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下隧道与跨河桥梁结合设计研究

2022-07-12邱金亮方水平

交通世界 2022年15期
关键词:基桩隧道桥梁

邱金亮,方水平

(1.抚州赣东公路设计院,江西 抚州 344000;2.江西省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江西南昌330000)

0 引言

为提高城市空间利用水平,满足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人们生活、交通的各种需求,地下隧道与跨河桥梁结合设计的项目不断增加,并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对于促进城市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为进一步保障此类桥梁隧道设计的科学性、安全性以及实用性,应加强对地下隧道与跨河桥梁结合设计的研究。

1 地下隧道与跨河桥梁结合设计思路

桥梁的主要功能是为车辆以及行人提供相应交通服务,满足人们出行需求。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交通压力也不断增大,同时,由于桥梁结构本身的特点,其对于车流量有一定限制,在通车高峰期,可能会存在安全隐患。为实现对人流量和车流量的分流,缓解桥梁运输压力,保障人们出行安全,本文提出地下隧道与跨河桥梁结合设计的思路。

2.1 设计思路

本文所讨论的结合设计,主要包括桥梁结构以及地下隧道两个部分,地下隧道位于桥梁的正下方,能够有效避免地下隧道绕开桥梁设计方案带来的空间浪费,并保持隧道与桥梁通行方向相同,用于辅助桥梁分流人群和车辆,保障交通的通畅性以及安全性。其中桥梁部分包括桥跨、承台、桥墩以及墩台,地下隧道部分包括基桩。横截面形状和结构设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相应结构[1]。该设计思路的纵断面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地下隧道与跨河桥梁结合设计纵断面图

2.2 方案优势

该方案的设计思路其主要优势在于地下隧道处于桥梁正下方,有效避免了由于地下隧道绕行桥梁而占用的大量空间,极大地提升了空间利用效率,同时还缩小了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围护施工的范围,进一步减少了土方开挖工程量以及相应成本,实现了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同时,通过地下隧道与桥梁的结合设计,还有效解决了交通运输拥堵的问题,能为人们提供更好的交通服务,保障了运输安全。

2 实例分析

2.1 工程概况

本文以某城市下穿隧道与跨河桥梁设计项目为例展开研究和分析。该项目施工路段全长10 230m,路宽50~60m 之间,根据该城市规划建设实际情况和要求,项目工程路段设计车辆行驶速度为60km/h,其下穿隧道路段长度为1 530m,高路段穿越的河道为复式断面结构,宽40m,该河道水位正常的情况下,水深在1.5m 左右,其洪水位河深可达3m 左右。由于项目所在地的地理位置特殊,其地层主要为素填土、黏土等,其抗震设防烈度需达到8 度。在实际进行桥梁和地下隧道设计的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科学进行设计,以保障桥梁隧道的使用安全[2]。

2.2 桥梁方案

结合本项目工程实际情况,此施工路段地面以及地下部分的宽度都较大,因此在实际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桥梁基础与地下隧道顶板之间相接触的情况,为进一步保障桥梁和隧道使用安全,应在合理的范围内,尽量缩短桥梁的跨度,以避免桥梁结构对地下隧道结构产生过多的荷载,影响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除要考虑桥梁和隧道的使用安全问题外,由于桥梁位于地面之上,在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桥梁美观性方面的问题,保障河道景观符合城市发展建设整体规划要求,结合本工程项目实际情况以及城市建设特点,选择拱桥方案。

在进行下部桥梁方案设计的过程中,由于本工程中地面道路宽度较大,因此,存在部分桥梁与地下隧道顶板相接,而另一部分桥梁位于地下隧道以外的情况。对此,在实际进行桥梁设计的过程中,为保障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提出以下两种设计方案:①为在地下隧道顶板位置,设置耳朵悬挑梁;②在隧道两侧位置设置闭合框架,以增加桥梁的稳定性。经过相应模拟分析之后,发现第一种处理方式与实际施工情况可能存在较大出入,且在地下隧道施工过程中,还会对周边土层造成不良影响,此外,悬挑梁还可能由于框架结构刚度影响而出现变形情况,影响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因此经过科学分析后,选择了第二种处理方案。

2.3 隧道方案

隧道的设计包括基桩部分、截面形状以及截面结构。本方案中,隧道与墩台下方均需要设置基桩作为支撑体系,基于本工程项目实际情况,相较于桥梁而言,地下隧道的年限较短,且沉降情况也较严重,为保障后续施工环节的便利性,同时方便后期地下隧道的维护和维修,避免在隧道维护保养或更换施工的过程中对上部桥梁产生不良影响,在本项目当中,并未将地下隧道与承台进行整体设计,而是在地下隧道底部进行了桩基设计,以实现对地下隧道的支撑[3]。其横截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2 地下隧道与跨河桥梁结合设计横截面图

在进行地下隧道结构设计的过程中,根据项目需求,设置管廊、人行道以及非机动车道等,以保障地下隧道功能的充分发挥,达到为地上桥梁交通分流的目的。除了图2 中所设计的矩形外,其横截面的形状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为圆形或者椭圆形。案例工程当中,其横截面结构设计为三孔,根据地下隧道的功能以及实际需求不同,还可将其设计为单孔、双孔或其他多孔结构。本案例工程中,将地下隧道设计为箱涵结构,主要包括顶板、侧墙和中墙三个部分,并在相邻通道之间设置盖梁等结构,以保障隧道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2.4 结构设计

结合案例工程实际情况,其上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板拱,采用无铰拱结构,设置拱轴中心半径为12.8m,跨径为20m,高度为5m。桥梁腹部拱圈为无铰拱和三铰拱两种形式,拱轴中心半径为1.95m,跨径为2.6m,高度为0.5m。桥梁下部结构设计主要针对框架下基础形式,根据实际情况,将其设计为4 孔框架,两侧框架宽度差约为4m,其中右侧相对较宽,地下隧道中间部分的宽度为28.5m,框内净高度为5m,并在地下隧道边墙以及中墙位置下方设置1.5m基桩,基桩纵向间距为4.2m。

2.5 设计分析

本工程下部结构相对较为复杂,为保障整个桥梁和地下隧道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需要对其受力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包括上部结构影响、桩基影响以及下部框架情况等,并进行边界条件模拟[4]。结合我国相关路桥设计规范,对项目工程边界条件进行模拟分析,根据案例项目土质,分别对其黏土竖向基床系数为5 000、10 000 以及20 000kN/m3三种情况进行分析,并分别按照这三个系数,对地基土中桩以及边庄的顶反力情况进行模拟和计算,得到的平均值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基桩顶反力情况

3 结语

本文探讨了地下隧道与跨河桥梁结合设计的思路,分析了该设计方案的主要优势,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根据该设计思路提出了地下隧道与跨河桥梁设计方案,介绍了桥梁以及隧道设计方案,明确了相应设计参数,并结合国家相关规范,对该设计方案进行边界条件模拟计算,结果表明,5 000kN/m3的地基系数适用于本工程。

猜你喜欢

基桩隧道桥梁
基桩检测技术在房屋建筑中应用剖析
云南:弥蒙高铁隧道全部实现贯通 弥蒙高铁最后一座隧道大庄隧道贯通
基桩超声检测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
桩靴形式对PHC桩穿透性能的影响
基桩检测中的静载试验法与高应变法的应用探讨
预见2019:隧道的微光
手拉手 共搭爱的桥梁
隧道横向贯通误差估算与应用
隧道横向贯通误差估算与应用
高性能砼在桥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