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2022-07-21杨曼丽潘非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读准围观者巴南区

杨曼丽 潘非

教学目标:

1.认识“吾、弗”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夫”,会写“矛、盾”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用多种方式理解课文。背诵课文。

3.能说出“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关注人物语言,推测思维过程。

4.用自己的话讲述“自相矛盾”的故事。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古文:读准字音,读好停顿

1.了解单元整体内容,导入新课。

通过预习,这个单元哪些故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多种方式读准字音、读好停顿。

学习提示: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好停顿。

(1)生自读。(注意会认“吾、弗”,读准“夫”。)

(2)指名读,示范读,重点指导读好难读句子的停顿。

二、再读古文:理解大意

1.學生自学,不会的可以请教同桌。

2.交流。

预设一:“誉之曰”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誉”就是“夸赞、夸耀”的意思。

预设二:“坚”和“利”一般可组词为“坚硬”“锋利”,所以就是坚硬和锋利的意思。

预设三:“或”“陷”可根据注释理解。

预设四:有个人说:“用你的矛

刺你的盾,会怎么样呢?”那个楚国人回答不出来。

师:对,“弗”就是“不”的意思,你是根据什么理解的?(生:猜。)

3.小结:文言文有的可通过组词来理解;古今义差别较大时,可以猜或者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来理解。

三、熟读成诵:明白“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

学习提示:

同桌分角色读对话2~3次,边读边想“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并圈画关键信息。

选角色推测思维过程。

1.出示文中对话,同桌边分角色朗读,边思考圈画。

交流:

预设一:楚人自夸的“莫能”和

“无不”,我发现意思前后不一致。

师:你们发现了楚人为了招揽

生意极度自夸。他没有严密思考。

预设二:围观者把楚人这两句

话关联起来思考后提出了“以子之矛陷子之盾”的假设。假设根本不可能实现,所以“其人弗能应也”。

师:围观者的思维严密,他善于把楚人前后说过的话连起来想,并提出假设。围观者诘问时楚人张口结舌。

预设三:因为“莫能陷”与“无不陷”是“不可同世而立”,所以“其人弗能应也”。

小结:楚人因不假思考就极度

自夸而成了笑话,围观者因关联思

考而提出假设让楚人弗能应也。

2.楚人和围观者当时到底是怎

么想的?你能以“楚人、围观者”任意一种身份来推测他的思维过程吗?

交流:

预设一:(楚人)我要把盾卖出去,一定要把它夸得最厉害:“我的盾坚硬无比,物莫能陷也。”我的矛也要卖得多,那也得把它夸到天上

去:“我的矛锐利无比,物无不陷

也。”矛和盾一定得大卖。

师:你们觉得楚人是一个怎样

的人?(不假思考、思考问题很单一)

预设二:(围观者)先说盾是最坚硬的,又说矛是最锋利的,真是吹牛,如果用你的矛戳你的盾会怎样?真相一目了然。

师:围观者又是一个怎样的人?(会关联思考,假设推理严密准确;能批判性地看待问题。)

小结: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说话做事要前后关联,避免自相矛盾;做事实事求是……)

3.练习背诵课文。

四、我来讲故事

1.你能用自己的话讲讲吗?

出示自评标准:

(1)完整清楚地讲故事与所获启示。

(2)边讲边推测思维过程,在适当的地方丰富故事情节。

2.全班交流、评价。

五、总结全文,拓展阅读

我们通过关注人物语言推测出了围观者与楚人的思维过程,进而明白了文章的寓意。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去感受更多思维的火花,触摸智慧的结晶。

课后还可以读读《韩非子》,期待你有更多的收获。

(作者单位:重庆市巴南区李家沱小学校/重庆市巴南区融汇小学校)

责任编辑 郝 帅

猜你喜欢

读准围观者巴南区
现实(外一首)
优化字母教学,夯实英语基石
中考学生文言文复习初探
心中有数
室内冲浪
重庆市巴南区石漠化治理初探
暑假乐开花
伤者的儿子
诵读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