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通识教育与南京大学书院制改革研究

2022-07-17梁书桐李兰

红豆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南京大学教学效果

梁书桐 李兰

【摘要】随着在大学中开设书院进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深入推进,如何在书院教育的过程中进行行之有效的通识教育,同时注重文理兼修与人文科学素养的培育,重视学生的自主选择与个性化发展需求生,是高校在设计和开展通识课教学的时候应当给予重点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以南京大学有训书院所开设的科学通识课为例,通过深度访谈,了解此类科学通识课的教学效果,探索如何更好地发挥书院的教育功能。

【关键词】科学通识教育;本科生书院;教学效果;南京大学

引言

2005年至今的近二十年时间里,我国大学的书院发展从起步到如今已达到上百所高校建有300余家书院,书院制教学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组织模式的一种重要形式。根据刘海燕[1]的研究,我国的书院发展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及学生进入书院的选拨性程度可以分为大众模式和精英模式,前者旨在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及行为养成教育等。在南京大学官网上关于新生学院的介绍可以看到,新生学院“下设学生育教中心和秉文、行知、有训、安邦、毓琇、开甲六个书院。……致力于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注重文理兼修与人文科学素养的培育,重视学生的自主选择与个性化发展需求。”由此可以印证,南京大学的书院制教学,主要是开设在大学一年级新生阶段的以通识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在国内书院制教育的历史进程上,南京大学的起步远远晚于其他同级别高校,比如复旦大学早在2005年就开始了该校的书院教育。但在学者对于书院模式的探讨中,也质疑了书院建设和改革成效是否如计划中那么理想。南京大学的书院制教学尝试自2020年7月开始,以新生学院下设书院的方式对大学新生进行分专业前的学科大类通识教育。其中有训书院由理科试验班(数理科学类)、数学强基班、数学拔尖班、物理强基班、物理拔尖班、天文拔尖班、理科试验班(匡亞明学院大理科班)的大一新生组成,对接数学系、物理学院、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大气科学学院、匡亚明学院5个院系。有训书院主要通过名师讲座、主题教育、新生导学等各类通识教育,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和对自然科学的审美与热爱。本研究立足于南京大学有训书院一年多来的通识课教学实践,结合对部分在校生的访谈,多方面探索科学通识课在书院教学中的效果。

1科学通识教育在我国大学教育中的发展概况

通识教育于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兴起,对美国的教育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引起了世界各国争相借鉴。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继承了博雅教育的人文性,同时具有典型的民主性和强烈的时代性,作为专业教育的基础,致力于培养一个负责任的人和优秀公民[2]。斯坦福大学的通识教育作为其本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所有本科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旨在全面激发学生潜在的学术兴趣,是培养学生获得学业成功所必不可少的心灵装备。我国高校是在21世纪后才开始重视对大学生开展通识教育,来满足学生成长需要。对于高校专业教育来说,通识教育是以一种非专业、非功利的综合性课程体系为载体,目的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现代社会的健康心理个体与道德良好公民的重要途径。也直接关系着大学生的身心成长和高等教育的质量。上世纪80年代后,将科学教育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全新的“科学素养教育”概念逐步成熟,科学教育家马修斯(M.R.Matthews)强调:“科学素养的高低,往往与对文化感知程度的高低一致”[3]。现代科学教育在美国一直方兴未艾,其教育界也较早对“科学素养”进行了界定,这些界定在细微的措辞方面略有差别,但核心内容即将科学的概念由知识和方法的范畴,向价值观的范畴扩展[4]。

从目前来看,中国高校普遍开设了通识教育课程,但专门针对某类学生群体去设计通识课程的学校并不多,尤其是科学素养类课程,反而在中小学群体中受到了更多的关注。随着课程思政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开始赋予通识教育更为深刻的内涵。通识教育不仅应当涵养当代大学生的心灵,更应当文理兼顾,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兼具的新时代人才。我国科学素养教育的核心目前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科学知识的了解;第二,学会科学地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第三,处理好规则意识与以人为本的关系;第四,处理好传统人文精神与现代人文精神的关系。宁波大学给大学生开设了化学类通识课,结合环境、能源、材料、生命、食品、药品、安全等社会广泛关注的热门问题开展教学,在提升学生科学文化素养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节约意识以及创新意识等。[5]上海大学自2018年起面向全校包括理工科类、经管类、文史类专业本科生开设40学时的核心通识课“无处不在的力学”,向大学生普及力学知识,培养学生“大工科”思维,弘扬力学科学家精神[6]。

科学素养教育应当成为今天大学生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可以调和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长期冲突,也可以丰富现代公民素质的内涵。在大学生未来参与全球化进程的过程中,用科学素养可以给他们提供理性思辨的源动力。

2南京大学开展科学通识教育的具体做法

从几所高校进行的科学素养类通识课程的教学效果来看,只要课程内容设计合理,授课方法得当,无论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都能很好地消化所学内容,拓展个体的知识边界。为了更好地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化为学习动力,将科学素养教育纳入通识课的范畴中,南京大学一直在探索其通识课程的教育模式。南京大学一直把为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作为本科培养的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全面型、创新型人才越来越为社会所需要,南大提出了“四个融通”的培养理念,把本科教育和学科教育相融通,把通识教育和个性化培养相融通、把拓宽基础和强调实践相融通,把学生学习和学会做人相融通。

2.1从大理科模式到“三三制”模式

南京大学前任校长陈骏[7]曾经对南京大学的三次重大教学改革进行过透彻的审思,他认为南京大学在改革开放之后进行的第二次教学改革,即建立“三元结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大理科课程教学改革是非常成功的尝试。从1985年开始的基础学科强化部大理科人才培养,对基础理科人才按学科群实施培养,涵盖学科方向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天文学、地学等领域。实践结果表明,经历大理科模式的学生对基础学科有着持久的热情和兴趣,到研究生阶段往往能呈现基础扎实、科研能力强、科研成果突出的群体性特征。

随着时代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南京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做出了顺应社会变化的积极尝试。培养能够快速适应复杂国际形式和社会巨变的多元化人才、复合型人才是当务之急。从2009年开始,南京大学正式实施了实现通识教育和个性化培养相融通的“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方案。其中,通识通修课程、专业课程和开放选修课程组成了本科课程教学的三大模块。

从大理科模式到“三三制”模式存在的比较明显的变化,实际上从强调专业教育到重视通识教育的改变。这不仅是客观环境的变化对高等教育改革所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不同世代的大学生主观存在的差异所决定的。统招统培出来的专业化人才,未必能获得良好的职业发展和自我成长。

2.2以“三三制”模式为基础的书院制改革

南京大学在创建“三三制”教学新模式之初,就特别强调了学生对课程的自主选择权,并大力推行通识课教育,给学生更多的选择余地。然而从实际效果来看,大部分学生对学校实施“通识教育”的做法表示支持,认为这样便于学生接触到很多除了本专业之外的领域,是专业教育的补充,也有利于学生多样化的发展,从而真正实现素质教育。但是,也有极少数的受访对象认为通识教育的实施削弱了原有的专业教育,并且掩盖了质量欠缺的专业教育。如何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更好地进行融合,既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广泛渴求,又能提升其专业兴趣和素养。南京大学因时制宜地实施了书院制改革,并针对不同书院的学生,开设了有别于常规通识课程的专业素养课。

2020年秋季学期,南京大学在有训书院正式启动“科学之光”项目,其中主要由“科学之光”系列5门通识课组成,5门课程分别是物理改变世界、微结构光子技术、认识宇宙、地球科学探究与实践创新之路和电子信息新时代。每门课程由一名院士或長江学者领衔,课程设计旨在通过高水平教师的引领,让大一新生认识科学价值,发掘科学兴趣,培养科学精神,提高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课程除了线上讲授,还组织同学们开展小班研讨,以及实验室参观等实践活动。该项目的亮点就在于,每门课程的领衔者都是在该领域非常有威望的南大学者,通过这样的方式“拉近‘大先生’们和大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不管从知识层面还是人格层面,都能受到这些‘大先生’的熏陶与感染”[8]。

南京大学从三三制,再到科学之光课程,对本科生进校以院系为单位进入“大类培养阶段”,学习通识通修课程,完成新生的适应性转变和学习性转变,为专业学习奠定基础;其次,学生经过自主选课,满足某个专业的“专业准入标准”后,进入“专业培养阶段”,这个阶段为学生提供各专业最核心的学科专业课程,各院系重构专业教育知识体系,提炼课程模块,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与空间;再其次,学生进入“多元培养阶段”,进一步明确自身发展方向,学校提供针对不同发展路径的个性化课程模块。学生一方面须达到相关的“专业准出标准”要求,另一方面还可以从“专业学术类”、“交叉复合类”、“就业创业类”三条发展路径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个性化成才通道。

2.3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并举

为了能够实现“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融通,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融通,拓宽基础与强化实践融通,学会学习与学会做人融通”的“四个融通”人才培养新理念,强调人才培养既要传承现代文明的基本价值,注重全面的科学与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素养、宽厚的知识面、敏锐的思维与判断力,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负责任的公民,更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和模块搭建平台。南京大学还将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课程有机结合,以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9]。

南京大学开设“悦读经典计划”就是将阅读能力和习惯培养作为南大通识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开展多样化的经典书籍师生研读与交流,推动广大学生接触经典、研读经典、读好经典,从而培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道德情操、广博的文化修养、全球化的视野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积极建设具有南大风格的校园读书文化,使南京大学成为广大学子的精神家园。学校还邀请人文社科和理工科名师大家开设“科学与人文对话”系列讲座,第一场是法国著名文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勒克莱齐奥与南京大学材料物理领域的青年教师就“好奇心”这一主题进行对话,主持人都是由本科生同学担任。在最短的时间遇到科学大师,结合大师具体的科研工作,引领新生、点亮新生对科学的兴趣、感受科学之美,让大一新生在与名家名师近距离交流的过程中切身感受师长的科学精神、科学风范。

3科学通识教育在书院制改革中的效果

把科学素养课程和通识教育相结合,在通识教育中体现个性化培养,学校所推行的种种措施,都是希望学生经过通识教育课程的学习,能够自主发现问题,主动调研探索、萌发兴趣、养成求索的科学精神。有训书院十名大一新生接受了笔者的访谈,他们的感受是上述课程教学效果的最直观的体现。

多数被访者认为自己所选择的“科学之光”课程一方面让他们了解到南京大学在某些专业的学科领域所取得的成果,另一方面也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梦想的大门,同时也助力他们坚定了追求自己理想专业的信心。还有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这些选修过“科学之光课程的同学认为“思维方法”是他们学写到的最重要的内容。作为全国知名学府的南京大学,本身设置的入学门槛就很高,这些经过高考选拔获得就读资格的学生本身就非常优秀,有的学生是奥数比赛的得奖者,还有的学习目标明确并且愿意为之付出努力,而他们在进行了科学素养课程的学习之后,会找到自己在思维方式上所存在的不足。还有的同学认为“在经济基础理论以及一些语文学科方面的知识我都会去听,虽然他跟我目前的专业没有很大的联系,但是我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数学与哲学这些学科其中的思维都是有共通性的,都是贯通的。”

正如有训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邢定钰在给大一新生讲授的课程《物理改变世界》中说,开设科学之光课程给新生以科学精神的滋润,是通识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意义重大。“只有蕴含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才更具准确性、清晰性;只有在人文精神引领下,科学技术才能向着最利于人类美好未来的方向前进。”

4书院制改革与通识教育效能提升

现代高校一直在对符合当代大学生培养要求的新型教育模式进行探索,边试边行,小步快走,就成为教育模式变革的新常态。复旦大学率先以书院制建设的模式来完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而国内其他高校的书院制改革大多数也都围绕书院定位来深化通识教育。但与英美国家住宿学院的“全人教育”理念不同,我国实行书院制改革的高校虽多积极发展“通识教育”,但仍确立了国家导向的理想人才标准,引导学生成为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教学模式的改变,从本质上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大学生获得更多提升,无论就学习方式还是知识结构而言,书院制改革一方面从外部改变了学生的社区融入渠道、朋辈群体样态,甚至是学生事务工作的作用机制,另一方面从内部调整了学生的课业结构、师生关系等,这些因素综合叠加,通过外部内部的共同作用,通过这种外部环境和内部氛围的创造,最大程度发挥学生求知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全方位的成长。

结语

书院制改革是南京大学积极探索本科生教学模式的新尝试。由于实施时间短,从教育研究的历史维度来看,还难以形成规模化的研究成果。但就已有的课程教学现状而言,学生对于书院制改革下的科学通识课教学的接受程度较高。这类课程在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起到了明显作用。南京大学是研究型大学,如何在保证其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创设和开发适合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体系和课程建设,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刘海燕.我国现代大学书院制改革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7(11).P43-59.

[2]徐志强.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理念研究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21(03).P94-100.

[3]何善亮主编;田雨普,孙庆祝,刘炳升等编委.科学课程与教学研究1979-2009版[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P59.

[4]谢洪珍,干宁,李天华.化学类通识教育课程“三维度一核心”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化学与社会为例[J].大学化学.2022.02.28网络首發.

[5]楚海建,陈立群,张田忠.核心通识课“无处不在的力学”的教学实践[J].力学与实践.2022.03.10网络首发.

[6]陈骏.三合一·三元结构·三三制—南京大学三次重大教学改革的百年审思[J].江苏高教.2015(01).P1-5.

[7]刘珊珊.学生视角下的南京大学“三三制”教学改革实效调查研究[D].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P41.

[8]陈彬,于玥晗.南京大学以书院制为载体创新育人模式让“大先生”和“大学生”离得更近[R].中国科学报.2021年8月17日第006版.

[9]程海东,宫辉主编.现代高校书院制教育研究[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P204

作者简介:

梁书桐,男,南京大学有训学院大一学生;

李兰,女,博士,副研究馆员,任职于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图书馆。

本文为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校级教改课题“大学生信息素养理论与实践”(课题编号:0010521844)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南京大学教学效果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德育教学效果——立足曾国藩修身齐家思想的教学实践探索
谆谆教导 殷殷期望——南京大学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重要回信
案例教学法与标准化病人联合教学提高医学影像技术教学效果的研究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秋日里的南京大学
Homosexual Marriage Legislation in China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南昌大学章程引发“南大”简称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