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融入德育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2022-07-16陆益明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34期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解决对策德育

陆益明

摘要:小学生犹如一张单纯的白纸,在人生的道路上刚要扬起风帆,这个时候教师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德育,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与优良的品格,更有利于学生绘制精彩的人生蓝图。良好的德育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可以在各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德育;问题;解决对策

引言

小学生的“三观”尚未形成,亟须通过品德教育来完善。在以往的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过于侧重对学生的学习表现、成绩等方面的关注,而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较为忽视,这极易导致小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形成不良思想,进而影响其未来发展。在此背景下,如何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加强对德育思想的渗透愈发受到班主任的重视。

一、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融入德育的问题

(一)部分教师的德育意识不强

一些教师或多或少地会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认为在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从而相对于德育来说,更加重视对学生知识与学习技能的提升。同时,很多班级的管理制度的主要服务目的是约束学生的行为,来达到让他们更好地升学的目的,相对来说更注重纪律,而忽略了对学生核心素养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出現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因为部分教师没有深刻意识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性,对德育的认知与理解也不够深入,从而导致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没有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自然也就无法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二)教师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学校负责制订道德教育的方案,教师则需要根据学校的方案制订计划实施道德教育,是道德教育的践行者。教师是每个班级实施道德教育的引导者,但是在德育课堂上依然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这样只是一味照搬书上道德理论知识的传统教学方式。很难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观念。

二、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融入德育的解决对策

(一)提升班主任班级管理的专业化能力

对于刚刚担任小学班主任的年轻教师,由于自身缺乏相关的工作经验,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容易慌乱,缺乏条理,其中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无法找到恰当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这也是班级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想开展高效的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需要以身作则,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与技能,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达到最佳的班级管理效果。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扮演的是建设者的角色,因此,在管理工作中,建设优秀的班集体是关键所在。为此,班主任应全面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在学生与班级之间建立紧密良好的联系,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二)关注差异,个性引导

在实际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可以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采取差异化的品德教育方法。大部分班级中既有性格活泼外向的学生,也有性格内向沉默的学生。班主任可以采取赏识教育的方式来教育性格外向活泼的学生,如当学生成绩提升、助人为乐时,班主任可以在班级开设“表彰大会”,在其他学生面前给予其相应的奖励、夸赞,以此提升学生的成就感。针对性格内向沉默的学生,班主任可以依据学生情况,邀请学生单独谈话,并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多给予此类学生表现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集体活动。久而久之,不同学生均有明显进步,同时,实现了以差异化的管理形式拉近师生距离的目标,体现出班级管理中的“以人为本”。

(三)强化学生自我管理

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加强,由原来事事处处都喜欢依赖别人转向希望独立,喜欢展示自我,追求个性,对事有自己的见解和行为准则。这个阶段正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期,学生的心理比较敏感,他们虽不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极其渴望自我独立、不被干预。在班级管理中,如果采取强硬的管理手段,势必导致学生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增加管理难度,效果极差。因此,针对这一阶段的学生,可以采取精细化管理方式,将班级各项大小事务进行细化,分配到个人,让学生自我管理,人人都为这个班集体贡献自己的力量,让学生形成集体意识,知道什么是集体主义,培养学生爱班级、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做到珍惜和维护集体荣誉。

(四)实践教育,强化渗透

品德教育的渗透需要理论结合实践,若班级管理期间班主任只侧重对学生进行德育理论的灌输,学生难以做到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内化德育知识,无法发挥出班级管理中品德教育的最大作用。所以,要想进一步提升品德教育的开展成效,班主任需在全面掌握学生素质基础的前提下,采取实践手段来促进品德教育的渗透。在具体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加大对德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力度,进而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德育思想的内化,发挥出品德教育的促进作用。当然,德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一方面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保证实践活动符合学生的发展实际;另一方面班主任需将赏识教育融入德育实践活动,对表现优异的学生予以言语、眼神鼓励,或是通过物质奖励来促进学生思想品质的塑造。如在进行“尊老爱幼”方面的品德教育时,班主任可以在课后时间组织学生开展“敬老院护工”活动,带领学生到敬老院照顾老人、打扫卫生、表演才艺等,实现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中华传统美德的目标。

(五)加强家校合作,建立共同的德育教育机制

教师和家长要共同合作,促使家校合作德育教育机制的建立。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与家长相处时间更多,作为家长应该借鉴陶行知所提倡的“生活即教育”理念,无时无刻都让孩子受到教育,受到健康的教育,也能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学校德育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效结合,使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变得更加高效。家长和教师都也应学习陶行知先生的“四颗糖”教育方法,对学生做出的好的行为做出表扬,引导学生知错就改。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长和教师双向配合能更好地促进学生道德教育的良好发展,也能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促使班级管理向有效性和发展性进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进行德育,可以通过提高教师的德育意识、促进德育方法多元化、家校合作共育、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来进行。小学作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起航阶段,更需要小学教师对学生付出加倍的关心与照顾,在这个时期,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及时发现班级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障学生在教师的关爱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潘聿美.浅谈小学班级管理与德育工作的有效融合[J].新课程,2021(44):221.

[2]杨巧娣.小学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读写算,2021(28):21—22.

[3]谢晓莉.德育视角下的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优化策略[J].天津教育,2021(28):154—155.

猜你喜欢

小学班级管理解决对策德育
《中国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浅谈小学班级管理
关于小学班级管理的理念和策略心得体会
情感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对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