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还原律:复活语言的生命

2022-07-21魏星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丰子恺语义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是有生命的,它与指向的世界和生活浑然一体,也与个人的心灵和精神浑然一体。抓住最有表现力的语言文字形成教学波澜,让语言符号背后的声响、色彩、形象、温度、意义“复活”过来,这是语文教学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价值要求。

怎样复活语言文字的生命呢?可以使用“还原律”。所谓“还原律”,就是使用还原方法进行语言文字教学的基本规律,即:先将语言还原到它原初的词典语义,然后将其还原到上下文语境、作者创作语境、汉语言文化语境及社会生活语境中,探究它的情境语义,从而发现语言独特的表现性,通过关键语言文字的理解带动语篇整体的理解,使语言更深地渗入学生的精神生活,成为他们的思维工具。

教学《手指》(五年级下册),要让学生感受丰子恺语言的幽默风趣。怎样感受呢?一些老师往往采用演绎式教学思维,已经知道这篇文章是幽默风趣的,然后求证“从哪里可以看出幽默风趣”。学生找出相關的词句,分辨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读一读就滑过去了。这种教学也聚焦了语言文字,但是没有建立语言文字和作者、和学生心灵的关系,从符号到符号,从抽象到抽象,从逻辑到逻辑,使语言学习沦为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怎样改进教学?我有意识地运用“还原律”来复活语言文字的生命。在整体感知五根手指的长处和短处之后,采用案例学习法:“五根手指当中,颜值最高的是哪一根手指?”学生聚焦阅读描写中指的部分,然后放大“养尊处优”这个词语,通过层层还原步入丰子恺的语言艺术世界:

第一步,还原生活语义。“养尊处优”是什么意思?采用词素拆解法,“尊”是尊贵,“优”是优越,“养尊处优”就是生活在尊贵、优越的环境中。然后将其置放在生活的语境中:“养尊处优让你联想到生活或影视中的哪些人呢?”学生的经验世界被激活了,纷纷举手发言:贾宝玉、公子哥儿、官吏、富二代、官二代等。与生活建立联结,语言符号背后的形象、意义也就还原出来了。

第二步,还原文本语义。“在课文中,中指怎么就养尊处优了呢?”学生仔细与文本对话,先联系这个词语的上文来理解:“中指在五指中居于C位,身高最高,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他左右都有屏障,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一文一武,左膀右臂,片刻不离,所以说他养尊处优。”再联系下文来理解:“他因为身体最长,取物时……让大拇指和食指去出力,他只在旁略为扶衬而已,出面不出力,所以说它养尊处优。”这样,词语的文本情境语义还原出来了。

第三步,还原艺术匠心。学生在理解词语的词典语义和情境语义之后进行比较:“如果“养尊处优”这个词语用在你们刚才说的贾宝玉、官吏等人的身上,你觉得特别有幽默感吗?”学生一致说“没有”。“那为什么用在中指的身上就觉得特别有幽默感呢?”学生站在表达的角度回答:“作者把中指当作有生命的人来写,让我们联想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就觉得特别好玩。”“作者把中指的优点和缺点放大了,很夸张,觉着特别有趣。”在学生的交流中,教师适时板书、点拨,进而揭示规律:“丰子恺的语言具有联想的功能,很有画面感,他故意放大事物的特点,叙述中还暗含一点点讥讽的意味。——同学们,这不正是漫画的特点吗?丰子恺先生是漫画大师,他的文字和漫画是相通的,我们就把这种表达叫作‘漫画式表达’。”接下来有机植入丰子恺《瞻瞻的脚踏车》《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战争的起源》《盆栽联想》等漫画欣赏,进一步感受漫画式表达的特点。就这样,作品的艺术特色还原出来了,进而由“五指”迁移到“五官”,运用漫画式表达的方法写一段话。

第四步,还原创作动机。进一步扩大认知单位,阅读全文:“除了‘养尊处优’这个词语,课文中还有哪些漫画式的表达让你产生了回味无穷的幽默感?”学生自读自悟,各抒己见。交流中聚焦描写大拇指和食指中的排比语句,紧扣词句进行比较与感悟:“大拇指、食指分别让你想到生活中的哪些人呢?结合关键词句支持自己的观点。”学生的思路完全打开了,由大拇指联想到农民、农民工、外卖小哥以及一切平凡的、默默无闻的人,由食指联想到消防员、缉毒警察、探险家、冒险家、飞行员、医护人员等,然后再反观课文,学生便明白了丰子恺表面上写的是手指,实际上写的是“手指上的人生”。就这样,作者的创作初心还原出来了。

上述教学采用多重还原的方式进行推进,“养尊处优”这个词语教活了,整篇课文也教活了。先是将“养尊处优”还原到词典语义,然后还原到生活和文本语境中,发现语言的趣味性,进而站在丰子恺“漫画式表达”的艺术背景重新审视语言文字,探究语言现象背后的规律,感受语言的独特魅力,将作品的创作动机和艺术特色还原出来,最后回到本原的语感和语用环境进行迁移运用,帮助学生形成个体语言经验。由上例可见,使用“还原律”教语文,要特别注意三个有机结合:

“能指”和“所指”有机结合。语言符号由能指和所指构成,能指是语言符号本身及所代表的确定性的意义,所指是在语言环境中的表现意义。教学时,不仅要在音、形上着力,学习国家规范的通用语言文字,还要将其语言环境中的表现意义还原出来。语言是万花筒,充满神奇;语言是多棱镜,角度不同,景色不同。维特根斯坦说:“只有在生命之流中文字才有意义。”让学生钟情于语言文字,并将学生带入“生命之流”中理解语言文字,才能将“能指”和“所指”有机融合起来,语言的“可言”和“不可言”的张力才会发挥到极致。

“还原”和“比较”有机结合。揭示出词典语义和情景语义的不对称、不一致,才会向语言表现的深处漫溯、还原,发现语言深层的心灵和表达奥秘。而揭示不对称、不一致的方法,就是将还原和比较有机结合起来。上述《手指》的教学,不断引导学生在还原和比较中发现矛盾,比如:“养尊处优”用在生活或影视中的人身上不觉得有幽默感,而为什么用在中指上就产生了幽默感呢?这就驱动学生自觉地去领悟语言独特的表现性。文学作品的语言表现性很强,意象思维、情感色彩、象征隐喻、陌生化……作者表达的情感、意蕴远远超过了语言本身,这就是所谓的“言不尽意”,这就需要在理解词典语义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在“尽意”和“不尽意”间挑起矛盾,进而还原作者的心灵,破译语言的密码,体会语言独特的趣味。

“宏观”和“微观”有机结合。当前,大单元、大情境、大任务教学逐渐成为教学设计的主流趋向。同时也应该认识到,无论怎样进行教学改革,都应引导学生静静地涵泳咀嚼语言文字,听听它的声响,触摸它的情绪,这是“变化中的不变”。教学时可以使用“经纬法”来组织教学,即以阔大的任务情境为经线,以字、词、句的感悟和训练为纬线来架构教学,这样可以使“宏观”和“微观”有机结合起来,在整体的语境中进行形象还原和意义还原,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语言文字的生命也才能真正复活。因此,在解读和设计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抓住要害的、特别有意味的、可以为语言学习做出示范的关键词句,这样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带动文本的整体理解,进入理想的语言感悟和学习空间。

伽达默尔说:“谁拥有语言,谁就拥有世界。”运用“还原律”教语文,不仅能让学生真正亲近语言,更能让学生拥抱诗意的生活世界。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

责任编辑 郭艳红

魏星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主张按照“言语生成律”教语文,追求言意共生、情境创生、教学相生、生生不息的教学风格。出版《魏星:言语生成律》《语用:语文教学新坐标》等著作,在《小学语文教学》等杂志上发表文章100多篇,曾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教育科研成果奖一等奖。

猜你喜欢

丰子恺语义语言文字
关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韩国语“容入-离析”关系表达及认知语义解释
丰子恺漫画里的童年
丰子恺漫画里的童年
芜湖市芜湖县召开语言文字工作会议
有 “画 ” 说丰子恺爷爷
安陆市荣膺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城市”
2015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丰子恺漫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