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郊野型绿道驿站综合评价与营建策略*

2022-07-14胡海琪鄢祖义张亚平

中国城市林业 2022年3期
关键词:郊野绿道驿站

胡海琪 徐 斌 鄢祖义 张亚平

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 杭州 311300

郊野型绿道是在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外连接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特色乡村等区域,供居民休闲健身和生物迁徙的绿道[1]。郊野型绿道连通区域生态网络、防止城市无序蔓延,构建自然人文廊道、服务区域居民,它作为连接城市与自然的绿色生态廊道、协调人与环境关系的重要基础设施[2],逐渐成为绿道建设新趋势。

绿道驿站是供绿道使用者途中休憩、交通换乘的场所[1],在绿道景观营造和服务功能承载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对于绿道驿站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主要集中在建筑设计[3-6]、驿站选址与布局[7-8]、绿道服务设施[9-10]等方面,且多数针对驿站建筑进行研究,而针对驿站外部空间[11]的研究较少。国外关于驿站研究主要涉及绿道基础服务设施[12-14]、公共自行车站布局[15-16]、驿站改建[17]等,研究内容较为单一,缺乏对驿站营建的综合性研究。为此,本文采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郊野型绿道驿站综合评价体系,明确郊野型绿道驿站设计要点,以期为郊野型绿道驿站建设提供较为系统的评价视角及营建策略。

1 研究区概况

青山湖位于杭州市临安区东郊,地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西端,临安“两城夹一湖”发展局势的核心位置。青山湖水域开阔、湖山一体,湖域面积达2 000 hm2,是杭嘉湖地区重要的水源供给地,也是浙西北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青山湖绿道环湖而建,规划总长42.195 km,临湖率达80%,连接城、村、湖、山,属郊野型绿道,其中绿道三期长约7.7 km,沿线途径水系、山地、村落及青山湖国家森林公园,是环湖绿道中生态环境较优越、景观类型丰富、自然地形多样的区段,具有郊野型绿道研究的典型性与代表性,因此本文选择青山湖绿道三期作为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2.1 郊野型绿道驿站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在参考前人相关研究[7-9]及现场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影响郊野型绿道驿站建设的要素,构建郊野型绿道驿站综合评价体系。该体系共分为4级:一级为目标层,即郊野型绿道驿站评价;二级为准则层,包括驿站选址、驿站布局、驿站功能和驿站风貌。三级为子准则层,包括景观资源要素、公共服务设施要素、交通区位要素、用地安全要素等11个子准则层因子;四级为指标层,包括自然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休憩娱乐设施、补给服务设施等24项指标因子(表1)。

表1 郊野型绿道驿站综合评价指标及其权重

采用专家评分法对评价体系各项指标进行打分。首先,采用1~9标度对同一层次中每2个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比较,并建立判断矩阵,通过矩阵计算得到各指标的权重;其次,通过计算得出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及最大特征值;最后,对各指标权重值进行一致性检验,当CR<0.10时,说明上述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据此可得到准则层、子准则层及指标层的权重W(表1)。

2.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郊野型绿道驿站评价

首先,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计算各项指标中评价等级人数与调查总人数的比值Rx;其次,根据公式(1)计算指标层评价值Bijk;最后,根据公式(2)计算子准则层评价值Bij[18-19]。

式(1)中,x=1,2,3,4,5;Hx为测量标度。

式(2)中,i=1,2,3,4;j=1,2,3,4;k=1,2,3,4。

3 结果与分析

3.1 郊野型绿道驿站综合评价

基于表2、表3可知:1)驿站选址的评价值为4.20排在首位,反映郊野型绿道驿站建设对选址要求较高,其中交通区位要素(U13)评价值为4.60,表明交通区位是驿站选址首先考虑的重要因素;景观资源要素(U11)和用地安全要素(U14)评价值分别为4.52、4.07,说明选址应依托场地景观资源,并且保障生态与人身安全。2)驿站布局的评价值为4.14,其中布局组合(U21)与场地交通组织(U22)评价值分别为4.55、3.61,说明应首先考虑驿站分级与布局,再串联组织场地内外交通,提升绿道交通的便捷性与系统性。3)驿站功能的评价值为3.81,其中服务管理功能(U31)和社会文化功能(U32)评价值分别为3.84、3.76,说明服务管理设施是驿站的基础功能载体,应首先满足驿站服务功能。4)驿站风貌的评价值为3.77,其中空间组织(U42)与建筑形式(U41)评价值分别为4.05、3.70,说明对于驿站风貌而言,空间营造相较于建筑形式更为重要。

表2 郊野型绿道驿站各评价因子评价分值

表3 郊野型绿道驿站准则层评价分值

3.2 郊野型绿道驿站营建策略

由评价结果可知,驿站选址是郊野型绿道驿站营建中极其重要的因素,驿站布局是决定驿站使用频率的重要载体,在配备驿站功能的基础上营造可游可赏的驿站风貌是提升驿站品质的重要手段,因此提出如下营建策略:

1)驿站选址。需首先考虑交通区位要素,衔接城市道路与公共交通,提升交通可达性与易换乘性;依托郊野型绿道优越的场地资源,形成景点与驿站的资源共享;顺应和延续场地肌理,坚持自然最小干预,保证生态安全格局。

2)驿站布局。由于郊野型绿道环境条件较为复杂,首先,在参考绿道规划建设导则的基础上,根据绿道游径的坡度变化、环境容量适当调整间距,以满足游客使用需求[20]。其次,考虑驿站场地交通组织,即衔接驿站与绿道游径、组织驿站内部人流。

3)驿站功能。驿站作为绿道服务设施的综合载体,其功能对使用者游憩过程中的生理心理需求尤为重要。应在满足驿站服务功能的基础上,兼顾完善社会文化功能,综合配备驿站服务设施;结合各区段功能需求,为使用者提供舒适的服务空间[21]。

4)驿站风貌。传统模块式的内部空间较难满足郊野型绿道驿站的建设条件,需因地制宜创新驿站空间形式,并做到与外部环境协调;建筑形式可优先采用统一设计元素与材料,并结合地域特色形成景观序列;融入绿色建筑理念,营造生态型郊野空间。

4 杭州青山湖绿道三期驿站营建实践

4.1 驿站选址

1)连接城市公共交通,充分考虑内外交通便利。青山湖绿道三期驿站通过两种途径与城市交通衔接(图1),于公交站点就近设置驿站,如岳山驿站及天源山庄驿站与公交站的平均直线距离不超过50 m;或设置绿道连接线接驳公交站点,如老鼠岛驿站与公交站的连接线距离为300 m,可提升绿道的可达性与换乘便捷度。同时,驿站选址充分结合水上交通系统,将琴山码头与绿道驿站结合设置,提升交通便捷性与系统性。

2)结合区域现状条件,依托场地景观资源优势。青山湖绿道以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为核心,充分利用绿色核心资源优势,营造风格野趣的自然生态景观。驿站选址利用场地自然资源,营建与环境相融、展现郊野风貌的生态型景观,如老鼠岛驿站选址场地高程高于青山湖常水位,场地平坦、视线开阔,并且湖中有一形似老鼠的小岛与地块隔水相望,形成对景。

3)保障生态安全格局,协调场地周边用地类型。青山湖绿道建设从水体生态、山体生态及动植物生态等方面,对湖区及周围环境进行全方位修复优化。为降低对自然生态的干扰程度,驿站选址充分契合地缘环境,利用场地原有居住、商业与行政办公类建筑(如岳山人家、琴山码头及天源山庄等),有机更新改建为绿道驿站。避免施工过程中的大开挖,坚持对自然生态的最小干预,保证驿站与周围环境的生态性、安全性。

4.2 驿站布局

1)科学调控驿站间距,构建驿站合理布局模式。绿道三期驿站系统按照郊野型绿道的功能需求和服务半径标准分为3个级别:一级驿站1处、二级驿站4处、三级驿站5处,实现全线功能互补。琴山码头既是水上交通点又是人流量较大的绿道游径交叉口,因此设置为一级驿站(图1)。绿道三期沿线途径自然山体且高差变化较大,为结合地形坡度与游客使用需求应适当缩减驿站间距:一级驿站间距在2.4 km,二级驿站间距在0.6~2.2 km,三级驿站间距在0.4~0.5 km。

图1 青山湖绿道三期驿站平面布局

2)因地制宜衔接场地,合理组织场地内外交通。绿道三期全线处于高差变化大、坡度陡的山地段,可供驿站建设的缓坡平地极其有限,驿站与绿道主线多采用相接与交叉的衔接方式(表4),如琴山码头驿站建设场地为山脚湖漫滩处的狭长型地块,其场地标高低于30年一遇洪水位。驿站采用架空方式解决水位问题,绿道采用栈桥形式减少占用码头空间;驿站与绿道通过驿站二层观景平台相接,既保证场地交通完整性,又实现车流与人流的分离,以及码头旅游人流与绿道游憩人流的分离。

表4 青山湖绿道三期驿站与绿道游径衔接方式

4.3 驿站功能

青山湖绿道在驿站功能上要求综合配备驿站服务设施,兼顾各类人群的游憩需求。各级驿站功能按照《绿道规划设计导则》要求进行配置,包含驿站基础服务功能,涵盖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公厕、餐饮等(表5),同时根据各段绿道的使用需求与地域特色做相应组合,结合主题公园、科普解说、休闲游憩等设施。例如,琴山码头驿站结合游船码头打造水上游乐园,并围绕其水上游览功能配备设施,与主题形象定位一致。

表5 青山湖绿道三期驿站功能配置一览

4.4 驿站风貌

1)创新驿站空间形式,形成外部空间与环境的高度耦合。绿道三期驿站建设受地形限制,传统模块式的空间布局无法满足建设要求,亟待因地制宜创新内部空间形式(表6)。例如,公山驿站位于平均坡度60%的半山段,绿道选线与驿站建设受限,利用S型盘山绿道的形式解决地形高差,并在绿道转弯凸侧设置契合场地的圆形驿站(图2)。绿道从驿站内部庭院穿过形成灰空间,灰空间环绕驿站室内空间,这种组合形式既突破驿站建设的地形限制、丰富内部空间的构成形式,又与外部环境耦合成统一整体。

表6 青山湖绿道三期驿站空间组合形式

图2 公山驿站实景

2)融入绿色建筑理念,营造特色风格本土景观。在新建驿站设计中,一、二级驿站运用现代建筑简约、有机的造型耦合山体地形,使建筑生长于环境之中,如老鼠岛驿站为解决山地开挖“缺口”问题,设计运用修复的理念,通过半环抱形式修补创伤面还原山脊线,并结合驿站顶层设置观景平台(图3)。三级驿站采用节能建材小木屋,与周围自然环境完美融合,适合生态敏感性高的郊野型绿道。改造驿站需做到保留原有建筑结构,在保持整体建筑风格的基础上融合地域特色。

图3 老鼠岛驿站效果

5 结语

郊野型绿道是城市游憩空间连接乡村自然景观的绿色生态廊道,其生态环境优越、游憩资源丰富。驿站是绿道服务设施的综合载体,郊野型绿道特点决定驿站建设的特殊性。本文从驿站选址、驿站布局、驿站功能、驿站风貌4个方面构建郊野型绿道驿站综合评价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综合评价值;根据评价结果提出郊野型绿道驿站营建策略,并运用于杭州青山湖绿道三期驿站建设。通过专家调查法获取的指标因子及权重不可避免仍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但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郊野型绿道驿站建设的评价体系。希望本研究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今后我国绿道服务设施建设提供一些参考或启发。

猜你喜欢

郊野绿道驿站
休闲驿站
休闲驿站
休闲驿站
休闲驿站
骑行绿道“潮”玩成都
郊野公园空间布局规划策略探析——以北京市昌平区郊野公园空间布局规划研究为例
郊野公园环体系布局研究——以香港郊野公园环为例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绿道 享受城市“慢生活”
依托百里汾河工程构建体育健身绿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