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高”背景下提升高职水利类专业群实践教学效果的研究

2022-07-14韦庆华张宪明刘俊宏刘志枫

广西教育·C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双高实践教学高职院校

韦庆华 张宪明 刘俊宏 刘志枫

【摘要】本文分析高等职业院校水利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创设实景真训环境、虚实结合解决实训教学难题、双线混合多维评价过程考核、思政贯穿实训全程等策略,以提升水利类专业群实践教学效果,构建综合育人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 水利类专业群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15-0088-04

水利工程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保障之一,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关键在于水利人才。高职水利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以面向岗位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加强学生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工作的中心。2019年教育部颁布的水利类专业教学标准明确指出,课程实训是实践教学环节不可缺少的部分。2019年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着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到了必须下大力气抓好的时候。”因此,在水利行业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型升级以及“双高”建设背景下,如何培养产业升级所需的高质量人才,提升实践教学效果、探索符合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学模式、加快实践教学改革,助力从工程水利到资源水利的转型升级,是水利类高职院校亟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水利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是水利类各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核心课程之一,主要研究各类水工建筑物建造过程中所涉及的施工工艺、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实践性和综合性。自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成立以来,水利类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训主要是根据区内的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情况,根据教学实际,安排学生到西津航运枢纽、老口航运枢纽,大藤峡水利枢纽、邕宁水利枢纽或桂中治旱工程等项目开展施工实训。但是,随着区内水电开发接近尾声,大型在建水利工程逐年减少,同时受水利工程现场的施工季节、施工安全、施工进度、生产安排等现场管理诸多因素制约,水利类专业在生产实践教学环节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校外实践场所难以充分利用。只有踏入在建工程的施工现场,学生才能充分掌握具体的水工建筑施工工艺、施工方法以及相应的施工设备,同时了解岗位施工环境、感受施工氛围。但是,当下校外实践较为依赖具有一定规模的在建工程,如广西“十三五”期间列入国家172项节水供水的两个重大水利工程——大藤峡水利枢纽和落久水利枢纽(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分别位于桂平市和柳州市,距离学校达300多公里,且项目建设地点分散、施工周期长短不一,导致实践场所不固定,学生需辗转多个场所开展实训,在安全性、实用性、方便性等方面均有欠缺。

第二,校外实践时间、地点难以管理。教学安排一般根据人才培养需求确定,其内容往往相对固定,并需要统筹考虑时长一个学期的学情且提前安排确定。然而开展校外实践时,在建工程的施工进度是否符合预设情况、气候条件是否合适、实践安全条件是否满足要求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校外实践环节的效果。同时受地点、时间和成本的限制,实践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校方无法自主选择,因此实训对接单位只能基于施工现场的实际进度和安全管理等条件灵活处理。课程教学进程安排很难与工程建设进度无缝对接,一旦错过既定的实践時间,往往难以再次集中开展校外实践。

第三,实践支出成本居高不下。一方面,校外实践地点多数地处偏远,难以实现实训当天往返,出于安全考虑学生需要集中食宿管理。实训期间的交通和食宿服务等都是校外实训的直接费用,据测算,校外实训一周的平均支出费用不低于1 000元/人,显然这些实践成本会给学校和学生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由于校内教师对每个具体工程施工现场的建设内容和建设情况并不熟悉,校外实训只能聘请企业教师授课,需要额外支付企业教师的授课费用。不同工序和不同工种的施工场景,需要不同的企业教师分别进行讲授,使实践成本不断攀升。

第四,实践教学目标难以达成。一方面,高校扩招后须进行生产实训的学生越来越多,不论是分组实训还是按班集中实训,都会给对接单位带来种种不便,同时施工企业出于安全和生产效率的考虑,基本不允许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学生近距离接触真正的工作面或动手操作仪器设备,造成实践效果大打折扣。另一方面,来自企业的工程师或技术员实践经验丰富,熟悉工序工种,但是多数企业教师缺乏教育教学实践经验,难以把握实训教学的重难点,所以教学质量参差不齐,也导致整体教学目标难以达成。

二、水利类专业提升生产实践教学效果的措施

现代型水利的发展需要大批合格的人才,这对水利专业的实践内容和实践目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同时降低实践成本、打破实训时空限制,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基于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建设仿真教学资源,打造固定可控的虚拟仿真教学空间,利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式,实训全程融入课程思政,推进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提高水利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

(一)内外兼修,创设实景真训环境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依据水利类专业的生产实践教学目标,结合施工现场的位置和工程环境复杂程度,在校内建设一个功能齐全、设施完善、安全高效的实训基地。现已建成的水利施工实训基地建筑面积6 000m2,采用剥离式展示的仿真实体,不仅能够满足辅助专业理论教学需求,同时又能突显水利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的实时实践性。学生能够在课上课下随时随地就近观察,更能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全面提升学生的资料分析能力、动手能力、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校企合作打造仿真实际工程的“一部一馆八平台”水利施工实训场,即一个模拟经理部、一座安全教育馆,其中包含导截流、重力坝施工等八个施工实训平台,打造“实景真训”环境。在满足在校学生专业技能训练需要的同时,也可为企业员工提供水利施工技能培训,并能为全国职业院校水利类专业教师提供实践技能训练服务。整个基地与学校整体环境相协调,呈现学院的水利特色,成为校园文化的新景点和教学改革的新亮点。

在校内实训基地开展“实景真训”,可以有效解决“教”与“学”重复的问题,但仍存在局限性,比如无法体现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宏观布局、整体体验感不够强烈等。因此,仍需校企合作共建紧密型的校外实训基地,实现内外兼备,才能保障水利类专业群学生施工认知、施工过程实训教学、顶岗实习等教学需求,实现工学结合。根据教学实际,通常采用两种方法:方法一是采用传统的“工程现场观察+企业教师讲授”的教学模式,即在企业教师带领下进入工地,并对正在实施的工序进行详细讲解,该方法的优势是能真正展现施工现场的布局和规模,不仅能在“点”上传授施工技术,还能在“面”上激发学生的全局感受,有利于把握各施工要素之间的关联性。方法二是采用“互联网云端远程直播+讲解方法”的教学模式,即利用远程集控中心和智慧水利教室与施工现场同步连线,企业教师线上直播和讲解,可随时切换远近景,降低实习成本和安全管理风险,有效解决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实践教学难题。

(二)虚实结合,解决实训教学难题

水利工程施工项目所涉及的工序较多,每道工序的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单元(工作仓)的质量。现场施工完成一道工序的时间较短,工序一旦完成,很快就会被覆盖隐蔽。校外现场实训的时间有限,导致工序施工难以重复教、重复学和重复练。针对施工过程“难训练”的教学困难,校企共同开发水利工程施工虚拟仿真系统、三维仿真水利施工动画资源等,解决真实水利施工现场“一次操作”教与“频繁操作”学的过程难题。另外,针对施工操作“难再现”的教学困难,校企通过虚拟仿真和实体仿真平台建设,如水利工程施工仿真沙盘、水工隧洞实体仿真等教学场所,创设施工技能演练环境,切实提升实践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施工综合能力。

以大体积混凝土拌合工序实训为例,不论在校内还是校外实训基地,由于用电安全或设备安全的原因,难以通过让学生下场拌合大方量的混凝土实现掌握相关知识点的目的。因此在实训过程中,院系借助虚拟仿真技术再现知识要点,将各级骨料堆放区、粉剂水剂存放罐、送料系统、配料称重系统、控制系统、配合比转换、拌合顺序、拌合时间和相应检测点等教学内容在虚拟仿真技术中建模,并将主要知识要点附加到三维模型之上,综合采用三维动画、三维模型、三维交互、二维互动等多种形式,构建完备的VR教学资源包,实现知识内容的可视化呈现和虚拟实践考核。依托虚拟仿真技术练习,学生可掌握拌合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每个操作步骤对前后工序的影响,并拥有足够多的实践机会。借助虚拟仿真技术不仅不受外界条件限制,还可以重复操作,即便学生有意试错也不会造成材料浪费和机械磨损、出现安全问题,具有绝对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特点,可有效解决实训条件与实训需求、实训之间的矛盾。

(三)双线混合,多维评价过程考核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结合水利类专业群的《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课程实践目标,围绕“安全+技术+质量”三个维度开发了12个实训项目,包括安全教育(必选)、识图算量(必选)、导截流、地基处理、钢筋验收、模板验收、隧洞施工、水闸施工、渡槽施工、混凝土温控和混凝土质量检测等。专业教学根据其特点和实训时长合理选择实训项目,考核由校内教师和企业教师综合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接下来以导截流实训为例介绍。

首先,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在线上发布项目资料和小组任务并对学生分组。组内按组长、讲解员、操作员、资料员和记录员等职责进行分工。分工完成后,小组成员根据考察河床地形、量测相关数据的情况,选择合理方案并绘制导截流方案草图(如图1),根据草图计算相应的截流材料用量,明确截流各工序步骤。线上提交草图经教师评审通过后方能进入下一步工序。

其次,在课中实施阶段,按照导截流方案和各自的任务分工,组长向指挥长(教师)介绍准备情况,申请实施方案。取得同意后各司其职,组长负责协调,讲解员按工序顺序讲述具体做法,操作员依据讲解配合操作,资料员进行图像拍摄,记录员及时记录教师以及其他组成员提出的问题,组员可立即答辩或完成操作后答辩(如图2)。实训过程中,教师可就安全文明施工要求,多维考核评价小组分工、成员协作、技能展示、语言组织、创新创意和答辩等方面的情况。这样的评价方式打破传统的以结果为主的考核方式,突出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和企业评价的实施过程环节考核。

最后,在课后环节,小组根据课前课中环节存在的问题,结合实训时的感想优化提升,最终整理实训过程材料形成成果提交。

(四)立德树人,思政贯穿实训全程

学院一直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德是人才的根本,一个优秀的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品德,才能真正成为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才。立德的最终目标在于树人,德才兼备才能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实训过程中基于“岗赛证”开展知识教育、技能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劳动教育,有机融入新时代水利精神,贯彻能吃苦、能施工、能协同、能求实、能担当、能创新六能并举,实现“五育六能”。实训教学内容包含单人任务和小组任务,通过各个实训项目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内容,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建设理念,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职业素养。

如图3所示,在坝体质量检测实训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事先做好工具准备,按照试验规范科学选定测区和绘制测点,规范持握仪器和记录规范,记录数据时必须回报确认,严谨求实,不得弄虚作假。检测完成后及时回收工具、清洁工件,促使学生养成热爱劳动、文明劳动的习惯。而在坝体温度控制實训(见图4)中,教师要求施工员按图施工、规范铺设冷却水管,安全员严格履行职责、及时制止违反安全操作的行为,监理员认真监督工程质量、及时提出整改意见,通过小组任务角色扮演,着力培养学生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同时,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观察思考和分析讨论,自主发现现有方法或手段的合理性和不足,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新途径,优化改造现有方法或技术,形成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一次次行动实践在潜移默化之中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真景实训实践教学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着力点,能够有效提升人才岗位任职能力,满足学生职业技能发展的要求。通过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的“内外”兼修、虚拟仿真和实体仿真的“虚实”结合、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和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的“双线”混合以及“立德树人”思政贯穿实训全程的综合育人策略,专业教学标准得到落实,创新意识得到激发,岗位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团队协作意识得到强化,极大促进了水利类专业群的实践教学效果,是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三教改革”的典型案例。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广西11所“双高建设”高职院校之一,将进一步基于岗课赛证融通和校企联合,全力打造人才培养基地和终身教育的智慧水利特色示范性实训基地,致力于培养满足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水利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进.财经类高职教育中实践教学的地位与作用[J].纳税,2018(5).

[2]汪青青,张红萍.“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育人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2(4).

[3]宗钟凌,严福生,张瀚宇,等.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91).

[4]刘兰君.论确立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中心地位[J].中国成人教育,2008(14).

[5]钱晓蓉,蔡小红.关于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教育的思考[J].职业,2021(24).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厅教改项目立项课题“产教融合智慧水利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研究”(GXGZJG2018B036)、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改项目立项课题“提升水利类专业群实践教学效果的探索和研究”(2020yb04)的研究成果。本实训基地理论研究获中国水利教育协会2018—2019年度全国水利职工教育理论研究成果三等奖,教学实践获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专业一组三等奖。

作者简介:韦庆华(1981— ),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水利专业群教育教学改革;张宪明(1979— ),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水利专业群教育教學改革;刘俊宏(1983— ),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水利水电工程;刘志枫(1978— ),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水利水电工程。

(责编 罗异丰)

猜你喜欢

双高实践教学高职院校
同频共振四链联动,彰显“双高”院校科研担当
我校2020年“双高计划”建设研究成果展
我校隆重召开“双高计划”建设启动大会
牵手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四元并举, 德技双高” 的校本实践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