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基层商业银行普惠金融服务创新的几点思考

2022-07-17王乐杨新婕

科技研究·理论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供需平衡

王乐 杨新婕

摘要:当前金融供需结构不匹配、总量不平衡是西北民族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最突出的难题。一方面,西北民族地区的普惠服务供给存在着金融机构参与度不高、营商环境有待优化、基层银行产品创新不够、金融科技支撑不足等问题;另一方面,西北民族地区差异化需求特征也对普惠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聚焦西北民族地区小微企业主“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痛点”,立足于西部民族地区普惠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的现状,从国有商业银行供给侧改革的视域切入,深入剖析基层国有商业银行在提供普惠金融产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此对照转型发展、乡村振兴需求,提出服务创新的一系列策略和建议,进一步促进商业银行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增强受众对普惠金融服务的获得感。

关键词:基层国有商业银行,供需平衡,普惠金融服务创新

1引言

服务实体经济的关键环节是支持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小微企业在我国经济内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解决民生问题、吸纳就业、减少贫富差距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1】。近年来,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因为规模小、资金链薄弱,逐渐出现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因此,精准滴灌中小微企业,成为确保纾困措施直达基层、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的必要之举。而长期以来,一些非银行业和互联网银行金融服务还未真正纳入小微企业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国有商业银行由于拥有强大的资金处理能力及较成熟的业务管理模式,成为普惠金融服务的主力军。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疫情的冲击与挑战等,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日益复杂多变,对普惠金融服务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2基层国有商业银行普惠金融服务现状及问题

国有商业银行作为普惠金融服务的供给主体,在具体执行普惠金融政策过程中,由于服务体制不甚健全、理论指导相对欠缺等因素影响,出现了一些难以突破的实践困境。尤其在西北部民族地区,金融业自身较东部相对封闭,金融市场的竞争性、活跃度及开放度较差,致使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较其他地域更加尖锐和突出。一是貸款准入门槛较高,处于初创或发展期的小微企业,常常因缺少抵押物或抵押物不足值而无法获得有效信贷支持,经营发展困境难以破解。二是融资渠道较为单一。为降低融资成本,小微企业普遍首选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用于自身发展,但由于民族地区的服务半径较大、需求分散等因素,使得国有商业银行难以精准把握需求差异,导致在供给侧出现金融资源错配、分配不公等特征。三是基层国有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不够。金融机构在供给针对性中长期金融产品上动力不足,短期信贷产品又无法满足企业融资与发展需求,产品更新升级迫在眉睫。四是融资成本居高不下。受困于相对落后的技术条件环境,金融机构出于风险防控、农村金融基础设施搭建等考虑,往往优先支持县域小微企业发展,对农村地区的普惠金融服务覆盖范围较小,甚至出现服务真空,服务结构长期表现为重县域轻农村的供给特征,导致西北部民族地区的多数企业并未享受到公平的金融服务权利,不对等的发展机会加剧了西北部民族地区对普惠金融的市场需求,供需不匹配的矛盾逐渐显现,推进金融供给侧改革成为该时期乃至未来一个阶段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2】。

3基层国有商业银行普惠金融服务创新思路

作为主要服务供给主体的国有商业银行,必须把握好商业可持续原则与履行社会责任之间的平衡点,把更多的资金、人力、技术投入到普惠金融事业当中,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可得性、覆盖率和满意度,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用金融的力量增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3】。由此,本文提出国有基层商业银行普惠金融服务创新的一些思路。

3.1助力乡村牧区振兴,再造普惠金融服务理念。一是扩大服务广度,实现普惠客户“颗粒归仓”。站在国有商业银行的角度,普惠金融本身作为一项公共服务,其本身就具有普惠性质。尤其在西北民族地区,服务对象本身的脆弱性就较强,商业银行的普惠服务更不应遗漏任何一个对象,而应将普惠理念铭记心中,扩大普惠服务范围,达到全面覆盖、“颗粒归仓”。二是用低利率营造普惠氛围,强化内部员工的服务意识。将“普惠”与“特惠”深入结合,通过不分人群、全面服务的普惠实践,进一步深化服务弱势群体的服务理念。三是扩大服务边界与外延,实现从服务“条件范畴内客户”到“创造条件争取服务更多客户”的转变。作为普惠金融服务供给与推动主体,商业银行需切实发挥主观能动性与营销积极性,变“被动供给”为“主动服务”,提高服务对象普惠金融获得感。四是在普惠服务上,注重社会效益多于经济效益。这就需要基层组织管理人员做好顶层设计,对公共企业职能进行精准定位。经济欠发达地区,是普惠金融发展的肥沃土壤,基层国有银行需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折不扣完成普惠金融监管指标,践行政治责任、企业责任,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力衔接。通过支持弱势群体发展,提高民族地区的社会效益。

3.2强化客户需求导向,创设界面交互全新模式。一是树立清晰明确的“金融需求观”,真正做到以服务对象需求为导向,树立“客户需要什么,我就提供什么”的普惠服务理念。二是针对服务对象需求表达的关键环节,研发特色化服务系统,丰富服务内容和手段,营造本土化的服务环境,提升服务质效。三是不断加强金融知识宣传,开展“金融知识下乡”活动,采用讲座、发放产品折页、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训班等方式,把金融知识和农行的惠农产品带到群众身边。

3.3优化服务传递系统,构建流程管理标准体系。针对融资难的问题,适当降低信贷准入条件。例如抵押条件的设置上,突破传统不动产抵押的单一抵押准则,结合地区特色,创新活畜抵押、草场抵押等担保方式,支持民营小微企业开展应收账款质押、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融资,适当放宽贷款期限和额度,逐步扩大贷款投放规模和覆盖面。针对融资贵的问题,对不同信贷主体,在央行指导价格区间内进行差异化定价方式,提供金融产品时充分考虑弱势群体的成本承受能力,分门别类采用批量化定价与信贷准入条件,在信贷规模上制定首贷机制,提高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首贷获得率。结合疫情期间特殊融资需求,通过行之有效的政策药方,特事特办优先支持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减轻企业融资负担,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3.4加大金融科技投入,推动数字普惠健康发展。强化技术手段的运用,推动政务大数据共享。创新“线上化”信贷产品,在数字化普惠领域内深耕细作,利用纳税、社保等政务数据打通政银企对接通道,增强民族地区金融服务地理穿透性,精准链接银客双方融资需求,提高普惠金融服务供给适应能力和灵活程度。

结束语:综上,针对小微企业普惠金融,国有基层商业银行需按照新时代乡村振兴要求,以服务对象需求为导向,通过服务创新不断促进普惠金融提质增效,让小微企业公平分享金融改革发展成果,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莫秀根.发展普惠金融,打通服务小微堵点——解析需求侧管理下如何打通服务小微企业堵点[J].新理财,2021,(Z1):47.

[2]梁洁.农村普惠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核心重点与路径选择[J].西南金融,2021,(04):41-51.

[3]陈四清.国有商业银行要当好普惠金融“领头雁”[J].旗帜,2019,(03):59.

猜你喜欢

供需平衡
2015—2025年水果供需平衡表/万t
2017—2025年水果供需平衡表
中国食糖供需平衡表
中国食用植物油供需平衡表
中国棉花供需平衡表
中国大豆供需平衡表
中国玉米供需平衡表
中国食糖供需平衡表
中国食用植物油供需平衡表
中国棉花供需平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