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诗歌里的大世界

2022-07-17边玉梅

速读·下旬 2022年4期
关键词:诗歌教学方法探究初中语文

边玉梅

◆摘  要:在中华五千年的文化中,“诗歌”早就诞生了。这一独特的艺术奇葩,早自《诗经》中的《关雎》,晚到现在的自由诗,特别是唐代的“群星璀璨”,一直都绽放出它迷人的光彩。诗歌虽然大多都不长,短则几至十几个字,长也不过几百字,但其中却是历史、生物、地理、天文等知识无所不包。读诗不仅可以学好语文,提高文学素养,还可以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进而增长见识。

◆关键词:初中语文;诗歌教学;方法探究

为了能够让学生感受现代诗独特的魅力,充分挖掘现代诗教学的深层意义,我们在教学时要遵循现代诗本体的特点,挖掘现代诗独特的美感,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往诗歌的深处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从而达到陶冶性情、滋养心灵的目的,真正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素养。

一、诗歌是语言的高度浓缩

优秀的诗歌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思想性,能令人很快产生共鸣。如,历史课上学习《三国鼎立》这一课时,由苏轼的《赤壁怀古》导入,使学生的思维随着滚滚的长江飞向那“樯橹灰飞烟灭”的古战场,可以让课堂迅速切入主题,且能引发学生的无穷想象。而要想感性的了解唐王朝的衰亡史,那就更离不开“诗圣”杜甫所写的一系列的“史诗”了。第一组诗:《望岳》《画鹰》《洗兵马》等,诗中表现了杜甫豪情满怀、锐意进取的精神,充溢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浪漫气息,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开元盛世之际,社会相当稳定、繁荣的景象;第二组诗:《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诗中指控唐玄宗好大喜功、穷兵黩武,揭露杨氏兄妹的奢侈腐化,提前昭示了“安史之乱”爆发的可能性和必然性;第三组诗:《悲陈陶》《哀江头》《春望》“三吏”“三别”等,揭示了“安史之乱”期间社会的动荡不安、人民生活的颠沛流离;第四组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夜喜雨》《秋兴八首》《登高》等,显示了“安史之乱”虽然被平定了,但历经肃宗、代宗、德宗三个朝代的频繁更替之后,唐朝那种繁荣昌盛的强国气象和朝氣蓬勃的生命力却已风光不再了,所以诗中尽管有恢复河山的喜悦,更多的却是对国运的担忧和对人民的悲悯,短短的几首诗歌就带你快速地了解了唐王朝的兴衰,岂不妙哉?

二、诗歌密切关系现实生活

诗歌不仅关乎历史,它与生物、地理的关系也很密切。我们知道,白居易曾写过一首《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细分析“春来江水绿如蓝”一句,便能知晓其中蕴含了生物学的知识:春天的江水何以能够这么绿呢?那是因为春天到来后,江中的水藻、水草都大量繁殖所致。又如杜牧写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其中的“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不仅写出了秋日枫林红叶的美艳可爱,而且也揭示了一个有趣的自然现象:秋天到来后,枫叶中的叶绿素转化成了花青素,才使得原本青翠欲滴的枫叶变得比二月里的春花还要红艳夺目啊!再如,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这首诗以一种轻松幽默的笔调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抽象的地理学知识:地势高低的差异会影响物候现象,影响植物的抽青、开花,于是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植物开花越迟。这就是地处深山中的山寺里的桃花晚开的原因啊!

三、诗歌体现自然回归特征

反应自然现象的诗歌也为数不少。如杜甫的《水槛遣心》中有两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阴天下雨时,雨中的含氧量会明显降低,鱼儿呼吸困难,就会游上水面,甚至跳出水面;刮风时,燕子飞翔受到一定阻力,发生倾斜也就顺理成章。但这样很平常的自然现象,通过诗句表达出来,却又显得多么清新生动啊!还有些诗歌借助对自然现象的描写,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字面看是写春天到来,柳树抽出碧绿的嫩芽,实则是通过春风的剪裁,赞美富有创造性的劳动。比喻巧妙意境高雅,艺术感力强。

四、重视诗歌拓展延伸教学

教师需要让学生通过阅读促进诗歌写作能力,再通过诗歌写作深化诗歌阅读。诗就是诗人自己对生活的感悟。让学生敢于用诗歌语言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表达出来,进行诗歌创作。例如在《沁园春·雪》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诗歌的形式和内容进行模仿练习,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创作出表达自己是情感的诗歌,在仿写和改写过程中,体会诗歌语言的表达形式,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对诗歌的领悟。引导学生熟读的前提下了解当时的国内革命发展形势和毛主席的雄心壮志,理解作品所表达的内涵和情感。在完全把握整首诗歌的情况下进行仿写,让学生认识到诗中的审美价值,诗歌所创造的形象和其中的意义。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出发提炼诗歌中的情感元素,产生个性化理解,领悟诗意。也可以对《乡愁》等其他学过的诗歌进行改写,续写和仿写,在创作中享受诗的乐趣,体会诗歌的艺术魅力。

综上所述,徜徉于语文学习之殿堂,你将看到语文与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学语文,也是在学其他学科;学其他学科,也是在学语文。让我们来共同欣赏语文世界这广阔天地里的无限风光吧!

参考文献

[1]马小萍.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诗歌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家庭教育,2021(26):105-106.

[2]许火城.回归诗性的阅读——兼论初中语文诗歌教学[J].当代家庭教育,2021(25):97-98.

猜你喜欢

诗歌教学方法探究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探索
初中英语诗歌教学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营造小学数学教学环境探究
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浅谈成本会计中费用分配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