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选修课程《史料研习》的作业设计与实践

2022-07-14王涛

魅力中国 2022年3期
关键词:复句研习史料

王涛

(杭州市临平区临平第二中学,浙江 杭州 311100)

一、引言

概括能力是学生学习的核心能力之一。史料是历史学科的基石,而文献史料又是史料的主体类型。[1]文献史料多采用复句或句群的形式呈现。由于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取消了句群的教学,甚至弱化了复句分析的教学,导致了在学生面对大段的史料时手足无措,难以精准概括史料主旨,无法深刻理解史料内涵,最终产生了学习困难。[2]基于此,我们历史学科组倾力开发了《史料研习》校本选修课程,文献史料的概括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该门课程入选杭州市第七批精品课程,包括已经出版了的教材《智慧学历史—史料、史观与史论研习》和两本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作业文本《史料、史观与史论研习专项训练》、《高考选考冲击30 分》以及已经入选浙江省微课网的《史料、史观与史论研习》,初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资源体系。该资源体系面向全省、全国师生开放,使用量超过两万人次,初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跨学科的作业设计

作业文本不是一个静态的文本,而是一定教学理念指导下的产物。因此,要了解我们历史学科组所开发的作业文本,首先还得从教学理念谈起。文献史料的呈现方式有两类,一是白话文史料,二是文言文史料,两种史料的概括程序相同,遵循从局部到整体的归纳过程,从整体到局部的演绎过程,所不同的是文言文史料需要对字词进行诠释,因而本文主要是针对白话文的粗浅思考。运用语文上的复句或句群分析的方法,对史料所含的信息结构进行深刻解读。作业设计一般包括三个环节,一是理论阐释,二是课后练习,三是作业讲评,四是作业评价。对于史料研习的理论阐释部分,对白话文史料的概括问题进行系统整理。

以文字方式呈现的史料须遵循基本的语法规则。从教材和命题史料的选择来看,多采用复句或句群。分析句群的关系,理清句与句的组合方式,是把握史料主旨的基本思路。复句由两个以上的单句构成,表达比较丰富的内涵。而句群则是由一个语意中心统摄、关系密切的一组句子的集合体。从汉语的表达习惯来说,如果表达的意思比较复杂,往往不是用一个句子,而是用几个单句组成的复句或几个句子组成的句群来表达。从白话文史料的构成来看,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并列关系、承接关系、总分关系、递进关系、解说关系、转折关系、条件关系、目的关系、因果关系。

并列关系

并列关系是指几个分句或句子分别说出几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彼此之间呈现横向的平行关系。并列关系的复句或者句群在概括的时候,分句和句子的信息都要在概括中平等体现,不能遗漏。

【典例1】1952 年到1964 年,苏联政府收购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7.48 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69 倍。这是

A.推行农业集体化导致的变化

B.适应“加速发展战略”的需要

C.应对世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措施

D.调整农业政策的结果

试题分析:A 项错误,农业集体化是为了适应工业化的需要,导致农产品价格极低。B 项错误,时间不符,加速战略出现于戈尔巴乔夫当政时期,80 年代。C 项错误,世界农产品价格会有波动,但是不可能影响如此之裂。D 项正确,这一时间段属于戈尔巴乔夫当政时期,他对农业政策进行了调整,提高了农产品的收购价格,直接导致了农产品的平均价格指数的提高。

【典例2】1892 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试题分析:服饰是社会心理的最外层的表现。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服饰的改变能为改变人们深层次的社会心理创造条件,进而为改革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A 项错误,要改变人们的传统的穿着习惯是一个十分困难的过程。C 项属于偷换论题,依据材料,改变服饰服务于政治改革,而非为了改变国际形象。D 项错误,服饰是社会心理的直接体现,但不能简单地与政治态度等同起来,这一选项无疑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递进关系

递进关系是指后面的分句或句子与前面的分句与句子之间呈现一层进一层、逐层深入的关系。递进关系往往通过虚词“并且”作为标志。

【典例3】在《士与中国文化》一书中记载“15世纪以来,弃儒就贾是中国社会的普遍的新现象。不但贾人多从士人中来,而且士人也往往出身于商贾家庭。”由此可知

A.重商已成为明清时期社会共识

B.经济发展推动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C.儒家思想在当时失去正统地位

D.明清时期商人地位远远高于儒生

试题分析:题干材料是一个表示解说关系的句群,后一句是对前一句的解释说明。后一句又是一个表示递进关系的复句,强调信息“士人也往往出身于商贾家庭”。贾人与士人之间相互转化体现了在商业繁荣冲击下人们观念的变化。A 项属于偷换概念,商业影响增强并不意味着重商成为社会共识。重商是部分士人的选择,该选项以偏概全;B 项正确;C 项错误,民间弃儒不等同于官方弃儒,这属于偷换概念。D 项错误,偷换概念,商人经济地位较高并不意味着政治地位高,事实上,抑制商业发展、歧视商人仍然是统治者的主流思想。故选B。

【典例4】“任何政府侵犯了人民的权利,人民便可以不承认它,而且有理由起来推翻当权的统治者,夺回自己的权利。人们以暴力推翻封建暴君的专制统治,不仅是合法的,也是合理的。”该学说的影响不包括

A.彻底否定了君主制

B.动摇了封建主义的根基

C.成为资产阶级的革命旗帜

D.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试题分析:题干材料是一个表示并列关系的句群,从政府和民众两个角度表达了主权在民的政治理念;每一个分句又各自是一个表示递进关系的复句,强调后一信息。A 项错误之处在于表述过于绝对,且偷换论题,题干否定的是封建暴君而非一切君主。故选A。

转折关系

转折关系是指分句或句子之间在语意上呈相转逆接的关系,换句话说,后面的分句或句子不是顺着前面的意思往下说,而是转到了跟顺接意思相反或相对的方面。转折关系往往用虚词“但是”“却”“其实”作为标志。转折关系的复句或句群在概括的时候,要注意突出第二分句的信息,这是史料表达的重点。

【典例5】启蒙运动时期,欧洲一些启蒙思想家竭力推崇儒家学说,并加以借鉴;1840 年以后,启蒙思想逐渐传入中国,最初却受到了儒学思想家的抵制。材料反映了欧洲、中国对外来文化态度不同,其主要原因是( )

A.学说体系不同 B.经济发展不同

C.政治诉求不同 D.民族精神不同

试题分析:首先要研读题干,题干材料可以概括为:启蒙思想家推崇中国儒学而中国儒士抵制启蒙思想,这一思想差异的根源是什么?其次要逐一辨析题支。A 项表述正确,但是不是这种态度差异的根源。启蒙思想的核心是自由平等,儒家思想服务于等级制度。B 项正确,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源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同,西欧启蒙思想获得了充分发展,而启蒙思想在专制势力强大的中国则受到抵制。C 项表述正确,但是不能入选,社会思想的根源是社会存在。D 项错误类型与A、C 相同。故选B。

三、体系化资源开发

2016 年下半年,学校成为浙江省之江汇平台的基地学校,历史组教师依托之江汇平台开展学习资源的体系化建设。以杭州市精品课程《史料研习》为例,课后练习的编写一定要突出针对性和思维性。突出针对性,使得学生能够运用刚学过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注重思维性是出于精练的需要。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学科门类多,学习任务中,精练的价值远胜于题海战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整块的时间里集中提升能力,我们开发了纸质版的专项训练;考虑到周末回去时间学习时间比较零散,加上电脑和手机的普及,我们又开发了微课资源,共有40个微课,每一个微课都包含微视频和针对性很强的微练习。微练习的使用有不少优点。一是方便,借助电脑或手机可以随时随地地学习;二是高效,微课的使用能够有效地运用零散时间进行学习,可以节约时间;三是针对性强,微练习一般包括2~3 道典型选择题或非选择题,答案后面有详细的讲解,能够做到精选精炼,事半功倍;四是易于推广,由于采用了视频和电子文档的存储方式,可以无限制下载使用,有利于教学资源充分运用。我校历史组根据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并进行了细致地分类,形成40 个微课,极大地方便了学生使用。下面是微课的知识清单:

四、生本性作业讲评

在历史教学实践中,我们形成了“三维五环”研题模型指的是基于小组合作,以领题、研题、说题、议题与评题五个环节为主要实施过程,以三维分析法的运用为主要内容的研题模式。

(一)理论基础

1.系统论。系统论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它们互相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系统论的核心内容是整体观念,要素交互则是它的基本特征。学生主体性作业讲评模式视班级为一个整体,视每位学生为富有潜力的个体。通过自我组织、自我研究、小组讨论、自我讲解、你问我答、学生评价和教师点拨等形成,让全班学生实现思维深层次的互动,充分涵养思维品质,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2.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自主建构新知。在知识建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帮助者,是平等中的首席。在学生主体性作业讲评模式中,学生通过互动丰富知识,激活思维,在新旧知识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教师适时的点拨解决学生知识生长过程中的问题,帮助学生建构新知,提升能力。

3.知识螺旋理论。知识螺旋理论认为,在组织中存在着个人知识与公共知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具体可分为社会化、外在化、组织化与内部化四种方式。在组织中,特别是在学习共同体之中,两种转化和四种具体转发方式高效进行,促进个体知识和公共知识的增殖,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小组讨论、学生讲解、你问我答、师生互动等活动有助于学生把个人隐性知识转化为公共显性知识,同时也把公共显性知识转化为个体隐性知识,从而促进学习共同体知识的整体增值。

(二)实施要点

1.三维分析法。该方法创制于2018 年前后,完善于2021 年,已经体现在已经出版的校本学材《中学史料、史实、史观与史论研习》一书之中。解析历史题目需要坚持两个规律,一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即唯物史观;二是思维领域的特殊规律,坚持实证性与逻辑性。三维分析法中的“三维”分别指的是唯物史观、实证性与逻辑性。三维分析法是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在答题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2.五环研题。五环研题指的是在作业讲评过程中学生发挥组织者、讨论者、讲解者、评价者的作用,教师在学生互动中适时给予专业指导,从而充分激活学生思维、提升思维品质。这一模式的主要流程是:

(1)学生组织。由课代表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班约52 人,根据就近原则每四人或六人为一组,确定一个小组长,小组长主持本小组成员的讨论;设置记录员一名,教师设计表格,记录各组员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思维的精确程度;设置发言人一名,负责向全班同学汇报研习成果。小组内轮流担任发言人,目的在于人人参与课堂的氛围。

《史料研习》微课程知识清单

(2)学生领题。教师根据学生作业情况,选择典型错题,提前公布给学生,由课代表主持认领。领题是整个研习过程的第一个环节。

(3)学生说题。小组长主持试题研究,教师提出研习流程。流程包括三个环节:说答案;说题干;说题支。

(4)学生议题。议题指的是每个小组发言人(美称“小导师”)轮流发言,接受质疑,唇枪舌剑,汇报本小组研习成果。

(5)师生评题。对于讲师解释不到位的地方,或者讲师无法回答学生提问的情况,教师予以及时的专业指导。每节课由课代表主持,选出“最佳小导师”三名。根据表现年底在班级评优评先基础上适度考虑。

(三)评价策略

1.学生学习活动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表现。

学生积极参与度高并有效地参与,就能说是一堂成功的课。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可分为显性参与和隐性参与。显性参与就是指学生在小组交流、展示与点评中的发言及当堂检测中的练习,隐性参与是指导学生倾听、思考等。设计优秀小导师评价量表,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评价,激发学生参与研题的积极性。

2.教师组织活动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平等交往、有效互动,体现民主、平等与开放的课堂文化氛围。在我校的研题课堂中,教师总是让人“忽视”的,只有在学生讨论交流时出现意见分歧,教师才会“挺身而出”。三维五环研题教学活动组织得好不好,评价指标之一就是教师主宰课堂活动程度的高低。

五、结束语

文献史料概括能力是培养中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运用跨学科的方法解决历史问题,为问题的化解提供了新的路径。[3]从实践效果来看,学生获得了不少提高,同时也得到省内外同行的较高评价。2015 年上半年,在高二年级校本选修课堂上开设《史料研习》,学生报名十分积极踊跃,共开设四个班级,学生212 名。在四个选修班级使用了配套的专项训练,学生通过专项训练,史学素养明显提升,在杭州市七县市的统考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根据吉林省桦甸四中的邵明山老师、湖南省邹果成老师、福建的谢顺元等老师反馈,在使用了该作业文本后,所带班级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猜你喜欢

复句研习史料
连动结构“VP1来VP2”的复句化及新兴小句连接词“来”的形成
师生共生研习 点燃课堂活力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图像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史料整理:认识中国武术的一条路径
中日目的关系复句在句法层面的对比研究
哈汉复合句对比
史料二则
司法改革背景下民法实例研习课程设置构想
单位复句和双重复句中分句之间的停顿不应当用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