐十分擅长处理琐碎之事。李文达天生具有冒险精神,弟弟李文乐,则喜欢墨守成规,稳中求进。

因此,兄弟二人之间天生的性格差异,促使他们二人在发展李锦记的同时,也成了密不可分的工作伙伴。

可之后,二人的关系突变,使企业陷入了困境。

究竟发生了什么使兄弟反目,还老死不相往来?

那是1982年,李文乐加入李锦记不久,便被检查出鼻咽癌。在那个年代,得了“癌症”就意味着生命走向终结。李文乐担心自己会英年早逝,加上此病并无良药,妻子担心李文乐不在之后,兄长李文达会借此机会将其一家人扫地出门,因此又上演了一出“分家闹剧”。

的确,时代变了,人对事物的理解也会变。

之后,被鼻咽癌折磨两年的李文乐忽然向哥哥提出“股权清算”。面对弟弟突如其来的“分家”请求,李文达震惊不已。

眼下公司产品供不应求,新建立的工厂,发展势头正猛。李文达为此刚刚斥巨资签下了一大片土地,眼看工厂到了筹备阶段,又要面临着停工的风险。就连父亲李兆南都没有想到,小儿子会在这个时候闹“分家”。

除此之外,李锦记当时的发展正处在历史的关键时期,在海外刚刚打开了“先验货后付款”的市场格局。如果公司在此时出现经济危机或者股权清算,便会让其他企业有机可乘,甚至导致企业分崩离析。

事实上,没有人喜欢风险。面对弟弟的强势,李兆南亲自出面劝说未果,反而引出了一系列家庭矛盾。李文达只好同意“清算股权”。

为了公平起见,李兆南自出马,可李文乐坚持“五五开”才能算公平。弟弟所言的“公平”,不过是将家族企业完全当作家族的私有财产分配,但未曾顾及股权对商业层面的影响。商讨不成,二人对簿公堂,这场兄弟之间的官司足足打了两年之久,双方不仅没争出个所以然,还使李文达害了一场大病。

1986年4月,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终于在兄弟二人的和平谈判下,落下帷幕。

早前不接受“四六分成”的李文乐,也接受了最终分配,并将自己的股份以8 000万港币,卖给了哥哥李文达。历经此劫之后,李锦记的发展,又迎来了新的春天,李文达除了在洛杉矶成立分公司之外,还拓展了东南亚市场。

到了90年代初,还在内地建立了李锦记生产基地,并逐渐将市场,扩大到祖国各地。

李文達之后,传承是李惠森的一种情节,因为祖辈父辈为了家族企业付出了很多,所以李锦记对于李家而言,有不一样的意义。这或许可以解释,他为什么和祖辈一道,可以花100年时间,披荆斩棘地建造李锦记的帝国。

第三代李文达接班开始的时期,队伍不到30个人。

路在一步一步走,但前面有更大的困难:缺钱、缺人、缺经验、缺技术,也缺用户。围绕在李文达身边的,大多是亲戚、同乡、朋友。李文达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班底上,带领李锦记开始了从作坊到国际企业之路。

1980年,李文达的1个女儿和4个儿子陆续大学毕业,正式成为家族事业的一分子。这使李文达结束了在家族孤军奋战的状态,李锦记家族由此建立起一支包括第三代和第四代的父子强军,战斗力大增。

李文达夫人很早就把孩子们送离身边,看起来相处的时间少了,但可以从很小起就锻炼和培养孩子们独立生活和学习的能力,对下一代的成长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安排。

李惠民是李文达的长子,大学主修食品科学及食品科技。1980年临近毕业的时候,李惠民接到父亲的电话,希望他毕业以后回到李锦记工作。当他犹豫时,收到了父亲寄来的一张回香港的单程机票。从此他正式加入,并一直为家族事业服务至今。李文达和李惠民一起在国外选购了一款二手机器,再加购一些必要的煮锅和灌装设备,改装成一套生产和灌装蚝油的新设备,开启了以现代化方式加工传统酱料的新时期,使李锦记的技术能力得到了关键性的升级,同时也积累了创新的经验和信心。

改良了设备,使李锦记的业务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第四代中唯一的女儿莫李美瑜,有较长一段时间负责产品研发和质量检验工作。

李惠雄是李文达的次子,专业是市场学。就在毕业前夕,他接到了父亲李文达要他回来的电话。李文达在电话里对李惠雄说,李锦记在美国市场上卖了很多货,但钱收不回来,再不及时追讨,也许就永远无法回收了。李惠雄知道,如果应收账款过多,用不了多久,家族业务就会出现大麻烦。家族的召唤让他无法拒绝,他义无反顾地决定先帮助家族收账,再帮助爸爸整理美国市场的业务。

据李惠雄回忆,他刚刚加入公司时,公司的现状让他大吃一惊。有一次,他收回了很多现金,当他把现金交给会计时,会计却说这笔钱已经销账了,反过来问李惠雄,你想怎么处理这些钱?李惠雄被吓了一跳,这太不专业了。于是,他向父亲建议,必须要改善现有制度,李文达接受建议,并授权李惠雄从美国市场开始,逐步建立新的市场管理体系。他不停地往返于美国和香港,努力与父亲和哥哥一道,共同构建起一个适合家族事业实际情况的管理体系。

李惠中毕业后也按照李文达的要求加入了公司。他从加入公司开始,就跟随李文达见客户,一直默默地为家族作出重要的贡献。

而李惠森则指向了李锦记集团的第二使命——进军中草药健康产品领域。定位于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大型中草药健康产品企业,旗下主要品牌有“无限极”。李惠森早年便对健康产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李文达曾给予这份事业支持。

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初见成效,社会购买力逐渐增强。在包括李惠森在内的家族人心目中,香港固然有一流的国际贸易环境和金融服务条件,但规模太小,而内地其他区域的舞台更大,只要有能力,就有机会实现家族的梦想。

于是,李锦记逐渐开始加大在中国内地市场的投入力度,才有了1995年前后广东新会基地的建厂。据参与建设的人回忆,当时条件异常艰苦,建设厂房的管理人员租住在当地的一个两层楼房,唯一的一个女工程师住在一楼,其他同事住在楼上。工地周边是一片田地,一到下雨到处都是淤泥,各种毒虫四处乱飞。

彼时,已进入李锦记10年的李惠中,作为家族代表来到新会,在基地开创时期担任董事长和法定代表人职务,主持设计、建设以及投产的有关工作。李惠中希望自己的到来,能够鼓舞一下建设者们的士气。经过不懈努力和持续拓展,才有了后来的上海徐汇区总部的落成。

放眼望去,在当下的商业江湖,李锦记大概是少有的“慢”公司。有人曾问现任主理人李惠森:“李锦记做产品这么慢,难道不怕错过时机吗?”李惠森回答:“我觉得时机是个伪命题。”

在新的历史节点面前,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贪婪与恐惧滋长,急功近利与焦虑并存。大家被未来技术趋势和互联网整体的演化方向裹挟着,向着“风口”冲锋。

但时过境迁,跨越百年,于当下而言,李惠森深谙企业延续永存之道。

李锦记的家族传承,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怪圈,是众多华人家族企业传承“取经”的对象。

同行的推崇、追捧,对市場的盲目乐观,恰恰是李惠森最担心的事情。公开采访中,李惠森不断地强调一条李锦记做企业的真理:思利及人,才有真正的生机。在李锦记内部,李惠森以知性著称,遵从内心的热情,总是散发着理性的光芒,处事沉稳而又意志坚定。

经历了两次分家的痛苦,李惠森和父亲李文达开始考虑,怎样才能“治危机于未发”?最终,李锦记引入了现代化传承交接班安排的新机制,“家族委员会”与“家族宪法”成为了家族治理的方案。

2003年,李锦记成立了家族委员会,由最能代表家族利益的核心成员组成,包括李文达夫妇及他们的5个子女。委员会下设有家族办公室、家族投资公司、家族基金、家族培训中心。

李家一生奉行“思利及人”的理念。“修身岂为名传世,做事惟思利及人。”李惠森对此诗深以为然,并作为整个李锦记集团的宗旨。

“无论做人做事、搞好家庭还是办企业都需要‘思利及人’,也就是说,只要想谋利,就一定要首先站在对方的立场为对方着想,这样才可能长久。”李惠森曾如此诠释这4字的内涵。

产品质量是根。

任何对用户的简约表达,背后都具有复杂的体系,否则产品无法解决用户的需求。对当下李锦记一把手李惠森而言,他一直在关注产品问题,通过组合配置的广度与深度,实现企业经营风险波动的最小化。每个走进李锦记厂房的人都能看到这样一条标语:“100- 1=0”。这意在告诫操作者:一百个步骤中只要有一个出了问题,就等于白做,因此每个环节都必须到位。

另外,经商“绝对不让客户吃亏”。早年曾有位美国经销商对一批蚝油的口味提意见,尽管不是质量问题,李惠森也立刻把这批货收回,换了一批新货发给经销商。这笔交易单算运费就损失很多,但李惠森认为,口碑比赚钱更重要。

虽然随着李锦记一代新人辈出,李锦记的家族传承并没有结束。

2002年,李氏家族终于探索出了一个全新的模式。在“家族至上”的理念之下,李锦记以父母和五兄妹为核心成员,成立了家族委员会,制定了《李锦记家族宪法》,严格用制度进行家族建设,李锦记的家族管理和企业经营思路开始变得清晰。家族“宪法”充分保障了家族的纯洁性和利益,最大可能地杜绝了将来内斗的发生,防患于未然。

家族委员会的中心工作不是在如何改善企业经营状况,而是如何从策略上规划家族建设,让整个家族能够持续且有序地发展下去,其中主要也包括了家族宪法、家族价值观以及下一代甚至下两代的培育等问题。

可以说,这样的尝试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法治文化的一种结合,开辟了新思路:即一个大家族不仅要有家风家教的约束,也要有明确的治理规则。

2008年,李锦记成为北京奥运指定餐饮供应企业;2010年,李锦记成为上海世博会官方餐饮原辅材料供应企业;2012年、2013年、2015年、2016年,李锦记酱料四度登上太空,其酱料成为太空人的佐餐酱料。

“起初看山都是山,现在看山不是山。”从产品到经营,李惠森和父亲、团队逐步建立了李锦记的发展基本逻辑。

另外,在酱料业务的基础上,他与家族成员更是开拓了直销业务以及房地产的投资,另外开拓的房地产投资业务,也颇为成功,最知名的莫过于收购了伦敦的对讲机大厦。也正是这样,在让李锦记这个品牌扬名立万的同时,也让李氏家族的总资产一再飙升。2000年左右,父亲李文达迈入70岁,家族宪法规定,家族委员会成员到了70岁便一律退出。不过在此之前李文达已经开始退居幕后。《酱料王国》一文中提到,李文达将大部分李锦记业务交由李惠森等4个儿子管理,但他退而不休,直到去世前,不时从旁协助,充当公司业务首席顾问。

李锦记的家族产业包括李锦记酱料、李锦记健康,李文达的长子李惠民任李锦记董事、三儿子李惠中是李锦记酱料集团主席,李惠森则是李锦记健康集团主席。

2001年,在新会筹建体育馆期间,李氏家族慷慨捐出50万港元,以实际行动支持家乡体育事业的发展,不遗余力。

2002年,李锦记又向清华大学捐资1 000万元兴建“李文达医学生命科学图书馆”等。

2020年2月,为了全力协助地方阻击疫情、支持坚守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李锦记通过广东省江门市慈善会向江门市中心医院捐款人民币200万元,并向江门新会红十字会、各医院捐赠物资,以爱心之举扛起民族企业的社会责任。

商业巨擘、百年传承,人生充满传奇;思利及人,行善不落人后。

这一切,都是1945年广州街头,那个踩着单车送蚝油的少年所想象不到的。

如今李锦记的资产已高达千亿元,只是今天的李锦记不同往日,李惠森和后代不会再走父辈的路,也决不允许手足相残。市场经济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经营管理中也没有永恒不变的规律。经商是最古老的艺术、最新颖的科学。所以,李惠森常讲,要学习辩证法,要讲究“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一个家族企业的延续,不仅是事业的延续,更重要的是家族精神的延续与传承。

李錦记靠着家族制度的完善和“家和万事兴”理念的调节、“思利及人”价值观的引导,家族永续百年之久,已经实现了“富过三代”的梦想。

一个人此生能有多大作为,能为后辈留下多少财富,皆看他的眼界与格局。

猜你喜欢

李锦记家族
攀禽家族
HK家族崛起
精密家族AW
《小偷家族》
李惠中:130年民族品牌始终保鲜
皿字家族
李锦记:初心不贰 拾光正好
129年“保鲜”的秘密
——李锦记跨越三个世纪四代人缔造的“百年传奇”
李文达:李锦记百年老牌的开拓者
“思利及人”李锦记“助”造孩子们“可烹饪”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