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继凯:农业农村现代化应因地制宜差异化发展

2022-07-15李国良

祖国 2022年10期
关键词:现代化农业指标

记者/李国良

2021 年11 月12 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通知(国发2021年第25号)》指出,“三农”工作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中之重。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应该怎么走?该遵循哪些原则?采取什么样发展模式?实际执行中又应采用哪些评价指标?

对此,北京东亚汇智经济咨询中心主任、北京凯德现代农业科技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秘书长 、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研究课题组组长李继凯在接受《祖国》记者采访时讲到,受历史文化、发展阶段、国情制度等多方面影响,注定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没有现成经验模式可照搬,因此,必须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道路。

记者:现阶段,全面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受哪些现实因素影响?

李继凯:主要体现在社会发展历程、社会制度、发展阶段、发展区域差异及发展方式等方面。首先,从世界发达国家发展农业农村经验看,多是“工业经济与城市经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模式。而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组织水平及生产效率都处于较低水平,以工业经济为代表的资本积累阶段又较为短暂,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采取了“牺牲农业农村发展城市经济”的发展模式。在这种“弱国弱农业”国情之下,只能探索“农业农村自身发力为主、国家财力与政策助力、工农与城乡互促发展”的特色性发展道路。

第二、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最大国情。目前,我国沿用的是土地归集体所有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村土地承包制,“大国小农”依然是我国农业农村的重要特征。受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决定,我国不可能采取大量私有工商资本在农村圈占土地与资源的发展方式,也不具备工商资本大量投资促进规模化生产与宅基地等农村资源的市场化和商品化的发展方式。

第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不仅在经济发展总量方面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城市化发展水平也得到快速提高。但是,从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水平来看,目前农业整体发展水平还较低,农村基础设施与生活环境也较差,且农村人口众多。因此探索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必须重视发展阶段的特色性。

第四、我国地域辽阔、地理条件与资源要素差异大的特点,造成了地区间发展水平、发展方式差异。首先,东部和西部、南方和北方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经济发达地区的工业与商贸发达,具备反哺农业农村发展的条件,而西部和北方等欠发达地区,工业和农业发展基础等均处于较低水平,存在投入要素及市场等多方面的制约;其次,地理环境的差异化,比如东北平原、中原地区地势平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供应地区,而中部的湖南、湖北、四川、贵州等地区则多是山区,不适合大面积地种植粮食,且山区农村搬迁及基础设施建设成本投入巨大,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存在着众多的制约。

第五、基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复杂性、多样性、长期性特点,不宜照搬国外发展模式,因此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从实践来看,目前最为广泛的“城市化促进模式”,这种道路具有极强阶段功能性及辐射带动局限性,且极易出现“大城市病”与“城郊贫民窟”现象,带来严重的社会稳定与管理风险。此外“工商投资发展模式”在我国一些地区进行了探索,如济南三联集团的“梁希森村庄联合开发模式”等,但这种探索存在地域限制,且长期看存在着工商企业发展不稳定、改造兼并村庄数量有限、农村管理易于出现“基层真空”等诸多问题。

记者:具体工作推动中,如何给农业农村现代化制定精准的发展方向、科学的评价标准、动态的监测机制与保障举措?如何编制创新性、科学性、系统性、共享性、动态性的指标体系?

李继凯:围绕总目标,农业农村现代化可划分为农业生产现代化、农民生活现代化、乡村生态现代化、乡村文化现代化、乡村治理现代化五个方面,进而设置各项指标。

第一,农业生产指标突出高质高效。农业现代化发展要以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生产体系、现代经营体系为目标,做好指标设计与体系构建。“农业生产体系”应围绕产品供给、科技创新、智能装备、农业标准、农业品牌、生产效率六个二级指标,设置相关三级指标,比如产品供给要突出粮食保障供应、肉禽蛋奶与农业质量安全等;“农业产业体系”应围绕产业融合发展设计三级指标体系,包括农业产业化规模企业占比与农业产业链服务产值农业总量占比等;“农业经营体系”应围绕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经营方式和风险保障设置三级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农民加入合作社数量、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与农业保险深度等。

第二,农业生活现代化指标体系突出富裕富足。该项指标体系应围绕提升农民职业化、提高生活品质化与促进收入富裕化等来构建。“农民职业化”即通过加强农民培训与增加高素质农民占比等指标增强农民专业化、职业化、科技化;“生活品质化”应围绕教育与医疗两大问题,设置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专职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与农民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助理)数量、农村老人赡养场所数量等指标;“农民富裕化”重点选择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等指标。

第三,乡村生态现代化指标突出美景美化。该项指标需要从农村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绿色生态三个方面选取指标。“绿色生产”从乡村废弃物减量、化肥减量、农药减量、节约用水和绿色循环养殖等方面设置指标;“绿色生活”重点围绕人居环境的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生活废水处理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等方面设置指标;“绿色生态”从自然生态保护修复重点设置森林覆盖率作为评价指标。

第四,乡村文化现代化指标突出时代精神文明。为突出对乡村文化的时代性要求,该项应重点围绕农村精神文明、文体服务设置二级指标,分别选择县级及以上文明村庄占比、村级综合文化中心覆盖率、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等三级指标。

第五,乡村治理现代化指标突出智慧科学。该项指标体系设置必须突出强化党基层组织建设,不仅要以过硬村级党支部覆盖率作为重要指标,还要重点提出农村综合管理服务中心的建设,完善农民自治、教育培训、代表议事、纠纷协调、红白事操办、健身活动等功能的村级综合中心建设,并把此作为衡量重要评价指标。同时,要把集体经济强村占比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另外,还要在农村治理中加入智慧治理平台建设、数字化治理系统建设等新型治理方式应用,加快实现农村治理现代化。

第六、城乡融合指标要突出城乡均衡。围绕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收入均衡化等方面设置指标。城乡要素合理化包括人口城镇化率与资本要素涉农贷款增长占比等指标;公共服务均等化设置了生活医疗等指标;城乡收入均衡化以居民可支配收入作为评价指标。

记者: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应该怎么走?有哪些模式可以借鉴?

李继凯:从发展现实看,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既要立足各区域基础条件与发展水平,还有重视各地前期农业农村发展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创新探索与经验积累。根据近年来各地实际调研情况来看,共有五类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模式可以探索和借鉴。

首先,乡村产业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模式。从我国国情现实来分析,这种模式符合我国大多数地区发展实际,尤其是符合一些中西部及偏远地区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与自然资源禀赋等现实情况。但是,由于这些地方政府财政投入乡村产业不足、乡村产业市场存在供需矛盾、乡村产业价值实现水平低等原因,这也决定着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第二、城市经济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模式。该模式效果明显、快速有效,在一些城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在现实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思考的问题,比如“空心村”现象、进城农民的落户难和福利保障难、失地农民的长期生活保障问题,以及城市带动乡村发展机制是否完善等,这些问题都影响这种模式的发挥。虽然该模式在许多发达国家取得较为成功的经验,但就我国国情来看,该模式适合经济发达地区或城市化率较高及中心重点城市的地区,而不适用于我国大多数地区。

第三、城乡互促农业农村现代化模式。该模式即依托城市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发展,通过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创业与增收与城乡均等化发展。从全国各地的发展实践看,成都、重庆、广州、北京等全国型大城市、重点中心城市、发达省会城市所属地区或周边地区,更适合于这种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模式。但这种模式也应避免城市对乡村土地资源的“掠夺式扩张”、工商资本对耕地等乡村资源的“占有式交易”,给乡村发展留下“长期隐患”。

第四、工商资本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模式。从发展实践看,该模式成功案例很多,如“产业投资促进”方式,河北隆尧今麦郎产业小镇、华西村、南街村、山东乐陵“梁希森模式”等都是代表性案例;“整体开发促进”方式,如早期山东三联集团在济南探索的“城市整篇开发模式”就是较为典型代表;“资本返乡促进”方式,在浙江、福建等南方民营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比较普遍,这些地方的村民利用在外地经商办企业获得经济效益,要么回村投资开发民宿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项目带动乡村发展,要么采取公益捐助、投资公共设施等方式,促进乡村建设与乡村发展。

第五、合村并居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模式。合村并居就是把一些分布零星或空置率较高的村庄,通过合并建设新型社区的方式,促进耕地、居住与乡村产业的“三个集中”。这种模式适合于比较广泛的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的“下山集中”、农村人口稀少空心村的“多村集中”、缺少产业支撑资源要素零散的“资源集中”等地区。但在推动过程中,必须把握“政府科学规划,尊重村民自愿,突出公益功能,运用市场机制,实现长久发展”的原则,避免出现诸如“逼村民上楼”、“过度增加村民负担”、“一刀切运动式”等不良现象。

当前,我国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转向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既是补齐乡村发展短板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全面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必要要求。但从我国发展现实来看,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必然会存在着众多困难与挑战,这既需要从全局高度、全面层面的研究分析,形成符合全局的理论体系与发展目标,也需要各地依据各自特色积极探索创新、勇于实践,形成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实践样本、经验、模式,从而全面加快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好基础支撑与根本保证。

猜你喜欢

现代化农业指标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边疆治理现代化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最新引用指标
Double图的Kirchhoff指标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