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守护心血管健康,“他汀”是好帮手

2022-07-20魏丽红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2年7期
关键词:脂蛋白类药物心脑血管

魏丽红

随着年龄的增高,心血管系统也会老化,这是无法抗拒的自然因素,但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等因素是可控的。因此,必须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降低老年人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其中,他汀类药物的作用不容忽视。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显示,随着人群血清胆固醇水平的持续升高,若不加以控制,将导致2010—2030年我国心血管病事件约增加920万。那么,血清胆固醇水平持续升高,为什么会导致心血管病事件呢?

人体的正常运作需要胆固醇的参与——它参与细胞与细胞膜的构成,确保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参与人体免疫系统的防御机制等。而胆固醇本身并不溶解于水和血液,需要依附在脂蛋白上才能从周边组织进入肝脏,并在肝脏中被分解代谢、排出体外。人体内的胆固醇可以通过载体分为两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通常认为只有高密度脂蛋白才能完成上述运送任务,因此它也被称作“好胆固醇”,可以降低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风险;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这类载体会把胆固醇运送至动脉,容易造成胆固醇在血管的堆积,使动脉内膜纤维化,形成粥样斑块,血管壁也随之增厚、僵硬、钙化(“粥”样过程),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所以常被称为“坏胆固醇”。

目前,国内外医学界一致认为,“坏胆固醇”偏高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最主要原因,努力把“坏胆固醇”管起来,就能从源头遏止动脉粥样化性疾病,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等。

一般来说,“坏胆固醇”升高与遗传、年龄、饮食、运动等多方面因素相关。所以,降低胆固醇也要从我们能改善的几方面入手。

调整饮食 控制食物摄入总量,少吃或不吃高脂、高糖食物,如红肉(牛肉、羊肉、猪肉)、动物内脏等。多吃果蔬、豆类和鱼肉蛋奶。烹饪方法多用蒸、煮,少用油炸。

增加运动量 每周运动3~5天,每次至少做半小时的有氧运动,如打太极、快走、骑自行车、跳广场舞等,以身体微微出汗,第二天感觉不累为宜。

戒烟限酒 吸烟会降低“好胆固醇”水平,酒精会刺激机体,使胆固醇进行沉积,同时也会造成动脉硬化,同时还使肝脏负担加重。

定位体检 建议20岁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1次空腹血脂;具有危险因素者,如男性超过45岁、女性绝经后、吸烟、肥胖、有家族史者,应每半年到1年检测1次。尽早发现胆固醇水平异常才能尽快干预。

如果体检发现“坏胆固醇”已经超标,应该积极调整生活方式,隔段时间后再复查1次;如果仍超标,有必要请医生处方相关药物。现在,临床用得最多的药物为他汀类。截止目前,众多研究均证实了他汀药从预防到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确切疗效:能够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和脑梗塞的发生率。

临床上常用的他汀类药物有7种,分别是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以及匹伐他汀。具体应用时需根据患者的肝肾功能、血糖以及血脂程度选择合适的药物;另外,每个人对不同的他汀类药物敏感度不同,需要根据血脂降低的幅度、不良反应的情况,再进行药物调整。

服用他汀类药物需注意:按时复诊检查,常规开始1~2个月、以后每半年1次;坚持服药,不要擅自中断;有不明原因明显疲劳乏力、肌痛、上腹部不適、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时,及时就诊;减少多重用药,不宜与贝特类调脂药长期联合应用。

猜你喜欢

脂蛋白类药物心脑血管
药品带量采购政策下某院心脑血管类药物的采购情况分析
心脑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探究
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及对血脂、炎症指标的影响
心脑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分析
脂蛋白(a):携带武器的坏蛋
吸烟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致澳大利亚平均每天17人死亡
他汀那些事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
胆固醇的来龙去脉
对脂蛋白如何“择优汰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