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域铁路连续梁桥墩合理纵向线刚度限值研究

2022-07-12韩志刚刘增杰

铁道标准设计 2022年7期
关键词:市域无缝限值

韩志刚,刘增杰,张 泽

(1.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武汉 430063; 2.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工程管理中心,北京 100844)

1 概述

温州市域铁路S1线[1]线路全长53.507 km,其中,高架线占39.112 km,正线桥梁地段铺设无砟轨道、无缝线路。相比国铁轨道,市域铁路线路具有小半径、大坡道的特点及频繁启停与折返的运营情况,市域铁路无砟轨道及无缝线路技术若采用国铁标准,不仅会提高土建工程造价,与经济合理、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不符。根据TB 10015—2012《铁路无缝线路设计规范》[2]相关要求,“无缝线路设计应根据线路、运营、气候条件及轨道类型等因素进行轨道强度、断缝安全性等检算”。

桥上无缝线路纵向力与桥梁墩台刚度密切相关[3-5]。针对铁路桥梁墩台纵向线刚度合理值,国内相关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崔宏[6]以梁轨相对快速位移和钢轨附加应力为限值指标,研究了3孔25 m连续梁制动墩墩顶纵向水平线刚度限值;刘刚[7]基于线-桥-墩-基础一体化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客货共线铁路(40+64+40) m连续梁墩顶纵向水平线刚度限值;朱浩[8]基于梁轨相互作用理论,计算了连续刚构桥不同墩刚度下的钢轨伸缩附加力、梁轨快速相对位移及墩顶位移,提出了2种不同跨长连续刚构桥固定墩合理线刚度;马旭峰[9]研究了铺设小阻力扣件条件下,不同跨长单线连续梁桥固定墩的纵向水平线刚度限值。

目前,对市域铁路连续梁固定墩合理纵向线刚度限值研究较少,为保证桥上无缝线路满足强度和稳定性要求,提高桥梁墩台经济性及合理性,提升城市桥梁墩台轻盈美观性,迫切需要对市域铁路桥梁墩台纵向线刚度限值开展研究分析。基于梁轨相互作用理论[10-12],建立了钢轨-桥梁-墩台一体化模型,对温州市域铁路S1线常用(35+50+35) m、(40+60+40) m、(50+80+50) m及(60+100+60) m四种连续梁固定墩合理纵向刚度取值进行计算分析,提出连续梁固定墩合理纵向刚度限值,为市域铁路连续梁桥墩设计提供参考。

2 梁轨相互作用计算模型

建立如图1所示的钢轨-桥梁-墩台一体化力学模型[13],该模型采用弹簧单元模拟钢轨与桥梁间纵向阻力,不考虑活动支座处摩擦作用,仅约束其竖向位移,固定支座与桥墩连接采用弹簧模拟。有限元模型中钢轨、桥梁均采用Beam3梁单元模拟;桥梁固定支座采用Combin14弹簧单元模拟;长轨条与桥梁及路基间纵向阻力采用Combin39非线性弹簧单元模拟[14-16]。

图1 梁轨相互作用模型

3 墩顶纵向线刚度控制标准

根据TB 10015—2012《铁路无缝线路设计规范》,以钢轨强度条件、梁轨相对位移及钢轨断缝值作为有限元计算分析限值指标。

(1)钢轨强度条件规定钢轨轨底动弯应力、钢轨温度应力、钢轨附加应力及钢轨制动力之和小于钢轨容许应力,表达式如下

[σd]+[σt]+[σf]+[σz]<[σ]

(1)

式中,[σ]为钢轨容许应力;[σd]为钢轨动弯应力;[σt]为钢轨温度应力;[σf]为钢轨附加应力;[σz]为牵引(制动)应力。

(2)在牵引(制动)力[17]作用下梁轨之间的相对位移小于4 mm。

(3)《铁路无缝线路设计规范》规定在一般情况下,钢轨断缝值≤70 mm,特殊条件下≤90 mm。为保证足够的安全余量,以70 mm断缝值作为限值指标[18]。

4 工况计算

以温州市域铁路S1线(35+50+35) m、(40+60+40) m、(50+80+50) m及(60+100+60) m四种最常用的连续梁建立有限元模型,分别计算钢轨纵向附加力及钢轨断缝值,提出不同跨度连续梁固定墩合理纵向线刚度限值。

4.1 计算工况

考虑不同固定墩纵向水平线刚度,对钢轨伸缩力、制动力、挠曲力、梁轨相对位移及钢轨断缝值进行计算,计算工况见表1,共160种工况。

表1 计算工况

4.2 计算参数

(35+50+35) m、(40+60+40) m、(50+80+50) m、(60+100+60) m四种连续梁左右各布置5跨35 m简支梁,简支梁两边为100 m路基,桥跨布置如图2所示。

图2 桥跨布置示意

连续梁及两边各两跨简支梁铺设小阻力扣件,其余桥跨铺设常阻力扣件,阻力参数值参见TB 10015—2012《铁路无缝线路设计规范》。混凝土梁取30 ℃年温差,设计时速为120 km,车辆轴重17 t,轴距2.5 m,列车荷载采用ZS荷载[19],制动力率取0.164。

4.3 钢轨强度条件限值计算

(1)钢轨容许应力

钢轨容许应力[σ]按下式计算

[σ]=σs/K

(2)

式中,σs为钢轨钢屈服强度,市域铁路采用U75V材质钢轨,钢轨屈服强度为472 MPa;K为安全系数,取为1.3。

经计算,钢轨容许应力为363 MPa。

(2)无缝线路温度应力

钢轨温度应力按下式计算

[σt]=EαΔt

(3)

式中,E为钢轨弹性模量,取2.1×1011Pa;α为钢轨热膨胀系数,取1.18×10-5/℃;Δt为钢轨最大温降,温州最高轨温59.3 ℃,最低轨温-4.5 ℃,锁定轨温为(27±5) ℃,因此,钢轨最大温降取36.5 ℃。

经计算,钢轨温度应力为92.504 MPa。

(3)钢轨动弯应力

钢轨动弯应力按下式计算

(4)

式中,M0为钢轨静弯矩;α为速度系数,温州市域铁路S1线设计时速为120 km,α取0.72;β为偏载系数,本线最大未被平衡超高按90 mm设计,β取0.18;f为横向水平系数,市域铁路最小曲线半径为400 m[20],f取2.0。钢轨轨底动弯拉应力为[σd]=166.508 MPa。

(4)确定限值

在不同工况下,钢轨动弯应力及钢轨温度应力为定值,即[σf]+[σz]<[σ]-[σd]-[σt],可得[σf]+[σz]<103.988 MPa。

4.4 无缝线路计算结果

(1)(35+50+35) m连续梁计算结果

(35+50+35) m连续梁固定墩取不同线刚度值,计算钢轨伸缩力、制动力、挠曲力、组合力及钢轨断缝值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墩刚度为350 kN/cm时无缝线路计算结果如图3所示。

表2 (35+50+35) m连续梁计算结果

图3 无缝线路计算结果(墩刚度350 kN/cm)

由表2可以看出,对于(35+50+35) m连续梁,钢轨伸缩力与制动力之和小于钢轨强度条件允许值103.988 MPa,梁轨之间的相对位移小于4 mm,故采用钢轨断缝70 mm限值控制刚度。当固定墩刚度为350 kN/cm时,钢轨伸缩力与制动力之和为54.1 MPa,梁轨相对位移值为2.3 mm,钢轨断缝值为70.0 mm,达到规范限值,因此,由断缝值控制的墩刚度限值为350 kN/cm。

(2)(40+60+40) m连续梁计算结果

(40+60+40) m连续梁固定墩取不同线刚度值,计算钢轨伸缩力、制动力、挠曲力、组合力及钢轨断缝值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40+60+40) m连续梁计算结果

由表3可知,对于(40+60+40) m 连续梁,钢轨伸缩力与制动力之和小于钢轨强度条件允许值103.988 MPa,梁轨之间的相对位移小于4 mm,采用钢轨断缝70 mm限值控制刚度。当固定墩刚度为450 kN/cm时,钢轨伸缩力与制动力之和为61.9 MPa,梁轨相对位移值为2.4 mm,钢轨断缝值为68.4 mm,因此,由断缝值控制的墩刚度限值为450 kN/cm。

(3)(50+80+50) m连续梁计算结果

(50+80+50) m连续梁固定墩取不同线刚度值,计算钢轨伸缩力、制动力、挠曲力、组合力及钢轨断缝值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50+80+50) m连续梁计算结果

由表4可知,对于(50+80+50) m 连续梁,钢轨伸缩力与制动力之和小于钢轨强度条件允许值103.988 MPa,钢轨断缝值小于70 mm,采用梁轨之间的相对位移4 mm限值控制刚度。当固定墩刚度为550 kN/cm时,钢轨伸缩力与制动力之和为74.0 MPa,梁轨相对位移值为3.9 mm,钢轨断缝值为66.6 mm。

(4)(60+100+60) m连续梁计算结果

(60+100+60) m连续梁固定墩取不同线刚度值,计算钢轨伸缩力、制动力、挠曲力、组合力及钢轨断缝值计算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60+100+60) m连续梁计算结果

由表5可知,对于(60+100+60) m 连续梁,钢轨伸缩力与制动力之和小于钢轨强度条件允许值103.988 MPa,钢轨断缝值小于70 mm,梁轨之间的相对位移4 mm限值控制刚度。当固定墩刚度为750 kN/cm时,钢轨伸缩力与制动力之和为83.3 MPa,梁轨相对位移值为4.0 mm,达到规范限制,钢轨断缝值为63.9 mm。因此,由梁轨相对位移控制的墩刚度限值为750 kN/cm。

(4)连续梁桥墩线刚度限值

综合上述计算结果,4种连续梁桥墩顶纵向线刚度限值如表6所示。

表6 连续梁桥墩顶纵向线刚度限值 kN/cm/线

4.5 无缝线路影响规律分析

将160种工况下计算的钢轨伸缩力、制动力、组合力、梁轨相对位移、钢轨断缝值及挠曲力随连续梁固定墩刚度变化规律绘制成图,如图4所示。

由图4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随着连续梁固定墩刚度增大,钢轨伸缩力随之增加,且开始增加较快,之后变化缓慢。在连续梁固定墩刚度相同的条件下,连续梁跨长越长,钢轨伸缩力越大。

(2)随着连续梁固定墩刚度增大,钢轨制动力、钢轨组合力、梁轨相对位移、钢轨断缝值均呈减小趋势,且开始减小幅度较大,之后变化缓慢。在连续梁固定墩刚度相同的条件下,连续梁跨长越长,钢轨制动力、钢轨挠曲力、钢轨组合应力、梁轨相对位移越大。

(3)随着连续梁固定墩刚度增大,钢轨挠曲力基本不发生变化,跨长越长,钢轨挠曲力越大。

图4 无缝线路纵向力及纵向位移随墩刚度变化曲线

5 结语

针对温州市域铁路S1线常用的(35+50+35) m、(40+60+40) m、(50+80+50) m、(60+100+60) m四种连续梁以钢轨强度条件、制动梁轨相对位移及钢轨断缝值为判定条件,研究了市域铁路的连续梁桥固定墩合理纵向水平线刚度。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1)钢轨伸缩力随着连续梁固定墩刚度增大先快速增加,之后变化幅度变缓;钢轨挠曲力随墩刚度增大基本不变;钢轨制动力、梁轨相对位移及钢轨断缝值随连续梁固定墩刚度增大先快速减小,之后趋于平缓。

(2)由于温州气候温暖,最大钢轨温降值较小,且采用ZS荷载计算的钢轨制动力较小,因此,连续梁固定墩线刚度值主要由制动梁轨相对位移及钢轨断缝值控制,钢轨强度条件限制不起控制作用。

(3)基于一体化的钢轨-桥梁-墩台有限元模型,提出(35+50+35) m、(40+60+40) m、(50+80+50) m及(60+100+60) m四种常用连续梁固定墩合理纵向刚度取值分别不宜小于350,450,550,750 kN/cm。

通过计算分析提出的连续梁桥墩顶纵向线刚度限值及分析方法可为市域铁路连续梁桥墩设计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市域无缝限值
让农民工培训与就业“无缝对接”
以地方立法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中小学数学教学无缝衔接的对策
市域没有局外人 治理没有旁观者
ITU和FCC对NGSO卫星的功率通量密度限值研究
市域(郊)铁路功能定位与系统制式选择分析
丰富无缝对接机制内涵 安置帮教工作提质见效
母乳到辅食,如何无缝衔接
链接:新GB1589出台后 货车尺寸限值有这些变化
2017年北京将实施“世界最严”锅炉排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