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跟着策展人听故事

2022-07-15

中国收藏 2022年7期
关键词:宣德龙纹青花瓷

青花瓷器滥觞于9世纪唐代巩县窑,成熟于14世纪早期元代景德镇窑,辉煌于15世纪初的大明永乐、宣德两朝景德镇珠山“御器厂”,是中华文明与伊斯兰文明以及蒙元文化在科技、贸易、人文与艺术交流中共同催生的一枝奇葩。随着郑和七下西洋的航程,青花瓷的传播也遍及东南亚、波斯湾、印度、近东、北非与东非海岸。

自成化御窑以降,青花用料的国产化与胎釉质地进一步提升,使得“青花”纹样主题内容、纹饰绘制风格、器型等愈加呈现出中国本土韵味。至18世纪,青花瓷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欧、亚、非、美各大洲的审美观念及生活方式。

纵观青花瓷发展史,不同时期所用的青花所用钴料都有所差异,这也让每一个时代都诞生了具有独特时代特征的青花瓷器。那么,各个时期的青花瓷都有哪些特色?跟随“青花的故事”展览两位策展人——北京保利拍卖中国古董珍玩艺术总监李移舟、景德镇御窑博物馆顾问王澜,请他们结合本次展览的展品,为我们勾勒出中国青花瓷的千年演变过程。

以钴蓝彩料单独饰绘于白色胎体之上的唐青花,标志着青花瓷的起源。

现可确定唐青花产地为河南巩县窑。1998年,在印尼海域的沉船黑石号上打捞的器物中发现了三件白地蓝彩青花瓷盘整器,其纹饰与在扬州出土的唐青花碎片上的纹饰有很多相似特征。

元青花造型多样,有梅瓶、玉壶春瓶、大罐、圆口或花口折沿盘、高足杯、藏草瓶、扁壶等,不胜枚举。纹饰题材丰富,龙凤、人物、飞禽、走兽、草虫、花卉、几何图案等,包罗万象。其中既有对中国传统的继承,也有深受伊斯兰文化影响的模仿和创新之作。如外销西亚的元青花多见硕大的盘、碗、罐、瓶等,纹饰多层布局,满密繁复。而销往东南亚地区的则以小件器物为主,纹饰简洁疏朗。有些纹样如满池娇、蓝地白花等多借鉴于蒙古人喜爱的丝织品图案,庭院、人物、诗句等纹样明显受汉族绘画和杂曲平话的影响,可见元代青花瓷是多民族文化和技术融合的产物。

此罐曾是十面灵璧山居的重要藏品,青花发色明快艳丽,四爪龙非常威猛、洒脱。其铁锈斑的特点非常突出。“铁锈斑”产生的原理是在点染的时候由于青花所用钴料非常浓重,西亚的苏麻离青含铁量比较高,青花所用钴料本身也是一种助熔剂,在窑内烧制时会往釉面上浮,如果此时有氧气进入很容易氧化成黑褐色。凹陷的铁斑其实是烧造过程中产生的缺陷,但这种“缺陷”却形成一种水墨淋漓的美感,将青花瓷的艺术魅力更为生动地体现出来。

其内壁为模印龙纹,外壁绘青花云龙纹。元青花的钴料在此杯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含铁量较高的进口苏麻离青料浓艳欲滴,美不胜收。

模印也称为印花,是指用刻有纹样的内模在半干的瓷坯上压印成纹,内模上有阴纹,模印后在器物上呈阳纹。

明永乐帝在位2 2年间,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上均颇多建树,万斯同《明史稿》谓其“有明功烈,于斯为盛矣”,在中国陶瓷史上,永乐御窑也名副其实地堪称“开一代未有之奇”。1425年,朱瞻基即位,次年改元“宣德”。宣德时期出现了明朝建国60年以来“蒸然有治平之象”的太平盛世,后世称为“仁宣之治”。朱瞻基还以恢复北宋徽宗宣和画院为目标,吸引诸多名家进入仁智殿和武英殿供职,即“宣德画院”,它促就了明初宫廷艺术的发展风格,并为宣德青花的发展提供了可以借鉴的艺术蓝本。明代永宣两朝30余年里烧造的青花瓷,在青花瓷烧造历史上堪称稀世珍品。其异域风格的造型、浓重明艳的成色、超凡脱俗的纹饰,被后人赞誉为“发旷古之未有,开一代之奇葩”。

盤心留白而成的白龙纹样于明初青花器中十分罕见,其龙纹色彩洁白,暗刻出龙麟,波涛汹涌的青花海浪衬托白龙,蓝白对比主题鲜明、动感十足。此类大盘存世量非常稀少,在中国内地还没有发现过,只有一件上海博物馆藏宣德款龙盘与之相似。另外,在伊朗国家博物馆和伊朗阿迪比尔陵清真寺分别藏有两件尺寸接近的龙纹盘。白龙周围绘有12朵缠枝花卉,具有伊斯兰风格,但构图较为舒朗,有明显的中国文人画笔墨意趣。外壁四只行龙用料浓艳,纹饰清晰。盘底为沙底,是永乐青花瓷器的标准器。

永乐帝派郑和六下西洋,开创了前无古人的大航海时代。这条生动的白龙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通过三爪龙继承宋元龙纹特点,龙形比起元青花显得更加规整化,有明代内廷宫造的意韵。其在欧洲秘藏百年,更增添了它的神秘性。

此盘与明永乐青花留白暗刻海水龙纹大盘唯一一点不同的是其盘底有釉,边饰上也略有不同,整体风格从发色到纹饰设计如出一辙。其内里的纹饰是蓝色海水纹搭配白色的海浪,有专家研究这是从元代织染技法借鉴到瓷器上的。

在1993年的一次发掘中,出土了能复原的蟋蟀罐达20余件,其中有仿龙泉、哥釉,数量最多者为青花。这批器物不仅证实宣德宫中崇尚蟋蟀之戏,且宣宗本人也有斗虫之好。图中所示蟋蟀罐,其罐身展开如同一幅书画手卷,而罐盖则如同一幅宋画团扇。

其器型是宋代就有的葵瓣形。洗内底心青花双圈内绘一五爪降龙穿梭于祥云之间,灵动活现中不乏威严。外壁十组菱花形开光,每一开光内均绘有一团龙,整体组合主次统一,相得益彰。这种造型的龙纹在洪武、永乐、宣德皇帝的龙袍上有类似的呈现,在御窑厂也有类似器物出土。其款为楷书款,采用晋唐小楷笔法,有专家认为是出自明代大书法家沈度之手。

成化一朝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得到发展,文化繁荣,一扫英宗以来王朝颓势,开始了大明中兴之路。此时景德镇御窑厂已全面恢复正常生产,成化帝的艺术素养颇高,能书善画,对陶瓷尤为青睐。成化御瓷一改永宣雄健之风貌,以其轻盈秀雅的艺术风格著称。

成化青花前期使用进口青料,发色浓重浑厚,近似于宣德晚期,中后期选择国产青料,色调柔和宁静,绘画淡雅幽婉。尤其令人称道的是以青花为基础的斗彩、釉上矾红彩瓷器,在成化朝获得极大发展,所取得的工艺和艺术成就可以用空前绝后来形容。

我们看到这件斗彩鸡缸杯釉上没有其他颜色,只有青花。其實,成化御窑瓷器,尤其是斗彩瓷器的拣选是分三次进行的。第一次在青花烧制之后,有瑕疵的会砸碎,合格品进入下一个阶段;第二次在釉上绘制黄色、绿色,合格者晋级;第三次绘制矾红。斗彩一词最早出现在清代《南窑笔记》中,在此之前称“白地青花兼装五色”或“成窑五彩”,这可能是清人为了与粉彩、五彩、珐琅彩等区分开的一种说法。成化斗彩瓷器非常珍贵,其胎精釉细,纹样绘制精美,可称为明代御窑彩瓷之冠。

其充分体现了成化青花胎釉和青花绘制的特点。外壁绘青花海石榴,碗心呈馒头形凸起,绘制三个梵文的合体字。碗底为卧足。其寓意吉祥,目前仅此一件,曾为北京文物公司藏品。

猜你喜欢

宣德龙纹青花瓷
青花瓷,拍卖界的传奇
焕活青花瓷国风之美
青花瓷的前世今生
孔雀绿地青花鱼藻纹瓷器的演变与工艺特征
瓷器上的龙纹
宣德炉探究
浅谈中国古代龙纹的演变历程
商周青铜器龙纹漫谈
炉中岁月长
青花瓷里觅南山——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