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匠心控源除隐患 细微之处守平安

2022-07-13吕林霖蒋瑞卿莫婕意

中国海事 2022年6期
关键词:钦州港渡船渡口

吕林霖,安 宇,蒋瑞卿,莫婕意

2022年4月,在争创广西海事2022年第一季度水上交通安全整治三年行动(以下简称三年行动)“每季一星”的评先活动中,南宁海事局与钦州海事局你追我赶、新招频出,最终以相同的积分,共享“每季一星”荣誉。三年行动开展以来,广西海事局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基层营造出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守护群众安全出行推进“四好渡口”建设

贵港辖区现有渡口84道,渡船184艘,渡运是群众日常生活中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为改善辖区渡口渡运安全条件,切实保障群众水上出行安全,贵港海事局推动地方政府,依托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加大对渡口渡运安全建设资金投入,完善渡口安全设施建设,健全渡运管理机制,强化渡船船员教育培训,联合交通运输等部门着力打造“四好渡口”(即:好渡口,渡口建设规范适用;好渡船,渡船适航证书有效;好渡工,渡工持证适任本职;好管理,渡运管理机制完善)。

“在广西海事局大力推动自治区政府将渡口渡运安全纳入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我们也就渡口渡运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积极向地方政府谏言献策。”贵港海事局船舶监督处副处长吴金娇介绍,现在候船亭、值班室、渡口“两线”(警戒水位线和停航封渡水位线)、渡口名牌、CCTV监控等基础设施正在不断建成,原来的小木船、水泥船也逐步替换成了船身统一着黄色,规范标注客渡船标志、船名牌、船籍港、载重线标志、抗风等级、载客定额和乘客守则,救生和消防设备齐全的标准化渡船。

设施是基础,制度是保障,监管是防线。吴金娇介绍,“近年来,贵港海事局通过推动地方政府建立健全渡口渡船安全管理责任,厘清各部门监管职责,建立专职渡口管理员、签单发航、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应急演练、考核等多项制度,坚持每年4月定期开展‘渡运安全月’活动,强化宣传教育,提高渡船渡工和过渡群众的安全意识及应急能力,不断强化渡运安全保障”。

“我的孩子经常需要乘坐渡船上学,以前总担心他路上会出事,现在看到渡口渡船设施变得越来越好,海事部门还经常来检查,教育孩子们上船要穿好救生衣,就会觉得很安心。”村民覃伟靖说起“四好渡口”,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据统计,三年行动以来,贵港海事局共推动地方政府出台渡运安全相关制度3项,开展联合检查73次,安全检查船舶1 184艘次,现场监督11 352艘次,纠正渡运安全相关缺陷隐患3 418项。

“落实好‘四好渡口’建设,是广西海事局贯彻落实自治区工作部署的一项重要举措和工作名片。强化水上涉客运输领域安全监管,不仅是深入推进三年行动的重要举措,更是关系到民生福祉一件大事、要事,我们一定要履职尽责,守护人民群众水上出行安全。”广西海事局安全管理处副处长汪翔表示。

护航区域经济发展聚焦重点水域监管

钦州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规划中陆海转运的关键节点之一,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在北部湾的出海枢纽。钦州海事局以三年行动为抓手,创新监管模式,深化隐患治理,构建了个性化的风险防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切实保障重点水域航行与作业“双安全”,让隐患治理成效转化为推动钦州港安全快速发展的强动力,助力钦州港加快建成北部湾国际门户港。

钦州港东航道10万吨级双向航道扩建工程于2017年7月开工建设。该工程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海上“大动脉”,是建设北部湾千万标箱现代化港口、区域性集装箱干线港的重要支撑。如何在东航道扩建施工的同时,满足船舶流量持续增加和确保船舶进出港安全的双重需要,是摆在海事部门面前的重大课题。

“扩建工程施工船舶数量多、施工工期长、通航环境复杂,对船舶进出港、港口安全生产影响大,一度成为困扰港口安全快速发展的难题。”钦州保税港区海事处三级主办朱永和介绍说。为了保障工程安全顺利推进,同时不影响港口发展,钦州海事局创新提出了“半幅通航半幅施工+临时管制”安全监管模式,通过海事“做加法”,根据潮汐和进出港船舶信息,分段组织航道施工和船舶进出港,同时设置专席对施工作业区域实施24小时实时监控,解决了航道施工与港口安全生产难兼顾的难题。

2021年11月5日,首艘30万吨级油船顺利进靠钦州港30万吨级原油码头,标志着钦州港正式跨入全国原油接卸能力最大港口“第一方阵”。

为保障该码头首次靠泊安全,钦州海事部门针对航道回淤、应急预案完善等问题,积极推动该码头前沿水域、主航道以及30万吨支航道扫测和疏浚。一方面为施工单位通航安全影响分析和施工保障措施提供专业意见,同时指导施工单位快速办理水上水下活动许可相关手续;另一方面利用电子巡航、现场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对疏浚水域实施重点检查,确保施工保质保量保速和施工安全。

“在海事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钦州港30万吨级原油码头安全、顺利投产,相较此前海上原油过驳方式将大幅度提高原油接卸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减少海上原油接卸作业风险和环保风险,企业的生产效益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感谢海事部门的主动担当作为。”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公司营销调运部主管张兆才高兴地说。

狠抓突出问题整治严打内河船涉海运输

2022年4月24日,在防城港海事局执法人员的现场监督下,防城港辖区一艘内河涉海运输船舶自行拆解,这是防城港海事局三年行动巩固提升年阶段,整治内河船涉海运输猎狐行动取得的新成果。

开展三年行动以来,防城港海事局坚持“盯紧关键水域,强化内外联动,依法重查重处,推动司法惩戒”等原则,持续开展“猎狐”系列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内河船舶涉海运输专项治理活动。

“‘狐狸’为了躲避监管,呈现夜间作业、偏僻水域作业等特点,我们及时调整措施,加大夜间巡航检查次数,取得了良好效果。”防城港海事局通航管理处处长贾海建说。

防城港海事局根据内河船舶在海上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排查辖区内河船舶非法从事海上运输的高风险区域,建立健全重点监管数据库,在茅尾海水域设置内河船舶非法从事海上运输拦截线,明确专项整治行动的重点水域、重点时段和重点对象,合理配置执法资源。

“除了分析‘狐狸’的行动特点之外,我们还强化内外联动,做到雷霆出击。”贾海建介绍,“在内部,优化联动模式,减少信息流转环节,缩短了从发现可疑船舶到采取行动的时间;固化案件处置流程,总协调部门、现场处置部门、法规部门、宣传部门密切配合,有效提高执法效率。在外部,加强与公安、水利、农业农村、海警、交通运输局等及钦州海事局的联合执法,建立完善内河船舶查处信息互通、执法互助等协作机制,形成执法合力,共同打击内河船非法从事海上运输行为”。

纸上谋篇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三年行动开展以来,广西海事局通过建立“两个清单”重大问题隐患“挂图作战”机制,实行可视化、精细化、动态化跟踪整治。推动自治区安委会将2项涉水隐患列入全区重点隐患督办清单,将水上渡运、非法载客旅游等4项突出问题纳入自治区政府十大集中攻坚重点任务。截至目前,已排查问题隐患147项,整改问题隐患144项,整改率97.96%,其中排查重大隐患18项,完成整改17项,重大隐患整改率94.44%。

坚持以“打造人民满意的海事”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影响地方民生经济发展的水上交通安全重点问题,着力优服务、强监管、啃硬骨、解难题,统筹安全与发展两件大事,巩固共享共管共治格局,全面提升辖区水上交通安全本质水平。广西海事局不断夯实区域发展水上安全防线,稳步推进三年行动行稳致远。

猜你喜欢

钦州港渡船渡口
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调研组到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管理委员会调研
界首渡口缅怀红军
汉江渡口——两代艄公的“价值观”
企业用行动投票,中国(广西)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营商环境获点赞!
每一个彷徨的人生渡口,唯有自渡
渡口
老杨公公撑渡船
破釜沉舟
钦州港30万吨级进港航道选线的优选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