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政治新教材,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以“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教学设计为例

2022-07-22广东东莞市第八高级中学523000曾鹏辉

中学教学参考 2022年10期
关键词:新教材议题思维能力

广东东莞市第八高级中学(523000)曾鹏辉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 年版)》出台后,如何让学生学习核心知识、养成核心素养、形成核心能力,从而为学生奠定终身发展的基石,是需要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2020 年9 月,广东省开始推广使用新教材。新教材的使用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在这一背景下,培养学生政治学科思维能力、打造政治新课堂成为必然趋势。本文以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经济与社会》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教学设计为例,分析教学过程,阐释如何基于政治新教材,培养学生的政治学科思维能力。

一、重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策略

知识目标的完成度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评价中特别重要的指标。笔者采用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法,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及完成对应任务的思维特征,将思维能力划分为低阶思维与高阶思维,并分为六个思维要素,再根据思维要素的能力特征,将知识目标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从而制订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如表1所示:

表1 思维课堂教学目标结构模型

根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的要求,本框教学以“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为主线,评析市场机制的优点与局限性。由此,可确定本框的事实性知识目标为“知道供给与需求的含义及关系,同时了解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概念性知识目标为“通过完成流程图综合归纳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结合市场优缺点对比图分析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原理和机制”,程序性知识目标为“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建立现代市场体系的措施,能用七何分析法梳理经济生活材料题的基本构成要素”。

二、挖掘思维过程,优化教学过程

(一)确定适切议题,激发不同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不同的议题可以培养学生不同的思维能力。对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这些事实性知识,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选取的议题往往比较简单,学生通过视频、简单的文字材料或课前进行书本阅读和知识归纳就可以掌握。对于概念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教师设置的议题应该能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分析、反思,不仅要具有真实性,而且要创设较为复杂的情境,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转换为自己独特的思想、见解和策略,从而锻炼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以“疫情下口罩的传奇经历”为主议题,先通过视频“口罩的流行背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由“口罩涨价上热搜”“口罩涨价之争”“口罩的红与黑”三个子议题切入。子议题一解决“合理配置资源有哪些必要性”与“配置资源的两种基本手段是什么”的问题;子议题二通过分析争论的方式来解决本节课的重点问题——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及优缺点;子议题三通过分析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当前采取的措施,解决如何规范市场秩序的问题。三个子议题层层递进,同时情境素材来源于生活,选取的学习资源鲜活有吸引力,通过各种活动来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二)善于提出问题,提升思维含量

思维能力强调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设置的问题应具有一定的深度,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所设置的问题应该具有以下特征:1.有层次性和连续性,需要对应思维的各个层级。2.有一定的挑战性和思维含量。书本上能够找得到答案的问题,可以更多地在课前或课后习题中出现,在课堂中应更多地让学生展示思维过程。3.有开放性与探索性,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拓展学生的思维宽度。4.有辩证性。具有辩证性的问题易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辩证看待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本教学设计中针对子议题“口罩涨价之争”设置的问题:结合材料,说说你更赞同哪一方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三)以思维工具为载体,促进个人内化

课堂有实效是评判好课堂的重要指标,同时课堂不能仅是少数优秀学生展示自身风采的舞台,更应该是所有学生共同学习的天地。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内化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学习,消化教师精讲的重难点。自主学习、个人内化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但仅仅让学生看书并不能达到理想的内化效果,教师要教会学生运用思维工具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例如在学生理解资源合理配置的必要性后,教师可让学生预习课本内容,阅读相关时政材料,完成资源配置方式流程图(见图1),以使学生厘清思路,更好地理解资源配置的方式。

图1 资源配置方式流程图

(四)强化合作探究,培养创造性思维

师生共同探究应成为课堂常态,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互帮互助中,点燃思维火花,培养创造性思维。在小组合作探究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任务分工,充分发挥不同学生的优势,给予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通过生生讨论、小组展示和小组质疑等方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合作探究环节如表2所示:

表2 合作探究环节(节选)

(五)落实总结反思,促进应用迁移

总结反思与应用迁移是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以课为单位构建知识体系,不仅有助于学生系统化思维的培养,而且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知识。构建合理的学科知识框架,并将新学的知识纳入已有知识体系,这是实现知识应用迁移的前提。

应用迁移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第一,知识的应用,即运用知识解决教材中的问题和真实情境问题;第二,知识的迁移,即将知识迁移到本领域、本学科及其他领域和其他学科;第三,方法的应用,即运用方法解决本领域的问题;第四,方法的迁移,即运用方法解决不熟悉的问题。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仔细思考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在教学中渗透以上内容,能帮助学生迅速成长。本教学设计主要采用思维分析法——七何分析法的变式,将思维可视化(如图2),帮助学生厘清经济生活材料的基本构成要素、掌握分析经济生活材料的方法。

图2 思维分析法图解

三、开展元认知评价,促思维可持续发展

开展教学评价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前进的动力。教学评价包括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两个方面。

学生评价应该包括学生学习个体小结,可以是课中学生对自己回答问题及其他表现的及时评价,也可以是课后学生对本节课学习成果的自我反思。及时是学生评价的关键。本节课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以心理学为理论依据,采用元认知评价方式。学生从知识掌握、合作探究、思维能力等方面对自身进行评价,通过对比课前能力值、期待能力值与课后能力值,对自身能力值产生期待,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如表3所示:

表3 元认知评价表

教师评价要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要明确每一个评价指标,以帮助教师更快更准确地找到新课堂应具备的要素,同时要通过数据可视化与数据对比,帮助教师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以便教师更快提升自身的教学教研水平。根据评价指标开展教学,教师在课堂中将更有侧重,特别是会注重学生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

如何提升课堂思维含量,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展?近些年来,思维导图、概念图等图示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日渐广泛,但效果不是很理想。思维可视化成为当前各个学科的教师都在谈论的热点话题。但仅通过图示的方式是很难将学科思维完整呈现出来的。要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不能仅仅依靠单一的思维可视化技术,而是应该将思维外化形成一个体系,这样才能让学生形成系统化的思维能力。笔者致力于学生思维能力的系统化培训,以期让学生通过长期的系统化培训,增强思维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助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会学生善于思考和善于说话是学校的首要任务。随着新教材的推广、新课标的实施和新高考的到来,认真研究新教材、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打造政治新课堂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尽之责。只有让学生乐学、好学,善于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科核心素养,才能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获得有利于终身发展的能力,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

猜你喜欢

新教材议题思维能力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21世纪以来中国歌剧批评若干重要议题述论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培养思维能力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