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构建与培养途径研究

2022-07-13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专业

杨 楠

(大庆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712)

20世纪末以来,大量的科研成果揭示出幼儿教育对人的终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幼儿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人们把幼儿教育称为“根的教育”。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教育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学前教育,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也逐渐重视学前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要“办好学前教育”。因此,培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求的优秀幼儿教师,是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随着“核心素养”概念越来越被人熟知,关于核心素养内涵的讨论也逐渐增多,1997年以来,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欧盟(EU)等国际组织先后开展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受其影响,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芬兰、日本、新加坡等也积极开发核心素养框架。(1)参见黄四林、左璜、莫雷等:《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的国际分析》,《中国教育学刊》2016年第6期。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辛涛教授等人对于核心素养的内涵和我国核心素养制定的原则等问题进行了较早的探索,从我国教育目标的嬗变出发,提出了核心素养的价值定位。(2)参见孙思雨:《国内关于核心素养研究的文献综述》,《基础教育研究》2016年第9期。“学生的核心素养应该是涉及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能力的要求,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3)参见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29页。如何培养学生从专业知识技能到实践教学,再到自我发展的终身学习能力,是现代学前教育从业者应当思索和探索的课题与任务。

通过梳理已有文献发现有关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丰富,但在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对象不够全面,大多集中在基础教育阶段,如小学、中学,很少有研究涉及大学生的核心素养,关于大学生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素养研究更少;从研究内容上看,已有研究大多集中在对国外核心素养经验的梳理及概念、内涵的厘清上,或者是研究者基于自己的研究主题和视角对核心素养的概念和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和探讨,而真正从实践出发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却不多;从研究方法上看,已有研究大多是基于对各地基础教育状况进行经验把握以及国际经验的梳理。因此,本研究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构建出学前教育专业独特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探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途径极具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

目前国内外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相关研究较少,参照已有文献及教学中的认识,(4)参见刘胜男:《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 核心素养的构成及特点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沈阳师范大学,2018年。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为:在学前教育学科培养体系下,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养成的满足个人未来工作、学习和生活所必需具备的基础社会知识、个人品德修养和综合能力素质。

采用文献分析、访谈、开放式问卷等研究方法,搜寻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密切相关的资料,向我省2所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发放正式问卷共计640份,回收问卷 626 份,回收有效问卷 583 份,回收有效率为 91.1%。

通过问卷调查以及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理解与判断,并结合前期的研究成果,初步构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包括职业道德与理念、专业知识与技能、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四个维度。(5)参见周梅香:《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探析——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视域》,《高教论坛》2017年第2期。见图1。

图1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图

由图1可知,本研究构建出的幼儿教师核心素养体系包含4个一级维度、9项二级具体内涵和25个三级知能指标。因此核心素养是一个复杂结构体系,其所涉及的内涵,并非单一维度,而是多元维度,同时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是个不断丰富、优化的动态模式,是随着教育的深化不断成熟完善,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递进超越的过程。

由于核心素养主要指标众多,需要遴选出主要影响因素,作为学生培养核心素养的主要方向。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开展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各个评价指标进行权重计算,最终得出核心素养体系绝对权重表(见表1)。

表1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绝对权重表

表1中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要素进行了权重排序,其中,一级核心维度按照核心素养指向主体进行划分,权重由大到小依次为 “职业道德与理念、专业知识与技能、自主发展、社会参与”;9项二级具体内涵是对一级维度的进一步阐释,权重由大到小依次为“师德修养、教学能力、终身学习、沟通合作、探究实践、幼教知识、专业素养认知、责任担当、科学儿童观”;25个三级知能指标则是对9项二级维度的具体性解释,权重由大到小依次为:“敬业奉献、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艺体表达与创作、创新意识、为人师表、自我反思、建立伙伴关系、主动探究、资源整合与运用、幼教政策法规与前沿知识、幼儿发展与保教知识、反思性实践、学习与发展环境创设、倾听与表达、职业理解与认知、健全人格、关爱并尊重幼儿、社会责任、自我管理、国家认同、游戏活动支持与引导、信息交流与反馈、专业使命感、一日生活组织与保育、维护幼儿权益。”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通过上述层次分析法的权重排序以及调查问卷,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中,师德修养、教学能力、终身学习、沟通合作、探究实践等是核心素养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在现实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可以针对性地寻求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

(一)在高校内需要根据学生成长特点营造核心素养的发展氛围

大学生普遍对新事物、新思想、新媒体等具有好奇心和学习的欲望,愿意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但也存在对陌生环境和条件的适应性较差、自我管理能力不佳,耐挫能力不强,合作意识不强,且未养成深究问题与质疑的习惯,这些制约了学生今后走向社会的自主发展。因此,学生踏入校园后,学校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个性化制定培养计划,营造核心素养学习环境,将学习节点前移。随着年龄与年级的增长,这些核心素养能力将让学生的思想更加稳重和睿智,思考问题更加全面,对待学习的态度更加严谨,对自我的了解和定位更加完全和深入。

目前高校学前专业在核心素养培养方面还停留在“一刀切”的阶段,没有在校园内形成核心素养的发展氛围,没有专业引导学生重视自我发展等,需要在课程设置、校园文化、机制考核中重视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及实践教学需要围绕“核心素养多元化”不断改革完善

学生的核心素养构成是多元化的,不仅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而且还包括更广泛的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以及专业理念与师德。因此,培养学前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只靠传统的课本教育远远不够,需根据多元化特点,构建新的多维教育体系,从不同维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让学生从专业知识技能到实践教学,(6)参见武琳:《幼儿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结构及特点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再到自我发展的终身学习能力,实现大学四年全程教学,以满足现代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多元化发展的需求。

通过前期检索调研,(7)参见吕晓蕊:《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建设》,硕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关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发展多元核心素养的研究少,在学校课内教学、课外实践、校外实习等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并没有落到实处。实践教学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环节,目前高校多在幼儿园建立实习基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去幼儿园实践锻炼,但大部分高校和幼儿园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从园校合作的内容和形式来看,基本没有体现互相合作的作用,多停留在形式和表面上,为完成任务而去完成,缺乏对幼儿园深入了解,没有真正参与到幼儿园各项活动中。(8)参见张冬梅、杨飞龙、程利:《基于园校互动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探究》,《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7年第7期。

(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需根据现代教育发展要求不断自我提升发展

核心素养属于一项发展的概念,既能够解释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也可以理解成“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其中,“发展”二字正是代表着核心素养的生命力。学生在发展核心素养过程中所具备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特征是发展性的体现。此外发展性也体现在构建学生自身的核心素养体系不得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所以,核心素养并不仅仅只是一个理论化、抽象性的“空架子”,而是需要按照学生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特征,将其培养目标细分为多个教育阶段的培养子目标,这也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实际发展要求。

学前教育专业的对口就业岗位是能在学前教育领域相关机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而其提供的此种社会服务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并难以替代。幼儿教师肩负着保育与教育的多重职责,牵涉到广大幼儿的健康成长,更决定着国家学前教育事业能否健康、稳定发展。

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学习特点决定着幼儿教师们要具有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具备扎实的学前专业基础知识。此外,幼儿教师需要承担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这一艰巨任务。幼儿园教学内容涉及语言、科学、艺术、健康以及社会五个领域,更加侧重于综合性与生活化,需要掌握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基本方法和策略,注重知识的联系与整合;能运用所学知识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能科学规划、组织和实施幼儿教育活动;能客观地、全面地了解和评价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途径

作为未来准幼教工作者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水平,努力成为一名出色的学前教育工作者。通过前述研究可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构成是多维度、多元化的,因此应根据其核心素养特点,有针对性地确定培养途径,达到高效培养的目的。

(一)在学校内营造发展核心素养氛围,形成校园文化,让学生具有更直观的感知

目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在核心素养培养方面,没有专门引导学生重视自我发展,没有在校园内形成核心素养的发展氛围。因此根据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征,需尽早在学校内营造核心素养氛围,帮助学生明确职业发展目标,激励学生主动提升自我。

首先,为使学生在步入校门之时便能感知到未来的职场氛围,让学生们在专业氛围中学习、养成专业意识和专业气质,可采取开展专业讲座、演讲等方式,让新生能够对自身职业素养具有更加系统、全面的了解和规划。一是培养学生职业认同感,乐于从教,了解幼儿教师的职业特征,领会学前教育对幼儿发展的价值和意义,认同幼儿园教师工作的价值和专业性,具有端正的专业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二是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对幼儿富有爱心、责任心,工作细心、耐心,努力做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三是培养学生职业修养,树立爱岗敬业精神,具有健全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具有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和艺术素养,举止文明礼貌,符合教师礼仪要求和教育教学场景要求。

其次,组织学前教育专业技能比赛、教学技能大赛等活动,在毕业晚会、重要节假日组织多样形式、种类丰富的汇报演出,或是学生之间的专业技能比拼赛事,展现学前教育专业核心素养。有效利用各种汇演或比赛平台,提升实践教学专业水准,激发学生自主提升个人专业技能的行动力,并把上述活动延续下去,每年选取固定的时期举办,形成院校文化,在学生中具有较广的认知度,从而使学生们能够有目标、有计划地锻炼自己,提升自我。参加活动的学生素养逐年提升,这类集中展示学生核心素养的活动,对于学生而言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活动评选出的优秀参与者,也为所有在校学生的成长、进步树立了标杆。

(二)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水平为目标,构建学前教育专业“三位一体”全程多维教学体系

根据核心素养多元特点,将专业课程教学、课外实践教学、校外实践研习合为一体,着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采用全过程多维度核心素养评估方式,体现以学生自评、互评为主,教师总评为辅,突出学生在学习与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三位一体”全程多维教学体系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主要载体,在充分尊重学生职前专业能力基础上,建立多维的实践教学内容、方式、途径、组织形式、环境与资源,以实现幼儿教师多维专业能力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现全程性有多维性。全程特征主要表现在实践教学体系渗透学生四年学程,而非阶段性教学;多维特征主要表现在多维专业能力和教育体系各要素的多维内容要。(9)参见董璐瑶、张晓梅:《学前儿童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及策略》,《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学前教育专业“三位一体”全程多维教学体系如下表2。

表2 “三位一体”全程多维教学体系

1.校内教学强调“专业知能一体化”,提升学生专业技能

(1)精修专业理论课程

专业课程学习是提高学生专业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与其他培训措施相比,专业学习以学生职业发展为教学方向,更加系统和高效;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为核心,使学生不断积累专业的核心素养。

专业理论课是学生专业能力发展的基础,专业理论课的安排应基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并针对专业理论课进行精讲。例如,要求学生对学前儿童发展科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保育学等专业课进行深入学习,选择基本内容、热门话题和前沿内容进行精修;教师完善教学方法,运用案例分析,讨论式教学等方法,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精讲,强化教育理论对学生专业发展的指导作用。开展课程教学既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要点,又能够促进其更快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让其专业理念、师德素养以及专业水平都得到迅速提升。(10)参见左瑞红、李锋:《关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研究》,《教育探索》2012年第8期。

(2)课外实践教学坚持“职业技能训练、第二课堂、实训室开放”三条主线

确定多维全程式实践教学体系中教育过程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依据各年级渐进式目标内容,结合学生基础和课程安排,确定恰当的实践教学内容,通过多维的方法、途径、资源开展实践教学。目前“重返实践”是国际上学前专业主流教育的趋势,世界各地大学将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技能课程作为培训未来教师的主要方法之一。专业技能课程是培养学生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渠道,在提供声乐、钢琴、音乐理论、舞蹈、美术等技能课程的同时,学校还可以为他们开设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是一种以课外实践活动为主的教育方式,是第一课堂教学活动的补充和延伸,促进学生消化第一课堂的知识。学前教育专业第二课堂形式多样,朗读、舞蹈团、合唱团、玩教具制作等,满足同学的兴趣爱好,更多地展现学生自我,重视学生在各类课外活动中灵活运用知识。有针对性地拓展课堂相关的深度和广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全面提升的教育;学校还应充分利用实训室资源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例如学前虚拟仿真实训室、儿童绘本戏剧创作实训室、婴幼儿保育实训室等,为学生提供专业技能培训拓展平台,通过创建新的实训项目,使学生专业技能培训内容越来越贴近实际,使学生专业能力进一步提升。(11)参见刘妮娜:《基于“核心素养”视角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研究》,《教书育人》2020年第3期。

2.校外实践深入幼儿园,培养未来职场“核心素养”

学生的幼教经验越丰富,核心素养水平发展的越好。由此可见,幼教经验是影响学生核心素养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前往幼儿园参与实践教学,可以更好、更直观地感悟专业素养。增加专业实习次数,将实习作为提升学生专业素养的主要途径,让学生进入幼儿园实习,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实际的职场环境,更好地领悟核心素养的具体存在形式。(12)左瑞红、李锋:《关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研究》,《教育探索》2012年第8期。在学校内,学生们往往只能通过课堂模拟教学来获得间接、片面、抽象的经验,无法通过具体的知识来创建真实的职业场景,所以可以按照课程教学进度以及专业需求,定期带学生前往幼儿园观摩学习,分析体会实际教学活动时教师与幼儿的行为规律,并总结经验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让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在校内外实践教学方法的设计中,需要结合不同教学内容的特色与要求,有层次分步骤进行。在课内实践教学中以案例引导为主,在课外实践中以研训指导为主,在校外实践中以实践督导为主。在学生的实践性学习方法中,我们将“疑、思、研、试、做、评”相互结合,拓展学前教育实践性教学,为学生增设调查研究、个案分析、课例研究、绘本设计等多个来源于实践的毕业论文选题项目,促进学生在做中学、做中研,为学生专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突出学生实践性学习的主体性、发展性。

以“以生为本”“以能为本”“以发展为本”核心理念为指导,结合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将幼儿教师应具备的基础能力和核心能力,再按照教学规律形成这些专业能力所需的知识、经验、技能等,在各年级分层次实践教学,并通过深入幼儿园进一步加强实践,使学生实实在在提升自身核心素养。

3.采用全过程多维度核心素养评估方式,确保实现培养目标

多维全程实践教学体系实施过程中,在评价的主体上,体现以学生自评、互评为主,教师总评为辅,突出学生在学习与评价中的主体地位;采用过程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突出评价的引导与发展功能。

教育见习、研习、实习的成绩,由课堂教学实习、主班教师工作、保育工作、教育调查、个人表现和教育实习报告六个分项成绩构成。每一分项成绩由实习小组、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和我校指导教师根据实习生的各方面情况,按照学生实习成绩评定参考标准,做出公正合理的评价,分别写出评语,评定成绩,权重各占1/3。

教育实习、研习、见习成绩=课堂教学分项分*30%+主班教师实习分项分*20%+保育员工作实习分项分*20%+教育调查分项分*10%+个人表现分项分*10%+实习报告分项分*10%。

学前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构成是多元化的,它不仅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而且还包括更广泛的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以及专业理念与师德。因此,在对核心素养评价时,综合考虑核心素养知识、能力和态度三个方面,建立多元综合评价机制,而不仅限于一个指标。全过程多元核心素养评价参照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计划,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考核指标涵盖幼儿教师基本专业能力的全部项目,每一项考核指标又分为具体的项目,将评估与指导有机结合,有利于发挥过程评价的引导功能和结果评价的改进功能,从而促进学前教育专业能力培养质量的提升。

(三)注重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自我发展,强化社会参与能力

随着对学前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提升,学生历经了了解、理解到自我超越的阶段,同时通过幼儿园实践教学,明确了自身职业定位与职责,他们会自然地将学校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转化为自身努力学习的目标,真正实现“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完成自我发展、终身学习的良好转变。这种通过自身努力达到职业需求后而产生的积极体验,是学生不断向前发展的源动力,即我们常说的“主观能动性”。只有不断让学前专业学生体验到这种主体能动性的增长,他们才有可能真正成长为自主学习和发展的主人。同时,为提高学生走向社会后的适应能力,应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素养,使学生尽快融入社会。

1.提高专业学生的知识素养。教师作为教育者和传授知识的主体,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升自我的综合知识素养。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说,首先要加强自我教育,在日常的学习与今后工作当中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最好的方式就是与儿童一同学习成长。在这一过程当中,学校要注意为学生自我学习提供充足的条件,在为学生准备丰富的学习资源的同时,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例如经常性地组织学生一起进行实践教学经验探讨,让学生在借鉴他人成功经验的同时学会反思自己。除此之外,建立公平有效的评价机制,根据具体合理又全面的评价标准,也可以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总之,提高学生的综合知识素养既需要学生积极主动,也需要外部条件给予的支持,内外因共同作用,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幼儿教师。

2.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首先需要教师树立创新意识,明确创新对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在幼儿发展过程当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此外,开展学生创新技能培训、组织创新教学活动大赛等,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都是不错的选择。

3.强化学生的合作素养。强化学生合作,让学生在合作当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增长见识,提升能力。第一,强化不同学生之间的合作,在实训室和幼儿园内部为学生建立合作平台,不同班级的学生共同合作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第二,强化学生与其他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在幼儿园外部建立与相关机构合作的平台,如优秀示范园、幼儿教育培训机构等,在融合借鉴不同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四、结论

1.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研究成果进行分析,采用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与判断,通过层次分析法和要素排序法对修正后的核心素养体系进行权重赋值,构建出完整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体系。

2.在充分考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多元化基础上,探索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途径,通过营造核心素养培养氛围,构建多维全程式实践教学体系,贯穿于学生大学四年的专业学习之中,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多维核心素养;通过提高学前专业学生的知识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强化社会参与能力,让学生真正成长为自主学习和发展的主人。

3.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体系需通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不断实践和检验,加以完善后可以有效解决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由于研究周期较短,本研究成果在幼儿园实践环节的时间较短,还需进一步长期实证研究。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专业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