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背景下创新高校思政课爱国主义教育路径研究

2022-07-16于微李明峰

民族文汇 2022年46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思政课新媒体

于微 李明峰

摘 要: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主阵地,高校思政课如果能够有效利用新媒体手段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机制,就会如虎添翼,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还要能够把握住时代的变化,提高自己对新媒体认知和运用能力,借助其传播优势主动展开教育教学,提升思政课爱国主义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引领高校大学生厚植家国情怀。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  思政课  新媒体

2020年1月16日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布《教育系统关于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工作方案》,强调要构建经常性爱国主义教育机制,着力构建校园网络互联网传播矩阵,全方位开展网上爱国主义教育。2022年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的讲话中指出,要用好红色资源,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全社会更好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高校思政课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课,立德树人是其根本任务,要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更好地把握新媒体的传播规律与基本特征,进一步发掘新媒体载体的功能与价值并将其运用到实际授课过程中,更好地服务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尤其是思政课课程改革过程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目标。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在明确教学目的的前提下,根据青年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深入思考并研究新媒体背景下提升高校思政课爱国主义教育有效性的路径和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一.与时俱进,更新思政课教学内容

新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交流互动的方式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因为网络的存在,很多时候大学生涉及、掌握的知识信息甚至比教师还要多,因此要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首先必须更新、完善思政课教学内容,使其与新媒体环境相生相长,使得大学生思政课教学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一方面在更新完善教育内容之前,我们应当秉承转变形式与不变内容相结合的教育原则,首先明确在新媒体蓬勃发展时期思政课实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如何培养并承担中华民族复兴发展大任当代新人的社会时代社会重要责任,以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论点、立场和方法的基本逻辑都没有发生改变,更新完善思政课教学内容时我们必须坚持以上基本方向不改变,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的指导,充分结合新媒体信息技术的特点与优势,在坚持基本导向原则不变的前提下丰富教学主要内容。另一方面增强思政课教学效果就要实时更新完善思政课教学内容,紧跟时事热点,增强大学生思政课教学时代感,紧扣大学生现实利益关切,补充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真正关心与感兴趣的内容,提升课程教学的时代感與吸引力。认识到传统抽象严肃的思政工作教学内容和形象生动、充实有趣网络资讯产生的极大反差,要提高大学生思政课教学时代性和魅力,就需要思政课教学推陈出新、紧跟时事热点,深入调研大学生关切的生活、学习与社会现实利益问题,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打造对大学生群体真正有用、有趣的思政课教学教学内容。

二.利用线上线下多渠道教学技能培训,改进思政课教学方法

网络新媒体时代互联网信息呈现出短、平、快的碎片化特征,大学生表达自身意志与观念也呈现出娱乐化、图像化的倾向,身处信息时代的大学生很难长时间参与到抽象、严肃的课堂学习当中,改进思政课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融合新媒体信息技术增加课堂学习的趣味性则可以有效克服这一难题。利用新媒体信息技术的特点与优势改进思政课教学方法不仅仅是简单地将类PPT、音频、视频等新媒体信息技术嫁接于思政课教学,而是应深入思考如何处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媒介信息,使之达到最优组合,更应该思考如何挖掘其内在丰富新颖的素材,新媒体技术如何艺术化呈现、专业化应用与课程教学。提升新媒体信息技术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深度,不仅能够利用互联网海量信息的优势丰富思政课内容,有效更新处理教学信息,同时也能够提升课程吸引力、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效果。除提升新媒体技术同思政课教学融合的深度以外,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应协调教学管理与教学互动的关系,使用贴近大学生日常用语的教学语言。教学管理与教学互动作为课堂教学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课程教学的效果。教学管理诸如维持课堂秩序、保障到课率等,是思政课教学的基础与保障,课堂互动则包括教师与学生就某个观点或议题交流讨论、学生协助教师完成专题知识讲解教学等,是思政课高效开展的前提条件,二者缺一不可。一方面要注重课堂管理,保障课程教学的基本环境,但不能过于严苛,导致课堂环境死气沉沉,没有生气。另一方面也要增强教学互动,实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增强教学效果,但不能流于形式,忽略教学任务。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例如增加手机签到、进行班级投票、组织主题讨论等,使用大学生学习与生活日常用语、网言网语,吸引学生注意力,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在课堂进行总结交流,帮助学生总结记忆所学内容。

三.加强业务技能训练,提升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在教师。新媒体时代推动大学生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必须重视教师的重要作用,注重提升教师综合教学素养,以此来保障思政课教学高效开展。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坚定的理想信念与淳朴的家国情怀是一名政治教师应具有的基本素养。作为思政课老师在讲课过程中,思想立场和观念都是基础性的,而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引领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培育承担中华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大责任,因此老师的思想价值立场和观念都会直接影响到广大学生的思维立场和观念,尤其是在新型资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错误的言论或观念一旦产生,传播频率就呈现了指数级别上升,对大学生和社会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所以高校应该注重培养思政老师过强的思想政治素质,坚决不容许思政教师中出现反党、逆人民的不良分子,侵蚀祖国未来发展的骨干教师队伍,老师对于反马克思主义、污蔑共产主义的言行应该坚决反驳、批评,决不能态度暧昧,以坚定的政治理想和高尚的爱国热情,积极履行好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领学子厚植家国深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其次思政课教师还应不断提升网络素养与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线上思政课程将得到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的重视,在资讯大爆发的年代,如何充分运用新兴媒体技术,讲清、说懂、听透的思政理论课将是每一个思政课老师们一定要考虑的问题,思政教师必须提升网络素养,熟练掌握与使用网络教学平台,与时俱进更新知识体系,紧跟时代潮流,始终与大学生群体步伐一致,擅用网言网语,增强亲和力与吸引力,以此达到增强教育效果的目的。

结语

新媒体时代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具备深厚的教育理论,还要能够把握住时代的变化,提高自己的新媒体能力。做到不仅能够熟练的通过新媒体获取知识信息,还要能够主动的使用新媒体与学生交流,及时了解其思想动态。因此,一方面教育者要保持对新媒体的高度关注,把握其信息动态,第一时间掌握最新的爱国主义教育信息以更新自己的理论知识,并以此为基础展开爱国主义教育。另一方面教育者要融入到大学生之中,经常运用新媒体与其沟通,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将爱国主义教育对接到大学生喜爱的新媒体世界之中,借助其传播优势主动展开教育教学,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帮助他们树立对爱国主义正确的认识。在高校思政课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不断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教学方式与方法,进一步深入教学改革,转变以往传统的僵化教学方式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充分运用各种新媒体手段优化教学方式以充分调动学员参加课堂活动的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换位思维,采用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和丰富多元的教育手段,尝试使用较先进的教学软件如超星学通、课堂派等的应用,并积极参加线上线下沟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一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3(19):01.

[2].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 习近平.人民日报. 2019 (002)

[3].陈丹.习近平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命题[J].思想教育研究.2019(04)

[4].艾娜.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载体运用研究[D]. 郑州大学 2021

[5].潘群.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 安徽医科大学 2021

作者简介:于微(1976.12— )女,吉林省长岭人,长春市南关区吉林农业大学马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李明峰(1997.09—)男,内蒙喀喇沁人,长春市南关区吉林农业大学马思主义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思政专项课题“新媒体环境下加強高校思政课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研究”(课题编号:GS2017)、吉林农业大学2020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立项课题“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爱国主义教育长效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教育思政课新媒体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浅谈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