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亚国家生物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及影响研究*

2022-07-11廖成梅韩彦雄

关键词:中亚国家美国国防部哈萨克斯坦

廖成梅,韩彦雄,丁 攀

(新疆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国家安全研究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2020 年,一场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使世界各国都开始关注生物安全这一非传统安全问题。其中,中亚国家在生物安全领域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国际合作得到中亚国家以及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中亚周边国家的关注,成为了焦点话题。关于中亚国家在生物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鲜少有人研究,本文拟全面呈现中亚国家在生物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并对其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中亚国家生物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机制

中亚国家在生物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主要是通过以下一些合作项目及机构完成。

(一)合作生物参与计划

合作生物参与计划项目是由美国国防部下属机构削减国防威胁署出资设立的。削减国防威胁署成立于1998 年10 月1 日,是美国国防部的下属单位,负责保护美国及其盟国免受化学武器、生物武器、放射武器、核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威胁。合作生物参与计划项目的目的是消除苏联解体后遗留在各加盟共和国实验室里的危险病毒和细菌菌株。截至2015 年,美国通过合作生物参与计划项目在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生物实验室,这些实验室主要分布在中亚、格鲁吉亚、乌克兰等地区与国家,以及中东、东南亚和非洲地区(表1)。

表1 美国国防部合作生物参与计划活动范围

(二)国际科技中心

1992 年11 月,国际科技中心作为一个不扩散项目在莫斯科成立。目前国际科技中心成员包括美国、欧盟、挪威、日本、韩国、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是一个各国科学家及研究机构合作的政府间组织。总部设在哈萨克斯坦的首都努尔苏丹,该中心95%的资金来自北约各国政府。根据2015 年签署,目前已得到所有成员国批准的《国际科技中心继续运作协定》,国际科技中心不仅在总部哈萨克斯坦首都努尔苏丹,而且在世界各地开展活动。

在国际科技中心成立20 多年里,整个独联体超过760 多个研究机构的7 万多名科学家参与其工作。①数据来源:国际科技中心网站《关于国际科技中心》,网址:http://www.istc.int/ru/about.访问日期2021年5月10日。国际科技中心的主要活动是科学研究项目的管理。项目参加方和机构通过中心支持的方案,如旅行补助金、研讨会、国际会议、商业化资助项目从中心获得资金。从1994 年至2019 年,国际科技中心共提供项目资助总额约为1.68 亿美元(表2)。

表2 国际科技中心2019年针对中亚国家的项目资助额

该中心宣称的宗旨是:应对化学、生物、放射及核材料扩散的全球安全威胁;通过国家、区域和国际研究合作,将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知识的科学家融入全球科学共同体,促进全球科学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发展化学、生物、放射及核不扩散安全领域的告知及负责任的文化;减少化学、生物、放射及核安全威胁;支持旨在解决全球问题的研发项目(表3)。

表3 国际科技中心2017年各技术领域的项目资助额

二、中亚国家生物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发展及现状

截至目前,中亚四国,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与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或其主导下的各类组织机构都有生物安全领域的合作。合作的主要方式是在中亚各国的防疫站、医学科研机构的基础上建立危险病毒研究中心或参考实验室网络,在每个国家有若干个实验室,一部分实验室在各国的首都,一部分分布在各国的各地区。

(一)哈萨克斯坦

从独立至今,哈萨克斯坦一直是西方国家在中亚生物安全领域合作的主要对象。

一方面,美国等西方国家支持的各类生物领域合作机制的项目几乎涵盖了哈萨克斯坦传染病、生物安全和微生物学领域的所有科研机构。

自1992 年以来,哈萨克斯坦和美国一直在执行合作生物参与计划项目协议,项目金额约为1.75 亿美元。②数据来源:《Юлия Бражникова.Сеть биолабораторий Пентагона в странах СНГ》,网址:https://vector-eurasia.org/internal/project-analyst/47/63/.访问日期2021年9月6日。2001 年,哈萨克斯坦政府决定在曾经是苏联生物化学试验场的咸海复兴岛上开展研究,并组建了一个跨部门委员会负责该项工作,目的是防止试验性生物资源的传播。美国国防部分支机构削减国防威胁署和国际科技中心参与了该项目的实施。当时的国际科技中心主任莱曼是美国前军控局局长、美国总统办公厅高级官员。2004 年12 月8 日,美国和哈萨克斯坦签署了政府间关于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基础设施的协议修正案,此后美国国防部在哈萨克斯坦正式启动发现威胁因素并做出反应项目。在该项目的支持下哈萨克斯坦检疫与动物传染病科研中心阿特劳、江布尔、曼戈斯套、吉姆肯特和塔尔迪库尔干五个防鼠疫站获得新的实验室设备。在美国国防部防止生物武器扩散计划框架内,哈萨克斯坦检疫与动物传染病科研中心与哈萨克斯坦卫生与流行病系统的专家合作对炭疽病进行了研究。

哈萨克斯坦在生物领域最引人注目的合作项目是与美国在阿拉木图合建的中央参考实验室。美国很早就有与哈萨克斯坦在阿拉木图实验室进行生物实验领域密切合作的想法。中央参考实验室的建设始于2010 年,其基础是以前的阿拉木图抗病毒研究所,后来又改名为哈萨克斯坦检疫和动物传染病科学中心。该实验室造价1.5 亿美元,承包商是美国AECOM 公司,雇员人数达250 人。美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馆、哈萨克斯坦检疫和动物传染病科学中心积极支持中央参考实验室的项目。2015 年11 月,参加哈萨克斯坦检疫和动物传染病科学中心新闻发布会的美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馆发言人查尔斯·马丁强调,美国该项目的使命是提高世界安全水平,支持作为美国盟友和朋友的哈萨克斯坦。2016 年底,储存高度危险病原体的中央参考实验室建成,形式上它隶属于哈萨克斯坦检疫和动物传染病科学中心,“但这一科学中心每年从哈萨克斯坦本国获取资助不足68 万美元,大部分资金来自于美国。2016年,美国国防部为中央参考实验室的建设投入了近1.08 亿美元,另外配套设施超过500 万美元。每年美国国防部‘削减国防威胁署’为该中心拨款约130万美元,德国国防部拨款不少于30 万欧元”[1]。中央参考实验室不是美哈在生物领域的唯一合作项目。自21世纪初以来,除了哈萨克斯坦检疫和动物传染病科学中心,美国军方还在哈萨克斯坦格瓦尔杰伊斯基生物安全问题科研所、国家生物技术中心及其分部、兽医参考中心等科研中心开展研究合作。“美国国防部削减国防威胁署在哈萨克斯坦共实施了28 个生物项目,总预算不少于2 000 万美元。”[2]

另一方面,哈萨克斯坦还成为美国等西方国家在中亚进行区域生物领域合作的中心。例如,国际科技中心总部位于哈萨克斯坦首都努尔苏丹。来自哈萨克斯坦、亚美尼亚、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格鲁吉亚和欧盟、美国的科学家及研究机构通过国际科技中心进行合作。通过国际科技中心,其主要赞助者欧盟和美国可以获得包括中亚国家在内的独联体国家科学家的知识产权产品,监测该地区科学家的生物研究情况,监测独联体国家的生物潜力,获知未来科学研究的前景方向。另外,中亚高加索生物安全协会的创立者是哈萨克斯坦检疫和动物传染病科学中心。该中心不仅与美国研究机构进行科研合作,还和英国、西班牙、挪威、法国、加拿大等国设立了一个地区生物安全中心,在其框架内专门举办生物安全与病原体运输研讨会。该中心参与了约38 个国际项目,其中包括:减少哈萨克斯坦和中亚国家生物风险的人员培训;在该中心进行生物安全和生物保护培训;防止生物武器扩散计划;分析哈萨克斯坦和美国的瘟疫起源地和菌株等。2009 年,在该中心倡议下举行了中亚高加索生物安全协会细菌和病毒性动物学第一次年度会议。

(二)乌兹别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是美国在中亚生物安全领域合作的另一个重要对象。20 世纪90 年代末,在签署《消除化学和生物武器威胁条约》后美国军事生物学家开始进入乌兹别克斯坦,得以接触乌境内的机密化学设施。2004 年,美国国防部削减国防威胁署在“生物领域合作计划”框架内在乌兹别克斯坦建立了传染病传播监控网络。乌兹别克斯坦卫生部下属的国家鼠疫、检疫和高危传染病预防中心参与了美国政府推进的该计划。

美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在生物安全领域的合作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广泛合作建立生物实验室。2007 年,在美国国际开发署的支持下美国国防部削减国防威胁署在塔什干建立了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第一个国家参考实验室。2013年,美国国防部削减国防威胁署出资在安集延和费尔干纳建设了两个二级生物安全诊断实验室。2015 年,美国国际开发署在乌兹别克斯坦建立了该国第一个水果核及种子实验室。在首都塔什干马哈茂德·米尔扎耶夫园艺、葡萄及酿酒科学研究所中开设纺织实验室,设备价值30 万美元。“2016年,在乌尔根奇建立了霍列兹母地区诊断实验室。目前在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布哈拉州、苏尔汗达里亚州、卡拉卡尔帕克斯坦、撒马尔罕州和塔什干州等地有10个美国国防部削减国防威胁署资助建立的生物实验室。”[3]不仅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微生物研究所、中央军事医院、病毒学研究所、卫生部检疫及高危传染病预防中心与美国合作建立诊断实验室,安集延、布哈拉、达纳、卡什、努库斯、乌尔根切、撒马尔罕、费尔干纳等地的卫生传染病监测站以及乌兹别克斯坦兽医中心和美国也有合作关系。

第二个阶段,进行科研合作。2018年,美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在生物领域的合作计划开始转入共同进行科研活动的新阶段。美国努力深化乌美科研人员之间的国际经验交流,利用先进实验室设备开展合作研究,组织专业测试以及为乌兹别克斯坦生物学家提供补助金。

(三)吉尔吉斯斯坦

在吉尔吉斯斯坦进行生物安全领域合作的西方国家是加拿大。2008 年8 月22 日,吉尔吉斯斯坦和加拿大签署了关于在比什凯克市建设生物实验室的生物保护与安全合作协议。2009 年2 月6日,吉国家议会批准该协议。2009 年5 月,吉政府通过将科学院植物园里一块4 公顷的土地用于建生物实验室的法令。“拟建的中心参考实验室属于三级保护,估计价值约3 000 万美元,工作人员主要是在海外留学的当地专业人员,由加拿大方面负责包括危险病原体转运在内的所有活动。”[4]但该协议中病原体可以从世界其他国家或其他地区进口或出口的内容引起了吉公众的不满,迫使吉尔吉斯斯坦时任政府放弃了这一合作。之后,西方国家没有放弃在吉尔吉斯斯坦流行病学领域的合作。德国开发银行和德国国际合作署在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物理治疗中心的基础上建立了结核病诊断中央参考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德国接受培训。

近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及一种不明肺炎在吉尔吉斯斯坦流行的背景下,还有一些非政府组织、记者和政治人物试图说服吉尔吉斯斯坦公众在该国也建立类似的实验室。他们甚至指出,吉尔吉斯斯坦放弃了和加拿大合作的项目是错失了机会。

(四)塔吉克斯坦

与塔吉克斯坦开展生物安全领域合作的主要是各类国际组织。2009年,在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支持下在塔吉克斯坦国家卫生及流行病学监测部门成立了国家病毒学参考实验室。2011 年,在全球基金会的资金支持下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国家结核病中心启动了第一个国家细菌参考实验室,同时在该国各州也建立了类似的实验室。2013年,在联合国发展计划署的支持下第一个国家细菌三级参考实验室在杜尚别胃肠病学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联合国驻塔吉克斯坦常驻协调员、发展计划署驻塔吉克斯坦主任参加了开幕式,并且共投入了300 万美元。联合国发展计划署还在塔吉克斯坦实施了2010—2015 年全国结核病防治计划。

此外,与美国国防部合作的美国公司在塔吉克斯坦杜尚别市、索戈特州、哈特隆州以及瓦达塔的国家肺结核医院中建立了细菌实验室。

三、中亚国家生物安全领域国际合作的特点

(一)从合作对象来说,和美国军方关系紧密

虽然表面看来中亚国家生物安全领域的合作对象既有政府间国际组织,又有国际非政府组织;既有美国,也有其他西方国家;另外还有美国各国家机构以及其控制下的各类组织,但其中起最主要作用的是美国国防部的下属机构“削减国防威胁署”以及美国陆军传染病军事医学研究所,也就是说虽然是生物医学领域的合作,但美方的合作主管机构不是医学部门,而是军方部门。

首先,生物实验室资金主要由美国国防部提供。美国在包括中亚国家在内的世界33个国家大约建有400 个生物实验室。这些生物实验室都隶属于美国国防部,由国防部提供主要资金来源。哈萨克斯坦的中央参考实验室大楼建于2016 年,“由美国国防部资助,耗资约1.08 亿美元,美国国防部‘减少国防威胁署’每年花费约130 万美元用于该中心的工作。美国国防部向乌兹别克斯坦参考实验室的活动提供了约1.65 亿美元的资金支持”[5]。

其次,生物实验室负责人及工作人员都系军人出身。实验室负责人几乎都是毕业于军事及情报学校、受过专门教育,并在国防部研究与生物武器制造有关的病毒学的军人。工作人员也多为军队系统出身,中央参考实验室里面基本都是军队系统的生物学家。参加合作项目的还有美国国防部工作人员、项目承包商,美国海军医学研究中心工作人员。

再次,生物实验室的中亚国家本国工作人员定期在美国海军医学研究中心进修。这些人员在进修结束后仍与进修期间的美国军队同事保持密切的联系。2012 年,美国军事杂志曾报道来自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的生物学家在美国海军基地进修。而目前这些曾在美国海军基地进修的哈萨克斯坦实验室工作人员已在哈萨克斯坦各生物机构担任领导职务。他们和美国军方的接触不仅有官方层面的途径,还有非官方的、私人的渠道。

(二)从合作内容来说,研究获取当地的病毒和生物样本

美国在中亚生物领域合作的主要活动内容是进行病毒和危险疾病毒株试验。美国最初是在“纳恩—卢格减少威胁合作计划”框架内开始在中亚地区建立生物实验室。在这一框架内美国获得了中亚国家从苏联生物武器库中继承的东西。通过哈萨克斯坦检疫与动物传染病科学中心美国军方获得了从1949年起即保存于其中的极其危险的鼠疫、出血热、兔热病、蜱传脑炎及其他传染病病毒株样本。

除了病毒和危险疾病毒株试验,美国生物武器专家还搜集并研究中亚国家居民的生物样本。例如,在中亚上述实验室中的美国军事生物学家研究哈萨克斯坦人、居住在中亚的俄罗斯人及中国人对病毒的抵抗力。中亚国家成为美国研究中亚地区人、动物、环境、土壤、水的生物试验场。

(三)从合作方式来说,工作不透明

美国声称其生物中心没有双重用途,也不打算制造致命的病毒和生物武器,但是却严格限制访问实验室,不允许任何外国专家或美国实验室所在国家的代表进入这些实验室,也没有透露实验室的活动方向,实验室的活动对公众保密。中亚国家政府无权管理自己国土上的这些实验室,不能公开关于美国这些实验室的敏感信息,其工作人员只对美国官员负责,而且还将一些高风险的病原体转交给美国国防部研究。哈萨克斯坦议员、公众表示对处于北约国家军方控制下、构成严峻生物威胁的项目一无所知。例如,前阿拉木图市长叶西莫夫宣称,他不了解美国建立军事生物实验室的计划。记者向美国驻努尔苏丹大使馆询问有关中央参考实验室的情况时,美国外交官称恕不奉告。自2007 年以来,美国军方在乌兹别克斯坦生物实验室的工作也一直高度保密。

俄罗斯多次提出要求公开实验室的工作内容以及进入实验室进行检查的问题,但每次都碰壁。由于长期以来美国一直阻碍联合国通过军事生物设施控制协议,结果导致俄罗斯或其他任何国家都无法进入独联体国家境内的美国生物实验室进行检查。2020 年5 月13 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召开远程视频记者会时表示,美国在中俄两国周边国家密集部署生物实验室,并且不愿公开生物实验内容,其行为和目的,令人生疑。

四、中亚国家生物安全领域国际合作的影响

近年来,中亚国家的生物安全威胁大幅上升。中亚国家民众对其他国家在中亚的生物设施安全及其影响存在广泛担忧。例如:这些由其他国家资助和控制的生物实验室所实施的不能公开的项目内容到底是什么?他们是否严格遵守特殊的安全要求?实验室里被污染的空气和下水是怎么处理的?为什么一些危险的传染病会在这些实验室周边爆发?

(一)对中亚国家生物安全的影响

中亚国家在生物医学领域开展的国际合作本应该给该地区带来减少疾病爆发的福祉,但相反的是,自从美国的生物实验室出现在中亚国家,中亚国家参与美国国防部的一系列生物项目后,在中亚国家境内却爆发了一系列危险疾病以及该地区非典型的疾病。2019年11月20日,独联体国家安全理事会首脑会议在莫斯科举行,负责防疫工作的俄罗斯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督局局长安娜·波波娃在会上展示了两幅地图。其中一幅标出了美国在全世界所建的200 多个生物实验室的分布情况,另一幅地图则展示了近年来一些国家发生危险疾病和流行病蔓延的情况。波波娃认为,这两幅图惊人的相似证明世界各地不断增长的生物威胁可能与美国的生物实验室有关。

2011 年8 月,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地区爆发了一种症状与霍乱相似的未知疾病。2017 年春天,一场严重的水痘爆发,许多成年人感染。从2019年1月起,乌兹别克斯坦共登记了279例麻疹病例,脑膜炎球菌感染的发病率也在上升。

哈萨克斯坦南部曾爆发布鲁氏杆菌热疫情。2013—2014 年,哈萨克斯坦爆发刚果—克里米亚热疫情。2017 年,在哈萨克斯坦南部发现了一种以前在哈萨克斯坦未发现过、由蝙蝠传播、杂交形式的未知冠状病毒,与现在流行的冠状病毒不同。根据哈萨克斯坦媒体报道,“2020 年6 月中旬以来,阿特劳州、阿克纠宾州和奇姆肯特市肺炎发病率较同期显著升高。三地已有近500 人感染、30余人病危。2020 年上半年,哈境内非新冠肺炎共导致1 772 人死亡,仅6 月就有628 人死亡,其中也包括中国公民。哈卫生部等机构正对该肺炎病毒进行对比研究,尚未予以明确定性”[6]。2020 年3月,吉尔吉斯斯坦也爆发了一种原因不明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截至 2020 年 7 月 8 日造成 310 人死亡。①数据来源:《警惕!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均暴发不明原因肺炎!不是新冠》,网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5f079d418e9f0902c538ea2c/.访问日期2020年12月22日。

上述事实表明,中亚国家生物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不仅没有给他们带来有效防御生物安全威胁的好处,在中亚生物实验室人为引入病毒和病原体反而可能会导致中亚国家爆发重大疾病,降低中亚民众的免疫能力。

(二)对俄罗斯的影响

在新冠病毒疫情爆发的背景下,美国在俄罗斯的周边国家,包括乌克兰、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广泛建立的生物实验室网络再次引发了俄罗斯的广泛关注。事实上,当美国一开始在格鲁吉亚第比利斯建立生物实验室就引起了俄罗斯的关注。当时俄罗斯的首席医生桑纳迪·根纳迪·奥尼琴科公开指出影响俄罗斯南部地区的非洲猪瘟疫起源于格鲁吉亚。自2010年以来,俄罗斯分析人士、军方甚至外交部多次表达了对俄罗斯面临的美国在其周边构建的“生物威胁带”的担忧,担心美国利用生物设施及人为的病毒来制造地缘政治游戏。俄罗斯认为美国在独联体部署隶属于国防部的生物实验室网络很可疑。俄罗斯军方报告指出,虽然美军声称在海外设立生物实验室的目的是进行生物监测、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确保农产品质量、改善这些国家的流行病状况,但其真正目的可能是在进行危及民众生命的生物武器相关技术的危险研究。2020 年4 月17 日,俄罗斯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扎哈罗娃在新闻发布会上披露,美国不断加强其在境外的生化影响。美国国防部以打击生化恐怖主义为借口,在俄周边国家建立了具有双重意义的生物实验室。

另外,中亚国家与美国等国家生物领域的合作制约了与俄罗斯在相关领域的合作。2018年举行的独联体国家安全理事会秘书长会议上指出,独联体国家境内苏联时期建立的流行病监查卫生系统已经完全被美国控制的生物实验室取代。在中央参考实验室在阿拉木图运作后,哈萨克斯坦未说明原因就终止了与俄罗斯就预防和监控传染病问题的材料交流。同时,哈萨克斯坦还停止了向俄罗斯专门机构提供鼠疫、霍乱、炭疽病、图拉热病、布鲁氏菌病、出血热等菌株。

(三)对我国的影响

俄罗斯医学专家和军方都多次指出,美国生物实验室设立地点的选择绝非偶然,许多实验室都位于接邻俄罗斯、中国领土的国家,对于俄罗斯和中国而言,这是经常性的生物威胁源。在美国2015 年安全战略中提出,要在混合战争的背景下解决美国面临的主要威胁。混合战争包括使用气候、生物、细菌和种族等非常规武器,采取综合措施向相关国家的政治及经济领域、基础设施及通讯、人口和武装力量施压。从美国混合战争的战略构想来看,不能排除其利用生物安全威胁来为其地缘政治利益和目标服务的可能。

首先,我国西北地区的生物安全面临威胁。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国与我国西北地区接壤,边境口岸众多,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我国西北地区与中亚国家的贸易、交通、人员往来日益频繁,另外,相邻的边界地区存在动物和鸟类的迁徙,因此,如果中亚国家发生传染性流行病,都会直接影响到与其相邻的我国西北地区的生物安全。

其次,“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面临挑战。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由于海关关闭、航班停运导致我国与中亚国家的人员往来、货物流通严重受阻。应当说,疫情的爆发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框架内的项目实施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由此可见,地区外部势力在中亚国家进行的生物军事研究以及不受控制的生物领域合作有可能会严重阻碍或完全破坏中亚国家的地区合作计划。病原体保管及使用的疏忽或人为排放等生物安全威胁将会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项目实施产生系统性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面临可能严重受阻的威胁。

最后,我国西北地区的稳定面临新的考验。生物安全威胁的爆发有可能会恶化中亚国家的政治、经济及安全形势。例如,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导致了大量中亚国家劳动力移民返回中亚各国,失业率和贫困率飙升。长时间的防疫措施导致中小企业倒闭。中亚国家政府如果不能成功应对上述问题,可能会在当地民众中造成社会不满,引起局势不稳,同时也存在其他国家利用这些问题破坏中亚局势稳定的可能性。中亚国家局势的不稳会给与其相邻的我国西北地区的局势稳定造成不利影响。

五、结 语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爆发证明疫情传染是没有边界的,因此,为了确保我国民众的健康与安全,为了预防大规模流行病威胁以及外国生物实验室在邻国运作的潜在影响,我国需要重视生物安全问题,制定生物安全战略;应当严密关注并持续追踪中亚国家在生物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动态,收集相关资料及信息,力求对其合作内容有全面的掌握,以便能对潜在风险及威胁做出准确的预判及提前制定并完善防御性措施;加强我国与中亚国家相邻边境口岸地区的防范生物安全威胁意识;制定及完善一系列措施保护我国边境地区不受可能来自中亚邻国的病毒、病原体或传染病的影响;加强及扩大与中亚国家在生物技术、传染病防治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做到在相关领域的知己知彼;一方面要加强落实在上海合作组织多边框架内就生物安全领域的活动达成的多边协议,另一方面要排除第三国军事生物学家在成员国领土上的活动,要求相关国家公开其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在生物安全领域的合作内容,制定联合应对潜在生物安全威胁的强制性规定。

猜你喜欢

中亚国家美国国防部哈萨克斯坦
聚合物改性沥青在哈萨克斯坦的应用研究
2020年《美国国防部数据战略》浅析
1月份哈萨克斯坦煤炭产量同比增长6.3%
哈萨克斯坦油粕产量预计达到62.5到68.5万吨
美国国防部RDT&E预算拨款结构研究及其启示
哈萨克斯坦压力容器法规标准简介
"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й пояс Шелкового пути" дает Центральной Азии исторический шанс
МЦПС "Хоргос" дает много возможностей для развития бизнеса предпринимателям из Китая и Центральной Азии
上海合作组织促进中国对俄罗斯及中亚国家出口的影响分析
美国国防部继续推进超级计算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