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羽绒服防钻绒性试验方法浅析

2022-07-13包继欢

纺织检测与标准 2022年3期
关键词:针眼羽绒羽绒服

包继欢,张 瞳

1.江西省检验检测认证总院纺织品检验检测院,江西九江332000 2.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重庆401120

0 前言

防钻绒性是评价织物阻止羽毛、羽绒和绒丝从其表面钻出的性能。羽绒服钻绒现象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羽绒品质、服装面料、针密和针眼大小等。

羽绒纤维是蛋白质纤维,纤维截面为中空结构,具有包裹静止空气的能力。羽绒的绒毛带电,静电电容很小,只要含微量电荷,绒毛间就会相互排斥,彼此分离。绒朵中存在大量的纤维,静电作用使得彼此间距离保持最大,从而产生了蓬松性。填充在羽绒服中时,静电会使靠近面料的羽绒向外挤压,贴近面料。羽绒服受到外界挤压力作用,静止空气会从面料的孔隙或者车缝的针眼透出,此时贴近面料的羽绒会跟随空气一起钻出,造成钻绒现象。羽绒服钻绒现象主要表现为绒丝、羽丝的钻出,绒朵和其他形态的羽绒由于体积较大,一般较少钻出。相同含绒量,如果绒丝含量较大而绒子含量较低的话,发生钻绒现象的可能性会更大。

羽绒服一般以化纤面料为主,相对轻薄光滑,但大部分化学纤维的回潮率较低,容易积累静电。穿着羽绒服活动时面料摩擦会产生静电,在静电作用下,羽绒蓬松且呈放射状,羽绒服面料密度过低时,绒丝容易通过面料孔隙向外钻出。面料的织物密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羽绒服的防钻绒效果,织物密度越低,织物的组织结构越松散,孔隙越大,防钻绒效果越差。

在缝制羽绒服的过程中,不同大小的针号会在面料上留下不同大小的针眼。针号越小、针越细,在面料上留下的针眼也越小,羽绒不容易钻出。除了针眼大小,针密也会影响钻绒效果。

2 测试方法比较

目前,羽绒服防钻绒性测试相关标准有FZ/T 73053—2015《针织羽绒服装》(现行)、GB/T 14272—2011《羽绒服装》(于2022年4月1日被GB/T 14272—2021替代)和GB/T 14272—2021《羽绒服装》(现行)。比较分析了这三个防钻绒性相关标准的适用范围、试验原理、备样、试验方法和仪器等要求。

2.1 测试范围与原理比较

FZ/T 73053—2015《针织羽绒服装》和GB/T 14272—2021《羽绒服装》标准中都采用了转箱法进行测试,而GB/T 14272—2011《羽绒服装》标准则采用了摩擦法。这些标准的检测原理虽然相似,但摩擦法聚焦在面料和面料以及面料和填充羽绒之间的摩擦作用,摩擦的轨迹具有一定规律,考核的是面料或胆布的防钻绒性。试验模拟羽绒服在服用过程中所受到的摩擦作用,未完全包含实际穿着中的情况。而转箱法存在面料和橡胶球、面料和面料、面料和羽绒填充物以及成衣和橡胶球之间的碰撞、揉搓和挤压作用,不仅考核了面料的防钻绒性,还考核了缝迹线、针眼的防钻绒性。

FZ/T 73053—2015《针织羽绒服装》附录A 试验平衡时间为4 h 以上,其他两个标准要求的最低平衡时间更短。GB/T 14272—2021《羽绒服装》中附录D 规定,防钻绒性的测试不需要制备试样袋,测试样品为成衣,相比FZ/T 73053—2015《针织羽绒服装》及GB/T 14272—2011《羽绒服装》标准测试,更贴近试样在实际穿着过程中的钻绒情况,但同时加大了检测工作量。3种羽绒服防钻绒标准的比较分析归纳见表1。

表1 羽绒服防钻绒标准比较分析

2.2 测试取样比较

GB/T 14272—2011《羽绒服装》附录E中规定,当服装绗缝间距不在90~130 mm 范围内时,不适用方法A;不适用方法A的服装采用方法B测试,根据客户提供的织物缝制两个试样袋,并填充羽绒。标准对试样袋及填充的羽绒有所规定,起到了规范统一的作用,但和实际中羽绒服填充的羽绒有所出入。标准规定的仪器对夹具之间的距离为(44±1)mm,可能会存在试样之间无法接触,无法完成试验的现象。另外,市面上有很多羽绒服的绗缝并不满足标准要求,且不能提供胆布和羽绒原料,给检测工作造成不便。

FZ/T 73053—2015《针织羽绒服装》附录A的防钻绒性试验取样方式是在成衣上取样,试样袋带有服装本身的绗缝线,并直接以服装本身填充的羽绒作为填充物。目前市场上出现的羽绒服款式及设计层出不穷,而标准要求从成衣背后取一个试样,因此并不能完全代表服装整体的钻绒性。

GB/T 14272—2021《羽绒服装》附录D 对样品的要求是一件具有代表性的、不含影响试验结果的各种疵点的羽绒服。考核羽绒服整体的钻绒性,避免了服装款式设计多样、测试方法局限性带来的不能完全代表成衣防钻绒性能的问题。

2.3 结果计算与方法比较

GB/T 14272—2011《羽绒服装》附录E 是计算两个试样钻绒根数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FZ/T 73053—2015《针织羽绒服装》附录A 的最终结果为正向钻绒根数和反向钻绒根数的相加总和。GB/T 14272—2021《羽绒服装》附录D 出具的结果是成衣的钻绒值,即试样总钻绒根数除以试样相对面积。

各个标准之间的原理、设备、取样、测试方法均有不同,测试结果不具有可比性。

3 结论

综上所述,GB/T 14272—2011《羽绒服装》重点考核面料的防钻绒性,而面料的防钻绒性并不能完全反映实际穿着情况。FZ/T 73053—2015《针织羽绒服装》考核了面料和绗缝处针眼的防钻绒性,但面对款式、设计多样化的服装,具有一定的单一性和局限性。GB/T 14272—2021《羽绒服装》对防钻绒性做出了较大调整,更贴近羽绒服实际钻绒情况,直接测试整件成衣,无需破坏样品,避免了取样的难点,既考核面料的防钻绒性,也考核了缝迹线、针眼的防钻绒性。

因此,相比GB/T 14272—2011《羽绒服装》及FZ/T 73053—2015《针织羽绒服装》,GB/T 14272—2021《羽绒服装》标准中钻绒性考核更接近实际穿着过程中的钻绒情况,使测试结果更具普适性和代表性。这对检测机构及其人员提出了新要求,应及时对相关标准进行学习总结,以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企业应更关注羽绒服中所填充的羽绒品质,尽量从源头上减少钻绒现象的发生,还要密切关注羽绒服面料的织物密度和后整理工艺的选择,把控好缝制过程中针眼造成的钻绒现象。

猜你喜欢

针眼羽绒羽绒服
灵感跃动
新年新衣羽绒服穿搭指南
羽绒服究竟怎么选
街头羽绒也时髦
打针后如何避免皮下瘀青
针眼
——破溃
简单清洗羽绒服
树荫下的绣娘
羽绒棉没有绒
又美又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