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的思考

2022-07-17俞振宇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2年17期
关键词:融入传统文化

俞振宇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是提高课程教学吸引力的内在要求,也是立德树人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效果,应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辩证看待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提升教师文化底蕴,优化完善课程教学设计。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传统文化;融入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明确指出,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伟大论述,科学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也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指明了方向。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不仅有助于提升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也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的有效途径。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是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吸引力的内在要求

恩格斯曾经这样说过,每个国家运用马克思主义,都必须穿起本民族的服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一开始就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的肥沃土壤。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是提高课程教学吸引力的内在要求。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相对于深奥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更符合大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其对原理的理解;另一方面,家喻户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极大地丰富了课程教学内容,更有助于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是立德树人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主干课程,更是肩负着增强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在课程教学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融入,有助于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理念等价值内涵,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激活伟大中华文明,从而进一步增添大学生内心深处的民族自豪感,切实增强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信念。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的可能性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契合性。正是这些契合性,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学提供了可能。

(一)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与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契合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的发展是物质自我运动的结果,并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一概念,强调了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性,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中国传统文化中同样有着朴素的唯物论传统,早在《尚书.洪范》篇中曾提到“五行”这一名称,将“金木水火土”作为构成万物的五种元素,此后的历代哲学家们更是将这一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进一步发展,虽然这些思想有着很大的直观性、片面性,但其体现的唯物主义立场,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有着极大的理论契合性,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与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契合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指出“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世界辩证图景的总特征,总结出世界运动发展的三大规律,它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灵魂。中国传统文化中,同样蕴含着深厚的辩证思想,特别是关于变异与和谐的思想。比如《易经》中的“阴阳”说,已经具备了某些关于“对立”和“物极必反”的朴素辩证法的萌芽。老子的《道德经》中同样涉及了大量的辩证思想。正是受这些辩证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在肯定事物之间多元性、差异性的同时,力求实现事物之间的和而不同。這些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中关于矛盾、运动、发展的思想有着极大的契合性,为整个中华民族理解、认同、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创造了条件。

(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知行合一理念的契合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指导实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一思想又着重体现为知行合一这一重大的哲学问题。对知行问题的探讨,早在《左传》和《尚书》中就有过记载。宋代以后,对知行关系的探讨进入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朱熹指出“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在一定程度上阐明了知与行的关系,王守仁对程朱学派的知在行先论进行了批判,强调知与行的不可分离。这一系列关于知行的论述,蕴含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实践与认识关系的丰富内容,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有助于加深我们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理解和认同。

(四)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与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契合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出发,坚持群众史观,认为包括英雄人物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同样对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的作用有着深刻的认识。早在殷周时期,统治者就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春秋战国时期,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充分肯定了民众在社会中的地位。西汉以后,董仲舒提出“德主刑辅”思想及重民、保民的具体措施。这些思想虽带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其对人民群众重要性的认识与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有着共通性,有助于群众史观的深化传播。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的现实路径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辩证看待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目的是通过对课程内容的补充和完善,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绝非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弱化。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下两个基本原则:一是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充分认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伟力,在教学时间的分配、教学内容的设计上都应该以强化马克思主义这一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为主,切勿喧宾夺主;二是要辩证看待中华传统文化,理性辨识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在课程教学中有选择地运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切勿盲目照搬照抄。

(二)不断提升教师文化底蕴,优化完善课程教学设计

讲好思政课,教师是关键。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入,首先需要教师具备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唯有不断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统深入的学习,才能真正理解其蕴含的精神实质,有效挖掘与课程内容相契合的思想精髓。与此同时,教学设计的优化也是提升融入效果的关键,教学过程中,应充分采用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借助案例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更直观、真切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实提升课程教学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7-2(02).

[2]周亚东.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性[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4(08).

猜你喜欢

融入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