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视域下红色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

2022-07-17罗晓

红豆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思政建设立德树人实践

罗晓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幸福指数也日益提升,这些都离不开我国发展过程中为国家发展无私奉献的英雄们。立德树人视域下红色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将远大的理想抱负和追求以及对国家、民族的美好前景之展望融为一体,既是先祖们和先烈们的美好愿望;亦为今人塑造和传承良好风气与风尚的职责。立德树人视域下红色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体育课程中包含了诸多思政资源。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立德树人视域下红色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构建,并提出几点建议,为高校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体育课程教育体系提供支持。

【关键词】立德树人;红色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实践

引言

红色体育课程是一种正确的发展理念与思想。其基本内涵包括了家国同构,命运共同体意识和仁政爱民之情。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它不仅体现在实践技能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于专业理论学习之中。在体育专业理论、实践课程、素质培养等方面教育教学过程中,挖掘其蕴含的"爱国"、"公正"等思政资源。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红色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内涵更注重培养青年学子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建设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塑造学生的爱国主义思维与意识。

一、立德树人视域下红色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

文化对于其本质上而言,可以说其为人类一切思维创作的综合产物,也是给予人类创作动力的有力价值观。在教学中,利用思政教育的途径去开展必要的主题活动,可以为中学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氛围,同时也可以为学生塑造良好的道德风尚,品德操行,并做到严于律己提供重要的实现途径。中学红色体育课程思政中融入红色文化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有利的思想基础,通过红色体育课程思政可以引导学生们以行动领悟红色文化的真正内涵,并感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的意义所在。

(一)提供正确的教育导向

在改革开放以后,"家"与"国"两者的概念,逐步深入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即使我国古代历朝历代,也不乏繁荣与治世;然而,这都是"家天下"的封建贵族们的一姓江山,民众则一直处于社会的底层,这种"家国一体"的概念则比较淡薄。那么,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政策推行的时代,中国人民真正地发生了由"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深刻历史变化。这时,我们更能感触到"家"与"国"其实是一个紧密联系的"同构体"。这就是从这个时候,我们才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其实爱国与爱家两者其实并不矛盾。在立德树人视域下红色体育课程思政的影响下,也使每一位中国人可以从中莫名的感受到那种民族自信与自豪感,这也从客观上,反映了体育红色理论教学所具备的重要优势;也为其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正确的价值观导向。经历过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断补充与发展,新时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纱下的红色文化,日渐将国家和民族的一致性,同构为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这样可以使红色文化的理念与德育理论教育可以高度的完成统一。在价值观和利益观的驱使下,为中学红色体育课程思政提供正确的教育导向。

(二)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

立德树人视域下红色体育课程思政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有关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古代文人墨客以及大儒所传达出的思想道德观念,古时文人注重礼节的传承,思想政治上以和为贵以仁为本,因此对于文人墨客留下的传统文化提倡"以礼,义,廉,耻"为主的思想文化精神,通过红色体育课程思政来提升学生生道德修养水平,以及行为仪态的重要方式,对于中国传统政治思想观念代代相传的优秀品质使学生懂得礼貌待人,谦虚对事,明晰廉耻,通晓礼义,在红色体育课程思政教育的学习中有效的进行思想境界的提高。学生对于道德观念有基本认识,同时对于遇到的问题也应该有一定认识,其发展前景更加乐观,更多的学生也希望可以继续对其进行深造,但是教育大环境的不足导致学生在进行学习时后续可持续发展力不足,不够灵活多变,学习的内容不够全面具体。

(三)在体育运动中培养学生积极态度与拼搏精神

课程思政理念下,教师可以根据体育技能形成规律以及人体生长发育情况引导学生加强锻炼与练习,以此强健学生体魄,提升学生对生命的认知,培养其超越自我、克服困难、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当出现"极点"情况时,教师应鼓励学生依靠顽强的意志力,努力去克服各种不适,坚持跑完全程,这样既帮助他们锻炼了身体素质,又能培养其意志力。又如,在跳远、跳高等项目训练中,学生不可避免会遭遇失败,而教师要給予他们鼓励,指导学生顽强拼搏、反复练习,不畏惧失败,坚持到最后,只有这样才能获取成功。在中学红色体育课程思政中融合红色文化是引导高校学生情感内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学红色体育课程思政工作者应合理运用思政学科的范例,配合思想教育,进而塑造学子们的内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四)在团队比赛中培养学生协作精神与竞争意识

体育运动的特征是竞争,从某种程度上说,若是缺少竞争,体育精神就无法得到弘扬。"将竞争精神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课程思政视域下,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活动、分组练习、比赛活动等多种形式营造赶、超、学、比的氛围,以此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竞争意识等。尤其是团体比赛,这是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有效沟通,并且自觉地借鉴他人的长处去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竞争精神以及集体荣誉感。有助于促进学生情感内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普遍推行的当代,虽然,社会对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做了比较充分地界定,以做到内化人心;发挥红色体育课程思政教育的时代作用,最终,完成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这便是红色体育课程思政教育理应发挥的现实作用。

(五)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的现实感染力

在文化发展的根源上看,正是长期积淀的传统文化,所造就的文化认同,驱使着中华民族内部的民族认同,也为民众逐步建立起国家认同创造了可能性。各民族的文化出现了相互交融的局面,汇成了大家均可接受的中华文化的共同文化聚合体。这种民族融合的文化共同体,正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凝聚,团结的精神纽带;也是维系中华民族繁荣进步的文化纽带。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也正是民族文化的激荡与发展,所造成的优秀成果。从而,也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各民族的传承与发展中,得到博取众长,求同存异的有利契机。同时,共筑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为中华民族一家亲提供不可磨灭的价值认同。也可以引导广大学生从情感深处,注入红色文化的美好情感,构成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思想动态。年轻学生是祖国建设与发展的生力军;少年强,则国强,在中学红色体育课程思政中融合红色文化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爱国热情与报国之心,引导学生关注国事与民生等问题的荣誉感与责任心,这种责任心与荣誉感将凝聚成一股坚不可摧的强大力量,推动着中华民族不断地走向进步与发展,为着美好的民族复兴不断地昂首前进,坚定不移的向着富强的未来前进。

二、立德树人视域下红色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

(一)在体育竞赛中培养学生法治观念与规则意识

众所周知,体育竞赛有严格的竞赛规程与行为规范,每一个竞赛甚至每一个环节都有特定的要求与规则,必须要保持公正性、公平性,教师应合理组织学生展开体育竞赛,并在竞赛中给予他们科学的指导,使学生参加各种运动比赛时冷静、沉着地面对对手,在不违背规则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的战术去打败对手,从而赢取比赛,不断去超越自己。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培养其坚韧不拔及胜不骄。着眼于学生的思想特点,做到将体育教育统一于红色体育课程思政体系当中,统一于立德树人的德育工作当中,老师在传统教育中关注的都是对技巧知识进行传递,尚未重视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法治及道德观念的等的培育,以导致学生学习能力下降,无法使教师与学生日常生活中所熟知的思政问题结合,然后进行教学情的创设以此来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发学生不断思考,使得学生通过知识和规律来处理思政中的问题。应该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秉着"授道于教、授德于教、授教于乐"为原则。

(二)在理论教学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与集体主义精神

近些年,我国在发展体育事业上投入了大量的财力资源,培养了很多优秀的运动员以及团队,如中国女排,她们在国际上一次次为国争光,在课程思政视域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给学生讲述这类典型事例,这对他们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尤其在一些对抗性体育项目如武术排球等练习中,学生之间可能会因为肢体接触或其他原因发生摩擦、矛盾,这是教师融入思政教育的契机,教师,要担当起立德树人的伟大使命,从政治上、道德上、业务上全方位提升素养。做到严慈相济,对于红色体育课程思政内容更是言传身教,在传授专业型知识同时,时时用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概念,灌入课程学习里,将正确三观融入到课程内容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除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感悟,还产生了对祖国、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树立了正确的三观,增加了民族文化自信,更加深刻地将社会主义价值观灌输于心。通过打造线上精品课程、课程思政专栏,提升了整个教师队伍的水平,以专业体育理论课程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方法,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形式,培养学生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以及作为学生应具有的职业素质,更向学生们传递了作为一名党员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三)在体育科技知识讲授中培养学生科学精神

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与物理、生物、化学等诸多学科交叉融合。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形式主要为两种,一种是课堂教学、另一种就是俱乐部形式。有学者认为,大学体育选修科目男生集中于篮排足球,女生主要选择羽毛球、健身操、瑜伽等项目,同质化的集中教学造成"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俱乐部制是在主管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开展项目联赛,将学生整合和融入到联赛当中。现阶段,体育理论教学主要依托PPT课件,进行照"屏"宣科;实践课教学,还是以专项技术动作训练为主。部分教师教学思想观念相对陈旧,对现有思政课程教学理念了解不深、贯彻不够,在课程思政视域下,教师应当注重传授学生体育科技知识,将最前沿的一些体育科技成果介绍给学生,这样既能开阔学生视野,又能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实行中学德育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也是要让学校教研、宣传、管理等多个方面统一行动,互相协作,形成多部门合作,多领域协调的统一工作机制。

(四)营造良好的红色体育课程思政氛围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是以"体育课堂教学"为中心,同一门课程、不同授课教师的教学进度、教案等材料基本相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体育认识的维度,造成学生参与运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不断滑坡。此外,部分体育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程度不够,挖掘体育运动中思政元素的能力不强,对国家最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措施了解不深不透彻。教学拓展有限,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营造不够。。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以真实的历史事件进行相关红色文化渗透进而增强学生对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意义的认知程度。再者,通过思考式的实践教学,也可以使广大中学生扩大对爱国主义专题教育及其活动的参与程度,通过参与或开展相关活动,自觉地思考相关的价值,明确学习意义,启发对相关活动的思考;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思想上的内化作用。态度上高度重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既要重视新出台的时代背景,践行使命,又要重视新课标的内容,熟记于心,方能得心应手,胸有丘壑,方能步履從容。为培养创新型人才,落实核心素养,新课标的框架教学是此次课改的又一"新亮点",旨在用议题引导学生自主地思考讨论,在思考中内化成自己的思想信念"我觉得",从而形成自觉意识。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议题式教学的思路与方法,基于学生生活中碰到的职业问题、思想问题等,打造灵动的思政课堂,深入浅出、生动形象、案例典型、启人深思。根据最新的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思政课教师应积极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评价模式,养成等多维度进行评价。

此外,学校体育文化氛围的营造,仅仅靠课堂教学来引导学生树立"终生体育"思想,培养体育基本技能是不够的,校园中缺少体育核心价值观念的宣传教育,忽视大学生德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文化熏陶,教学能力与育人能力二者的关系没能得到统筹协调,这将难以形成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反之也会给高校体育课程教育教学带来一定的问题。

(五)丰富教学手段,发挥体育育人的重要性

体育教学主要是"以点带面",从一个动作、一个体育事件进行切入,挖掘体育蕴含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等社会功能,从而反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是从宏观角度为大学生树立"中国梦"、"个人梦"提供了正确的方向,为体育的社会价值展现和健身功能发挥提供精神支持和舆论环境保障。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要贯彻落实"四个回归"的教育理念,以课堂教学为抓手,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体育强国的建设以及"中国梦"与"个人梦"之间的关系等理想信念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鼓励学校、体育教师等社会群体加强课程形式、内容等方面创新,不断积累课程思政建设经验,以期推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稳步前行。创新教学内容,发挥示范和榜样的力量。高校建立体育教师激励计划,让骨干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创新和改革中充当"领头雁",打破原有"千篇一律"的教学内容,通过挖掘中国体育领域中的"思政元素",借助地域红色、绿色文化特点,充分挖掘"校园网红达人",在教育教学中润物无声地助力青年学子坚定"四个自信"。加强综合素质建设,构建校园体育文化育人合力。高校体育教师要改变唯竞赛、唯胜负的观念,利用线上线下等方式,集中研讨和挖掘专业课程中所蕴藏的思政资源,研究制订体育课程教学计划,拓宽体育教学外延,明确课程思政的重点和难点,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当中,确保知识传授、价值教育和育人效果能产生同频共振。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良好品格诚信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体育课程教学在诚信教育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在课程思政视域下,教师应重视并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这对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行为规范的养成、理想信念的树立有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学会辨别真善美与假丑恶,并在实际生活中去践行真善美,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之一,因此,在课程思政视域下,教师应有的放矢地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结语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能够川流不息,也正是形成于数千余年的文化积淀。家国常念在胸怀的感受,便是传统文化在心中流淌的精神激励。教师作为学生的德育成长引导者,应贯彻新课标的崭新教学理念,使学生能从中不断拓展认知能力,塑造良好品格,高校体育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必行之路。因此,高校要重新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对体育课程教育体系进行优化、完善。教师在传授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应注重学生思想与品德的培养,教会他们正确面对挫折、迎接挑战,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使他们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张占其.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运用策略探析[J].学周刊,2018(20):163-164.

[2]李桐.以快乐体育为导向下初中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构建[J].当代体育科技,2017(01):146+148.

[3]张小跃.新媒体网络技术背景下中学体育训练的实施途径探究[J].青少年体育,2019(05):71-72.

[4]秦勇.影响学生体育训练积极性的四个因素[J].田径,2018(05):51-52.

[5]刘竞."立德树人"视域下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学理释析及践行诉求[J].灌篮,2021(24):74-75.

[6]钱俊伟,钱永健.立德树人视域下红色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1(06):159-166.

[7]薛浩,郑国华.我国体育类课程思政项群化建设的理论逻辑、价值意涵与路径选择[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1(04):20-27.

猜你喜欢

思政建设立德树人实践
煤矿生产区队思政建设的重要性
对农村商业银行职工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及提升策略的探讨
党校教育要发挥好主阵地的作用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