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扎染技艺在革制品中的应用研究和创新实践

2022-07-13周旭东吴晶马佳敏林涛帅可玥

皮革科学与工程 2022年4期
关键词:扎染染料皮革

周旭东,吴晶,马佳敏,林涛,帅可玥

(四川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成都 610065)

引言

扎染又称扎缬和染缬,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印染技艺。早在东晋时期,我国就已经开始大规模生产用扎染制成的绞缬绸,其中在唐代最为兴盛。随着我国早期农业社会转型的冲击,很多传统技艺逐渐被工业技术所取代[1],但是近些年来,随着大众对于传统手工艺的关注,使得扎染技艺再次成为流行时尚并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文化回潮。目前国内外对于扎染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扎染的艺术价值、扎染的工艺技法、扎染的延伸设计与应用等方面,关于皮革扎染的相关研究比较单一,国内目前主要有刘永庆的《皮革扎染工艺及应用》,研究了皮革扎染工艺的程序和技法;程治桦的《植物靛蓝在植鞣革牛皮上的染色研究及其创作实践》,研究了不同染色条件下靛蓝对植鞣革染色实验结果的影响;刘望微的《皮革服饰扎染风格讨论》,研究了皮革扎染在服装服饰中的应用现状;国外主要有Sutyasmi S 等学者研究了复合缬染制革过程中油酯的影响作用。综上所述,目前学术界对于皮革扎染的应用研究理论和染色操作实践整体上还有待完善,对于扎染经典纹样与技法在皮革上的延伸设计和创新应用研究也比较欠缺。本文采用创新的研究模式,通过染色实验总结了皮革扎染的特异性和染色注意事项,突破了以往理论研究的局限性,对实验所得的扎染成品纹样进行再创性设计,为革制品设计与扎染传承保护提供参考,对皮革类扎染纹样的再造趋势与应用前景进行展望,并且为皮革扎染的现代化应用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1 扎染技艺

1.1 扎染技艺的工艺与流程

扎染技艺的流程大致可以分为扎结和染色两步。它是利用纱线、绳索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组合步骤后进行染色的过程[2]。其特点是用印染的织物将绳线打绞成结后进行印染,然后把打绞成结的绳线拆除的一种印染技术。其本质是防止织物的扎结部分染色,使其保持原色,未被扎结部分均匀染色,从而形成层次丰富、深浅不均的皱印和色晕。一般织物被扎得越紧、越牢,防染效果越佳。如果适当地放松扎缚线绳,使染料顺着扎结处的缝隙沁入织物里面,就会形成多层次深浅不一的过渡色系和色晕效果。

1.2 扎染技艺的色彩与图案特点

1.2.1 扎染技艺的色彩特点

用于扎染的染料主要是从青蒿、板蓝根等天然植物中提取的靛蓝溶液,所以颜色多以蓝白两色为主,通过蓝白两色的对比可以体现扎染生态环保、质朴自然的意韵。但是随着大众对于审美的多元化追求,扎染的色彩越来越丰富,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蓝色,具有丰富色彩的扎染产品也逐渐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见图1。

图1 传统扎染技艺的色彩与图案Fig.1 Color and pattern of traditional tie dyeing(图片源自image.baidu.com)

1.2.2 扎染技艺的图案特点

通常情况下,扎染的图案会随着扎结顺序和面料种类的变化而呈现出风格迥异的视觉效果。例如:利用夹染手法进行染制后的效果具有几何纹理的随意、自由的残缺美的特点;利用捆扎块状底物进行包染后的效果具有墨气淋漓、气势奔放的特点[3]。

2 扎染技艺与革制品设计

2.1 皮革扎染的原理

皮革扎染与普通扎染的原理类似,操作和流程相对来说比较简单。首先需要将皮革材料进行预处理,通过溶剂清洗等方式提高扎染皮革的上染率;再根据不同皮革的材质、特性和设计构思,运用合适的方法对皮革进行扎结;最后将扎结好的皮革放入器皿内,在提前配置好的染料和助剂中进行染色[4]。皮革扎染从微观层面上来说,是革纤维的分子结构被染料分子所吸附、结合物理和化学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过程。在染色的动态模拟过程中,吸附、均质分散、渗透和固色各个阶段都对结果有非常关键的影响。皮革扎染的工艺十分讲究,染液、坯革、外在因素等影响较多。染液的成分调配非常关键,坯革的品质更是不可忽视,外在因素如温度调控、液体浓度、酸碱性、不同种类的催化剂以及工艺参数、时间的设置都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品质。

2.2 皮革扎染的价值

将扎染技艺与皮革造型设计相结合,印染制得的图案精美绝伦,极具艺术特色,扎染皮革制品的现代化设计也蕴藏更加多元的风格倾向,其传统文化属性和现代审美的碰撞具有独一无二的时尚美感。此外,天然植物染料的染制以及用植物萃取液制造的植鞣革手工皮革制品,也更加符合现代人们绿色生活的品质追求,有助于逐步推动形成皮革染料环保发展的新趋势。基于目前中国皮革行业仍处于依靠出口加工原材料来实现价值增长这一初级阶段的现状,从提高皮革制品的附加值出发,探索扎染皮革发展的新思路,设计出具有时尚美学和实际应用价值的皮革产品,对于拓宽扎染技艺与皮革制品的发展道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5]。

2.3 皮革扎染的国内外应用现状分析

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扎染技艺不断与科学技术融合创新,消费者们也日益倡导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进一步推动了扎染风潮的强势回归[6-7]。据了解,国内已有很多皮革公司掌握了移接纺织品扎染技术,通过对服装服饰革制品面料进行扎染并生产出别具特色的彩色皮革制品[8],例如位于上海市的星隆皮革有限公司开发的绒面革扎染产品,色彩隐约淡雅,独具特色。如图2 所示,公司的产品线不仅局限于服装,还广泛应用于领带、手套、皮包、帽子等服饰产品以及坐垫、沙发套等众多家居产品中。来自北欧的平面设计师Bre,曾经尝试将扎染技艺的创意纹样融入到皮革设计之中。她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墨西哥的波西米亚风格,通过色彩和纹理,来传递沙滩、阳光慵懒舒适感的理念和情感,而她本身也对肌理纹样、色彩搭配等非常敏感,利用喷射、印染等手法在皮革上实现独一无二的视觉效果,打造出符合北欧简约美的皮革扎染作品。如图3所示,她还将扎染革材料加工成包袋、流苏绳、钥匙扣等,部分产品已经远销国外,有时创意比技术更加符合消费者的口味。

图2 上海星隆皮革有限公司开发的皮革扎染产品Fig.2 Leather tie dyeing products developed by Shanghai Xinglong Leather Co., Ltd(图片源自zcool.com.cn)

图3 设计师Bre 和她的皮革扎染作品Fig.3 Designer Bre and her leather tie dyeing work(图片源自sohu.com)

3 皮革扎染技艺的创新应用实践

3.1 皮革扎染创新实验概述

基于目前国内外皮革扎染的研究现状,为了探索皮革扎染在设计创新上的更多可能性,本次创新实验将利用不同的扎结手法,尝试不同的肌理效果和染色方式;对皮革染整后的图案进行再创性研究,尝试应用于不同的革制品设计中,增加皮革制品整体的视觉层次与触觉质感。

3.2 皮革扎染工具的准备

皮革扎染的工具主要有皮革染织物、针线、染料和辅助工具等。

皮革染织物要求比软面革更柔软、比服装革更丰满,柔软而丰满的坯革,可以为后续扎花创造良好的条件;针用日常的缝纫针即可,线要求牢固不易断裂即可,通常可以使用棉纱线和橡皮筋;在染料方面,一般使用合成染料用于工业皮革的染制,其中又以金属络合和偶氮型染料为主。这类染料在实现工业化和规模化生产过程中,因其工艺操作更简单、效果更明显、成本更划算、色谱更齐全而更具优势。但使用合成染料对皮革制品进行染色仍存在很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尤其是合成染料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的危害,以及革制品中致癌物质含量超标对人体的危害等。因此,本次实验将采用蓝靛泥染料,相较于合成染料,蓝靛是染色上染率、染色效果和染色方法都相对优秀的一类天然环保染料[9]。还有其他的辅助染色工具:染锅、加热器、搅拌棒、手套、水桶、剪刀等。

3.3 扎染皮革的实验步骤

配置染料→准备坯革→扎结→染色→固色→清洗→脱线→漂洗→晾晒→成品,见图4。

图4 皮革扎染实验步骤Fig.4 Experimental steps of leather tie dyeing

3.3.1 染料

在2.5 L 水中加入20 g 助染剂,混合搅拌成均匀的溶液。在均匀的助染剂溶液中加入100 g 靛蓝泥,使靛蓝泥在溶液中均匀分散;再向其中加入20 g 还原剂,通过搅拌使之充分接触、反应;将该溶液放置至少30 min 使染料充分还原;待染料的颜色逐渐从蓝色变为黄绿色时,说明已充分还原,染料配置符合使用要求,可以用于后续染色。

3.3.2 坯革

对于扎染坯革的要求是革身柔软、厚薄均衡、含水量大。由于植鞣革材质硬挺的原因,所以产生的肌理更具立体感,且植鞣革在上染前无需清洗表面的油脂、具有很高的上染率,因此本次实验将采用植鞣牛皮革。

3.3.3 扎结

皮革扎结的方法有很多,操作时考虑到植鞣革材料自身的特殊性,本次实验将采用云染、捆染、扇形染等扎绞捆绑的手法对植鞣牛皮革进行扎结。

3.3.4 染色

将扎结好的皮革放入器皿中进行染色,染色时间的长短、染料温度的高低、翻动频次等染色参数要根据扎结的技法和图案多次试验优选而定[10]。皮革的染色不同于一般棉布,染色温度不宜太高,在50 ℃左右最佳,以免造成皮革触感变硬。皮革浸染时间一般为10~12 min,在染色期间对染液和皮革搅拌2~3 次,使染液与皮革充分接触、吸附、结合,再将皮革从染液中捞出在空气中氧化20 min,以上流程则为一次完整染色。此外,还可以根据染液的情况和具体的染色需求重复以上步骤实现多次染色。

3.3.5 整理

为了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染色后可以使用醋酸或阳离子油进行适当固色。接着是水洗与脱结等工序,这些步骤与棉质品面料扎染相近。完成固色水洗等工序后,把捆扎的绳子脱结之后展平皮革,晾晒在通风处等完全干透,便可得到扎染皮革纹样,见图5。

图5 皮革扎染纹样Fig.5 Leather tie dye pattern

3.4 皮革扎染实验结果讨论

为了进一步探究皮革材料扎染的特异性,同时使实验结论更具普适性,还选取了普通扎染棉布作为对照组进行实验,具体比较分析结果见图6。

图6 皮革与棉布扎染的对比Fig.6 Comparison of tie dyeing between leather and cotton

3.4.1 皮革与普通棉布扎染的异同

皮革扎染和一般棉布扎染的步骤大致相同,但在一些细节处二者的差别较大。从图6 可见,染料在皮革制品上呈现的效果更加明显,晕染的肌理纹样也更清晰立体;绳线扎结的松紧程度不同,产生的纹样效果也往往不同。综上所述,扎染技艺在革制品中的运用,是一种简便易行、标新创异的染色方式。

3.4.2 皮革扎染实验的注意事项

1)配置蓝靛泥染液需要控制温度在适合的范围内,当环境温度过低时,可加入50 ℃的热水混合调节至有助于染料发酵的温度。

2)选用的坯革要厚薄均匀,太厚会影响扎花,过薄则会影响成革的丰满性及牢度;由于皮革的柔韧性较低,在设计图案时最好避免过于精细和复杂的图案;扎结皮革的方法非常多样,需要综合考虑皮革材料的特殊性,选择较为简便易行且符合皮革本身特点的方法进行尝试。

3)扎结的松紧程度要根据坯革的特点和所需效果而定,若要保持图案完整清晰则可以夹紧绳结,如需要图案产生模糊效果则可以适当放松绳结;扎线之后要用针线穿固定,以免染色时出现线迹脱落、图案变形的情况;扎结时通常使用干扎或湿扎的方式,湿扎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控制好坯革的含水量。

4)染色可在玻璃钢化槽或染色器内进行,各类染色参数,例如染色时间、染料剂量、温度和翻动频率等,应根据扎法及图案进行多次试验后确定,从而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

5)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染色完成之后的脱结次序会直接影响纹样的花型和色泽,脱结次序的不同会导致染料的运动途径发生改变从而产生不同的效果,如图7。若采用固色→水洗→脱结的工艺顺序,皮革表面产生的花型清晰自然,轮廓锐利;若采用固色→脱结→水洗的工艺顺序,在水洗过程中未与皮革表面结合的染料会流动至花型纹样的扎结处再次着色,最终使花型轮廓出现晕染的效果,呈现出朦胧含蓄的意境。

图7 脱结次序对纹样效果的影响Fig.7 Effect of knot breaking order on pattern effect

3.5 皮革扎染制品的创新实践应用

根据实验所得的植鞣革扎染成品纹样,为现代皮革扎染图案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模式,见图8。

图8 皮革扎染服装服饰设计实践Fig.8 Design practice of leather tie dyed clothing

首先在形式上对传统扎染图案进行解构,借助切割错位、重组混搭、拼贴叠透、正负交替等平面设计方法,打破传统扎染纹样连续对称的形式,如典型的米字形、四菜一汤等结构布局;再利用现代设计手法进行重组合成,产生现代科幻、千变万化的扎染纹样。

在如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完全可以借助现代化数字技术为扎染图案在形式操作和设计创意上提供支持。目前获取快捷多样新图案的方式有很多,可用于辅助设计的计算机软件也很多,例如CAD、Photoshop 和分形艺术设计系统等[11],都能快速处理图像,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的分辨率和像素要求,呈现多样化的立体和平面造型。例如在Photoshop 中,将扫描完成的点线面状扎染图案导入至图层中,选择不同的色彩范围和焦点区域,然后再使用通道混合器进行修改和调整,如色调分离、渐变映射等;利用拷贝粘贴功能,将不同的点线面状图案进行透视变形和排列组合,实现图案的组合创意;利用橡皮擦工具,将批量化操作中产生的机械痕迹去除,进而使扎染效果更加自然真实;Photoshop 还有滤镜和风格化操作系统,能够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和风格。

在全球互联网资讯的推动下,可以依靠市场最新的流行趋势预测分析,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进行皮革扎染图案的配色方案和创意风格设计;借鉴绘画艺术和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充分运用现代扎染技艺中的绞、褶、浸、绘、喷、刷等特殊工艺,将与扎染织物和图案相关的标志、字体、纹理效果等风格参数导入到变量数据组,然后再运用应用软件对其进行数字化建模和渲染。借助数码技术的优势,有时只需修改一个参数便可产生无数种新效果,更加方便、直观和快捷。随着智能模型设计技术的应用,设计师可以始终处于人机交互的状态,可以积极接受高频计算机图形带来的视觉冲击,更好地释放自己的创意灵感[12]。

4 总结与展望

将扎染技艺移植嫁接到革制品生产上是一种技术与艺术的创新性结合。相比于市面上其他工业产品,皮革扎染制品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其别具一格的印染效果是其他染色方法无法比拟的。如果要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扎和染必须要密切配合。从染色工艺来看,捆扎后的皮革染色处理操作工艺和普通面料几乎相同,并且在皮革上的染色效果好且效率高;从纹样形成来看,由于皮革材质相比普通织物各种力学性质都有所不同,捆扎的时候比普通织物难度要大,因其表面的纹路一旦形成更不易恢复,也使皮革的纹样效果更加清晰明朗,所以通过对捆扎力度的调控,可以得到更多样化的纹样晕染效果。在本次实验中,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针对不同皮革材质的扎染适用性、皮革扎染之后的固色持久性以及皮革大面积批量扎染的可操作性等相关实验细节和参数,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现阶段皮革扎染正处于工艺由单一走向多元,图案由传统走向个性的探索之中。虽然皮革扎染技术还未达到非常成熟的水平,但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来看,其别具一格的文化形象与独具匠心的视觉审美,已经让大家看到了它的市场潜力和发展机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皮革扎染在工艺和图案设计上的创新必将使皮革制品走向更加丰富多样,具有艺术表现力的未来。

猜你喜欢

扎染染料皮革
邂逅扎染 布里生花——从古法扎染师到新阶层守艺人
扎染对对画
皮革回潮
神奇的扎染
为什么彩色照片时间久了会褪色?
欢度佳节,芝加哥河又“绿”啦!
足球上到底有多少块皮革
染料、油和水
反春色彩 方巾扎染DIY
皮革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