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综合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2022-07-19丁蓓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年14期
关键词:依从性用药饮食

丁蓓

糖尿病属于终身性慢性疾病,其危害程度仅次于心血管疾病与肿瘤[1]。而良好的健康教育在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运动及药物治疗依从性方面发挥有积极作用,尤其有助于增强患者自我控制及调节血糖的能力[2-3]。基于健康信念模式(HBM)的综合护理重视患者的主观感受,围绕认知理论,医护人员从疾病易感性与严重性、健康行为益处、障碍范畴对患者行健康宣教,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疾病知信行水平、改善临床症状等为目的[4-5]。本研究采用基于HBM的综合护理,探讨其在提高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疾病知信行水平及改善症状等方面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在我院行糖尿病治疗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

1.2 纳入与排除条件

(1)纳入条件:①参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结合患者临床症状,经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糖尿病[6];②患者知情同意于本研究;③患者年龄40~65岁。

(2)排除条件:①合并有手、肢体等部位的残疾性疾病;②因合并有精神障碍导致其治疗护理配合性差;③文化水平低下,缺乏基本的读写能力。

1.3 护理方法

1.3.1 对照组 进行常规护理,包括:①药物方面。指导患者遵医嘱服药,告知患者药物剂量、服用方式、服用时间等常规事项。②健康宣教。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糖尿病饮食原则、发病机制、并发症及预后等。③饮食护理。告知患者以“低糖饮食”为主,少量多餐,每餐需定时定量。④心理护理。解答患者疑惑,帮助舒缓其负面情绪。

1.3.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HBM的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宣传教育:基于HBM从疾病的易感性、严重性及感知健康行为的益处、障碍4个角度进行宣教[7]。①通过集中讲解、个体床旁咨询等方式,向患者讲述糖尿病病因、发病机制、治疗方案、可能的并发症及血糖自我监测等知识。②重点强调。告知患者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及药物疗法在控制血糖水平方面的重要性,同时,向患者说明长期血糖失控可能会产生的损害,如损害血管、眼睛、足部等,告知患者除了加重自身痛苦外,还会给其家庭带来沉重经济负担。③鼓励患者。结合临床治疗理想的案例,帮助患者及家属建立正确糖尿病认知,阐明早发现、早治疗与并发症之间的关系,进而鼓励其主动配合医生尽早治疗,从而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优化生活质量。④感知疾病。通过知识层面及临床真实案例的讲解,患者认识到此病是由多因素引起的慢性终身代谢性疾病,高血糖为其主要疾病特点,树立长期、终身性及遵医嘱治疗意识,建立正确疾病认知。⑤警示教育。内分泌科主任通过理论讲解与播放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向患者传递糖尿病严重性、危害性,重点强调放任不管糖尿病时其并发症进展性变化,干预时长40 min。以糖尿病足(DF)为例,告知患者DF从0级到5级,可能产生坏疽、截趾等改变。干预最开始4个月内,护理人员督促患者佩戴DF体验模具,通过体验,进一步加深患者对并发症带来痛苦的感受,目的为反向强化患者康复信念,促使其建立良好用药、饮食等遵医嘱行为。再于患者单侧足踝处绑缚1个2 kg沙袋,患者缚沙袋行走距离需多于12 m,目的为使患者体验到因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引发的小腿部肌肉萎缩乏力感。4个月后,可遵循患者想法随意选择体验眼镜、手套等其他并发症模具。

(2)养成良好用药习惯:①用药规律性。将用药时间与日常生活方式相联系,形成规律的用药习惯,如早饭前或早饭后服药、运动前或运动后用药等;②在患者住院期间,用红色笔在患者床头标记好用药时间、剂量等,以此来提醒患者及时用药,帮助建立良好的用药习惯;③对于合并冠心病的患者用药,告知患者药物是否可以同服、用药先后及剂量等,以最易懂的文字写一个说明书,并给予讲解,帮助患者真正理解并学会正确服药。

(3)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向患者说明不良生活习惯对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危害,而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制订个体化低糖、低脂、低盐和高膳食纤维饮食方案,严格控制营养物质的热量比,其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分别占总热量的12%~15%、50%~60%、30%,把控患者每餐摄入的食物总热量,告知患者严格按照食谱进食,建立良好生活方式。此外,结合患者身体状况、饮食方案、自身爱好制订个体化运动方案,合理计划好运动强度及时间、饮食及运动方案,每2周根据患者身体康复状况调整1次。

(4)心理疏导:造成糖尿病患者心理困扰的相关因素有:病程长、经济负担重、并发症多、饮食不可口等,而部分患者过于依赖医护人员,不注重提升自身疾病知识,病情加重时抱怨情绪严重,存在言语过激、破罐破摔等不良行为,对此,请心理医师帮助患者重建个体化认知,可采用面对面交流+微信消息推送,内容如下:①设定个体化目标;②树立正确糖尿病自护行为认知;③疾病与压力的平衡化;④担忧并发症;⑤糖尿病与社交;⑥糖尿病医护团队合作管理。通过上述干预,帮助患者建立糖尿病可防、可控意识,排解紧张、焦虑等心理困扰。

(5)评估治疗效果:评估患者身体状况,每周1次,并及时反馈患者,增强其对抗疾病的信心,增强治疗主动性。患者出院后可通过电话或微信定期随访[8]。

1.4 观察指标

(1)用药依从性评估:在实施基于HBM综合护理干预期间,追踪患者用药依从性。患者严格遵医嘱服药视为完全依从,患者存在过量或减量服用剂量、增加或减少用药次数视为部分依从,患者存在未用药或者私自换药情况视为不依从。

(2)血糖评估:采用酶化学法测定干预后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BG)值,采用高效液相法的糖化血红蛋白仪检测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值,最后进行比较分析。

(3)疾病知信行水平与疾病自我管理行为评估:疾病知信行水平采用密西根糖尿病中心发展成熟的糖尿病知识测试问卷量表(中文版)[9]测定,该问卷Cronbach’s α系数大于0.7,包含饮食、运动等共23个项目,总分值为23分,20~15分视为疾病知信行水平一般,>20视为疾病知信行水平好,<15视为疾病知信行水平差。疾病自我管理行为采用Toobert等[10]修订、我国华丽等学者翻译的问卷,包含11个条目,共有饮食(普通、特殊)、运动等5个维度,条目各项评分按8级计分(0~7分),第4个题目行反向计分,总分值为77分,评分与其疾病自我管理行为呈正相关,Cronbach’sα系数为0.839。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版统计软件将随访数据录入数据库,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行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构成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用药依从性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用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用药依从性比较

2.2 干预前后两组血糖状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FBG、2hPBG及HbA1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FBG、2hPBG及HbA1c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干预前后两组血糖状况比较

2.3 干预前后两组糖尿病知信行水平比较

干预前,两组知信行水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知信行水平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糖尿病知信行水平比较

2.4 两组疾病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饮食、运动、药物、血糖及足部管理评分高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往往伴有知觉减退、记忆力下降等临床症状,且30岁后高发,尤其是老年人群病程长、并发症发生率高,血糖控制效果并不理想[11]。同时,老年患者用药随意性及滥用药物等现象显著,用药依从性有待提高,究其根本,患者对疾病认知不够且缺乏管理控制疾病的行为[12],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疾病管控行为及树立疾病相关正确认知尤为关键。

3.1 基于HBM的综合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本次研究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用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提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基于HBM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与罗晓琴等[13]的研究结论相似。这是因为,以治疗效果为前提,尽可能简化用药方案,将用药时间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形成规律用药的良好习惯,使患者感知到遵医治疗的益处,增强其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主动性,提高用药依从性。

3.2 基于HBM的综合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症状改善的影响

本次研究显示,干预后,观察组FBG、2hPBG及HbA1c值均较对照组低,提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基于HBM的综合护理干预更利于控制患者血糖,与刘敏等[14]的研究结论相似。这是因为,本研究中,首先引导患者从感知疾病的易感性与严重性、健康行为益处与障碍角度正确看待疾病,提高其疾病知信行水平。其次,通过临床治疗理想案例的讲解以及及时的疗效评估,说明遵医嘱服药的益处,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最后制订个体化饮食、用药、运动等方案,促使患者建立良好健康行为,利于调节患者身体功能,最终达到有效控制血糖、改善症状的目的。

3.3 基于HBM的综合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疾病知信行水平的影响

本次研究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疾病自我管理活动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且疾病知信行水平优于对照组,提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基于HBM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患者疾病知信行水平,与罗青等[15]的研究结论相似。这是因为:护理人员通过集中讲解、个体化床旁告知等多途径,拓宽患者健康宣教的通道,将糖尿病相关知识详细、全面地讲予患者,提高患者“知”水平;通过实时监测患者血糖,促使患者感知到遵医嘱治疗的益处,帮助其树立治疗信心的同时,增强其配合护理人员的主动性,提高患者“信”水平;结合医护人员临床经验,遵医嘱合理用药,根据患者生活习惯帮助其建立良好的用药习惯,考虑患者身体状况制订适宜饮食及运动方案,帮助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提高患者“行”水平。

总之,基于HBM的综合护理干预,提高患者建立疾病感知水平、用药依从性与疾病知信行水平,在充分挖掘患者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为其实施全面详细的综合护理干预,更利于控制患者血糖。

猜你喜欢

依从性用药饮食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春节饮食有“三要”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健康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