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播种密度对工业大麻种子产量的影响

2022-07-14程洪森高德学徐宁孙会杰那艳斌李传家

中国麻业科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株高大麻单株

程洪森,高德学,徐宁,孙会杰,那艳斌,李传家

(1.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辽宁 辽阳 111000;2.辽阳县现代农业服务中心,辽宁 辽阳 111000)

大麻(Cannabis sativa L.)是大麻科(Cannabinaceae)大麻属(Cannabis)一年生植物[1],别名火麻、汉麻、线麻等。工业大麻是四氢大麻酚(Tetrahyrocannabinol,THC)含量低于0.3%的大麻品种,主要用于工业、医药等领域[2]。工业大麻纤维被誉为“天然纤维之王”,其纤维柔软、色泽洁白、拉力强、耐磨耐腐,种子富含优质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可加工成保健油;茎秆是新型环保建筑材料[3];花、叶中的大麻二酚(Cannabidiol)在医药、保健、美妆等方面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4]。

近年,我国工业大麻栽培和大麻素药用提取方面发展迅速,黑龙江省和云南省作为我国工业大麻主要生产区域,发展迅猛[5]。辽宁省大麻种植历史悠久,生产的大麻纤维长而坚韧,耐磨和耐腐性好,是优良的绿色天然纤维产品[6],同时辽宁省一直是黑龙江、内蒙古等地工业大麻的种源地。“十三五”以来,随着绿色健康理念的普及和国际工业大麻产业的蓬勃发展,辽宁省工业大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目前主要分布在阜新、铁岭等地,以纤维用和种子生产为主,种子生产主要是为黑龙江、内蒙古等地提供生产用种子。目前,辽宁省工业大麻种植仍采用传统的纤维用大麻种植模式[7-8],即采用垄作或畦作高密度种植,费工费时,栽培生产技术比较落后,种子和纤维产量低,品质不稳定,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

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具有40多年的大麻研究历史,培育出一批优良的大麻品种(系),如333、812(选)等品系[9],在栽培生产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本研究从播种密度入手,开展工业大麻栽培技术的研究,旨在为推进辽宁地区工业大麻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工业大麻品种为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种质资源库保存的品种,编号为1-26(简称品种A)和1-25-683(简称品种B)。品种A:纤维用品种,株高2.0~2.8m,纤维产量1500 kg/hm2,采种生育期175 d;品种B:纤维用品种,株高3.3~4.0 m,纤维产量1650 kg/hm2,采种生育期182 d。

1.2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20年在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试验地(辽宁省辽阳市白塔区)进行,土壤为黏质壤土,耕层土壤为有机质 21.5 g/kg、全氮 1.35 g/kg、碱解氮 62.8 mg/kg、速效磷 35.89 mg/kg、速效钾325.6 mg/kg,前茬作物为高粱。依据辽宁省大麻种植习惯及以往经验,试验设置7个密度梯度(具体见表1),其中T7是传统的畦作种植模式,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19.8 m2,3次重复,小区行长6 m,6行区,畦作,2畦为一个小区(每畦种植8行)。采用人工精量穴播,每穴5粒,肥料采用基肥一次施用的方式,N、P、K比例为15∶15∶15的复合肥300 kg/hm2,于大麻出苗后2叶1芯时进行1次间苗,4叶1芯时进行定苗,保留健壮植株1株。其他栽培管理措施参照当地的高产栽培模式进行。

表1 不同密度处理试验设计Table 1 Planting density design

1.3 测试项目与方法

记录各生育期时间;在工业大麻成熟期,随机选取小区内长势均匀的植株10株挂牌取样,测量株高、茎粗、果序长度、果枝数量、小穗数量、千粒重、单株产量等指标,并取平均值;对小区产量进行称重测定,其中千粒重为小区收获种子均匀混合后随机测定。

在雄株工业大麻成熟后,测量各小区全部雄株纤维产量。

1.4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 2010对试验数据进行整理,使用DPS 9.5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播种密度对工业大麻株高的影响

由图1可知,两个品种种植密度和株高均呈负相关,即随着种植密度增加,株高逐渐降低。但两个品种株高降低的幅度稍有不同,品种A种植密度与株高相关性方程为y=-23.081x+350.39,相关系数为0.881 3,株高变化范围在173.7~310.8 cm;株高最高的是T1处理,株高310.8 cm,最矮的为T7处理,株高173.7 cm。品种B种植密度与株高相关方程为y=-24.793x+446.8,相关系数为0.848 9,株高变化范围在239.43~401.47 cm;最高的为T1处理,株高401.47 cm,最矮的为T7处理,株高239.43 cm。

图1 不同处理株高曲线图Fig.1 Plant height curve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2.2 不同播种密度对工业大麻茎粗的影响

由图2可知,两个品种种植密度与茎粗呈负相关,即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茎粗逐渐降低。品种A茎粗变化范围在0.48~1.77 cm,相关方程为y=-0.248 3x+2.330 4,相关系数为0.931 4。品种B茎粗变化范围在0.48~1.98 cm,相关方程为y=-0.215 2x+2.062 9,相关系数为0.937。两个品种茎粗最大的处理均为T1处理,最小的为T7处理。

图2 不同处理茎粗曲线图Fig.2 Stem diameter curve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2.3 不同播种密度处理对植株生长与物候期的影响

品种A和品种B的开花期和籽粒成熟期均有差异。由表2可知,品种A较品种B早熟。品种A花期在7月下旬,其中T7处理花期较其他处理提早;品种B花期在8月下旬,T7处理花期较其他处理推迟。品种A的籽粒成熟期在10月上旬,品种B成熟期在10月中旬。从采收期来看,密植的略早于稀植的,大约提早2 d,这是因为密植的果序小而集中,主要集中在主穗上,达到50%成熟时间较早;稀植种子主要体现在侧枝上的小穗,达到50%成熟时的时间略晚。

表2 不同密度对工业大麻生育时期的影响Table 2 Effects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growth period

2.4 不同种植密度对工业大麻种子及纤维产量的影响

如表3所示,不同密度处理对单株种子产量影响显著,两个品种单株种子产量都呈现出随密度降低而增加。品种A单株种子产量在1.20~97.44 g,处理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单株产量最高为T1处理,最低为T7处理。品种B单株种子产量在0.87~63.15 g,处理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单株产量最高为T1处理,最低为T7处理。

表3 不同密度条件下大麻种子及纤维产量统计表Table 3 Yield of seed and fiber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不同密度处理对小区种子产量影响显著,两个品种小区种子产量整体均呈现出随种植密度增加而显著降低。品种A小区产量在1298.70~1836.20 kg/hm2,处理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产量最高的为T2处理,最低的为T7处理。品种B小区产量在663.20~1336.95 kg/hm2,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产量最高的为T1处理,最低的为T7处理。

不同密度处理对雄株纤维产量影响显著,两个品种纤维产量整体均呈现出随着种植密度增加而明显提高。品种A纤维产量在457.05~926.25 kg/hm2,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纤维产量最高的为T7处理,最低的为T1处理。品种B纤维产量在462.62~1251.91 kg/hm2,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纤维产量最高的为T6处理,最低的为T1处理。

千粒重与种植密度之间的关系不明显。如表3所示,品种A各处理的千粒重在23.64~24.22 g,品种B各处理的千粒重在17.49~18.11 g。

综上,工业大麻单株和小区种子产量都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而显著降低,雄株纤维产量随种植密度增加显著增加,但种子千粒重没有表现出随密度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因此,在生产中单独以采种为主推荐1.67~3.33万穴/hm2。如能兼收雄麻,密度可适当增加。

2.5 不同种植密度对工业大麻产量性状的影响

由表3、4可知,种植密度对工业大麻植株的单株果序长度、果序数量、小穗数量、单株种子产量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且两个品种变化趋势一致,即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单株果序长度、果枝数量、小穗数量、单株种子产量均降低。品种A果序长度的变化区间为7.33~151.50 cm,果枝数量6.40~49.80个,小穗数量12.07~445.80个,单株产量1.20~97.44 g;品种B单株果序长度6.70~192.30 cm,果枝数量5.57~65.13个,小穗数量22.63~505.47个,单株产量0.87~63.15 g。总体来看,种植密度小的处理单株果序分枝长,果枝数量、小穗数量及单株种子产量高,这也为稀植条件下种子产量增加提供了理论依据。

表4 不同密度对工业大麻产量性状的影响Table 4 Effects of planting density on yield characters

3 讨论与结论

播种密度是影响工业大麻种子产量、雄麻纤维产量的主要因素。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有助于工业大麻生产构建合理的群体结构,兼顾种植生产和纤维生产两方面,实现生产效益最大化。

从果序长度、果枝数量、小穗数量等产量指标来看,稀植的种植模式,种子产量是以增加果序长度、果枝数量和小穗数量为基础,从而实现种子高产的目的。密植则主要依靠增加主茎上主穗产量和单位面积株数实现群体增产,单株结实较少,营养供应较为集中,所以密植处理达到50%种子成熟的天数略少于稀植处理。

在试验的过程中,因小区面积较小,稀植处理植株分支较多,植株高大,生长旺盛,种子产量较高,但成熟期不一致,易造成种子脱落,影响种子采收。密植处理由于植株茎秆较细,有折断倒伏现象,影响小区产量。结合本试验结果,建议在田间种植生产时,密度设计在1.67~3.33万穴/hm2。如果同时兼收雄麻,种植密度可适当增加。

综上,本研究通过对1-26和1-25-683两个品系进行密度比较试验,得出播种密度在1.67~3.33万穴/hm2的工业大麻种子产量最高,如兼收雄麻纤维可适当增加密度。在辽宁省工业大麻种子生产中推荐采用行距60 cm、株距50~100 cm,种植密度为1.67~3.33万穴/hm2。

猜你喜欢

株高大麻单株
无为市太平山枫香树不同单株叶片性状多样性分析
红松种子园单株ISSR-PCR遗传多样性分析
影响间作马铃薯单株块茎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
介绍四个优良小麦品种
5TR—20型水稻单株单穗脱粒机的设计
科技在线
不同栽培密度对柴胡生长的影响
玉米骨干亲本及其衍生系中基因的序列变异及与株高等性状的关联分析
玉米骨干亲本及其衍生系中基因的序列变异及与株高等性状的关联分析
大麻是个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