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基本活动经验累积为目标,小学数学教学“少教多学”模式构建

2022-07-14林玲严树祥

魅力中国 2022年3期
关键词:少教多学经验活动

林玲 严树祥

(甘肃省和政县马家堡中心小学,甘肃 和政 731200)

前言:“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是转变传统“填鸭式”教学的重要教育更新,也是能够突出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重要措施。作为学生的人生引导者,小学数学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在课堂中结合自身专业,采取最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手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这门学科的魅力所在,进而激发出学习兴趣,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这对学生的学习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实施“少教多学”的必要性

当前时代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担任着学生引导者的身份,要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探索与实践机会。但以往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往往会忽略这一理念,更多的会将时间花费在如何教才能让学生理解知识上,而不是凸显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上。这样的问题长久以来萦绕着小学教学的课堂。教师就会成为课堂的主导者,总是想以灌输式的方式,将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尽数传授给学生。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时常会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学生也没有能力一次性消化掉非常多的知识,就会使教学的效率降低。同时,由于教师授课时间过长,导致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的时间减少,所以以往传统的多教少学的教学方法,不仅仅会带给教师更多的压力,也会让学生产生焦虑,觉得数学这门学科学习起来是十分无趣的,致使今后的教学效果十分不理想[1]。

比如在学习《圆柱与圆锥》的知识时,本堂课主要是带领学生了解圆柱与圆锥之间的区别,同时让学生懂得如何判断圆柱体,进行圆柱体和圆锥体的特征认知,所以这堂课的知识点较多,首先从圆柱的认知开始。为了怕漏掉一些关键教学点,教师如果沿用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就会针对每个教学节点进行细致讲解,为学生介绍圆柱体的高、底面以及侧面,通过多媒体PPT 课件的演示,让学生了解圆柱体的形态。整堂课教师带领着学生学习,学生没有得到自主探索与实践的机会,导致最后教师心力憔悴,但学生也没有切身体会到知识的本质,还有一些知识会被学生遗忘,这也归结于学生没有将这些知识牢牢记忆。所以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应当被摒弃掉[2]。

有了圆柱体教学的经验,教师在进行圆锥体的教学时,先确定本堂课的重点是确保学生可以正确判断圆锥的特征以及了解圆锥的形成。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当不再一味地去讲,而是将整个课堂的主导权交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双手与思维去仔细观察和探索,可以适当与同组的成员或是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讨论。自主的探索出圆锥的特征,总结出圆锥是否是只有一条高、一个地面和一个曲面。教师在整个教学中通过问题的引导,帮助学生指向正确的学习道路,其余全部交给学生自主探索。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知识印象,同时这种动手实践操作的教学环节,也满足了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需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整个小学数学课堂氛围达到最高,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并深入记忆。

二、“少教多学”理念的意义及应用方式建议

(一)精心构建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态度

作为整个教学课堂的设计者,小学数学教师为了突出“少教多学”的理念,就应当注重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是否能够顺利且完美,都依赖于整体教学框架的设计与其内容的安排。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应当了解“少教多学”理念的意义,然后做好备课,认真研读教学内容,确定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在教材内容的研读上,教师要了解巧妙使用教材的重要性,懂得利用教材内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在掌握学习技巧之后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让学生“多学”,教师要“少教”,争取让学生自主发现数学问题,并能够利用自身知识储备或是思维的举一反三去解决问题。

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劲头感、产生问题意识。教师也要由原本的课堂主导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及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所在,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点播,这时的教师既是学生的合作者,也是学生引导者,同时也是教学的组织者。在这样的方式下,学生既掌握了技能,又可以将知识扎实的记忆在脑海中,让学生得到自己努力成果的喜悦,进而提高教学的实际意义[3]。

(二)针对学生实际情况,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的教育要求要给予学生更加广阔和自由的空间,也要求教师能够为学生创建更加适合学生学习的活动。传授给学生科学有效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掘出学生的个人潜能,实现多学、会学的目标。然后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能力加以教学内容的设计,以此来丰富整个课堂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多学。把学习的自主权完全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思维能力去思考数学问题,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和我会学。而针对性的教学,就是要求教师不能够对全班同学一起笼统的教,要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来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设计,在学生运用知识的理解基础之上,给予学生引导,将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搭建起桥梁,提高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加弹性的学习空间。

同时,教师也应当针对教学中的难点、重点,提前为学生找好教学规律,在教学中运用更加简单精炼的语言,帮助学生理清易混淆的点,或是易错点和易漏点。只要教师的教能够教到点子上,缩减语言,学生学习得多了,就能够提高整体教学的效率,这种少教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教学减少,而是将教学进行语言上的凝练,整理归纳而成简单但是具有实际意义的重点内容。蕴含着整个知识点的全部内容,让学生能够掌握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了教师花更多的时间教,导致学生学习时间降低,学习效率同时下降的问题[4]。

(三)给予学生启发教学,实现深度视域下的多学

教师作为学生的传道授业者,应当将启发性的教学理念融合到教学中,启发性的教学是指教师不能够代替学生学习和思考,避免灌输式教学的出现。鼓励学生自主发现数学中的问题,尝试去解决问题,实现深度教学,让学生在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思想,并将其融合到原有的认知结构当中。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找出问题的关联与迁移,同时进行决策和解决问题,教师所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帮助学生打开思路,给予学生更多思考的余地,适当加以引导,帮助学生扶正前进的路线,使学生养成良好且独立的思考习惯,促进学生的智慧与思维得到全面发展。

想要实现深度学习,从小学生的角度来看就是让学生的学习不再浮于表面和机械性的模仿,而是真正提高教学的实用意义,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在学习到等式的知识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或实践操作深入探索知识,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将整个天平两端的砝码在不同情况下的状态来剖析等式的性质。比如天平的两端一同加入或减去相同数量的砝码,天平依然平衡,当减去或是增加的砝码重量不相等时,天平就会失去平衡。本堂课的意义就是让学生在动手实践操作中,去感悟数学的本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能够在自主活动中感受数学,更加深入地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以基本活动经验积累为目标的“少教多学”策略研究

(一)优化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动手

数学是一门重视学生实践探索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基础学科,而实践操作是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认知的最有效途径,如果没有亲身经历的实践活动,就谈不上经验的累积。所以在基本的小学数学活动中,必须通过学生大量的实践操作,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感悟,从实验中循序渐进地获得知识。通过画一画、剪一剪、量一量、拼一拼或是摸一摸等等活动,刺激学生的感官,同时给予学生大胆思维的机会,让学生实践出真知,丰富自身基本活动经验。同时,教师也应当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落实少教多学的理念,教师所要做的只是基于学生恰当实践上的指引,更多的是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参与实践,通过教师安排的学习活动,给予学生更加直观的数学知识印象[5]。

比如在学习到有关三角形的内角和知识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撕下来,把顶点放在某一个点上一拼,正好是一个平角。或是用折叠法,把三个角往里折,重合顶点,拼在一起,也是一个平角。也可以用量角器来测量每个角的度数,然后将三个角的度数加起来,发现三个内角的度数和是180 度。这三种操作活动,可以激起学生更加直观的视觉印象。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度的结果,在整个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虽然费时不多,但得到了充足的亲身体验机会,让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的感受加倍。这种实践活动经验的获得,将成为学生今后深度学习与发展的重要基石。

小学数学的活动经验是在无数次的实践和思考当中积累的,所以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多多增加一些这样的活动来为学生积累经验,也要在活动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操作机会,这样的话,学生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都可以轻松的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难题。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激发团队意识,了解到有些活动是可以与身边的同伴一起合作解决。

(二)优化教学观察过程,鼓励学生积极观察

观察能力是小学生所要具备的最基本学习能力,同时观察能力也是小学生用来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之一。学生可以带有目的性的进行观察,也可以通过教师的观察活动来进行观察。在观察的活动当中,能够为学生积累学习素材与经验。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打下坚实有力的基础。但是在以往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忽略掉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引导,更多的是教师向学生抛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解答,最后由教师进行补充。面对学生不懂的问题,教师立刻给予学生正确的解答,导致学生没有形成观察意识,也没有最大程度地认真参与到观察活动中。对此,教师应当立足于“少教多学”的理念,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安排更多的观察机会,从一开始的学生尝试观察,到在观察中分析问题,最后通过观察中的问题与得出的结论来进行总结归纳,这一系列的过程是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重要过程,也是学生认知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教师应当为学生养成善于观察,乐于观察的好习惯。

比如在学习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拿出三张圆形的卡纸,然后用重叠的手法来观察,发现三个圆的大小相同,然后让学生在三张圆形卡片上表示出1/3、2/6 以及3/9,在与学生交流探讨的过程中,教师在黑板上为学生标出相应的分数。学生很快发现三个圆的阴影部分是同样大的,所以这三个分数是一样大的吗[6]?教师在学生已经思考的差不多时,就可以为学生进行补充:通过刚才的实验证明,阴影部分的大小是相同的,所以三个分数的大小也是相同的,教师在黑板上将三个分数化作等号。让学生观察这一组分数,虽然分数大小相等,但他们也有着一定的不同,是什么东西在变化,什么没有变。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说一说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学生会发现:三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在变,但是这个分数的大小没变。然后再由教师做最后的总结:先表扬学生的仔细观察精神,经过学生们的细致观察,发现这组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有所不同,他们的大小却一样,那么分子和分母发生怎样的变化它的大小会不变呢?让学生猜想验证,最后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三)优化教学思考过程,督促学生认真思考

小学生如果只是单纯的参与了教学活动,并不是意味着学生已经在此活动中获得了足够丰富的活动经验。所以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也是整个课堂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积累知识与经验,提高学习能力。想要拥有数学活动的经验,仅靠积累也是不足的,需要学生在反思和概括中了解数学的逻辑性,将所有数学知识内化为学生的活动经验,同时要落实“少教多学”的理念,鼓励学生自由进行反思与总结。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了活动后的反思,也就错过了解题的重要成果。

比如在学习鸡兔同笼的问题时,面对着这个经典又有趣的数学难题时。针对教师给出的题干:鸡兔总共21 只,他们的脚加在一起一共60 只,那么鸡和兔各有多少只?学生给出鸡16 只,兔子5 只的答案,但是这时教师不能够马上做出判断,而是要通过为学生设疑,让学生更加深入的思考问题。反向询问学生:你认为这个答案正确吗?为什么?让学生进行反思,对自己的回答产生质疑,然后重新计算或是推敲,发现问题的结果不正确,然后向老师讲一下做题的方法,虽然鸡和兔的总数是21 只,但是总腿数不符合条件。教师继续追问:为什么总腿数少了?那么是谁的只数少了,又或是谁的只数多了?这样一连串提问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动脑反思错误的原因,因为鸡算多了,而兔子的只数算少了,所以总的腿数就少了,当把鸡换成兔子,总的腿数就会增加两条,随着兔子只数的增加,鸡的减少,总腿数也在不断的增加。

不论是在哪一科目的学习中,成功和失败对学生来说都意味着是经验的积累。在上述所说到的所有数学活动中,当学生发现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式不太适用的时候,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应当善于帮助学生总结错误的经验,然后将其转化为学生进步的助力,进一步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想一想这些问题都出在哪里,为什么结论会与自己猜想的不一致。让学生在失败的经验中总结出问题的症结,进而深入思考解决的方向与应对的措施,反思自己解题方法的合理性。同时也提高学生解题的严谨度,这将是对学生十分有益的活动经验。

结论:综上所述,“少教多学”是当下最能够落实新课改革理念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能够体现现代化教学的凭证。只有教师充分落实“少教多学”,给予学生更多的对知识的自由探索与思考时间,就可以发挥出学生的无限潜力,让整个数学课堂焕发生机。在日常的教学基本活动中积累学习经验,为学生未来的深度学习奠基,确保学生能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顺利前行。

猜你喜欢

少教多学经验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少教多学”在中职计算机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