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贴近实际进山林 真打实备强能力 应急管理部森林消防局机动支队二大队五中队创新实战化训练模式扫描

2022-07-22葛书池应急管理部森林消防局机动支队二大队五中队

消防界(电子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行军分队火场

葛书池 应急管理部森林消防局机动支队二大队五中队

“这个基生叶丛生呈莲座状、大头羽下部分枝、茎生叶窄披针型或披针型、基部箭形抱茎、边缘有缺刻或锯齿的是荠菜,这个根圆锥状、叶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叶柄及主脉常带红紫色的是蒲公英,一般生长在田野、田边或山坡……”这是4月26日,应急管理部森林消防局机动支队二大队五中队中队长孙艳民为全体人员讲解野外可食用物的场景,更是他们结合驻防地域实际、灵活创新训练方法手段,常态化开展全天候实战化训练的缩影。

据了解,自3月中下旬以来,该中队每周都会集中一天的时间组织全员进山入林,开展以徒步行军、GPS 操作与使用、班组灭火行动、分队灭火行动、识图用图、夜间行军、野外生存、野炊等为主要内容的实战化训练。

该中队中队长孙艳民介绍说:“把课堂从室内搬到野外,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为的就是不断提高在野外复杂环境下分析地形、利用地形、辨别方向、提升快速到达火场能力,检验和规范实战化战备训练情况,提高实战化战备训练能力,提升队伍实战水平。”

镜头一:穿梭山林寻“宝藏”

“第一组,一分队”“到!”“记录坐标:N40°24′18″E116°38′58″,10 分钟后出发!”“第二组,第三组……”,随着中队长孙艳民依次下达的口令。早上8 时许,一场近15 公里的野外GPS 找点训练在应急管理部森林消防局机动支队二大队五中队上演。

“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快、准!必须与时间赛跑,必须准确抵达每一处目标点,然后将目标点的内容标定在地图上。漏标、错标,都有可能被视为未按规定完成……”队伍编组出发前,曾经参加过备战比武训练的消防员雷绳武与大家交流着自己的心得。

“571,目标点已找到,标记X62……”“收到,5701记录下个点坐标……”山林间,参训的队员们凭借着聪慧的头脑和良好的身体素质努力寻找着每一个目标点,尽管连续奔袭有的队员体力接近极限,为了不耽误集体一点时间,大家都竭尽全力向着下一个目标点前进。

“我们是不是岔路口选择错了啊?!”快到达目标点时,二班班长肖靖就提出了疑问,之前参加过支队大比武的一分队分队长汪一帆此刻也发现走错了。后来据他讲,“肖靖一问,打得我满脑子全是问号。”同组的还有几名在此项课目学得不错的队员也不知如何选择。

一出发就想着要拿第一,这组的队员们一路狂奔,对于GPS 误差值范围没有做到准确把握,相邻岔路口选择出现了偏差,现在少说已经跑了200 米了,沿途却一个点也没有发现,他们才意识到可能一进岔路就错了。

“来,不着急,我们虽然要取得好成绩,但更要注重积累经验,现在我们返回岔路口,重新选择、慢慢行走,看箭头更偏于哪边!”一分队分队长汪一帆鼓励队员说道。

“果然选择错了!快,快……我们还有最后一个点,目标距离500 米,加油,加油!”刚刚完成第12 个找点的他们,拖着已经疲惫不堪的双脚再一次强迫自己奔跑起来。“用时2小时52 分钟!”在找完最后一点之后,大家听到成绩,虽然心有不甘,但是积累了经验,队员们也都长舒一口气。

镜头二:进山入林搞演练

“接上级火情通报,当前突发森林火灾,全体人员集合,迅速出动赶赴火场……”火场就是战场、火情就是命令。下午13 时许,伴随着一阵急促的哨音响起,刚刚吃过午饭休息的消防员们便从立即从睡梦中醒来,清点整理装备后火速赶赴“火场”,一场野外实战化分队灭火行动演练就此上演。

笔者在现场了解到,为了使演练更加贴近实战,这个中队成立了由1 名干部、2 名消防员组成的现场导调组,按实战环节穿插训练内容、设置突发情况分步细训,依训练效果及时叫停纠偏;中队指挥员依据导调情况,从实战角度灵活组织、果断指挥,依实战进程及时调控;分队指挥员按任务分工带领人员坚决完成任务,依人员体能、实战环境组织各类活动。指挥流程有条不紊、忙而不乱……大家普遍反映,训练的内容全、强度大,达到了实战练兵效果。

“火场西北侧突发树冠火,请求水泵增援。”接到无人机空中侦察发回的火情报告,水泵分队迅速前出架起数条“水龙”一同向火势较大位置喷射而出,数分钟后树冠火被成功扑灭……

“5702,5702,我是571,由于行进时间较长,请你利用现有资源,科学冷静判断后带领队伍安全到达指定地域……”面对对讲机里传来的新难题,现场指挥员冷静应对。“经过坐标对比,目标地在我们西南侧,我们可沿公路前进……”在冷静思考后,该中队二分队分队长邢鑫杰应对“险情”作出了任务安排,最终在规定的时间到达。

入春以来,植被物相对干燥,火险等级不断升高。据了解,该中队驻防北京市怀柔区以来,结合任务实际,围绕“快速反应、机动灵活、高效扑救”的总体目标,积极探讨总结不同林火行为下的灭火战法,持续积蓄打赢能力。

镜头三:战地野炊分外香

“马军亮负责搭建灶台,孙菁负责菜品准备……”到达集结地域后,这个中队的炊事人员在进行任务分工后便分头行动。

炊具展开、打气点火,他们动作麻利,有条不紊;切菜配料、挥铲烹饪,他们各亮绝招,大显身手……正在搭建灶台的孙菁与笔者分享了一些心得:野外,生火也不是一件易事,但这并难不倒我们的炊事班,他们生火有个秘密武器,叫“柴油灶”。别看它小,这个小家伙可不好操作。“炉头”里经常会掉进油渣,野外条件艰苦,风沙又大,经常会导致其堵塞而影响正常工作。

起锅、烧油、葱姜爆锅、依次倒入食材翻炒……不到50 分钟,红烧鸡翅、冬瓜炖排骨、小炒肉、麻婆豆腐等一道道热腾腾、香喷喷的美味佳肴相继出锅,刚刚结束训练一旁休息的消防员们直呼:“‘油烟味’淡了,可‘硝烟味’和‘美味’却足了!”

“大家吃得开心,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炊事班班长石建雷告诉笔者,对炊事员而言,早上四五点就要起床和面煮粥,有时夜晚要为执行任务归来的消防员做好夜宵才能入眠,强度虽大,但看到大家吃完饭时开心的表情,他就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

“让大家吃完浑身有劲,完成任务有力!” 石建雷朴实的表达赢得一片掌声。

该中队司务长李宁向笔者介绍:“野炊作为野外生存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消防员更是炊事员保障队伍在野外长期生活的必备技能,开展这样的训练,目的就是适应战场环境,锤炼在战时无保障条件下的野外生存能力。”

镜头四:徒步行军磨意志

“出发!”随着一声令下,这个中队的全体人员挺进位于北京市怀柔区的雁栖湖西山腹地进行徒步行军。

“徒步行军是磨炼铁的意志、锻造铁的作风的有效途径,是提高队伍战斗力的可靠保证,“铁脚板”和“山里通”更是永恒不变的代名词……”该中队中队长孙艳民向笔者介绍。

徒步行军中,中队干部始终坚持战斗在一线指挥、问题在一线发现、工作在一线落实、形象在一线树立、成效在一线检验、经验在一线总结,始终与消防员同行军、同战斗、同休息、同吃饭、同娱乐,以自身实际行动感召消防员、激励队伍。一路上,他们和消防员一起唱战歌、一起喊口号,向大家讲述自己入队时的行军经历,鼓励大家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远远望去夜晚的山林,只见绿色林海中有这样一群可爱的“救援橙”,他们扬起旗帜,喊响口号,唱响战歌,阔步向前,“行军有口号、途中有歌声、休息有表演”,穿过山林途经村民居住区时,他们的脚步放得很轻,一个挨着一个,生怕打扰村民休息,大家精神昂扬、队伍士气高亢。

笔者在现场了解到,这次徒步行军的道路就是日常他们进行防火巡护所走的路,一年下来他们要走上几百个来回。

据了解,这个中队驻防以来,累计机动巡护2 万余公里,徒步巡护5000 余公里,防火码推广5 万余人次,发放防火宣传单5 万余张、宣传用品2 万余份,防火宣传受教育群众2 万余人,培训地方专业扑火队3000 余人次,及时排查安全隐患150 余处,参与森林火灾扑救、受伤游客转运及交通事故救援等任务30 余次,用实际行动践行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铮铮誓言。

猜你喜欢

行军分队火场
雪域高原,行军千里练战法
行军蚁
新编制下陆军信息通信分队保障能力评估模型
行军蚁
大郭小郭行军锅
一辆东风EQ2102N型汽车空调不制冷故障诊断
在上饶集中营女生分队的日子
前方火灾,超人出动!
俄第二批护航分队返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