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圣张仲景的仁心和耐心

2022-07-19西门杏庵

南腔北调 2022年7期
关键词:张仲景医生

西门杏庵

今年开春,无论是央视春晚的《只此青绿》、河南卫视的《国色天香》,还是河南卫视晚间黄金时间播出的中医药文化题材的电视剧《医圣》,无不让观众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再一次刷新国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認知。

电视剧《医圣》通过回顾中医药奠基人张仲景的生平,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之道、中和之美。中国哲人认为天地万物都在“中和”的状态下找到自己的位置以繁衍发育。这种审美理想建筑在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之上。这种通过调谐而实现“中和之美”的想法,是在上古烹调实践与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下产生的,而反过来又影响了人们的饮食生活,对于追求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古代文人士大夫,尤其如此。

在中医药文化自信的当下,电视剧《医圣》张仲景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解读中医药,增加了中医药文化的趣味性,从而让国人进一步了解和关注中医药、守护和传承好民族的瑰宝。

——题记

南阳人才辈出,群星璀璨。在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许多值得纪念的人物,医圣张仲景便是其中一个。

张仲景的成就,位列我国古代十大名医之首。中国古代有16位圣人,但真正放之世界人文领域,唯有文圣孔子和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是南阳的、河南的、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张仲景虽然医名远播,但《后汉书》《三国志》和其后的正史中均未为其列传记载。由此推断,仲景在世时可能并不出名。历史上真实的张仲景是什么样的,他又是怎样成为医圣的呢?

“晋代王叔和撰有《脉经》,其序言中首次提到张仲景:‘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和鹊之妙,犹或加思;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这是古籍中最早出现张仲景的名字。此后魏晋时期的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序言中说:‘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这也是关于张仲景较早的记载。魏晋时期,张仲景的著作已经对王叔和、皇甫谧等晋代医家产生一定影响。

“张仲景曾经出任长沙太守,这个说法肇始于《名医录》。唐代的甘伯宗曾编撰《名医录》七卷,这是中国最早关于医学人物的传记专著,书中记载张仲景:‘南阳人,名机……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也就是说,张仲景不是一位专职医生,他是长沙太守,医学只是他的副业和爱好。张仲景跟随同族的张伯祖学习医术,他的医术很快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近年来,有历史学者进行考证,《后汉书》中所列长沙太守的名单中没有张仲景,对其是否曾经出任长沙太守一职也产生疑问。尽管学界争论不休,但张仲景为长沙太守之说已流传广泛,后世医著中也常用‘张长沙’来称呼张仲景。”[1]

今年开春,无论是央视春晚的《只此青绿》、河南卫视的《国色天香》,还是河南卫视晚间黄金时间播出的、中医药文化题材的电视剧《医圣》,无不让观众感受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再一次刷新国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中国文化充满玄机。比方说,人体有361个穴位,围棋有361颗子(19道)。有个运动服的品牌就起名361度,大约也是从这儿来的。一年有24节气,人体有24节肋骨。

中国文化讲究的是中庸之道、中和之美。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的审美理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者也。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中和”思想的核心是平衡与和谐。“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中和,又称“中庸”“中行”“中道”,是中国古代哲学中重要的思维方式。中,即不偏不倚,无太过、无不及的平衡状态;和,是对一切有内在联系的事物进行协调,使之达到和谐状态的过程。因此,中和包含着平衡与和谐两层意思。在中国古代,几乎所有的哲学家都把“中和”这种平衡、和谐、适中、适应等看作是事物内在的最好也是最理想的状态。

什么叫“中”?不能简单地用“中间”来概括它。这个“中”指恰到好处,合乎度,有点像河南话中的那个“中”。“和”也是烹饪概念。《古文尚书·说命》中就有“若作和羹,惟尔盐梅”的名句,意思是要做好羹汤,关键是调和好咸(盐)酸(梅)二味,以此比喻治国。《左传》中晏婴(齐国贤相)也与齐景公谈论过什么是“和”,指出“和”不是“同”,“和”是要建立不同意见的协调。因此中国哲人认为天地万物都在“中和”的状态下找到自己的位置以繁衍发育。这种审美理想建筑在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之上。这种通过调谐而实现“中和之美”的想法,是在上古烹调实践与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下产生的,而反过来又影响了人们的整个的饮食生活,对于追求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古代文人士大夫,尤其如此。

与“中和”相反的是极端,极端在烹饪上也不被视为正宗,那些“咸过头,辣过头,酸过头”的食品,虽然会受到一些身体处在不正常状态下的人们的追捧,但从长远看来它对身体是有害的。

中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体,人体要保持其内外环境的平衡与和谐,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下去。“中和”这种哲学思想正好反映了中医学这种本质的内在要求,因而“中和”思想成为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式。中医学理论中的整体观、阴阳五行学说、辨证论治思想、生命观、发病观、对病和“证”的治疗等,无不是围绕着不偏不倚的“中和”思想展开。“中和”思想虽源于哲学,但它已深深地植根于中医学之中,并与之融为一体,密不可分,成了中医学的“核心”和“灵魂”。中医学的实践证实,“中和”思想不仅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构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对指导养生防病、诊疗用药都有重要指导意义。

医圣张仲景著《伤寒论》,通篇都体现着“中和”的文化精神,从他的处世立德到养生保健,从论病察机到论治立法,无不反映出张仲景继承和重视传统文化、弘扬“中和”精神的基本思想。比如,在《伤寒论》的113个药方中,药味具有明显相反相制配伍关系的就有63个药方,占56%。这种配伍用药的独到之处在于不仅使药物各施所长,处方功用扩大,而且使药物性味相制,方剂功效不偏,体现着“中和”的文化精神。

电视剧《医圣》通过回顾中医药奠基人张仲景的生平,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之道、中和之美。本剧由白涛执导,刘牧、常铖等实力派演员主演,讲述了医圣张仲景年幼立志学医、中年坐堂救人和编撰《伤寒杂病论》等经历,逐渐从一心复仇的懵懂少年成长为济世神医的故事。

主演刘牧曾出演电视剧《律政佳人》,为了更好地诠释张仲景这个角色,私下里可是做了十足的功课。他阅读了大量相关文献史料,并专程拜访了多位国内资深的中医中药名家传承人。用刘牧自己的话来说:“作为一名从业将近20年的演艺工作者,为了演好张仲景这一角色,付出这点儿努力也不算什么。张仲景不仅代表了中华民族辉煌古代文化,更代表了我们新时代文化自信!我带着无比敬畏和忐忑之心去饰演这个角色。作为一名演员有幸与这个角色结缘是一种荣幸,向先人致敬!我不能让喜爱张仲景的人失望!更不能让喜爱我的观众失望!”

电视剧《医圣》引发了广泛讨论,其中由演员常鲁峰饰演的大师兄周亢一出场就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被网友戏称“中国坏师兄”,但常鲁峰也凭借扎实精湛的演技赢得了一大波关注。在剧中,作为医圣张仲景的同门师兄,周亢与悬壶济世的师弟张仲景理念不合,各方面形成偌大反差,事业爱情处处与张仲景作对,损招频出,把观众气得牙痒痒。据悉,演员常鲁峰为了演好大师兄周亢这个反一号的角色,做了很多功课,反复研读剧本,学习中医医药病理,通过角色的眼神、行为举止体现人物的多面性,时而心狠手辣,冷酷无情;时而逗趣幽默,感性温柔。

电视剧《医圣》的开篇讲述东汉末年,豪强争霸,瘟疫频发。巫术巫医大行其道,无量神教广售神符散,百姓被骗,信巫不信医。郡丞张宗汉识破邪教真相,与无量教势不两立,却惨遭奸人诬陷。张家被满门抄斩,只留下一个孩子名叫张仲景。张仲景被张伯祖收养。张伯祖为张仲景改名换姓,名为张子良,在悬济堂跟随张伯祖学医。张伯祖为了让张仲景磨练心性,让他抄医典,背《灵枢经》,张仲景铭记于心,他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下山后,张仲景混进了无量教中,无意中发现了一间密室,里面有许多五颜六色的粉末,张仲景辨别后发现这些竟是大麻,长期服用会产生依赖,神符散是害人的毒药!这也是那么多人服用神符散欲罢不能、倾家荡产的原因。

电视剧《医圣》的大结局是,张仲景辞了官,专心钻研医术、造福百姓。陛下已经得知仙丹里有大麻,那些病人表面上好了但实际上却是用透支生命换来的,还会上瘾,所以张仲景治好的病人服了周亢的仙丹后才会病情恶化。陛下又质问周亢“金匮肾气丸”的成分,原来陛下已经拿到了张仲景所写的《伤寒杂病论》,周亢去抢这部著作杀害赵凌烟一事、还有周亢干的那些肮脏事,陛下都知道了。陛下下令,次日将周亢问斩。

这里先解釋一个疑问:既然张仲景不是专职医生,他为什么要写《伤寒杂病论》?“伤寒”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疾病?

“张仲景生活在东汉末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动荡的时代,不仅战乱频繁,而且蝗灾、洪灾、旱灾等自然灾害频发,百姓流离失所,造成疫病广泛流行。曹植的《说疫气》记载:‘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户户有嚎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生动地展现出疫病流行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张仲景家族也未能幸免,张氏本是一个大家族,有二百余人,不到十年,三分之二的人都死于流行性热病。于是,张仲景‘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深入研究热病,撰写《伤寒杂病论》。”[2]

值得注意的是,中医古籍所载“伤寒”与现代医学所说的“伤寒病”不是一个概念。现代医学所说的伤寒(或副伤寒)是指由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而《伤寒杂病论》中的“伤寒”则是指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

咱们接着说电视剧《医圣》中张仲景的师兄周亢。周亢狼狈入狱却依然执迷不悟,他认为自己落到今天这步田地都是被张仲景害的,这辈子他只想得到一个认可——张伯祖的认可。张仲景痛心疾首,明明是他自己害了自己。张仲景给周亢带来了饼子,周亢看到这些,悔不当初,他都干了些什么啊!

周亢被问斩当日,张仲景和周亢的妻子高嫖姚前来为他送行,做最后的告别。高嫖姚与周亢夫妻一场,周亢让高嫖姚在自己死后回到南阳,他在无量教挣的钱财足够她和孩子度过下半辈子了。高嫖姚却说自己的孩子没了,是周亢亲手杀了自己的孩子,这一切都是他的报应。伴侣之间最重要的是首先成就自己,然后才能成就爱人。可是,他们夫妻相互成就了吗?没有。高嫖姚嫁给周亢这些年,简直成了“守活寡”。有的人可能会说,周亢作为男人,没办法,他要挣钱养家呀。如果我们放弃了金钱,我们可能会面临贫穷;如果我们放弃了工作,我们可能会失去体面;但是如果我们放弃了彼此,我们会陷入无穷无尽的孤独之中,所有的觥筹交错,所有的欢愉热闹都难以拯救深不见底的孤独。这种孤独是一种精神折磨,它抽空了我们的血液,使我们变成了行尸走肉。

当然,我们要历史地看问题,毕竟张仲景和周亢那个时代的医生和今天的医生不一样。今天的医生,比较忙,特别是外科医生,手术很多,多的时候一天近十台手术,有时候做一天手术下来连口水都喝不上。外科医生在手术台边一站立就是一天(部分医生患有不同程度的静脉曲张,或许就和长期站立有关),每三四天值一个夜班,一天的工作时间被安排得满满当当,手机就像热线一样响个不停;吃了上顿顾不上吃下顿,临床下了班,累得不行,还要拼科研、写论文;一年没有几天能睡到自然醒,累得眼睛都睁不开了,简直是超人;基本上白天一整天都在忙工作,晚上八九点才拖着疲惫的身体与耗竭的精神回家。

看到这里,可能你也会感到辛酸,会对医生多一点儿理解与信任——如果人人都这么想,医患关系就更和谐了。有的患者陷入一个误区:我花了钱来看医生,医生就应该把我看好,如果看不好,大概率是这个医生水平不行。但医生不是万能的,医生不是神,医生会尽力帮助你,但是人类做不到的事情医生也做不到。很多病症比如一些慢性病,医生只能缓解症状,无法真正根治。医疗服务不像其他的服务业,不是你花了钱就一定能把病治好的,病能不能治好很多时候取决于现在的医学发展水平,还有医疗设备、可用药物和个人体质等很多方面。还有一个很大的误区是:我挂了号,等了很久,终于轮到我了,医生两句话就把我打发了。换位想一想,给你看病的医生每天在这个喧嚣的环境里,顾不上喝水、顾不上吃饭、顾不上上厕所,他应该更烦躁啊。医生和病人不是对立关系,毕竟,病人的病没治好,对医生也没有任何好处。医生跟你的利益是一致的,目的就是把病治好。医生最怕的是病人家属不信任,不理解。

医生的饮食与睡眠不太规律,加上精神压力又大,身体长时间处于透支的状态,自己虽为医生,又无暇自顾。比如,由于用眼过度,眼睛痛得不行,也没时间给自己买个药。所以,医生的情感需求比其他职业更高,毕竟压力大,而且单位竞争激烈,难以找到推心置腹聊天的人。无论多忙、多累,医生都不能闹性子(没时间闹),而且性格不能急躁(暴脾气干不了这行)。

很多人都说医生冷漠、严肃,其实并不是这样。医生出诊的时候脸上的表情严肃,嬉皮笑脸的话患者会觉得这个医生不靠谱。在医院的时候再忙也不小跑,小跑不仅不利于自己平静,还会扰乱其他护士的阵脚,家属看了也紧张。即使性格幽默的医生,穿上白大褂后也会变得比较严肃,毕竟穿上了“战袍”,就要一丝不苟。他们不会忘记希波克拉底的誓言,不会忘记医者仁心。

接着说电视剧《医圣》中周亢和高嫖姚这一对夫妻。高嫖姚只想问周亢一个问题:最开始给她治好病的人究竟是不是他?周亢终于说了实话,不是他,是张仲景。高嫖姚觉得自己实在可笑,朝张仲景鞠了一躬。高嫖姚给周亢带了糕点,里面有毒,他们一起吃了就不必再受断头之苦了。周亢做了太多伤天害理的事情,害过无数的人,可是他最对不起的人还是高嫖姚,他希望高嫖姚原谅自己。高嫖姚却仰天大笑,其实周亢刚才吃的糕点里没有毒,她爱的根本不是周亢,周亢不过是一个冒名顶替的骗子,他毁了高嫖姚一辈子!高嫖姚要让周亢尝尽断头之苦——果然,好的感情是双方相互成就,而不好的感情是双方相互摧残。

陛下恢复了张仲景的官职,为他昭雪,但张仲景颠沛流离数十年,认为自己在朝堂不能替圣上分忧,所以想要辞官返乡、专心钻研医术造福百姓。陛下见张仲景如此决绝便允了,亲自为他送行。

“《医圣》在河南卫视上映,从侧面映射出河南的中医药底蕴:河南不仅是古时神农、仲景两位名医的故里,现代还是盛产2700多种中药材,其产量、产值位于全国前列的‘天然中药库’,比如四大怀药、山萸茱、金银花、丹参等大宗中药材,河南每年都有大量供给。”[3]

1800年前仲景就是依靠着河南丰富的药材资源,行医采药,著书立说。

我国在中医药不断继承和发扬过程中,现已形成了经方价值、医德价值、创造价值等多元化的仲景文化体系。日本汉方药的药方大多数是来自中国的,目前日本常用的294个处方,基本是出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原方,只不过将其收纳改名为“汉方药”。

中国文化讲究,但不奢华,而是相当简朴。简朴也是中国文化一大特点。在《黄帝内经》里,黄帝问岐伯: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矣,为何?岐伯答:上古之人,懂得养生之道,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神兼具,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周有光奉行“三不主义”:一不立遗嘱;二不过生日;三不过年节。这就使他的生活非常简单。这显然是他长寿的原因之一。

炎黄子孙吃饭,一日三餐都要用筷子夹取食物。据说,早在殷商时期,我国就出现了筷子。迄今为止,每当新年来临,我国有添换筷子的传统习俗,寓意“添福添寿”。筷子,古代叫“箸”。因 “箸”同“住”是谐音,有停止、不吉利的意思,古人十分忌讳,故用反义字改“箸”为“筷”(快)。这就是筷子这个名称的由来。筷子哲学蕴涵的寓意,就是“无欲求,无浪费”式的简朴。

我们的古人,生活上非常简朴,不喜欢大鱼大肉,而奉行朴素、简单、有序的生活。《黄帝内经》中说,“谷肉果菜,食养尽之”——即食物要杂,凡能供人营养健康的食物,都要吃。不过“谷肉果菜”应以谷薯、蔬菜为主,肉类次之。《黄帝内经》中还说:“高粱之变,足生大疔”,意即大鱼大肉吃得多了,容易生疮、疔,因此,一日三餐应该不偏食、不多食,既不要过于辛温,也不要过于寒凉。

不为良相,则为良医。大家都知道张仲景是医圣,那么,“医圣”这个尊称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从历史记载考证,明代李濂在《医史》中为张仲景作传,尊其为“医中亚圣”。成书于1556年的《古今医统大全》(徐春圃 著)中首次直接称其为“医圣”,徐春圃说:“张机,字仲景,南阳人,受业张伯祖,医学超群,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凡移治诸证如神,后人赖之为医圣。”都说同行相轻,张仲景却被其他医家封为医圣。

张仲景曾经用每日食用一斤“五谷杂粮丸”的注意力转移法,治好老中医沈槐的“心病”,诸如此类的案例,成为现代中医养生调理的重要借鉴。

治疗冻疮的一张药方,演变成了千年饺子。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张仲景在长沙任职期满、告老还乡的那一年,走到家乡南阳白河两岸时,看到许多百姓忍饥受寒,耳生冻疮。他一向重视药食同源,就将羊肉和驱寒药材剁碎,用面皮包上,放入锅中煮熟,做成“祛寒娇耳汤”。从冬至吃到年三十,饥民们不仅治好了冻耳病,也抵御了伤寒,后来每逢冬至,人们就仿照娇耳的样子做成食物,称之为“饺耳”或“饺子”。一张药方,竟然演变成千年的美食。

在当时那个时代,像无量教“用大麻制成仙丹”之类的巫术盛行,不少贫苦人家有人得病就请巫婆和妖道降妖捉怪,用符水治病,结果往往落得人财两空。张仲景对这些巫医非常痛恨,每次遇到他们装神弄鬼,就理直气壮地和他们争辩,并用医疗实效来驳倒他们。有一次,他遇见一个妇女,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总是疑神疑鬼。病人家属听信巫婆欺骗,以为是“鬼怪缠身”,于是准备请巫婆为她“驱邪”。张仲景观察了病人气色和病态,又询问了病人有关情况,然后对病人家属说:“她根本不是什么鬼怪缠身,而是受了较大刺激导致‘热血入室’,她的病完全可以治好,千万不能相信巫婆的话,否则病人会有性命危险。”在征得病人家属同意后,他辨证论治,几天后,那妇女病情慢慢好转,疑鬼疑神的症状也消失了,再治疗一段时间,妇女的病居然就痊愈了。

医圣张仲景在长沙担任太守期间,择每月初一和十五,大开衙门,不问政事,在大堂上为百姓诊病。在那个战乱频繁、人民深受伤寒影响的年代,他敢于突破当时官僚等级束缚,始终坚持“医德如山,人命关天”的精神,设立了“初一十五,坐堂问诊”的就医渠道,把医馆挪到公堂上。“坐堂行医”的典故,便由此而来。

挽救百姓,悬壶济世,用今天的话来说,1800年前的这个东汉南阳郡人——张仲景,就是最美“逆行者”。

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序》中还记载了张仲景为王仲宣诊病的故事,反映出张仲景高超的诊断技术。

“王仲宣是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有一次,张仲景见到年轻的王仲宣,观察后断言他年至四十将出现须眉脱落,眉落半年后会死,故让王仲宣服用五石汤。然而,王仲宣嫌其言忤,受汤勿服。三日后,张仲景见到王仲宣,询问他是否服药,王仲宣糊弄说已服汤药,张仲景认为王仲宣的色候不像服汤之诊,叹息道:‘君何轻命也?’尽管如此,王仲宣依然不信,到41岁时王仲宣果然眉落,半年而亡。

“这则故事虽然有夸张的成分,但有学者认为故事有一定真实性,王仲宣所患的病应该是‘麻风病’。麻风病的典型症状就包括眉落、鼻柱损、肢指脱等,有些麻风病早期无典型症状且进展缓慢,而发作后则迅速恶化,临床上早期常难以及时作出诊断。《后汉书》中也记载王仲宣因‘貌寝而体弱’不受统治者重用。‘寝’指容貌丑陋。‘貌寝’与‘体弱’并叙,不能排除其已染麻风的可能性,由于病情轻浅,普通人难以察觉,仅认为其貌不扬而已,但在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张仲景看来,其面貌丑恶是患麻风病所致。”[4]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德乃医之魂。我国明代裴一中所著的《言医序》有言:“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仁心仁术,缺一不可。术乃医之本,一个具有仁术的医生,倘若失了仁心,则会堕落为“提成”“业绩”的奴隶,自然也无法得到患者的信赖。“门诊量近多少人”“每天限号多少”,这个还是量的思维,不是质的提升,更不是“治未病”思想。无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瘥后防复,这才是“治未病”,这与现代医学主张的“病因学预防”“临床前预防”“康复性预防”三级预防理念不谋而合。

“治未病”是中医防治理论的核心,对预防养生和临床救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八正神明论》进一步指出:“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

历史上有个“扁鹊兄弟仨看病”的典故,这个典故在咱们的中学语文教材中学过,大家应该比较熟悉。魏文王曾问扁鹊:“你们兄弟三个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扁鹊回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又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未病,即病情发作之前治疗;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都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因此名声响亮。”扁鹊讲这个故事,是想说什么呢?想说,世俗之人,往往只看到最有用的那个层面、“救人性命”那个层面、“门诊量近多少人”那个层面,而真正的高手,是不让人发病呀,是治未病,这才是上医。扁鹊曾编撰过颇有价值的《扁鹊内经》等,可惜均已失传。

医学既是知识、技能、体验,也是素养、情怀、境界。仁心与仁术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不可偏废。张仲景正是既有仁心又有仁术的医圣。

张仲景一生行医,坚持济世救人。他最初选择这个专业,是出于对生命的敬畏。公元196年,疫病肆虐,张仲景“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在发愤研究中著成《伤寒杂病论》,救人于危难之中。什么是大医精诚、孜孜不倦?这就是。

前有神农氏,后有张仲景。早在远古时代,神农氏“尝百草之滋味,当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由此医方兴焉”。张仲景以拯救苍生为己任,将患者生命放在第一位,不求名利,众生平等,这就是他的“仁爱”观。“仁爱”思想成就他的“医圣”之名,同时,对我国医学家优秀医德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医学强调“医乃仁术”,“仁爱”也成为现代医学的文化基石。

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是道家、儒家、佛家文化,它们分别强调了顺应自然、仁义教化和慈悲大爱,而医学所秉承的医者仁心的精神正与之相契合。中华传统文化中儒家的“仁爱”、墨家的“兼爱”、道家的“大爱无形”、释家的“慈悲为怀”,还有民间久远积淀的厚道习俗,王阳明倡导并践行的“致良知”人生追求,和“医乃仁术”都是一致的。

现代社会,人们生病了大多会去找大夫看病,但是有很多人不信任医生,医生提供了治疗方法,却不按照医生开的处方治疗。所以,有些医生对于这类不配合的病患也束手无策。不仅是当代医生如此,战国时期伟大医学家秦越人(即扁鹊)也如此。据史书记载,有“神医”之称的扁鹊在治病救人时提出“六不治”。究竟是哪“六不治”呢?司马迁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扁鹊诊视疾病,有個原则,即:“六不治”: 第一种,“骄恣不论于理”,即依仗权势,骄横跋扈的人不治;第二种,“轻身重财”,即贪图钱财,不顾性命者不治;三是“衣食不能适”,即暴饮暴食,饮食无常者不治;四是“阴阳并,脏气不定”,即阴阳气血交并错乱,脏腑功能紊乱,病深不早求医者不治;五是“形羸不能服药”,即身体虚弱不能服药者不治;六是“信巫不信医”, 即把生命完全依托于非人之手,宁相信巫术不相信医道者不治。

有一名医生说:在多年的行医诊疗中,他也遇到过以上“六不治”的情况。有位患有肌肉萎缩无力症者来看病时,就说他在北京、上海等地各大医院、各个名医都看了,效果不好,然后炫耀他每天只吃各种补药就超过两三千元。医生查看了他所带的病历和各种检查单,确实是国内中医界几位名家他都看过。问起吃药的疗效时,他不留神说出了这样的话:“这些药我大多都没吃。”问为什么不吃?原来他不信任大夫,把在甲大夫处开的药,拿到乙大夫处问开的药方合适不合适,又把乙大夫处开的药方拿到丙大夫处咨询。表面上是看了好多大夫,其实也没怎么认真治过,因此病情不仅没有好转,反而不断地在恶化。他只信“价格昂贵”的补药。这类患者可以归到“骄恣不论于理”者。所以说,治病要靠患者和医生双方面的信任与配合,否则再好的医生开出再好的处方,患者不去治疗,也治不好病。

至于“衣食不能适”,这类患者就多了。譬如说冬天西北地区苦寒,但有一些女士为了追求美,冬天都穿裙子,关节受凉落下病根;有的女士为了减肥,长期不吃面食,只吃水果蔬菜,造成营养不良,气血亏虚,各种疾病乘虚而入,这都是“衣食不能适”者。有些癌症晚期患者,在化疗药物的作用下,随着杀死癌细胞的同时,正常健康细胞也“伤亡惨重”,抵抗力随之下降,这时就出现了“阴阳并,脏气不定”和“形羸不能服药”的状况,这时候才想起看中医,即使扁鹊在世也不治也。

“信巫不信医”,即相信“巫”不相信医生,这种人把如此宝贵的生命完全依托于非人之手,后果就可想而知了。

“医乃仁术”,扁鹊所说的不治者,实为强调难治,并非不可治,不能治也。“六不治”中有对病而言亦有对人而言者。客观认识、正确领会“六不治”的精神实质,有助于临证时区别对待,变“不治”为“可治”。

有一个词“耐烦”。连烦恼都能“耐”,还有什么不能“耐”的呢?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所谓日子,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由一连串的烦恼组成的,孩子的、工作的、老人的等等,一地鸡毛,无论你有多大的“能耐”,你都得面对这些繁琐的事情。如果不能“耐烦”,那么,心态就容易崩溃。

医生有四颗心: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看《医圣》这部电视剧,我看懂了一个字:“耐”。张仲景因“伤横夭之莫救”,乃怀济世活人之壮志,“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就是说,一步步都踏实,非常有耐心。对比张仲景的大师兄周亢,周亢学中医,不“耐烦”,想抄近路、走捷径、追求“销量”“提成”“业绩”“利润”“绩效”,为了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生意兴隆”,竟然用许多五颜六色的粉末制作仙丹(神符散),张仲景辨别后发现这些竟是大麻,长期服用会产生依赖,那么多人服用神符散欲罢不能、甚至倾家荡产。那些病人表面上好了,但实际上却是用透支生命换来的,还会上瘾,如此追求“患者量”、留住“回头客”,“业绩利润”上去了,但医德却滑坡了甚至沦丧了,不免让人觉得“背后发凉”。像周亢这样的个别医生,竟然见钱眼开,所谓的业绩增长是建立在患者的痛苦之上的,让人无法接受。公众反感这些现象,是担心医疗染上浓厚的铜臭味。与疾病、死亡等相关的事物都不应该谈什么“事业蒸蒸日上”,这是起码的伦理常识。“宁可架上药生尘,但愿世间无病人”,医疗机构或医护人员就应该有这种理想。

反观张仲景,他重预防轻诊疗,所谓“上医治未病”,丝毫不求所谓的“患者量”,而是辨证施治,不拘一格,因人而异,因地制宜,非常有“耐心”,在医学史上留下了很多佳话。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中有这样一段话:说治病的目的在于“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生长全,以养其身”,这充分展现了一代医学大家的仁心仁德和崇高精神。

与张仲景有关的文化典故,如饺子的来历、坐堂医、三根汤等贴近百姓生活,兼具趣味性与科普性。

三根汤,又名“仲景汤”,由白茅根、芦根和葛根三种药材的根茎组成。具有涩肠止泻、清热化湿、养阴除烦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三根汤具有抗炎灭菌、调节机体免疫力的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久病脾虚泄泻不止、痢疾、小儿外感邪气所引起的发热畏寒、烦躁不安、口干渴等症。熬制时间约40分钟左右,可以与生姜和大枣熬制的水兑服,以增调和脾胃之效。药味精巧,煎成汤后,味亦甘甜,便于小儿服用。每次服用10毫升,一天三次即可。

三根汤还有另外一个版本:即由芦根(即芦苇根)、茅根、蒲公英根组成,用法:水煎服,一日三次或水煎煮代茶饮,用于防治流行性疾病。芦根,清热生津、止呕、利尿,以治肺热咳嗽、口渴、恶心呕吐;白茅根,清热止咳、生津、利尿,以治肺热咳嗽、口渴;蒲公英根,清热、解毒、利尿,以治肺热之咳嗽,化掉腥臭脓痰。三味中药配伍,清肺热止咳痰,生津治烦渴,利尿祛湿热。芦根、茅根、蒲公英根配方简单,功效确切,药食同源。

“万首不离根”。三根汤是张仲景配制的清热燥湿、利尿消肿、退热解毒良方。三根汤对人体心血管系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它不仅能滋养心肌,加速心肌细胞的再生和代谢,还能增强人心肌的抗氧化能力。同时,它还能扩张血管,净化血液,促进体内血液循环。

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组成了补肾名方的最强阵容——六味地黄丸。后代医家在实践中发现六味地黄丸在治疗肾阴虚方面的疗效也十分明显,所以将其作为滋补肝肾的代表方,被称为“补阴方药之祖”。

山茱萸在古籍中有丰富的记载,六味地黄丸最早其实来源于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记载的八味肾气丸(俗称“补肾丸”),其中就包括干地黄、薯蓣、山茱萸、茯苓、泽泻、牡丹皮、桂枝、附子。

山茱萸是六味地黄丸中一味关键药。张仲景为什么偏爱这味药呢?很大的原因是这味药非常有“耐心”。小小的山茱萸,蕴含着大大的能量。一株好的山茱萸,要种十年才能丰产,每一次开花结果,都要跨越一整个春夏秋冬。10年啊,今天有多少人有耐心等10年?有些激情需要沉淀,像山茱萸一样,沉淀10年,然后方可厚積薄发。

山茱萸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山茱萸味酸平,主心下邪气、逐寒湿痹,去三虫,久服轻身。”

药材好,药才好。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水土、气候等生态环境不同,让中草药的生产多带有一定的地域特色,而产地与其产量、质量皆有着密切关系。作为道地产区,河南西峡地区种植的山茱萸肉厚、色泽鲜亮、多糖含量高,其药用价值也更高。

山茱萸是先花后叶,一般先开花,每年3—4月开花,花期可以长达50天,等花谢之后才会长叶子,花朵是金黄色,这点与腊梅、迎春和连翘等很相似。

俗话说,“春赏茱萸,夏看影姿,秋观红果,冬品白雪。”简单一句话却写出了山茱萸的四季。山茱萸成熟和采摘的最好时候,正是金秋的九十月。山茱萸是野果,果期9—10月,核果长椭圆形,红色至紫红色,在民间有“长寿”“强健”“成熟的精神”的美好寓意,为什么呢?这需要从山茱萸的药效说起,山茱萸主要以果实来入药,晒干后的山茱萸又被人们称为萸肉、枣皮,“性微温,为收敛性强壮药”,具有补气滋补、健胃、利尿、补肝肾等功效。研究也表明,山茱萸的果肉含有超过15种氨基酸,除此之外还含有对人体非常有益的生理活性较强的皂甙原糖、多糖、苹果酸、酒石酸、酚类、树脂、鞣质和维生素A、C等成分。也正因为山茱萸如此高的药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将其列入“补血固精、补益肝肾、调气、补虚、明目和强身之药”。

需要说明的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所写“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个茱萸是吴茱萸,而不是山茱萸。古人为什么要插茱萸呢?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辟邪”。“茱萸自有芳”“茱萸折叶叶更芳”“茱萸气烈”,为了“辟除恶气”,人们会选择有浓烈气味的茱萸来进行佩戴。所以,重阳节中的“插茱萸”实际上指的是有气味的吴茱萸,而不是山茱萸。

现代很多人把赢利挂在嘴边,做事情,先问“有用”“没用”。殊不知,“有用”的财富可以快速积累,但“无用”的文化却靠慢慢地积淀。“有用”,指的是能赚钱,能解决衣食住行等物质层面的东西;“无用”,当然就是指诸如抚古琴、下象棋、读闲书等等这些精神层面的东西,这些东西既不能吃也不能穿。

“有用”带有投机的色彩,目的性比较强,本质上是一种“不耐烦”。没有好处,没有利益,没有钱赚,谁跟你耗啊?没那功夫。而“无用”不带目的性,只是一种情趣的自然表达,本质上是一种“耐”。

有些人,他们(她们)对一样东西特别“耐”——脂肪。胖还是不胖,不仅仅是一个美观与否的问题。肥胖,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为十大慢性疾病之一,是当今社会仅次于吸烟的致死原因。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5月11日定为“世界防治肥胖日”。“511”谐音“我要1”,最后一个“1”代表苗条,是所有肥胖患者的心声和专家的呼吁——正视肥胖,科学减重,让您的健康不再负重前行。

肥胖的原因,除了遗传、生活习惯、饮食、激素类药物、疾病(如库欣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低下、多卵巢综合征等)等因素之外,还与精神因素有一定的关系。

有一种肥胖叫压力性肥胖,就是说精神压力过大也会让人发胖。面对压力,有的人下意识地咬指甲,有的人会大喊大叫,还有的人选择暴饮暴食,尤其爱吃垃圾食品。人们在精神压力过大之下会寻求一种宣泄压力的方式,有的人管不住嘴迈不开腿,通过吃食物来缓解压力,暴饮暴食成为压力泄洪口,殊不知,压力越大食欲越大,短时间内的大量进食,导致脂肪组织的堆积。压力越大,越想暴饮暴食,越暴饮暴食,身体越胖,如此陷入恶性循环。

另外,人在精神压力过大之下,容易失眠,长期如此会导致内分泌紊乱,也可以导致肥胖,还会对甜食情有独钟,而甜食高脂高糖,最容易形成脂肪。有研究表明,肥胖与抑郁症之间存在关联,但并不清楚肥胖导致抑郁症的直接原因,反之,也不清楚抑郁症是否会直接导致身体超重肥胖。

变瘦变美是每个人的追求,然而我们大多数人都只看见肚腩上可触摸的“肥肉”,却忽略了隐藏在身体内部看不见的脂肪——内脏脂肪。

根据分布位置不同,可将人体脂肪分为皮下脂肪、内脏脂肪,内脏脂肪主要存在于腹腔内,围绕着人体的脏器,如肝、胃、肠道等器官,适量的内脏脂肪如同穿在腹腔器官外的“防弹衣”,能够起到保护脏器、缓冲冲击力的作用。

一定量的内脏脂肪是人体必需的,但内脏脂肪过多是身体代谢紊乱的表现。比如,内脏脂肪多了会占据腹部和胸腔的空间,导致内脏机能不断下降;还会引发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脂肪肝和代谢综合征;增加中风、心肌梗死等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虽然内脏脂肪过多的人主要表现为啤酒肚、大肚腩,但一些看着不胖甚至瘦的人,也有可能内脏脂肪超标,所以胖瘦不是衡量内脏脂肪是否超标的准确标准。

我们为什么对很多事情缺乏“耐心”,却对脂肪特别“耐”呢?其实说到底,还是我们管不住嘴迈不开腿,长期久坐缺乏运动,导致脂肪囤积在腰腹,出现大肚腩,并且下肢血液循环受阻。另外,不要熬夜,准时睡觉。因为熬夜过程中身体代谢紊乱,脂肪容易堆积在内脏。

我们看“耐”,这是一个会意字,从“而”从“寸”。“而”是什么意思呢?《说文解字》曰:“而,颊毛也。像毛之形。”下垂的毛是什么?是胡须。戴震注《周礼》时说:“颊侧上出者曰之,下垂者曰而。”意思就是说,鬓角的毛叫做“之”,胡须叫做“而”。

中国文字是象形字,“而”在甲骨文中本义就是“胡须”。你看那个“而”字,下垂的四条线像不像胡须?后来演变到金文篆文,“而”还比较像胡须的样子,直到楷书,“而”字被演变成下垂的四条线。

那么,你再看那个“耐”字,从而从寸,“而”是胡须,“寸”是什么呢?是法度、刑法。“耐”的本义就是对“胡须”施以刑罚,也就是“剃胡须”。我们看《水浒传》,林冲、宋江、杨志等人犯了錯,官府怎么处罚他们?发配到荒无人烟的地方,而且还要在脸上刺字,这就是所谓的“刺配”,这是赵匡胤发明的。在赵匡胤之前,比如《三国演义》里面那个关羽号称“美髯公”,那时候的审美标准以长须为美,你要是将关羽的胡须给剃了,那就是一种羞辱了,关羽的形象也会大打折扣。在古代,“剃胡须”也是一种刑罚,只不过这种刑罚比较轻而已。《说文解字》曰:“耐,罪不至耐也。”“耐”就是“剃胡须”。“耐,轻刑之名,一岁刑为罚作,二岁刑以上为耐。”就是说,剃掉胡须两年以上才叫“耐”。

剃掉胡须伤不到皮肉,一般人都“耐”得了,后来“耐”字又引申出了“受得住”“禁得起”之意,如耐烦、耐寒、耐用等等。

一个好的作家、一个好的书法家或者一个好的中医,一定是能够“耐”得住寂寞的人,一定是个有耐心的人。生活中有的人特别急躁,有病了就想马上好,没有一点儿耐心。这在中医上是一种阴虚阳亢病。“阴虚则热”,患者会发烧的,那种发烧也是一种虚热,也就是说,外表热内心却寒凉。六味地黄丸(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茯苓、丹皮)也难以治愈。得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的方法:“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即补肾阴之意,这样就可以制约阴虚造成的阳,也就是说,你得“阳病治阴”,用滋阴壮水之法,以抑制阳亢火盛。“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就是说,“阴病治阳”,你得先给他补阳,以治虚寒。这样就可以消散弥漫的阴邪遮蔽,即消阴翳。此所谓 “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

电视剧《医圣》以借古喻今的方式,生动而巧妙地为观众呈现了我们的先人的智慧结晶。不少观众表示长见识了,原来自己一直都不了解中医,不了解“医圣”。中医学四大经典《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 《神农本草经》,张仲景一个人就贡献两部(《伤寒论》《金匮要略》),占了“半壁河山”。张仲景所撰的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奠定了中医临床的根本。其中大部分医学理论,历经千年还经得起临床考验,由张仲景经方组合而成的“清肺排毒汤”,在抗疫中大显神通。

在中医药文化自信的当下,《医圣》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解读中医药,增加了中医药文化的趣味性,从而让国人进一步了解和关注中医药、守护好和传承好民族的瑰宝。

只要不断坚定文化自信,创新传播方式,将擅长的事做到极致,就能进一步助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 [2] [4]甄雪燕,王利敏,李敏.中华民族名医像[N].中国中医药报,2021-03-10.

[3] 秦开.河南卫视上映《医圣》,仲景文化在传承[J].中国新闻报道,2022-03-18.

猜你喜欢

张仲景医生
医学家张仲景
悬壶济世的张仲景
医生
此人是中国古代名医,也是欧洲人最敬仰的中国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华医生信箱
医美医生支招教你如何“不撞脸"
善良的打劫
你擅长在脑海里列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