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如何通过布置任务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2022-07-13顾金晶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 2022年5期
关键词:百团大战穗子立德

顾金晶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每位教育工作者都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教师在“传道受业解惑”的过程中要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帮助学生树立“四个自信”,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下面,笔者就以选自《聂荣臻回忆录》的《大战中的插曲》一文为例,谈谈如何通过布置任务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任务一:请结合你读过的战争题材的作品,谈谈这些作品有何特点。之后,阅读《大战中的插曲》,说说该文有何特点。

结合以往的阅读经验,学生畅所欲言,纷纷列举了与战争相关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他们表示,这类作品常常以塑造战斗英雄形象为主,在内容上多展现将士上下齐心、勇敢战斗的场面,或者体现军民团结、鱼水一家亲的场景;主题则多为反对战争、热爱和平。学生的视野非常开阔,阅读和欣赏过的作品比较多。对此,教师表示赞赏。之后,提醒他们深入思考《大战中的插曲》与众不同的地方。

在故事情节方面,有的学生指出该文的选材比较“小故事讲述了百团大战中一件曲折又有意义的事。在百团大战的“大”背景之下拯救两个小姑娘当然是一件相对较“小”的事,但是这两个小姑娘是日本人的事实又让这件“小”的事显得不那么“小”了:这不仅是送不送孩子回家的事,而且是与普通人生死攸关的“大”事,更是战争中敌我双方在人性上的较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家国情怀与人物命运之间的种种关系。作者在文章的开头简单交代了两个孩子的来历,但是对于如何安顿她们并没有一笔带过,而是以第一人称详细记录了自己的内心想法:从人身安全、成长需要等不同角度设想“将她们养起来”和“将她们送回去”的种种情形,分析各自的利弊,经过权衡后作出选择。可以说是“于细微之处见真情”。教师顺势指出:这种在“大”背景、“大”问题下对“小”人物、“小”事情的描写和处理,更能凸显作者行文的功力、构思的精巧。经此点拨,学生补充道:构思之巧,在于将双方置于敌对两个阵营。在文章中,作者并没有过多凸显敌我矛盾,而是将视线转移到战争中的普通人身上,将其转移到弱小无助、代表着未来与希望的孩子身上,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残酷的战争中对革命人道主义的坚守。从中,也足见中国人民的心胸与气度,见识与格局。

任务二:作者的目的不仅在于交代清楚这件事情的始末,而且在于想要通过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在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该如何表达与沟通。请你以观察者的身份,仔细寻找其中最打动人心的部分。

文中那封写给日本官兵的信,引起了学生广泛的关注和强烈的兴趣。教师可以请他们思考作者为何选择以书信的方式与敌人进行交流与沟通。学生阅读并梳理了书信的内容。在信中,作者概述了战争发生的缘由,明确了责任的主体,之后讲述了“送两幼女回家”的始末,并谈及撤这件事的原因,再次表明我方的立场和必胜的信念,并告诫对方务必早日觉醒。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已学的篇目《答司马谏议书》《与妻书》等书信体文本,帮助其完成任务。通过比较,学生发现书信是一种容易让对方接受的文体,委婉含蓄,又不乏温度和力度,能够引起对方的重视和思考。

任务三:教材中的非文字资源也是非常宝贵的。请你观察与比较课本中的两幅插图,说说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有学生指出:图中的主要人物都是聂荣臻和美穗子,无论是牵手还是握手,都展现出他们之间关系的亲密和感情的深厚。不同点在于两幅插图的时间相隔了近四十年,其间历经了中日战争和日本战败投降、新中国成立直至改革开放等,使人不由感慨:虽然时代在变化,但是人类对和平、自由的热爱始终都未改变。

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文本中有关侵华旧军人的感慨和来自日本各地的电报、书信、礼物等,进一步体会“美穗子这件事对中日友好带来的积极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这两幅图不是对比,而是一种升华。它们真实、直观地呈现出这件事情所带来的深远影响。作者所祈愿的“化干戈为玉帛”“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永不兵戎相见”,會让学生感受到他对生命的尊重、对和平的热爱。

任务四:挖掘并颂扬人性的光辉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文中的这段“插曲”处处彰显了中国军人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优秀品质。请你以评论者的身份,从社会功用的角度分析该文的现实价值。

学生查找了相关资料,了解了百团大战的激烈战况和战略意义,了解了日军残害中国妇孺老幼的罪恶行径。他们表示,虽心怀国仇家恨,中国军人却能够“区别对待”日本幼童,这是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决心的。简单的敌我矛盾却引发了人性善恶的冲突。作为百团大战的指挥官,我军高级将领聂荣臻不仅把两个孩子送到了指挥所,给有伤的小孩包扎伤口,找人给她喂奶,还把大一点的孩子拉到怀里亲自用小勺喂饭,用“太行山区最好的交通工具挑子”送她们。担心她们在路上哭,还在筐里堆了许多梨子。这些细节非常的动人,也展现了仁者的风范和大国的气度。即使放到现代社会,都足以令人感动至极、钦佩不已。

如果只是记叙聂帅施行仁义,那还不足以展现人性的至善至美。作者在文中还插叙了一个叫中西的日本兵留在中国工作生活的故事,从侧面说明这一“插曲”并非个例。有的学生表示:这“一笔”让文章的内容变得更加丰满了。聂将军对美穗子讲:“这件事,不只是我一个人会这样做,我们的军队,不论谁,遇到这样的事情,同样都会这样做的。这是我们的政策,是我们军队的无产阶级性质所决定的。”这说明我国军人拯救日本普通士兵和无辜百姓的事情并不少见,美穗子被救只是其中的一件小事。

作者并没有把笔墨全都花费在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而是把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放置于不同民族文化的冲突中,展现了时代对人性的考验。通过学习文章,学生真切体会到这一“插曲”恰是反对战争、热爱和平这一“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是笔者指导学生学习《大战中的插曲》的几点经验。通过布置适当的任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历史,学习革命先烈的优秀品质,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猜你喜欢

百团大战穗子立德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什么是百团大战?
什么是百团大战?
颂彭德怀大将军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老人鱼
老人鱼
老人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