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用思维技术 改善写作语言

2022-07-15屈保川

中学生报·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25期
关键词:写作思维语言训练语言表达

屈保川

【摘要】世界上最瑰丽的景象莫过于文学,打造这种景象的瑰丽就需借助文字力量。文字的魅力首先表现在美的文辞,要求写人记事、写景写物形象丰满;其次表现在思想的力度,要求抒情议论意蕴丰厚。但凡优美的文章,都是笔者用自己的心灵,去触摸那景、那人、那事。去感受山川自然,去感受城市乡村,去感受人情世故,去感受不同的思想、灵魂和人生。

【关键词】语言表达;写作思维;语言训练

而在现实的写作中,学生作文语言通常存在下列问题:或粗糙单调,味同嚼蜡;或枯槁平直,措辞普通;或低级幼稚,止增笑耳;或繁冗拖沓,苍白无力;或晦涩难懂,跳跃性太大;亦或语言花哨,玩世不恭。更有甚者,语句都不能写通顺,更不要谈美的呈现。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从大体上说,学生多读书,积累词汇,找到准确恰当的语言来描述对象,叙述才能变得传神灵动。这说到底还是斟酌字词、锤炼语言的问题。学生们首先是民族的语言规范者,其次是开拓者。要在习得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语言,以及由语言建构审美的世界。但是,学生高考压力大,读书呈现碎片化,整部书的熟读费时费力,难以做到。尤其是理科生,他们把大量时间花费在数理化的学习上,对于文学性积累,实在单薄。鉴于此,能向学生传授一些思维上的技术,勤加练习,帮助学生营造审美化的语言,也不失为一种短平快的救助。

一、借词赋形

“鸡亦有功之物,而不讳其死者,以功较牛、犬为稍杀……然较鹅鸭二物,则淮阴羞伍绛、灌矣。”本句通过淮阴羞于绛、灌同列,让读者感觉“鸡”已经不只是人类肉食,更是一种有着“尊严”的生命。相反,如果没有历史的借词,鸡还是那只鸡,永远就是供人类食用的肉体。再例如,“‘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领导干部要经历严格的思想淬炼……主动投身到各种斗争中去,经历‘风吹浪打’,多接‘烫手山芋’,不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磨出真功夫、练出‘大心脏’,进而收获真正的成长与进步。”领导要迎着困难上,把这种困难用更加具有眼球效应的词汇状物出来,必须借助一些典型词汇,表达的立体感和触摸感就会硬性呈现,语言的美感度也得到提升。

借用其他类型词语,增助表达,这在语言接触中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因为任何一种语言都不是孤立的。从借用词汇的形式、借用的趋向、借用的影响等方面来说,句子都会更加灵活,产生更大的跳跃性,从而语言更富有文采。如果把熟悉的诗词名句、俗语谚语,甚至优美歌词,恰当引入句子,可以更好地引申语言内涵,还可显示出飞扬的文采,真正达到文质兼美。

在高考作文中也不乏其例,如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四川省创新作文《于可为处大胆作为》。“我们知道,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寻得骊珠。我们,绝不会沉沦,我们会重返千年之盛,于时代可为之处大胆作为,心中阳光遍布。”作者能把“采药者”“弄潮儿”“骊珠”等古典性质的词汇引入句子,会引起读者相关的文学联想,这样“句短情长”的表达会更加引人注目,引发美的想象,从而获得文采加分。

二、借色生香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易安居士用“绿”浓浓绿荫,用“红”写出灿灿的花朵,思来想去,也只有颜色能表述视觉的画面美感。“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火烧杏林红霞落,李花怒放一树白。”三句诗中都使用“白”,“地白”写出月光如水默默情愫;“秋月白”写出琵琶艺术的美妙,令人沉浸而不可自拔;“一树白”不仅描摹状物,更给人无限的希望……在写作中,虚实结合固然可以造境,但学生在极度紧张情景下,难免生涩。反而适得其反。如果适当使用颜色造句,在造句技术上训练应用,或许事半功倍,成功让句子“活色生香”。

色彩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作为人类认知的一项重要体验,颜色词同我们的语言表达息息相关。认知语言学家兰盖克(1987)指出,这个世界五彩缤纷的颜色如湛蓝的天空、金色的太阳,这些颜色词源于他们的初始意。然而,当我们把颜色词与抽象概念相联系的时候,颜色词常常迫使读者增加更广大的想象空间,或者把文字成功转化为美丽的画卷。例如,红色作为一种焦点色,在感知和认知上的突显源于人类视觉器官对颜色的感知,尤其在当代,“中国红”更代表一种尊严、爱和幸福。如果对学生进行“颜色句子”训练,在无形中使得“文中有画”,这对语言的表述大有裨益。

例如《隽永文脉里的中国红》“此般红,是阑珊火树鱼龙舞、灯火影摇盼归途,是世代相传的节日礼俗与烟火红尘、恋根情节……‘灯火里的中国,青春婀娜、胸怀辽阔,灯火灿烂的中国梦,灯火荡漾了心中的歌。’在这片大地上生长的都是红尘过路人,却扎根华夏厚土、守候袅袅炊烟,不为外物,只为心有所求之事、身有家人做伴。红亮的烛火,红艳的柴火,红泥的小火炉,红润的面庞,以及红彤彤暖融融的幸福。”中华文化的内涵与神韵,千言万语总有缺憾,唯有用最红的色彩,描摹时间的一瞬,空间的一角,让读者窥视刹那的耀眼,那种无以抹灭的永恒就已经永伫心中了。

三、借境赋魂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首曲词和范仲淹的《苏幕遮》非常相似,意境却大不相同。范词所绘秋景秾丽阔远,浓墨重彩,暗透乡思,充满了去国之情和忧国之意,那乡魂、那旅思、那羁旅的愁绪重叠相续。王实甫在这化用了范词之景,碧天白云,黄花堆积,又添加西风紧吹北雁南飞

的意象,并将相思泪改为经霜泣血的离人泪,使景物浸含了离人的浓愁,化物境为情境,物境同心境融而为一,加深了一对恋人的离别之情。再如,文艺工作者要志存高远,就要有“望尽天涯路”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文艺工作者除了要有好的专业素养之外,还要有高尚的人格修为,有“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任感,如此才能跳出“霸屏几小时的网红”,真正成为“人民的艺术家”。这是把王国维做学问的三境界说借用到文艺工作者的研究成才上,使得文艺工作者对此要求有了深层次的理解和认知,更加坚定信心,把握定力,在人生追求的境界上也得到提高。

这就是“借境赋魂”。文人在诗词文的创作中,往往借用前人成句,或修改前人成句以入己文,却能做到浑然一体,似是天成,毫无拼接的痕迹,我们把这种借用古人成句来抒发自己一时感情的写作手段,姑且称之为借境,因为它不是作者自己独特的创造,而是从前人的武库中借来的,为己所用而已。当然,这个“借境”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远比“造境”要困难。因为“造境”是固定的、可控的,而“借境”则是随机的、不可控的。显然,“借境”需要老师有更多储备,要像魔术家的帽子一样,随时随地地变出奇妙的东西来。为了能更好地“借境”,平时尽可能有意识地在这方面多做一些儲备。并且分门别类地系统整理。当学生遇见相应的文案时,老师是在不经意之中随机点染,这就为学生“借境”提供了重要参考,让学生养成积累“语境”的习惯,从而更好地为写作语言以及内容服务,在高考写作中不乏其例。

例如2021新高考I卷河北省创新作文《强不喜弱不悲,时必易国必强》。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梁启超曾言,少年之人如朝阳,如乳虎,如春前之草,如长江之初发源。我们青年站在历史交汇点,应养浩然之气,立鸿鹄之志,成不朽之业;应深谙强弱共存、唯进取胜之理,便如新发于硎之利刃,划破浓稠腐朽之夜空,更如立于群林之秀木,标识时代生动注脚。”作者这段的论述中,融入“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这些古典语言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被永远沉淀,而在新的表达中能更进一步浓缩和淬炼,则境界又高出一层。虽是“借境”,但已经远远高出本意,创造了新的天地。这在读者看来,大大提高了语言的深邃性,给人更大的咀嚼空间和回味的余地。

学生在平时借助以上三种思维技术方面的训练,在“借词”“借色”“借境”等方面对语言进行锤炼,把干瘪的语言进行润色,或者在高考考场上,也能借助语言思维技术,缓解高压,发挥出或者超水平发挥出语言功底,把考场作文语言上的隐形分数张扬发挥,从而改善语言素养,提高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覃可霖.写作思维语言论[J].学术论坛,2003(5):5.

猜你喜欢

写作思维语言训练语言表达
数学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编写剧本台词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谈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训练问题
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几点思考
善用阅读策略构建,回归语用能力养成
小学语文教学读与写相结合策略探究
小小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