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农村幼儿园特色区域活动

2022-07-12杨亚梅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22年6期
关键词:乡土蔬菜幼儿园

杨亚梅

我国国土面积广袤,而农村面积相较于城市占比更大。但农村的教育水平相比城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设备配备、教育教学环境等方面。所以,国家也在大力扶持农村教育,不断加强农村幼儿园、中小学的投资力度。作为农村幼儿园教师,也应积极地创新教学模式,挖掘农村乡土资源,丰富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材料,并开展独具特色的乡土区域活动,使幼儿园区域活动更加丰富,更具趣味性。

一、以培养幼儿动手能力为核心,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开展户外区域活动

农村对于幼儿来说是最佳的玩乐去处,有着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挖掘乡土资源,开展独具特色的幼儿园教育活动,彰显活力和独特魅力。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其趣味、生动、多样的特点符合幼儿的成长需求,能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乡土资源能为幼儿营造出更具探索性、实践性的活动环境,并且乡土资源的开发和融合,也能让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更加契合农村幼儿的发展需求,使幼儿园教育独具特色。

例如,大众熟知的“农业蔬菜基地”“农贸市场”等,以此为基础构建的特色区域活动,幼儿可以结合自己的喜好来选择活动内容,在调动幼儿积极性的同时,真正实现以幼儿为主体。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准备工作:教师提前在幼儿园内或是幼儿园附近,预留出一些土地,用栅栏围起来,作为农业蔬菜基地,并准备一些种植工具和蔬菜种子。等到种子发芽后,教师提前将教室布置成一个小小的农业商店,和幼儿一起开展“农贸市场”的互动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从农业种植到农产品销售、蔬菜上餐盘等整个过程。

游戏导入:在开展“农业蔬菜基地”“农贸市场”活动之前,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蔬菜从播种到长成的动画视频,抑或者是让孩子讨论自己喜欢吃的蔬菜以及喜欢原因。幼儿有了一定的认知后,教师再让他们选出自己喜欢的蔬菜种子,带领孩子去菜园耕种,让幼儿了解蔬菜种植的小技巧和蔬菜成长需要的养分。

活动开始:由于蔬菜成长需要一定的时间,教师需要控制好特色区域活动开展的频率,每隔2~3天,带领孩子去菜园抓虫、浇水、除杂草等,让孩子扮演好农民的角色,亲身体会蔬菜种植的过程;组织幼儿一起观察、记录种子的生长情况,制作种植日记:向幼儿讲解我们生活中的蔬菜、水果的来源,感悟农民伯伯的辛勤劳作;让幼儿真实地感受田间劳作,从而学会尊重劳动、尊重农民;形成珍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的习惯,在提高孩子动手能力的同时,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劳动成果来之不易。最后,等到蔬菜长成后,教师按照每种蔬菜的价格,引导孩子收获蔬菜后进行商品交易,营造农贸市场氛围,让所有孩子都参与到活动中,学习与巩固所学知识。

活动汇报和讨论: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孩子们就遇到的问题和小组成员一起讨论,互相听听大家的种植过程、分享种植日记,让孩子们都有所收获。

二、以培养幼儿自信心为中心,深入挖掘乡土资源,开展民间游戏活动

游戏是幼儿发展和学习的重要途径。为深度挖掘乡土资源,加强乡土资源与幼儿园活动的融合,幼儿园构建家园共育模式,使家长、幼儿园、社会加强合作,家长、幼儿、教师共同搜集乡土材料,如稻草、树叶、沙子、石头等。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利用灵活的小手将熟悉的材料拼成多样的图画,剪出一个个生动的物品。活动过程中,幼儿收获了成功的喜悦,树立了良好的信心。

教师应意识到乡土资源开发的重要性,积极为幼儿收集材料,使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多元化、特色化,并引导家长参与到幼儿的区域活动中。家长的共同参与使教学引导更加科学,幼儿也更加积极。例如,教师可以借助民间的“跳房子”游戏,开展户外大型体育游戏。家长、教师可大胆地尝试,寻找、利用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物体或器械来搭建活动场地,将“跳房子”游戏和智力游戏结合起来,将日常较为常见的植物图片放在不同的区域,让孩子一边跳,一边找到相对应的种植位置,加强幼儿对植物、体育游戏的认识。

教师和家长还可以根据农村传统风俗,以传统民间游戏为范本,构建户外大区域游戏活动,辅以对民间节日、传统文化的相关讲解,用通俗的语言,引导幼儿了解家乡的民俗文化,凸显地方特色文化,形成颇具乡土气息的活动气氛。例如,在中秋佳节,结合农村“八月十五,番薯芋”、中秋博饼、拜月等习俗,开展一系列的中秋主题区域活动:组织幼儿一起学做“博状元饼”,借鉴古时在中秋节用番薯、芋头、柚子等来祭祀土地公和祖先的做法,向幼儿介绍古代的中秋拜月、供神灵等文化风俗。通过这些活动,幼儿体验了农村中秋节的习俗,感受拜月、烧塔仔等热闹场景,激发幼儿对乡土风俗的探究兴趣,增强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以五育并举为目标,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创建多元化特色区域活动

幼儿年龄小,作为指导者和组织者,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积极利用乡土资源,营造开放的区域活动。在开展特色区域活动前,教师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喜爱、发展特点,設计活动主题,让幼儿教学“活”起来。同时教师要引导幼儿发挥主观能动性,组织幼儿共同收集相关区域材料,加强幼儿的参与感,提升幼儿的参与积极性。

例如,开展主题为“大丰收”的特色活动,教师组织幼儿到户外收集活动材料,带领幼儿们来到农田里、水稻旁,让幼儿亲眼见证大米、玉米的生产过程,亲身体验农村丰收的喜悦。幼儿在这一活动中既收获了快乐,又深刻理解了粮食的来之不易。又如主题活动“寻找春天的种子”,教师带领孩子们走向树林,在林间共同收集植物种子,然后将收集的种子带回幼儿园中,组织幼儿一起进行种子栽种,然后观察、记录种子的生长情况,这便是对乡土资源的有效利用。教师还可以带领幼儿参观农民的劳作过程,以真实情境开展劳动教育,引领幼儿参观稻田、蔬菜种植基地等。参观结束回到幼儿园后,教师再适时引导,让幼儿通过与大自然的一次次接触,深深体会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达到五育并举目标。

综上所述,幼儿园教育应充分认识到乡土资源的重要性,发挥乡土资源的独有优势,在教学中有机融合,充分调动幼儿的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其中。独具乡土特色的活动培养了幼儿的实践能力、动脑能力,让幼儿的思维得到发散。在特色区域活动中,幼儿得到全面发展。幼儿园打造独具特色的农村幼儿教育,使农村幼儿园教学水平的教育目标得以实现。

猜你喜欢

乡土蔬菜幼儿园
奇怪的蔬菜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蔬菜
乡土中国
爱“上”幼儿园
芬芳乡土行
读《乡土中国》后感
蔬菜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