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牡丹亭》 翻译研究述评

2022-07-16周颜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译本牡丹亭英译

周颜

关键词:《牡丹亭》 翻译 综述

一、引言

《牡丹亭》与《长生殿》《桃花扇》《西厢记》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典戏剧,也是唯一入选Daniel Burt 所编《100部剧本》的中国剧本。

自20 世纪,《牡丹亭》受到了西方各界关注。1929 年,徐道灵最早摘译了《牡丹亭》,译成德语;1937 年,德国汉学家洪涛生(Vicenz Hundhausen)出版了首个《牡丹亭》德文全译本。至今,《牡丹亭》约有二十三种英译本。《牡丹亭》英译最早译者是英国学者Harold Acton,改译了一折《春香闹学》,1939 年发表于《天下月刊》。

1980 年,英国汉学家白之(Cyril Birch)出版了第一本《牡丹亭》英文全译本。1994 年,张光前出版了《牡丹亭》英文全译本。2001 年,汪榕培全译出版《牡丹亭》。2009 年,许渊冲、许明父子合译《牡丹亭》舞台剧本。

《牡丹亭》在非英语国家也有一定的翻译与传播。俄罗斯汉学家孟列夫(L. N. Menshkov)曾选译《牡丹亭》,法国汉学家雷威安(André Lévy)出版了首个法文全译本,另有徐仲年法译本。《牡丹亭》日译本有岸春风楼、宫原民平。李廷宰与李昌淑合译了《牡丹亭》韩文全译本。雷爱玲(Alicia Relinque Eleta)出版了首个《牡丹亭》西班牙语译本。

下文依据国内《牡丹亭》翻译研究论文、专著与国外《牡丹亭》翻译书评,综述《牡丹亭》翻译研究状况,并基于此提出一些相关建议,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借鉴。

二、国内研究论文可视化分析与定量分析

《牡丹亭》目前约有二十三种译本,国内外学者都有对这些译本进行研究。在知网上以“牡丹亭”“翻译”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得到近二十年有关《牡丹亭》翻译的研究文献,在进一步筛选后,得到有效论文二百四十四篇。知网研究论文的可视化分析工具显示了论文的发表年度趋势与主要主题分布,如图示:

由图一可知,《牡丹亭》外译研究始于20 世纪初。近二十年来,国内学者对《牡丹亭》翻译研究的关注度不断上升,研究论文的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图二表明,目前《牡丹亭》翻译的研究主题主要为互文性、比较研究、翻译美学、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等,主要研究译本为汪榕培译本。综合目前国内研究论文,《牡丹亭》翻译研究可分为四类:语言转换类研究、综述研究、传播和影响研究和非英语翻译研究,统计结果如下:语言转换类研究,而综述、传播和影响、非英语翻译的研究数量较少,占比约10%。这表明,《牡丹亭》翻译研究多是翻译内部的语言转换类研究,而学界对其他研究的关注相对不足。下文按研究类型,就二百四十四篇研究论文概括已有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国内研究论文分类述评

(一)语言转换类研究

《牡丹亭》作为中国戏曲典范,涵盖宾白、科介、曲牌名、唱词,集唐诗、典故、文化意象等内容,能否贴切表达原文之意,其翻译处理方法对译者的翻译功底颇具挑战。国内学者对此研究较多。

语言转换类研究多为单个译本赏析、多译本间比较研究,研究视角包含比较研究、翻译美学、翻译策略等。蒋骁华(2010)选用白之的译本来探究《牡丹亭》英译的东方情调化翻译倾向。张玲(2014)从副文本理论视角,对汪榕培译本的副文本及其价值进行研究。此类论文研究对象多为白之、汪榕培、张光前、许渊冲与许明的英译本,对杨宪益等其他人的译本研究较少。近年来,单个译本研究论文呈下降趋势,多译本比较研究逐渐增加。

多译本比较研究可分为三类:两种译本的比较研究、三种译本的比较研究以及《牡丹亭》译本与其他文学作品译本的比较研究。研究对象大多为汪榕培、白之的英译本,其次为张光前、许渊冲许明的英译本,对楊宪益、白先勇的英译本研究较少。多数研究通过比较不同译本的翻译语言,总结出译者的翻译风格与方法,并比较得出各译者的翻译侧重点以及不足之处。总体而言,各译者的翻译方法各有优劣,有着不同的翻译效果,并服务于不同的翻译目的。曹迎春(2016)选取许渊冲许明与白之的译本,从音韵翻译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其处理方法与效果差异。蒋骁华(2009)从翻译适应选择论对比白之、汪榕培、张光前三者的英译本,并得出各译本在“三维理论”的倾向与特征。王毅(2018)选取汪榕培英译《牡丹亭》与英若诚英译《茶馆》进行翻译策略比较,说明分属不同文学系统的戏剧应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

语言转换类研究论文大多选取某一翻译理论视角或客体主观感受为研究范式,研究方法较为单一。2012 年起,有学者不再拘泥于传统的研究方法,使用语料库对《牡丹亭》译本进行研究,以比较分析不同译本。赵征军、陈述军(2018)建立《牡丹亭》平行语料库,考查不同译者的翻译策略对符号意象英译造成的个体差异。至今,这一方法或其他定量研究方法仍属少数,《牡丹亭》平行语料库建设仍有发展空间。

(二) 综述研究

21 世纪以来,随着国内《牡丹亭》翻译研究的上升,有学者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研究。目前,《牡丹亭》翻译的综述研究有三篇。向鹏(2012)等综述了《牡丹亭》翻译研究期刊文献,并与《红楼梦》翻译研究进行比对,从论文话题、质量角度对文献进行分类综述,同时对硕博士论文进行简要述评,最后呼吁更多的翻译研究者加强对《牡丹亭》翻译的关注。丁水芳(2018)等以知网2001—2017 年的期刊文献为研究对象,将已有研究分为三类,从论文发表数量、期刊、高频关键词等角度处理分析数据,并提出四点建议:开展译本流传程度调研、摆脱传统语文学研究模式、从多角度研究译本产生和传播的外部环境研究译本的可接受度。文军(2011)等在各学术期刊平台上进行文献检索,将所得期刊文献分为七类进行综述,并对《牡丹亭》英译研究提供一些建议,如建设《牡丹亭》英汉对比语料库,运用美学、音乐学等理论开展研究,研究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的著作等。

(三)传播和影响研究

自20 世纪起,《牡丹亭》在一些西方国家登上了舞台,获得了良好反响,海内外各译本的出版发售也将《牡丹亭》推向世界。近年来,国内对《牡丹亭》海外传播研究日益增多,目前此类研究文献有十四篇,探究《牡丹亭》在英语世界、韩国、日本、西班牙、俄罗斯、德国等国家的传播,主要探究《牡丹亭》传播途径、传播效果与传播现状、影响传播的因素以及如何进一步推进《牡丹亭》和以其为代表的昆曲与中国古典文化的海外传播。

高璐夷(2016)研究了《牡丹亭》译介在英美的传播特点、传播效果以及在海外出版的反思。储常胜(2016)分别从三个历史时段: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八九十年代、90 年代后论述了《牡丹亭》在英美的传播,并提出戏曲走出去的反思。朱斌(2019)借鉴拉斯韦尔的“5W”传播学模式,从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介途径、译介受众、译介效果五个角度探究《牡丹亭》在西方的传播。

(四)非英语翻译研究

除了英译本,《牡丹亭》还译成了其他外语语言,如德译、法译、日译等。针对《牡丹亭》非英语翻译,国内已有的研究论文较少,只有八篇。有关日语与韩语译本的研究目前较为详细,至今没有研究法译本的期刊文献。

对日语和韩语译本的研究考查了《牡丹亭》在日本、韩国的翻译和传播状况,并有研究对日译本翻译策略进行了探究。对俄罗斯语、德语、西班牙语译本的研究文献各有一篇。姚凯舟(2020)从目的论视角出发,探究雷爱玲西班牙语译本的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吴晓樵(2013)对德语译本研究主要考查了洪涛生的翻译以及德译本的戏剧舞台演出。高玉海(2018)对俄语译本的研究不仅探究了《牡丹亭》翻译状况,还考查了汤显祖其他戏剧作品的翻译与俄罗斯学者对汤显祖作品的研究状况。

四、翻译研究著作

国内有关《牡丹亭》翻译研究尚未成为显学,关注其翻译研究的学者数量较少,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拓展。目前,相关研究著作仅有三种,如表二所示。

最早由王丽娜编写出版的著作《中国古典小说戏曲名著在国外》中,部分内容探究了《牡丹亭》等中国古典戏曲在海外的翻译状况。曹迎春出版的著作《文化翻译视域下的译者风格研究——牡丹亭英译个案研究》,则专门研究了《牡丹亭》的翻译,集中探讨了文化视域下的译者、文化翻译风格以及许渊冲和白之的文化翻译风格对比研究。特别的地方是著作书后附录了译本在留学生和中国学生和老师中的问卷调查。王宏等著的《基于“大中华文库”的中国典籍英译翻译策略研究》考查了包括《牡丹亭》在内的大量中国文化典籍与文学作品的英译概况、英译翻译策略研究。《牡丹亭》翻译研究专著的出版标志着其翻译研究的不断深化。

五、国外翻译书评

《牡丹亭》英译也得到西方汉学家的关注,并发表书评进行评介。以《牡丹亭》英译书名在JSTOR平台进行检索,得到《牡丹亭》英译书评八篇,如表三所示。不过,这些书评皆以白之(Cyril Birch)的译本为评价对象。

白之《牡丹亭》译本初版于1980 年,上表显示,书评都发表于1982 年前后。由此可知,国外学者对出版于中国大陆的译本缺乏关注。

书评大多介绍《牡丹亭》的情节与人物以及原著的思想内涵,同时还对白之的翻译进行赏析并加以赞赏,少数书评也阐明译本不足之处,如缺乏索引,介绍过于敷衍,并且缺乏对原著作者的详细介绍,诗句翻译没有忠于原文的诗句格式等。

美国汉学家李德瑞(Levy, 1982)将《牡丹亭》与莎士比亚和伊丽莎白时期的戏剧进行对比,两者主题皆带有对人性、浪漫爱情的歌颂,同时指出白之(Cyril Birch)让中国戏剧进入了西方人的视野,使西方人领略了不同于西方戏剧的东方戏剧的内涵,并对《牡丹亭》的人物与剧情进行简述与分析。作者还对白之的翻译方法与效果进行评析,赞同白之使用了大量的脚注,这有助于读者理解原文,也指出了译本缺乏索引的缺陷。

美国汉学家韓禄伯(Strassberg, 1982)对《牡丹亭》做了简要的情节概述,并赏析其主旨以及所反映的时代特色,同时还对汤显祖进行介绍,并将白之译本与其他译本进行比较,将《牡丹亭》与其他中国翻译作品进行比较,对白之的译本表达赞赏。除此之外,他还指出《牡丹亭》精装本价格高昂,适合的读者群体为相关专业的学生。

芮效卫(Roy ,1982)对白之译本的不足有较多见解,认为白之翻译时应忠于原文的形式,不应为了减少脚注数量而改变原文格式,还指出译本的开头介绍太过敷衍,对汤显祖的介绍过于简短,同时还对白之的翻译提出了一些建议。除此之外,书评作者还考查了汤显祖戏剧写作的创新之处,并指出译者要知晓这些创新处才能翻译好《牡丹亭》。

此外,K. C. Leung(1982)对《牡丹亭》进行鉴赏,明晰其反抗时代这一主旨,同时指出《牡丹亭》的翻译之难,白之的翻译质量较高。美国汉学家奚如谷(Stephen ,1983)从语言风格角度评析了白之的译本,并对《牡丹亭》主题加以阐释,同时赞扬了白之的译本。法国汉学界安德烈·利维(André Lévy ,1984)对《牡丹亭》主旨以及翻译语言进行赏析,对白之的译本加以赞赏。

六、未来研究建议

《牡丹亭》翻译研究近二十多年发展较快,但作为中国戏剧典籍的代表作,其翻译研究状况与《红楼梦》翻译的研究状况相比还不够充分。目前研究多停留于语言转换方向,亟须深层次化、多元化地开展研究。基于此现状,未来《牡丹亭》翻译研究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1)就内部翻译研究而言,采用语料库等现代研究方法,以对《牡丹亭》翻译进行翻译规律、翻译过程等研究,还可与其他中国典籍翻译进行定量与定性比较研究;(2)就外部研究而言,从《牡丹亭》大众受众群体即普通读者的角度,探究《牡丹亭》海外和影响传播状况,为进一步推动《牡丹亭》在西方世界的影响提供研究参照;(3)强化《牡丹亭》海外翻译史研究,从翻译背景、翻译动机、翻译传播等维度,深度研究中国戏剧经典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影响;(4)加强对《牡丹亭》非英语翻译方向的研究,此类研究空间较大,非通用语种领域的专家可以采用各种方法,考查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海外世界的传播和影响状况。

猜你喜欢

译本牡丹亭英译
顺应论视域下“中华老字号”企业简介英译的翻译策略
翻译目的论下江苏菜系英译研究
白先勇:不强人所难
英译汉中第三人称代词的翻译研究
专题前言:理解译本
张生与柳梦梅爱情观之比较
待从头,盛情说不周
“小”的英译
略评法学论文篇目之英译
后来未必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