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2022-07-22李奕辛

考试周刊 2022年24期
关键词:高年级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教育质量的重视性不断提升,这推动了教育界的重大变革,特别是对学生素质方面的需求不断提升。数学作为小学生基础教育课程,新的课程标准对其要求做出了较大的调整,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跟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探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而不是被动地进行学习。结合教学实际,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缺乏,除了与他们自身兴趣爱好有关外,也与教师的教学策略有着紧密关联。如何创设科学合理以及满足学生需求的教学策略是文章研究的重点,文章围绕“认知”来进行论述,旨在说明“认知能力”对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和发展数学思想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2)24-0074-04

一、 引言

新课标理念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要着眼学生未来的发展,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规定的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各种技能,学会怎样学习,并不断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在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关注重点已从表面的学习现象转移至行为认知层面,并重新审视教学策略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和认知影响。

二、 解读“教学策略”

关于“教学策略”,基于不同目的和立场,以及针对不同内容和对象,其表现方式有明显不同。从实施行为和效果看,教学策略并不具有统一的、固定的形态,它会随需求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学策略是一种系统的行动,只发生在教学过程中,以达到某种目标或完成某项任务所采用的具体手段和方式。这一解释有很强的现实基础,但无法得到所有人认同。事实上,无论站在哪个角度或立场,以及从哪个方面出发,人们对“教学策略”的认识和阐述都有一定瑕疵。文章认为,教学策略既是一种方法、手段、方式,也可看成是针对某一具体目标或目的的决策、程序、设计。其应用目的是,通过优化内容过程来获得“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广义上,教学策略通常分为两个范畴,一是教师教的策略;二是学生学的策略;在狭义上,它专指学生学的策略。教学策略是整个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教学设计中的一部分。结合各种教育及学习理论,具有现代化特征的教学策略会更多地与“认知”“需求”关联在一起,侧重关注学习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需求变化和认知变化。可见,不同时代或时期下,“教学策略”所包含的元素是发生改变的,或者相同元素的表现程度发生改变。不少学者和专家认为,教学策略是指老师在确定教学目标之后,根据已确定的教学任务及学生特征,有针对性地挑选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及技术,最后使形成的教学方案具有特定的效率和意义。

整理并分析国内外研究者们所抛出的观点及提出的理论会发现,大家对“教学策略”的认识有两个共同点:第一,教学策略是为达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具体行动,具有可操作性;第二,教学策略是将教学方法与技术做加法,是它们的综合。

三、 数学教学策略主要研究内容

以认知理论及其相关内容作为主要依据,文章认为,数学教学策略的制定应更多关注认知动因、认知内容、认知方法、认知结果四个方面。而对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制定教学策略需要更多关注认知动因,诱发学生主动参与行为产生,以及激发他们的学习情感。具体而言,分为以下六个方面:

(一)确定教学起点

在任何一个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學内容的制定与方法的选择必须以学生现有认知结构作为出发点。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已积累了一定数学学习经验,某种程度上,数学认知也已初步确立,若要使他们更好吸收新的数学知识,以及应用必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就必须以新旧数学知识间的联系为突破口。“最近发展区”理论可以为广大数学老师实施具体教学策略提供有力支持。

(二)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不同于一般性的“情境”,其实施目的和原则也与一般性“情境”存在很大不同。一般性的“情境”创设主要以激趣为主,为了让学生更好认识事物和理解新的学习内容。问题情境则是通过多元化的情境创设拉开学生与内容间的距离,使学生感到“困难”,然后引导他们自主寻找实现具体目标或完成任务的途径。应该注意到,“力所能及”的整个操作的关键,即“困难”要能够被学生接受。创设问题情境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索事物的精神,当然,整个过程也会使用到具体的数学思想方法,这虽然重要,但绝不是核心,而是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

(三)引发认知冲突

一般认为,认知冲突能够激发人们解决问题的动机,其中,“障碍”和“不协调”是主要因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频繁引发学生认知冲突,能够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寻找“清除障碍”和“协调”的途径,以使他们在正确方向的引领下构建新的认知体系,以遵照科学的规律和逻辑去囊括全部现有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从这个角度讲,学习数学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打破原有体系并建立新体系的过程,亦可理解为认知重构建。随着学生学习经验的逐渐积累,认知水平将慢慢得到提升,其功能性也更加强大,问题解决阈限也更广。

上述三个方面主要涉及了对学生主动参与行为的诱发,核心内容是“认知”,无论是教学起点的确定,还是问题情境的创设,又或是认知冲突的引发,各环节策略的制定都需要围绕学生认知来进行。认知在学生个人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并且它也与个体心理机能紧密相连。认知心理学把客观“知识”的获得过程看成是主体主动认识事物和实施活动行为的过程,并强调,个体只有积极主动地去改变原本错误的认知,或者在原有正确认知发展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自我认知能力,才能使自身认知符合生物进化要求。

(四)以师爱激情

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体现是学生对师生关系和课堂气氛的依赖,并且师生关系要足够坦诚和真诚,要充满理解与信任,课堂气氛要足够和谐、融洽。数学老师对学生的“爱”,不能通过“严要求”或提升要求难度来进行表达,这种方式在良好师生关系建立初期也许有效,但随着学习压力的逐渐增大,以及受诸多客观因素影响,它很难持久下去。而是要通过各种形式的“爱”来进行表达,即教师要努力使自己融入教学过程中,要全身心地投入,以真情待“生”,这其实也是树立良好师者形象的过程。

(五)以体态激情

“体态效应”理论认为,人从外部获得信息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文字(包括图片和影像),二是语言,三是面部表情。通常情况下,人们对“语言”这一途径更为在意,因为它更加直接。但从信息存储角度看,这种信息获取途径很难实现高效的信息存储,即无法使个体获得深刻体验。表情和肢体语言则不同,它/它们拥有的强感受性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也可能是因为参与器官更多,通过这种途径来获取信息,持久性和有效性更强。较明显的例子便是,当学生因某种原因得到一个错误计算结果后,老师会要求学生重新做一遍,或者将此题记录在“错题本”上。同理,老师在传授数学知识或正常教学时,也需要借助更多的肢体语言表达或面目表情来传递信息,这样更有助于学生记住与动作相对应的知识内容。另外,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表现出兴奋、疑惑、惊讶、沉思等表情,并借助形体语言向学生传递情感,这样会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他们能够将“情感”与“知识”联系在一起,也就不会认为数学知识枯燥、乏味了。

(六)以成功激情

“在学习上取得成功是学生精神力量的唯一源泉,它能产生克服困难的动力,激发学习愿望。”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名言不知鼓励了多少人。当学习者将一个又一个成功的经验内嵌于头脑图式中后,渴望成功的心理现象便自然而然地形成,学习自信心也将逐渐得到稳固。

上述三个方面主要涉及了对学生学习情感的激发。同样借助心理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实质是信息传递,因为我们常会以“人”的角度和标准去审视客观环境,所以“人”自然成为主要关注对象;又因为“人”与生俱来拥有“感同身受”的倾向,以及在整个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总结经验”的习惯,包括总结他们与自己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所以对“效果”和“行为表现”更为在意,以致忽略了更为重要的“信息内容”。事实上,信息传递具有明显的“双向性”,而当知识被封装进“信息”之内后,知识便也具有“双向性”特征,当且仅当知识或信息作用于“人”这一主体后,它/它们才会与人类的情感交融在一起,而此时,所有认真参与的个体都将会基于某一具体内容而产生思想共鸣。这就是为什么要在诱发学生主动参与行为的同时,努力激发他们学习情感的原因所在。

四、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制定应注意的问题

(一)社会环境层面

从进化与发展逻辑上看,社会需求属于人类需求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由一个个“人”及动态和静态物质组成,因此在某种程度上,社会需求就相当于人的需求。但同时也需要认识到,社会需求与我们通常所讲的法律条文、规则制度不同,它往往以“不成文”的状态存在,并且容纳了全部人类发展所需要的“事物”。数学在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也在各个领域和行业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小学数学是数学教育的初级阶段,有着独特的功能和价值,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发现学生的偏好,并培养这种/这些偏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文化和数学思想对实现数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促进。只有正确认识小学数学的功能和价值后,其对社会发展,甚至对民族复兴重要性才能够被凸显出来。

(二)教师层面

爱岗敬业是对数学老师的最基本要求,但光有这些还不够,数学教育毕竟不同于思想政治教育,对實践应用的要求会更高。结合教学现状会发现,很多老师教学行为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不够,过分注重形式,忽略了学生当前的能力水平。“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若想使学生顺利完成“发展区”跨越,就必须能够充分依照他们当前学习水平来设定目标和任务,也就是说,任务和目标难度要稍高于当前能力。原因在于,小学生并不具备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的能力,特别是在面对完全陌生事物时,他们只能凭借过往经验来认识事物,不能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所以教师在制定教学策略时,一定要把知识内容的难度与学生实际水平联系在一起,而非一味按照“标准”和“要求”来制定策略。

(三)教学实施层面

受新教育理念和要求影响,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侧重于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环境,从形式到内容,只要是有助于提升教学效率,以及提高学生学习效能的元素,统统都会被引入教学过程中。比如在采用情境式教学法进行教学时,老师们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会借助各种工具来刺激学生的感官神经,最大限度去实现教学目标。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完全基于表象的操作行为,对发展学生数学思维,培养他们认知能力并不一定会起到积极作用,因为小学生还无法自主完成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变,当事物表象足够吸引自己时,他们也就不会再去主动了解“内容”了。学生与教师都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活动中共同发挥作用,由此看来,学生、教师及社会影响等都会对教学策略实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教师在实施教学策略的同时,应加强对内外部影响因素的分析与探究,及时纠正错误的方式,确保其教学策略顺利实施。

五、 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应用——以“圆的面积”为例

“圆”相比其他平面图形,比较独特,虽然图形很规整,也很具有观赏性,但计算周长和面积却十分复杂(对小学生来说),课堂教学中,老师若围绕成型公式进行教学,很难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学生对该图形性质的理解也仅仅停留在表面,这对进一步学习圆柱是非常不利的。

对该部分内容所设定的教学策略,应着重关联学生对图形的固有认知,然后提出新的图形构建逻辑。现给出如下建议:

第一,创建带有“圆形”的情境,比如一只小狗在圆形转盘上跑;

第二,给出一个新的“图形”情境,如平行四边形,并要求学生比较两个图形大小,引出“面积”;

第三,通过合作探究方式要求学生推导平行四边形公式,启发学生回忆整个平行四边形面积推导过程;

第四,展示正确推导效果;

此环节设计意图:关联学生新旧知识,使二者被合理衔接在一起;运用转化思想和知识迁移技巧来使学生“回忆”起相关公式。这其实也是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应用。

第五,引导学生思考圆的面积解决方法,同时给出面积分割求解思路;

此环节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观察“曲”变“直”的过程而逐渐形成“化曲为直”的意识。随着“化曲为直”思想的不断渗透,学生对解决类似问题也会更加灵活,变通意识也会更强,这对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创造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六,要求学生认真观察PPT中的内容,启发他们通过小组合作方式总结结果,具体如下:

·近似长方形的长=圆周长的一半,用字母表示:C/2

·近似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半径(r)

·长方形面积=长×宽,圆的面积=圆周长一半×圆的半径

·得出S=πr×r=πr2的结论。

此环节设计意图:使学生在反复“猜想”和不断“验证”过程中逐渐形成“空间想象”意识,同时进一步强化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在此作用下,他们的动手操作欲望也会被充分激发出来。相比前面几个环节,该环节更加注重“合作”“协作”,同时也对学生的观察力与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正是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下,“圆的面积公式”才得以被学生独立推导出来。

六、 结语

基于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老师需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全方位、综合性地构建并应用与学生认知能力和认知发展相适应的教学策略,采用多种模式和方法助力教学策略实施,以获得易被接受和认可的教学效果。需要指出的是,基于不同教学理念,或以不同教育理论作为支持,所实现的效果会有很大不同,教学目的同样有很大区别。文章以“认知”作为核心,侧重于对学生“认知形成”和“认知发展”来对教学策略的制定和实施进行探讨,并未明确涉及具体的某一种或某些教学理念和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科学合理制定教学策略,除了要侧重于“过程”结构建立外,也需要将相应理念或理论融入进去,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娟.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1(36):45-46.

[2]周洁.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究[J].教师博览,2021(33):59-60.

[3]徐佳佳.浅谈小学数学任务驱动型教学策略[J].小学生(下旬刊),2021(12):68.

[4]李辉.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探讨[J].新课程,2021(46):100.

[5]罗科新,师婕.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1(46):67.

[6]王榴妹.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把握学习起点策略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32):133-134.

[7]杨红亮.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学周刊,2021(36):25-26.

[8]馬彩虹.浅谈新时期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J].学周刊,2021(35):43-44.

作者简介:李奕辛(1983~),男,汉族,甘肃陇南人,甘肃省陇南市礼县红河镇石嘴小学,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猜你喜欢

高年级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分层教学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