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蚕桑产业竞争力分析及高质量发展战略研判

2022-07-15于永霞毛洪斌聂良文石韦华韬冉艳萍张培芬肖丽萍李标

广西蚕业 2022年2期
关键词:蚕茧蚕桑广西

于永霞,毛洪斌,聂良文,石韦华韬,冉艳萍,张培芬,肖丽萍,李标*

(1.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南宁市 530007;2.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科学研究院,南宁市 530007)

种桑养蚕起源于中国,距今已有5 000多年的历史[1]。传统的养蚕优势地区是江苏、浙江等地,在20世纪70—80 年代,这些地区通过出口优质的生丝换取外汇,形成了当地传统的种植模式和蚕桑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的振兴,江浙等传统的种桑养蚕地区不适合再继续养蚕。2006年国家商务部提出“东桑西移”的战略转移,位于我国南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下称广西)紧紧抓住这一发展机遇,承接了这一产业转移[2]。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现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的大力支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的大力推动下,广西的蚕桑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都稳居全国第一,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第一的蚕茧大省。2015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于2015年提出启动实施广西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品种品质品牌“10+3”提升行动,将粮食、糖料蔗、水果、蔬菜、茶叶、桑蚕等列为重点发展的10 大种养产业,以此将推动广西现代特色农业转型、优化和升级[3]。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蚕桑茧丝绸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中明确提出,因地制宜,特色参展,根据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突出地域、民族、文化、行业特色,推进产业特色化、差异化发展[4]。《广西蚕桑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规划广西蚕桑产业的发展目标为到2025年将蚕桑产业打造成为产值800亿元的产业,其中一二三产业的产值分别达到300 亿元、350 亿元、150亿元[5]。作为全国乃至世界第一大的优质原料茧基地,广西应充分认识到不同经济作物之间的竞争优势,因势利导,根据产业的特点,以绿色、环保、健康的理念,以蚕桑产业示范园为把手,带动和发展好蚕桑产业。不断挖掘蚕桑的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发挥蚕桑资源综合价值,把蚕桑发展成为更具优势竞争力的产业,以更好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完成好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当前对蚕桑产业的经济研究主要集中在局部研究和定性分析方面,针对蚕桑产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战略定位的研究还比较少,系统地分析广西蚕桑蚕业的竞争力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模型、AHP—SWOT 模型,综合分析广西蚕桑产业的竞争力和发展定位,以期为更好地完成蚕桑产业“十四五”规划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路线

研究分为两个阶段(图1)。第一阶段采用综合优势比较模型,分别比较广西、云南、江苏、浙江、安徽、四川、重庆、贵州等国内主要蚕区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的效率优势指数(EAI)、规模优势指数(SAI)、综合比较优势指数(AAI),分析广西蚕桑产业的竞争力。第二阶段采用波特的钻石模型的影响因素,分别从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AHP—SWOT分析,建构蚕桑产业发展战略四边形,确立广西蚕桑产业发展战略定位和发展优势。

1.2 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模型

通常采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不同地区之间某一种或某一类产品的比较优势进行测定和分析。测定指标主要有规模优势指数(SAI)、效率优势指数(EAI)、综合比较优势指数(AAI)。蚕桑产业的比较优势是通过对农业产业资源禀赋、政策支持、区位优势、社会经济水平、科技服务、生产经营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耦合的结果。

规模优势指数是指农业生产投入、消费需求、种植模式、政策支持等因素,计算公式如(式1)。

式中,SAIij为i省j年规模优势指数,GSij为i省j年桑园种植面积,GSi为i省农作物总面积,GSj为全国j年桑园种植面积,GS为全国农作物总面积。SAIij越大表明规模优势越明显。

效率优势指数是指农业自然资源禀赋、劳动物质投入、科技进步、政策引导等因素耦合作用的集中表现,反映了某一地区蚕桑生产的效率,计算公式如式(2)。

式中,EAIij为i省j年蚕茧的效率优势指数,APij为i省j年蚕茧产值,APi为i省农业产值,APj为全国j年蚕茧产值,AP为全国农业产值。EAIij<1表示i省j年蚕茧生产效率在国内处于劣势,EAIij>1表示i省j年蚕茧生产效率在国内具有相对优势,EAIij越大表明效率优势越明显。

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是规模优势指数和优势指数指数的综合体现,能够更为直观地表达某地区蚕桑产业的生产优势,计算公式如式(3)

式中AAIij>1说明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i省j年蚕业生产具有优势;AAIij<1说明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i省j年蚕业生产处于劣势。AAIij数值越大优势越显著。

1.3 AHP—SWOT模型

综合分析广西蚕桑产业的具有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等4 个因素。从每一个SWOT 组中选取分值最高的3 个因素作为影响广西蚕桑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对其进行定性分析。同时,采用1~9标度法对SWOT 的因素进行两两比较,再对4 组SWOT 组进行两两比较后按层级进行总排序。采用方根法计算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及特征向量,分析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否可以接受,并确定各因素的大小。其中总优势、总劣势、总机遇、总挑战分别为

根据S,W,O,T强度等4 个变量组成半轴坐标系,不同象限和方位域的战略类型见表1,依次连接4点即得到发展战略四边形,找出四边形的重心,即可反映4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引入战略类型方位变量,用θ表示战略方位,tanθ=Y/X(0≤θ≤2π),根据其大小选择产业发展的战略类型,即采取重心坐标所在区间相应的发展战略。

表1 产业发展战略类型与方位域

2 结果与分析

2.1 广西蚕桑产业现状

广西的种桑养蚕起源于东汉时期,进入21 世纪后,在承接东部地区蚕桑转移的过程中,广西抓住“东桑西移”的战略转移中成功做大做强了蚕桑产业,使得广西于2005 年起蚕茧产量成为全国第一大省,2006年起桑园面积成为全国第一大省(区),成为广西十大优势农作物之一,并在脱贫攻坚中作为优势产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从2016 年到2021 年全国蚕区的桑园面积情况(表2)来看,广西桑园面积基本上稳定在20万hm2左右,占全国桑园面积稳定在25%左右,平均面积为20.08万hm2;陕西、四川、贵州桑园面积有明显增长,其他各省桑园面积增长较缓,增势不明显;就平均面积(单位为万hm2)排名来看,前5名为广西(20.08)、四川(14.13)、云南(9.96)、陕西(6.31)、重庆(4.89)。

表2 2016—2021年全国蚕区桑园面积统计 万hm2

全国蚕区2016—2021年的蚕茧产值显示(表3),从2016年到2019年的蚕茧产值中,持续上升的分别是全国总产值、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陕西省、贵州省,其他省区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受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 年的蚕茧产值全国及各蚕区省份均降到最低水平,2021 年回到或超过疫情前的水平。广西蚕茧产值从2016 年的120.04 亿元增加到2019 年的171.55 亿元;2020 年受疫情影响下降至128.39 亿元,2021 年反弹至208.18 亿元。2016—2021 年蚕茧产值平均值是157.48 亿元,居于全国蚕区第1 位,远高于其他蚕区,占全国蚕茧产值的一半以上。2016—2021年广西蚕茧产值占全国蚕茧总产值由49.41%逐渐提高至56.69%,说明广西蚕茧产值对全国蚕茧产值影响较大。从平均产值(单位为亿元)来看,排名前五的有广西(157.48)、四川(36.38)、云南(30.05)、江苏(19.17)、广东(10.73)。

表3 2016—2021年全国蚕区的蚕茧产值统计 亿元

续表3

全国蚕区每公顷蚕茧产值(表4)显示,广西蚕茧产值从2016 年5.81 万元/hm2增长到2019 年8.71 万元/公顷,受疫情影响,2020年下降到6.46万元/公顷,2021 年又反弹到10.39 万元/hm2,每一年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 倍左右,每公顷蚕茧产值位于全国第一位。就平均值来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有广西(7.87)、江苏(5.10),分析广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原因在于一年多批次养蚕,所以单位面积产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江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原因在于其蚕茧品质较好,虽一年2~3批蚕茧,但蚕茧价格较高,所以单位面积产值明显高于广西之外的其他蚕区以及全国平均水平。

表4 2016—2021年全国蚕区的蚕茧单产值统计 万元/hm2

续表4

2.2 广西蚕桑产业竞争力分析

2.2.1 蚕桑产业规模优势指数(SAI) 根据各地桑园面积的规模优势指数分析(SAI)(表5)显示,2015—2020年全国部分主要蚕区平均规模优势指数前五名由高到低为广西壮族自治区(6.95)、浙江省(3.51)、重庆市(3.14)、云南省(3.03)、四川省(2.99)。广西省桑蚕产业规模优势指数位于第一位,并稳定在7 左右,几乎为第二名浙江省的2 倍,说明广西壮族自治区桑蚕产业桑树种植面积规模优势一直遥遥领先。

表5 2016—2020年全国蚕区规模优势指数(SAI)

2.2.2 蚕桑产业效率优势指数(EAI) 全国蚕区的蚕桑生产效率优势指数(表6)显示,2016—2020年全国蚕区平均效率优势指数前五由高到低为广西壮族自治区(11.52)、云南省(2.78)、四川省(1.81)、浙江省(1.20)、江苏省(1.09)。广西效率优势指数位列主产省第1名,且稳定在11以上,占其他蚕区平均效率优势之和的一半,说明广西蚕业效率优势非常突出。

表6 2016—2020年全国蚕区效率优势指数(EAI)

2.2.3 综合比较优势指数(AAI) 表7显示,2016—2020年,全国蚕区中有5个蚕区的平均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大于1。全国蚕业AAI指数均值大于1 的蚕区有8 个,分别为广西壮族自治区(8.94)、云南省(2.90)、四川省(2.33)、浙江省(2.05)、重庆市(1.59)、陕西省(1.15)、江苏省(1.09)、广东省(1)。5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AAI指数有一定波动起伏,在9左右浮动;江苏省AAI指数逐年降低,说明综合比较优势在减小;贵州省AAI指数逐年增加,说明综合比较势在增加。

表7 2016—2020年全国蚕区综合比较优势指数(AAI)

续表7

2.3 广西蚕桑产业战略定位研判

2.3.1 SWOT 定性分析 通过对影响广西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进行评价和筛选,在SWOT 组中选取分值最高的3 个因素进行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定性分析,如表8所示。

表8 广西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SWOT分析

(1)发展优势S

①政府重视支持。2015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就将桑蚕列为予以重点发展的“10+3”优势产业之一,并出台了较多的政策支持以及专项补贴资金,支持产业大力发展。②具有产业发展所需的资源优势和规模优势。广西属于亚热带气候,适宜桑树的生长和桑蚕的饲养,一年可以养7~15 批蚕,比其他省区可以多养3~4 批。广西是农业大省,具有种桑养蚕发展所需要的土地资源、土地成本较其他省区低,劳动力方面,广西也较其他省份较为充足。③具有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品种优势。桑树方面,有广西自主选育的桑特优12、桂桑优12号等桑树品种,具有萌芽早、耐剪伐等优点,适宜广西一年多批次养蚕的特点。家蚕常规品种方面,选育出的家蚕品种——桂蚕8号,在全茧量、茧层量、丝质等方面均优于两广二号,且地区适应性较广,有望成为继两广二号之后又一广西优良的家蚕品种。人工饲料育发展迅速,广西家蚕人工饲料育发展较快,已经选育出适宜人工饲料育的家蚕品种“桂蚕5号”,并建设有较多人工饲料育示范基地,示范和推广人工饲料育家蚕。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全面发展,桑叶茶、桑果汁、桑叶微贮饲料饲养牛、羊、鸡等家禽获得成果,取得明显的粮食替代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2)发展劣势W

①劳动力进一步老龄化。老龄化逐年加重是中国的一个现实问题。祁广军等[14]在2014年对广西蚕桑产业发展的问卷调查显示,广西蚕农家庭一般都有2~3 个劳动力,每户家庭从事蚕桑生产的人数平均为2.27人(均值)。于永霞[15]在2013年对广西蚕桑从业人员的调查显示,其从事蚕桑产业的人年龄以41~55岁和46~50岁居多,两者合计共占55.10%,如今过去了10年,这部分蚕农已经51~60岁了。年龄较大的另一个劣势就是接受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新技术新设备难以推广应用。众所周知,种桑养蚕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养蚕所需要的桑叶采摘以及家蚕的喂叶、切叶、除沙、上蔟以及采茧、售茧、消毒防病等方面,都需要较多人力。②比较效益降低。随着水果产业的迅猛发展,广西的桑蚕产业遇到了明显的竞争,主要是经济效益下滑。③当前蚕桑机械化主要有切叶机、大蚕轨道喂蚕车、方格蔟自动采茧机等,虽能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但距离高效机械化、自动化水平还有较长的距离。另外,科技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3)发展机遇O

①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桑蚕产业在“十三五”的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具有较好的发展机遇。《蚕桑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实现种桑养蚕规模化、丝绸生产智能化、综合利用产业化的行动目标[4],为我国蚕桑蚕业发展指明了方向。②《广西蚕桑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以建设蚕桑业强省为目标,以“稳量、提质、增效”为核心,以“产品、基地、园区”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广西的资源优势、规模优势和区位优势,到2025年把蚕桑产业打造成为年产值为800 亿元的产业[16]。③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乡村振兴,需要产业带动,种桑养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产业,在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大背景下,桑蚕发展具有重要的发展机遇。

(4)面临挑战T

①生产风险加大,以柑橘为例的水果产业对桑蚕具有较大的威胁(农药中毒、种植面积挤压、比较优势)。2018年起,广西的水果种植面积已经跃居全国第一,以柑橘为首的水果产业需要喷洒农药,对桑园造成的污染导致家蚕中毒事件,已经发生了多起,多个蚕区都发生有农户因桑园污染而较长一段时间不能养蚕的现状。②市场风险加大,其终端产品——生丝和茧丝绸制品,作为外向型产业受到疫情的冲击,对产业发展较大。以美国、英国、意大利等欧美国家对我国的高品位生丝需求量较大。但在新冠疫情、俄乌战争的影响下,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作为奢侈品的茧丝绸制品消费需求价格弹性较大,市场风险进一步加大。③桑蚕茧丝绸产业链比较长,涵盖农、工、贸,受资源禀赋差异的影响,生丝产业在广西初具规模,绸产业的规模仍比较小。工、贸产业链的延长需要的不仅仅是资金和土地资源,还需要较多专业化的技术工人,广西全面完成桑蚕茧丝绸产业链具有较大的挑战。

2.3.2 要素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分析 为对广西桑蚕产业战略定位进行研判,根据表8中影响广西桑蚕产业竞争力的因素,一一构建两两对比矩阵,并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①构建比较判断矩阵

根据表8,构建指标组(SWOT),分别是(S1,S2,S3);(O1,O2,O3);(W1,W2,W3);(T1,T2,T3),根据专家意见、调研结果对组内相对重要程度按照1~9进行赋值,构造两两比较矩阵。以SWOT组为例,两两对比矩阵如下所示

综上所述,虽然2014年以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在技术自主创新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集成电路规模越来越大。但是相应的自主创新发展逐渐缓慢,从直观上来分析,我们看到的是技术的约束,但如果进一步的分析的话,更多的是相对应的制度不完善,缺乏相匹配的制度创新。没有一个完善的制度,技术创新势必发展减慢甚至停滞。因此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同步进行,相互辅助发展成为了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创新的方向。

②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专家意见、调研结果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要通过一致性检验CR来保证结果的科学性、合理性。一致性检验公式为

式中,CI为一致性指标,当CI<0.1时,表明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良好;RI为判断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与矩阵的阶数相关,不同阶数矩阵的RI值见表9;λmax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n为判断矩阵的阶数。

表9 AHP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的取值

③确定指标权重

对经过一致性检验的判断矩阵进行权重计算。对判断矩阵的每一列做归一化处理。

其中i,j=1,2,3......,n对式(10)的每一行元素求和

其中i=1,2,3......,n对式(11)进行归一化处理

表10 要素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结果

2.3.3 战略判定与发展策略 根据计算,总优势、总劣势、总机遇、总挑战强度分别为S=0.090 7,W=0.011 9,O=0.012 5,T=0.036 5。以总优势、总劣势、总机会、总挑战强度4个变量各为半轴绘制战略四边形(图2),重心P 位于第一象限,坐标为:P(X,Y)=(0.013 9,0.034 8),tanθ=2.503 5,属于第一象限机会型战略区的实力型方位域,在发展方向上应充分利用政策,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同时优化产业结构,创新管理,打造好产业全链条。

图2 广西蚕桑产业发展战略四边形及重心P坐标

由图2可知,广西蚕桑产业目前处于机会型战略区。就国内的蚕桑发展省区来说,广西的蚕桑产业具有较高的规模优势,在蚕桑产业生产效率方面,也远高于其他蚕区,生产效率优势明显;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方面,广西有一定的波动起伏。AHP—SWOT模型分析显示,广西蚕桑产业属于第一象限机会型的实力型方位域,机遇与挑战并存,当前具有较好的发展优势,建议采取以下发展战略。

(1)抓住机遇,大力推进蚕桑产业发展 种桑养蚕在过去的脱贫攻坚过程中以“短、平、快”的优势在广西贫困村的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当前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各地应抓住发展的良好机遇,通过大力推广优良桑、蚕新品种,以及科学先进的种养配套技术,使得各地桑园面积稳定,蚕桑生产稳定开展,蚕茧产量稳中有升,大力发展好蚕桑产业。利用蚕桑产业的短平快的优势,在更多适宜种桑养蚕的地区推广种植优良的桑树品种。

(2)发挥示范基地的带动引领作用 针对农药中毒多发、频发的现状,建议划片种植,大力发展桑蚕产业。建立蚕桑示范园区,以园区发展影响和带动周围的蚕桑生产。近年来,忻城县的古蓬上浪村、红渡镇的六纳村桑蚕标准化蚕桑生产新模式,在新技术新模式引领和带动蚕桑产业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17]。忻城县的三江口(忻城)丝绸产业工业园、百色市凌云县正在打造的“泗水缤纷”田园综合体项目都是通过示范项目带动产业发展的。在开展好现有示范园区项目的同时,在其他蚕桑主产区着力开发集蚕桑科普、教育、旅游于一体的示范基地建设。统筹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项目资金、新增政府专项债券等在内的政策资金支持蚕桑产业发展,加大对高标准桑园建设、设施蚕业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和广西蚕桑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创建等支持力度,推广桑蚕标准化生产,推进蚕桑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3)继续加大优质鲜茧及高等级生丝的生产与供应 当前,高等级生丝的生产与销售仍供不应求。桑—蚕—茧—丝的产业链仍为最主要的产业链,也是资源价值最高的产业链条。由于丝质与强健性为负相关的一组因素,广西亚热带的气候条件下,强健性是家蚕品种选育的主要指标,且高温饲养条件下的家蚕龄期相对较短,使得广西家蚕品种的蚕茧在全茧量、一粒茧丝长、生丝净度等指标方面不如江浙等地的蚕茧。而国际市场上,中等品位的生丝量多价平,高品位的生丝仍供不应求,因此,广西在蚕茧生产上,仍应以提高茧丝品质,生产优质高等级生丝为主攻方向。

(4)加快蚕桑机械化研发应用 桑叶的采摘以及一年两次的冬伐和夏伐都需要用到较多的人力,条桑育、桑枝伐条机以及地面育、轨道喂蚕车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养蚕的劳动生产效率,但仍缺乏革命性的蚕桑机械器具。需要针对这方面的研究以及开展相应的农机补贴,促进蚕桑省力化机具的研发以及推广应用。

(5)加快人工饲料全龄育的研究 人工饲料育是未来蚕桑产业发展的重大方向,当前,以巴贝集团为首的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已经成功量产,浙江省在2021年通过全龄人工饲料育生产蚕茧扭转了连续13 年蚕桑生产衰退的局面,实现了养蚕历史上的重大突破[18]。广西的人工饲料育工厂化养蚕开展已有十余年,当前已经选育出适合人工饲料育的家蚕品种桂蚕5号,已在广西多地开展示范点饲养工作。

(6)加快桑蚕茧丝绸全产业链条的发展。加大科技投入,不断创新开发,全力推动桑资源综合利用,促进桑产业全链条开发,推进蚕桑产业向规模、多元、优质、高效的现代蚕桑产业发展。加强培育本地龙头企业,引导企业优化产业布局、逐步完善产业链。上游企业延伸发展蚕桑种植、粗加工等,下游企业形成“桑—蚕—茧—丝—绸—服装”“蚕沙—糊状叶绿素—叶绿素铜钠盐—植物醇—谷甾醇—野尻霉素—尾沙饲料”等产业链。当前桑叶茶、桑叶菜、桑枝食用菌等都已经研发成功并初具规模,蚕丝被的应用与推广是蚕桑资源综合利用较为成功的一个方向。当前,蚕、桑在生物医药方面的应用研究已经取得初步的成效,随着科研的不断推进,蚕、桑的附加价值将会不断提升,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

(7)加强科技项目投入与研发经费支持 加大蚕桑基础项目科研工作的开展,在分子遗传育种学方面开展相应的研究,挖掘蚕、桑遗传育种方面的资源,在现有研究水平上实现突破。同时加快蚕桑在医药、美容等方面的研究,努力争取实现蚕桑产业的高附加值利用。

3 讨论与小结

广西的蚕桑产业经历了过去十余年的高速发展,成功做大了桑园面积、蚕茧产量以及生丝产量,成为稳居全国乃至世界第一的蚕茧大省,但广西还远不是蚕桑产业的强省。本研究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模型和AHP—SWOT 模型,对广西蚕桑产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战略研究进行重点分析,为广西蚕桑产业额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系统全面的解决应对方案。AHP—SWOT 模型在针对广西蚕桑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分析以及蚕桑产业发展战略研判,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对广西蚕桑产业进行了优劣势的分析,构建的战略四边形对广西蚕桑产业的发展重心战略定位到具体的坐标表,方便决策者更好地做出战略选择。

研究分别研究了效率优势指数和规模优势指数,客观地反映了不同蚕区的蚕桑生产的竞争力。今后可以在此基础上研究广西蚕桑与其他经济作物的竞争力分析,可以为产业发展制定政策提供更为全面、科学的研究参考。(浙江大学李建琴老师为本研究提供了部分数据以及写作指导,在此一并感谢)

猜你喜欢

蚕茧蚕桑广西
山西晋城阳城次营镇:蚕桑宴打造绿色生态品牌
广西贵港
《广西戏曲》
三个蚕茧
蚕桑小镇规划设计作品
对现代农业形势下蚕桑产业发展的探讨
简析新时期机械化蚕桑养殖技术的应用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卖蚕茧
珍贵的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