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现代性的理性反思特性

2022-07-22陈胜云 陈号令

党政论坛 2022年3期

陈胜云 陈号令

[摘 要]中国现代性包括诸多维度的现代化反思:现代化发生场域的哲学反思、现代化利益立场的主体反思、现代化路径的理性反思、现代化阶段的理性追问、现代化救赎的文化反思,以及现代化全球战略的现实反思。中国现代性的理性反思特性,是中国现代性能够超越西方现代性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中国现代性;中国式现代化;理性反思

区别于西方现代性,中国现代性是一种积极的理论自觉,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基本理论基础,以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主导逻辑,理性反思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的诸理念系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性反思,中国现代性为我们积极回应当下所遭遇的人与社会发展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引,为打开人类社会历史未来之门提供了理论“锁钥”。

一、现代化发生场域的哲学反思

从现代化发端看,现代性无疑与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国家关系最为密切,这是冯·哈耶克把英国认定为西方现代性起源的关键原因 ①,也是弗朗西斯·福山至今不承认存在优于西方现代性方案的根本原因 ②。现代性反思最具奠基性意义的事件就是现代化发生场域的确认,一旦确定现代化发生的现实场域,现代性特征便展露出来并被范式化。正因为这个原因,冯·哈耶克甚至把法国都排除在西方现代性的始源地之外,在法国他看到与英国不完全相同的现代制度设计痕迹。弗朗西斯·福山把自己生活其中的西方场景物化为西方现代性范式,陷于国家权力、民主与法治三维分析框架不能自拔。所以,基于中国大地上发生的这場现代化,唯有从中国式现代化筹划与方案出发才能建构起属于自己的现代性,一旦离开现代化发生的中国场域,中国现代性无从谈起,至多是隔靴搔痒。

从话语体系对话来看,缺少对现代化发生场域的确认,会给不同现代性之间的对话造成障碍,就如今天的西方现代性居高临下之态势,根本没有给其他场域发生的现代性预留相互对话的空间。毫无疑问,中国现代性的当下阐释首先要确认的就是现代化发生场域,并在此基础上概括提升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特性,如此才能建构一套系统的现代性话语,才会有底气去超越西方现代性。作为中国现代性建构的实践基础,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明显的自身特性: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推进的现代化;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等等。对中国现代性的系统阐释必须以中国现代化所呈现的这些特性为基础,同时还必须深入对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背后的社会主义制度因素的分析,并推进建构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真正摆脱西方现代性话语的困扰,从而为中国现代性建构提供足够空间。

二、现代化利益立场的主体反思

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现实主体,是推动现代化历史进程的主体力量,这是历史与现实已经证明了的事实。由于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各个国家的制度设计不完全一样,人民群众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主体性体现差别很大。在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视域当中,人民群众现实主体地位将随着现代化本身的历史进程不断得到提升,但不同的国家制度体系对人民群众现实主体地位的确认却有着很大区别。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机器归根结底以私有制为基础,在资本主义雇佣劳动条件下,作为人民群众的雇佣工人大多处于被剥削、被奴役的境地,所谓主体地位始终是一种奢谈。即使在今天,发达资本主义由于制度原因,仍然没有彻底解决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问题,经济制度的私有制基础是根本原因,两党或多党竞争上岗的政党制度设计也是重要原因。

在批判性审视西方现代化历史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群众力量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把实现人民群众利益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主体立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快速推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物的丰富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基于对现代化主体立场的反思,提出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系统提出了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价值理念,它重申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观点,强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作奋斗目标,明确了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群众的利益导向,确立了由人民群众来评价实践效果的标准指向。

三、现代化路径的理性反思

对于英国等现代化事业开展比较早的资本主义国家来说,现代化过程是一个由资本逻辑主导、自下而上的社会制度建构过程,这同时也是西方现代性的话语体系的形成过程。西方现代性在20世纪中叶遇到“极限”反思,“增长的极限” ③等概念逐步被提出来,西方现代化路径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为制度因素等原因,诸多现代化反思并没有被西方社会所采纳,西方现代化的根本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中国式现代化一开始就奠基于资本逻辑的批判性审视,强调对资本逻辑加以合理限制:“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 ④以此为前提,结合对中国式现代化现实路径的系统反思,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新发展理念。

中国共产党人所倡导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新发展理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多个维度。协调既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领域的协调发展,也包括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的平衡和再平衡,等等。绿色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既包含一般意义上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也包含健康、安全的高品质生活指标。开放不仅指经济领域的对外开放,还包括文化交流互鉴,现代化经验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共享包含多个层面意思,包括民族国家内部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及与其他民族国家或地区分享现代化经验、方案和智慧,等等。新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现代化路径理性反思的结果,新发展理念就是指向新时代现代化实践的现代性话语。

四、现代化阶段的理性追问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阶级一般不探讨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问题,因为在他们看来,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最好的社会经济形态。当然资本主义还是要发展的,于是他们找到了一个折中的办法,那就是停留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讲发展,他们更愿意谈工业浪潮、工业革命,更愿意讲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其中原因在于,一旦涉及人与人关系的处理问题,直接就碰到了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缺陷,缺陷的背后是无法解决的生产关系局限。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现代性就很难在实践层面自圆其说,就如《21世纪资本论》 ⑤确实记录了社会两极分化的现实,但缺少从生产方式出发解决问题的实际对策。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个维度结合起来,同时考量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现代化阶段的理性反思。

在关于现代化阶段的判断上,中国现代性体现出了充分的优越性。中国共产党人把历史唯物主义矛盾原理与中国现代化实际相结合,正确判断并提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用于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历史阶段。在社会主要矛盾的把握上,中国共产党人基于对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认识,把人的发展放在第一位,强调主体维度与客体维度相统一的判断标准。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到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是主体维度的判断标准。从落后的社会生产到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这是客体维度的判断标准。两个维度判断标准的统一,使得中国共产党人能够精准地定位和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体发展阶段并适时推进实施战略转移。因此,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分期的根本依据就是现代化发展进程,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结束。就如习近平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階段我国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的要求。” ⑥

五、现代化救赎的文化反思

现代化过程是复杂的人类社会实践过程,起源于经济生产领域,却直接辐射到人们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从西方现代性建构的历史过程看,现代性本身作为对现代化过程的反思,一定会受到基本制度理念及其实践效果的影响。资本主义社会在以私有制和三权分立为基本建制的背景下,很难消解市场经济所产生的对精神生活领域的负面影响,消费主义生活方式泛滥,消极颓废的生活态度普遍存在。西方现代性既体现了现代化推进社会生产力创新与发展的积极一面,也折射了西方现代化过程中人的精神状态,这种折射往往通过批判性反思的形式出现。西方现代化道路、制度及生活理念往往被赋予普遍的现代性形式,以西方式正义、民主、自由、博爱等所谓“普世”价值观的名义,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现代性理念渗透,这就叫西方文化霸权。马克思把资本主义形式下的价值观称作为“关于正义、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女神的现代神话” ⑦,神话终究不是现实。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讨论现代化问题时,并不拒斥一般意义上的自由、平等等价值观,他们所拒斥的是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形式化的自由、平等等价值 观。

中国共产党推进的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因此在现代性建构过程中非常重视精神领域的价值观引领,提出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概念的概括有先有后,但都是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在国家层面所一直倡导的根本价值指引。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社会价值理念,又体现了中国人民长期以来所提出的对社会秩序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既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该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同时也是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不正确义利观、颓废价值观和消极人生观加以理性反思的结果。为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有关部门出台《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文件,充分体现了贯彻实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理念的战略定力。

六、现代化全球战略的现实反思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基于民族国家之间还存在着利益差异的基本现实,在整体反思现代化全球战略基础上,擘画的人类社会发展最大同心圆。经过二百多年的历史进程,现代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实现发展的基本途径,实现现代化已经成为民族国家和地区发展的主要目标。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现代化进程是完全不一样的,有些国家和地区还处于从前现代化到现代化的准备过程,而有些国家已经进入后现代化阶段。从中心与边缘的关系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处于现代化中心位置,而大部分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则处于现代化边缘甚至外围。如此一来,各民族国家与地区在现代化全球战略中所处的位置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在现代化推进过程中,这种差异性甚至会转化为严重的利益冲突。在此情况下,要求所有国家和地区按照统一的规划和策略来推进现代化,条件还极其不成熟。在面对由现代化过程引起的诸多全球问题的当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各民族国家、各地区积极参与并共同推进人类社会现代化整体战略的最佳选择。

从人类社会发展目标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当代实现形式。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当中,共同体首先是在民族国家内部多元利益之间实现的联合形式,但是在更为广泛的意义上,共产主义是一种跨民族国家的利益共同体。共产主义作为一种利益共同体,最终将是人类社会的共同体形式,这与中国共产党基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成就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是契合的。只有把民族国家的现代化事业放到人类社会更为广阔的历史视野中加以考量,才可能为民族国家的现代化事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和文化空间。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包含着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现代化全球战略,它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共同体理念的当下实践形态,这既体现在关于推动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性呼吁当中,也体现在推动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各种行动当中。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重大问题研究”,编号:19ZDA020

注释:

①[英]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 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

②[美]弗朗西斯·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毛俊杰 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③[美]德内拉·梅多斯等:《增长的极限》,李涛等 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版。

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人民日报》2021年12月11日,第1版。

⑤[法]托马斯·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巴曙松等 译,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

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1月12日,第1版。

⑦《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20页。

陈胜云系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主任、教授;陈号令系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王 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