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返璞归真:故障艺术形式在传统艺术中的运用

2022-07-18朱然

艺术科技 2022年13期
关键词:传统艺术美学

摘要:故障艺术(Glitch Art)是数字技术时代的产物,它主要反映艺术审美的变化。在新媒体时代,故障艺术继承缺陷美的独特视角,成为一种审美潮流。故障形式的特殊表现使其不仅存在于数字环境中,而且广泛运用于传统艺术中。文章阐述故障艺术的概念,重点探讨故障形式在绘画、雕塑、设计等传统艺术中的应用,与纯技术语境下的故障艺术形成对比,探讨故障形式在创作中的内涵变化。

关键词:故障艺术;传统艺术;美学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3-0-03

1 故障艺术的概念

故障(Glitch)的意思是“毛刺、瑕疵、小错误”,具体是指“干扰短脉冲波”引起的一种自动或人为的操作错误。1962年,美国宇航员约翰·格伦首先用“Glitch”这个词来描述太空探索计划中图像传输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即屏幕因针焰或电流、电压变化暂时变形、破碎或颜色失真。在更多情况下,“故障”暗示了一些更神秘、更不可知的东西,是由意外输入或代码领域之外的东西造成的[1]。

1978年,负责设计视频游戏的工程师杰米·芬顿在测试游戏机时,没有关闭电源并忘记更换游戏卡带。他无意中发现,失误操作会带来画面抖动的视觉效果。受此启发,杰米·芬顿与音乐家劳尔·扎里茨基合作制作了短片《数字电视晚餐》(见图1)。这个艺术作品生成了极具先锋气息的视觉图像,这可以看作是利用游戏本身的特性产生错误,从而完成了故障艺术的创作。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故障艺术从最初的实验艺术领域拓宽至更广阔的艺术范畴。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故障艺术的视觉效果尤为独特,获得了极高的认可度。近年来,故障艺术盛行于网络媒介,许多网络用户成立了相关的社区与组群,用于分享各种故障艺术教程[2]。自此,人们可以通过电脑网络插件、手机应用程序等渠道,自主地创作故障艺术,而非等待数字设备自主地发生错误。如《攻壳机动队》的海报设计、抖音APP的图标设计等,都是故障艺术的实际产物。

由此可以看出,故障艺术是基于数字设备“错误”的美学创作,但不局限于简单地表达错误。因此,它也可以被看作一种通过“修饰错误”完成审美活动的艺术创作手段。需要注意的是,故障艺术不单纯依赖于数字媒介而存在,而是一种从秩序中发现并提取错误美的灵感再现。这个过程中,艺术家们从被动等待的位置上一跃而起,掌握了创作的主动权。艺术作品中流露出的视觉结构和意识形态是艺术家对故障艺术的真实理解[3]。

2 故障艺术的转变

数字技术的发展给传统的艺术审美体验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在新媒体时代,故障艺术继承了缺陷美的独特视角,与主流美学“分庭抗礼”。故障艺术不仅形式上新颖、出众,而且具有高度风格化的时代特征。《观念艺术语句》中提到,人们通常用现在的惯例理解过去的艺术,从而误解了过去的艺术。艺术的惯例被艺术作品改变,成功的艺术通过改变人们的看法改变其对惯例的理解。从数字程序的错误到艺术形式,故障的转化无疑是成功的。故障艺术也从与主流美学对立的位置,转变为受人们认可。因此,故障艺术逐渐在主流审美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如今,随着故障艺术不断更新和发展,又出现一些带有错误的新特征,甚至在体验上超越了完美主义,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审美共鸣,也给艺术家带来了新的创作视角。随着对故障审美的态度的转变,人们越来越开始接受错误带来的审美体验。

在欣赏故障艺术作品时,人们可以感受艺术家与媒介之间的特殊关系,而正是这种关系超越了艺术家与传统艺术创作工具的交互作用,而创意过程转换成为媒介和艺术家之间的表演[4]。如果故障艺术有一个前卫的开创性未来,那么“错误”存在于任何事物之中。故障衍生出的混乱随时随地都可能出现,并且永远存在于社会发展的趋势里。在数字艺术创作过程中,结合故障的程度,可以根据不同的原理和原本所使用媒介的关系,从中产生视觉语言相关性;也可以相应地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

一般来说,在某些逻辑关系下,各种故障元素相互组合、搭配,能够呈现出多元化的效果。这些逻辑关系可以是视觉的,也可以是概念上的。然而,许多数字艺术家担心的是故障艺术将成为由于过度依赖工具和编程的设计而被操纵的“错误代码”。这将使故障艺术成为流水线上的作品。这样创作出来的故障艺术在程序中执行着严谨的生成计划,呈现的视觉效果不失炫酷,更多的是为了故障而故障,失去了故障的随机美与内涵表达。基于这种情况,许多艺术家开始转移故障艺术的形式,将其从数字媒体的环境中分离出来,只将美感保留下来。

西班牙画家马里齐奥·邦乔瓦尼(Maurizio Bongiovanni)

创作的以鸟为主题的油画,利用拉伸的故障形式,以传统绘画的表现方式呈现(见图2)。这是对故障艺术中视觉效果的模仿。一开始,观众会以为这是用photoshop等软件处理过的图片,实际上是艺术家通过绘画和故障效果的结合让画面更富有审美趣味,同时也为观众构建了一个欣赏视觉趣味的空间。

如果说马里齐奥·邦乔瓦尼的作品停留在一个二维平面上,那么来自中国台湾的艺术家韩旭东的作品则是将故障艺术拉进了一个三维空间(见图3)。韩旭东的作品以木雕艺术为核心,加上像素化的故障效果,将雕塑的局部部分变成漂浮的木块,让故障艺术不只存在于二维空间。他的木制作品运用故障艺术的视觉特征打破了虛拟与现实的界限,跨越了空间维度,呈现出一种可以感知和触摸的状态[5]。在这个空间里,瓦解对聚合,幽默对讽刺,轻对重,明对暗,一切对立的事物都表明了艺术家对社会进化的思考。在数字时代,精神生活与现代科技生活之间的动态平衡引导着人类以可变的视角审视日常生活的本质。

此外,故障艺术也延伸到了其他领域。来自阿塞拜疆的视觉艺术家法格·艾哈迈德(Faig Ahmed)将像素形变的故障形式融入了传统的毛毯设计中

(见图4)。法格·艾哈迈德的地毯宛如数码图片,复杂的图案化为像素化的混沌,色块滑落,呈现出突破维度的视觉趋势。虽然它们可能看起来像扭曲的数字故障,但艾哈迈德的每块地毯都是手工编织的。法格·艾哈迈德回忆道,由于90年代苏联解体,生活剧变,他年轻时不得不到处奔波,度过了一段艰难的时光。苦难对他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基于这段经历,他在毛毯的设计中摒弃了固定的结构,思考如何使破坏性和稳定性在作品中并存。最后,他在美丽的小瑕疵中找到了答案,并表示,“我乐于成为传统设计的人质,因为这是一个测验,你必须接受它才能让自己从中解放”。在他的作品中,看似崩坏的画面其实孕育着新生的观念。

完美的工艺和造型一直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但艺术家们却在自己的作品中加入了不寻常的元素——像素化和失真的故障。荷兰艺术理论家、故障艺术家罗莎·门克曼认为,故障艺术的本质是重新审视这个社会现有的知识、价值观和期望。当前,故障俨然成为一种刻板的表达方式。只有故障艺术的表面特征被复制然后再复制。于是,它变成一片毫无意义的废墟,只有破碎的、扭曲的、凌乱的图像堆砌。故障艺术的真实表达需要与时代背景相契合,从而充分发挥其形式的独特性,在形式特征与意义的结合下最大限度地展现出它的审美价值。总而言之,对故障图像的欣赏可以追溯到其广受赞誉的视觉相似的对应物。不仅是绘画、雕塑范畴,这种融合审美跨越了整个艺术学科,这可以解释今天人们对故障艺术的广泛接受[6]。

上述作品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传统媒介艺术与故障艺术形式的结合,换言之,即运用故障艺术的形式特征在传统艺术中追求审美体验。随着技术的发展,艺术从传统领域拓展至新媒体领域。如今,一部分艺术家反其道而行之,逆向挪用故障艺术的特征,消除了数字媒介中故障生成的随机性,将瞬间的动态化故障转变为永恒的静止状态,将虚拟的小错误拉入现实。

在这个过程中,有缺陷的故障审美从传统媒介过渡到数字媒介后,又回到了传统媒介的范畴,与非物质化相对立。这似乎是一个循环结构,但对故障的审视淡化了传统媒介的功能,将虚拟的抽象故障转化为具体的形式,表达了一种有形的意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运用实现了故障美从数字媒介向传统媒介的转变,将故障艺术中的随机之美定格,让虚拟环境中表达的自由和反叛精神成为现实。这种转变体现了鲜明的后现代主义气息,在某种意义上也恢复了艺术形式的原始朴素(见图5)。

3 结语

作为艺术研究者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研究艺术的终极目的是认识人类本身。人类创造了丰富的艺术形式,又以艺术为镜,反观复杂的人性。即便如此,在回归人类本体的路上,还是有无数的选择。即使是表达相似的思想与情感,艺术表现的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故障艺术就是其中之一,它不仅让人们直面人性的不完美,也赋予了人类追求精神自由的权利。

故障艺术之所以受到艺术家的追捧,是因为这些艺术行为、作品、思想站在了人类文明和社会秩序的对立面,它是对成功与完美主义的批判。这样的思考为艺术的未来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未来主义学派认为,现代科技和工业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人类的精神生活和内涵也必须随之改变。尤其是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旧文化失去了价值,艺术的审美观念也应该发生很大的变化。这种观点显然是片面的,事物的新与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昨日之新即是今日之旧,今日之新在明日已是历史。这并非决定性因素,人类的审美观点更为重要。

故障艺术诞生于数字化的语境下,以不落俗套的态度打破既有规则,重新解构重组画面中的元素,创造出一种荒诞、奇特的审美体验,这种体验来自人的直觉层面。然而,故障形式的特殊表现使其不仅存在于数字环境中,还被广泛运用于传统艺术中。这种融合带来的审美体验比单纯的技术呈现更具古典韵味。因此,在科技文明如此发达的现代,人们转向欣赏故障,赞美本质之美。

参考文献:

[1] 刘芊妤.故障艺术之我见[D].昆明:云南艺术学院,2018.

[2] 王雪皎.青年亚文化视角下的故障艺术美學风格探究[J].包装工程,2020,41(14):278-282.

[3] 俞凌岚.故障之美:浅谈数字媒体时代下的故障艺术[J].教育现代化,2019,6(78):274-275.

[4] 黄灿.新媒体艺术的激进性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20.

[5] 宋丹彤,陆国斌.故障艺术:非艺术形式的转化与发展[J].艺术品鉴,2021(5):51-52.

[6] 徐嘉忆.故障艺术的表现形式与应用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20.

作者简介:朱然(1993—),男,江苏南通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新媒体装置艺术、实验影像艺术、美学理论。

猜你喜欢

传统艺术美学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生活美学馆
纯白美学
浅析传统艺术互渗性的当代审美价值
近十年古筝创作特征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