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策略思考

2022-07-22孙耀东

考试周刊 2022年22期
关键词:音乐课堂新课程初中

摘要:如何上好歌唱课,如何上好欣赏课,如何让学生在一堂音乐课上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兴趣中如何掌握音乐知识。文章对于上述问题提出了见解。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音乐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3.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2)22-0159-04

如何上好歌唱课,如何上好欣赏课,如何让学生在一堂音乐课上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兴趣中如何掌握音乐知识。在音乐课堂中通过歌唱、音乐欣赏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每一节音乐课堂教学达到让学生满意的优质课目的。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 唱歌课是初中音乐的必修课

1. 在学唱歌曲之前,教师必须让学生有节奏的领读音乐歌词,熟悉和领会歌词所表达的歌词内容,通过歌词的领读让学生分析和体会是属于什么性质的歌曲类型,然后教师讲解乐曲属于什么题材,歌词是属于什么类型,教师首先讲清楚是属于什么风格的题材。七年级上册的开篇《彩色的中国》就属于爱国歌曲。从歌词第一句“轻轻打开地图册,我第一眼就看到的是彩色的中国,碧绿的是草原,金黄的是沙漠,长长的是长江,弯弯的是黄河……”让学生从歌词中体会祖国的山河风貌是多彩多姿的,歌词内容宛如把学生带到大美山河的旅游胜地,给学生增添了无限的想象空间,给学生丰富的时空想象力,感觉祖国神州大地处处美好,风光无限。

2. 歌曲教唱过程,歌曲教唱过程首先需要发声训练,发声训练必须符合适龄中学生的特点,主要是掌握学生的音域范围,这些都是教师注意的事项,音域范围太低达不到发声训练效果,音域太高则有损孩子们的声带。一般采用简单的12345432 | 1 - |音域范围控制在小字一组的do至小字二组的do之内,发声训练要求学生聆听教师示范,听着教师弹奏的琴声,声音要求连贯圆润的,节奏正确音准到位,气息平稳的。从中央C音开始半个音半个音逐步上行训练到小字二组的dao音。再从小字二组的dao音,下行训练到小字一组的dao音。发声训练之后给学生教唱歌曲,教唱歌曲的第一步必须分乐句教唱,教唱歌曲必须用普通话咬字吐字,做到咬住字头,引长字腹,收住字尾,一定做到字字归到韵母上去。然后根据乐曲的情绪进行处理歌曲,《彩色的中国》这首歌曲教师必须教会学生自信,富有感情的歌唱并能做到以情带声或者以声带情,让学生逐步掌握歌唱的技能和技巧,这样通过教师天长日久的训练才能使学生的歌唱声音连贯圆润,这是我对歌唱课的感悟。

二、 音乐欣赏课是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听赏是音乐学习中必不可缺的内容,如《溜冰圆舞曲》《雷鸣闪电波尔卡》《蓝色的探戈》以及《彝族舞曲》。

1. 在学习《溜冰圆舞曲》时首先给学生讲清楚什么是圆舞曲,圆舞曲也叫华尔兹,是一种三拍子的舞曲,旋律优美流畅速度可快可慢,节奏型多为四三拍:x x x|x x x|,然后讲解如何听赏音乐的主题和乐段,用什么乐器来演奏,并给学生讲清楚管弦乐队的组成。管弦乐队的构成有四大块,是由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打击组构成,每个组都有各自的特色。弦乐组一般由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以及倍大提琴组成。弦乐组的音色优美抒情动人,在大型的小提琴协奏曲中,第一小提琴手还可以担任独奏。木管组主要有长笛、单簧管、双簧管以及大管等,是交响乐队必不可少的部分,它们的音域宽广、音色柔美缠绵、音乐的表现力极强。铜管组乐器包括小号、圆号、长号等。管乐组的特点是音色清脆明亮,具有极强的号召力,尤其是小号的音色具有号召性和战斗性,给听众一种勇往直前奋发向上的英雄气概,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打击组是乐队必不可缺的组别,由定音鼓、大鼓、铜钹、三角铁、木琴以及锣组成。打击组的作用非常巨大,主要是音乐在高潮时能起到烘托性的作用,在管弦乐队中,这四个组在指挥的手势动作下互相配合协调下合成管弦乐。

2. 在欣赏《雷鸣闪电波尔卡》乐曲时首先介绍曲作者小约翰·施特劳斯以及音乐作品。小约翰·施特劳斯被后人称为“圆舞曲之王”,他的主要作品有《维也纳的森林》《蓝色的多瑙河》《艺术家的生活》《香槟》等。今天我们欣赏的《雷鸣闪电波尔卡》乐曲是1968年为维也纳狂欢节所创作的一首管弦乐合奏曲,曲作者要表现的是在令人兴奋的节日里,人们聚集在金碧辉煌的大厅里舞蹈,此刻在外边大雨倾盆、雷鸣闪电、狂风乱卷这样一种情景。首先把乐曲的背景讲解清楚,然后给学生播放视频,从视觉以及听觉激发学生对波尔卡音乐的兴趣,学生在听赏音乐之后,再介绍波尔卡音乐,它是19世纪产生于波希米亚,后来在整个欧洲特别流行的一种舞蹈,通常为二拍子音乐,师生可以共同拍一拍波尔卡典型的节奏型。

播放视频的过程中应该分段欣赏,聆听a主题。选择有代表性的打击乐曲进行欣赏,再次聆听a主题感受乐曲中力度的变化,从而教师讲出音乐渐强在乐曲中表现出来的特点,由音乐感受雷声越来越近的作用。音乐渐弱效果是雷声越来越远了,换句话说音乐的力度强弱决定声音的远近。音乐常常把听觉和视觉联系在一起了,再穿插典型的乐曲。譬如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拉纤的纤夫们的位置就是由力度记号表示出来的。力度越弱,表示纤夫们离我们越远。力度越强则表示纤夫们离我们越近,都是用力度记号表现出来的。

3. 在学习欣赏《蓝色的探戈》探戈时,首先介绍探戈的起源,它是阿根廷一种社交舞曲,为四二拍子或者四四拍子,也是交際舞的一种,后来流行在欧洲各个国家,但是流行到欧洲以后音乐的节奏以及风格产生了极大的变化。后来探戈乐曲与多种舞曲交织混合发展而成形成一种旋律独特,速度缓慢、节奏以传统的阿根廷节奏为主,19世纪流行于南美各大洲,1938年以后传遍世界各地,然后把欧洲风格的探戈节奏和拉丁美洲风格的节奏给同学们进行对比。

拉丁风格的节奏是:

x.xxx | xxxxx|

欧洲风格的节奏是:

xxxxx| xxxxx|

教师从节奏上分析音乐的变化,再播放欧洲风格的探戈音乐和拉美风格的音乐,进行比较听赏,让学生先听赏然后教师再讲解,究竟是在音乐的节奏上起变化了还是风格上起变化了,教师提出问题,然后逐一解决问题,让师生互动共同解决问题。

4. 听赏琵琶独奏曲《彝族舞曲》。先解释琵琶这种民族乐器。琵琶是我国的传统拨弦乐器,四根琴弦,常用于独奏合奏以及伴奏。最早流行于波斯、阿拉伯等地,公元5世纪以后传入我国,在近千年的运用中如相和品逐渐改进增多,改横抱为竖抱。现在的琵琶相品按照十二平均律排列,能奏全部的全音和半音,音域可以达到四组半,能做任何转调,从音色方面讲,低音区淳厚低沉,中音区柔和明亮,高音区清脆坚实,最高音区尖锐紧张。琵琶这种乐器既能奏气势宏伟的“武曲”,又能奏优雅抒情细腻轻巧的“文曲”。琵琶奏法复杂多样,表现力非常丰富,在民族乐队中主要演奏主弦律,也可以演奏和弦。

全曲分为ABCD四个段落。A段落是慢板,是柔和柔美的音乐形象,音乐主题变化不大,主题音乐中带有装饰音的特点。B段分两部分音乐组成,第一部分音乐采用四二拍的快板,突出第一拍的重音,节奏采用前八后十六和八分音符的结合,音乐变化重复让学生聆听到音乐中哪些地方强悍,哪些地方欢乐。B段第二部分整体采用流畅性的,在听赏音乐主题时注意由强到弱的对比。C段音乐是粗壮的,音乐旋律是变化重复。D段音乐主题是广板,富有激情的音乐。整个音乐的旋律多用6 1 3 5这些音,几乎没有“4”音和“7”音,这就是民族音乐的灵魂,都是以五声调式的传统音乐写成的,形成具有典型意义的民族舞曲。

教师在引导学生听赏完《彝族舞曲》之后,继续介绍彝族民歌。把“彝族舞曲”和“彝族民歌”同时进行比较,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彝族分布在川、云、贵、广。彝族文化悠久而发达,文学艺术丰富多彩。彝族民歌简练朴实,结构方整对称,曲调辽阔明快,田野气息浓厚,表演形式多样。教师启迪学生以发散思維方式听课,教师以多形式多角度的方式给学生讲授,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学习音乐,就会聆听音乐,不但增强了课堂的知识性,更充满趣味性。

三、 民族民间歌曲是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核心

民歌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岁月的长河里,经过人们不断地加工改编提炼不断地完善而日臻完美,在七、八年级的音乐课堂教学中遇到的民歌,大部分是蒙古族民歌、藏族民歌、新疆民歌等,这些少数民族的民歌由于本民族的地域特征,民族语言不同、民族性格不同、民族气质不同,所以都有自己的特色。

1. 蒙古族音乐在课堂教学中的讲解。如蒙古族歌曲《银杯》《牧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些歌曲都是属于蒙古族音乐,给学生讲解蒙古族音乐时,首先分析这些典型的音乐是长调还是短调,还是属于抒情性质的歌曲。长调主要流行在内蒙古牧区,节奏自由、旋律舒展、句尾悠长。短调则是节奏整齐、旋律抒情优美、多为叙事或者描写一位英雄人物,流行于内蒙古农业地区。课本中《银杯》就属于短调音乐,譬如《嘎达梅林》就描写的是一位英雄人物,也属于短调音乐。歌曲《银杯》的题材就是属于蒙古族人们聚会时歌唱的“宴歌”。《牧歌》就属于长调的范畴,乐曲中的典型的歌词是“蓝天、白云、羊群、草原”。而且从歌唱的旋律来分析,节奏比较自由,句尾悠长舒展。从曲式上属于一段体,由一个乐段构成,只有一个音乐形象,只有一种音乐意境。《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首歌曲属于抒情性质的歌曲。歌词中“彩蝶纷飞百鸟儿唱,一湾碧水映晚霞,骏马好似彩云朵,牛羊好似珍珠撒”,用鸟儿、骏马、云朵、牛羊,这些典型的词汇描绘的是蒙古族草原的特征,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2. 新疆民歌在课堂中的讲解。首先给学生讲新疆的地域特征,新疆地域辽阔,位于中国的西北地区,处于亚欧大陆腹地,与西藏、青海、甘肃相邻。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塔塔尔族以及汉族等。所以新疆民歌非常广泛,新疆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民歌,课本中《青春舞曲》属于维吾尔族民歌,《我的金色阿勒泰》属于哈萨克族民歌,《在那银色的月光下》是属于塔塔尔族音乐。《青春舞曲》“太阳下去明早依旧爬上来,花儿谢了明年还是一样的开,美丽小鸟一去无踪影,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歌词描写让人们珍惜时间,珍惜光阴,珍惜青春。王洛宾搜集改编《青春舞曲》,旋律优美抒情,歌唱效果朗朗上口,多用十六分音符和前八后十六音符结合完成,乐曲短小精悍,歌唱速度中速稍快。《我的金色阿勒泰》这首歌曲属于冬不拉弹唱歌曲。《在那银色的月光下》也是王洛宾编曲的,歌曲属于中速抒情性质,既可以独唱也可以合唱。这首乐曲是弱起音乐,乐曲开始第一小节是叫弱起小节,弱起小节首尾相加构成一个完全小节。乐曲是一个三段体题材,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构成三段体曲式,三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同等重要,其作用各不相同,但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第一段和第三段是变化重复,第三段由于乐曲转调在听觉上给整个乐曲带来了不一样的音乐感觉。给学生讲清楚这些音乐特点,学生会逐渐了解新疆音乐的特点。

3. 新疆本民族的乐器以及传统大曲。

①热瓦普:是流行于新疆维吾尔族以及塔吉克地区的拨弦乐器。演奏时将琴横置于胸前。王洛宾搜集整编的《青春舞曲》就是用热瓦普乐器来演奏的。

②冬不拉:是哈萨克族的拨弦乐器,常常用于独奏或者合奏与伴奏,流行在新疆阿勒泰、伊犁、巴里坤等地区。《我的金色阿勒泰》这首乐曲是用冬不拉来弹唱的。

③传统大曲:《木卡姆》是维吾尔族的传统大曲,是由民歌、歌舞以及器乐组成的,由于它有十二套之多,所以称“十二木卡姆”。“十二木卡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上关于新疆音乐特点以及传统大曲的讲解,学生会对新疆民歌和新疆民族乐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四、 欧洲风情的音乐课是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不可缺少的内容

不论是民族音乐还是欧洲音乐,都要让学生掌握作曲家写作的音乐背景以及地域特征。这样学生才能理解音乐、体会音乐、掌握音乐。下面我就根据我上课实际情况介绍《桑塔露琪亚》《伏尔加船夫曲》《我的太阳》。《桑塔露琪亚》属于船歌,歌曲抒情优美多采用八三拍子或者八六拍子等。这类拍子具有均匀晃动和轻舟荡漾的音乐感觉。《我的太阳》属于意大利民歌,乐曲是采用中速稍慢的速度,人们常见的《我的太阳》版本是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演唱的,还有帕瓦罗蒂、多明戈和卡雷拉斯三人演唱、管弦乐队伴奏的《我的太阳》音乐会。在上《伏尔加船夫曲》一课时,主要通过列宾的一幅油画展开讲解,让学生想象船夫们的辛苦,再说明强弱力度记号表现声音的意义。用由弱到强的力度记号,说明声音越来越近,这是本节课的核心。

综上所述,在多年来倡导实行的新课程改革中,每个教师都摸索出具有各自特色的课堂模式。目前教育部在实行“双减”政策,减少课外培训负担,减少作业负担。通过多年初中音乐课堂实践与体会,只要做一个师德高尚的人,爱岗敬业,一切为了学生,踏踏实实的工作,做好学生的引路人,上好每一节让学生满意的课,才能成为一名让学生和家长满意人民的教师。

参考文献:

[1]王长发.新课程理念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师生互动艺术[J].新课程,2015(35):254.

作者简介:孙耀东(1972~),男,汉族,甘肃定西人,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研究方向:音乐教学。

猜你喜欢

音乐课堂新课程初中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小学音乐课堂中音舞结合教学措施的分析
适应性教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实用性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