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年龄年度分布特征

2022-07-11李晓倩

大医生 2022年12期
关键词:病毒感染阳性率婴幼儿

郭 民,孟 伟,普 艳,何 跃,李晓倩

(1.红河州滇南中心医院医学检验科;2.红河州滇南中心医院儿科,云南红河州 661000)

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其中70%~80%为病毒感染引起[1]。这些病毒种类多、感染力强、潜伏期较短、传播速度快,患儿感染后发病急,且由于免疫力较弱[2-3],其所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与流行性感冒等大多相似,鉴别诊断较为困难。在呼吸道感染的诊治中,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准确、快速地检测出所感染病毒种类的方法。目前,既往使用的病毒检测方法中,细胞培养特异性强,但成本高、耗时费力,且病毒量少时易出现假阴性,不能及时指导临床诊疗[4];核酸检测灵敏度高,但实验条件要求严格,样本容易污染[5];特异性抗体检测虽在临床常用,但不能用于早期诊疗[6]。而本研究采用免疫荧光法可尽早、尽快、精准地检测出常见儿童呼吸道病毒,并分析这些病毒的年龄年度分布情况,为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预防及诊治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2 月至2021 年1 月在红河州滇南中心医院就诊的5 088 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不同年龄段分为婴幼儿组、学龄前组、学龄期组。婴幼儿组患儿(28 d~3 岁)3 190 例,其中男性1 968 例,女性1 222 例;学龄前组患儿(>3 岁且≤7 岁)1 203 例,其中男性664例,女性539 例;学龄期组患儿(>7 岁且≤14 岁)695 例,其中男性419 例,女性276 例。按照不同年度分为2018 年度组、2019 年度组、2020 年度组。2018 年度组(2018 年2 月至2019 年1 月)1 348 例,其中男性839 例,女性509 例;2019 年度组(2019年2 月至2020 年1 月)2 213 例,其中男性1 319 例,女性894 例;2020 年度组(2020 年2 月至2021 年1 月)1 527 例,其中男性893 例,女性634 例。以上不同分类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红河州滇南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并批准。纳入标准:所有患儿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 版)》[7]中呼吸道病毒感染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伴免疫系统疾病者;②心、肝及肾等脏器功能严重障碍者。

1.2 检测方法 仪器与试剂:漩涡振荡器(江苏新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XK96-A)、离心机(常州金坛恒丰仪器制造有限公司,型号:TD5AWS)、恒温水浴箱(上海跃进医疗器械厂,型号:HH.W21.Cu600)及荧光显微镜,以免疫荧光法检测7 种呼吸道病毒抗原的DIAGNOSTIC HYBRIDS试剂盒。取样及样本处理:将拭子插入患儿鼻咽部,旋转3 次后取出,放入含3 mL 生理盐水的10 mL离心管中。将所采样本与生理盐水振荡混匀,舍弃拭子,2 500 r/min 离心10 min,丢弃部分上清液,将留下的约150 μL 上清液及沉淀混匀。取15 μL 混匀液体于载玻片上点样,冷风干燥,置于冷丙酮内固定10 min 后取出晾干,每个点样处均加异硫氰酸荧光素试剂25 μL,湿盒中37 ℃培养30 min,冲洗,滴封闭液,加盖片。荧光显微镜下7 种呼吸道病毒阳性细胞均显示苹果绿荧光,当放大200 倍时,视野中找到≥2 个阳性细胞,判为样本阳性。

1.3 观察指标 ①呼吸道病毒检出情况。②不同年龄患儿常见呼吸道病毒检出情况。③不同年度患儿常见呼吸道病毒检出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2.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检出呼吸道病毒情况 5 088 例患儿中呼吸道病毒阳性713 例,阳性率为14.01%;其中甲型流感病毒(FLUA)、乙型流感病毒(FLUB)、1 型副流感病毒(PIV1)、2 型副流感病毒(PIV2)、3 型副流感病毒(PIV3)、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及混合病毒的阳性率分别为1.40%(71/5 088)、1.38%(70/5 088)、0.65%(33/5 088)、0.18%(9/5 088)、2.28%(116/5 088)、6.98%(355/5 088)、1.02%(52/5 088)、0.14%(7/5 088)。

2.2 不同年龄患儿常见呼吸道病毒阳性率 婴幼儿组、学龄前组和学龄期组患儿呼吸道病毒总阳性率分别为17.59%、9.14%和6.0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个年龄组FLUB、PIV3 及RSV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FLUA、PIV1、PIV2、ADV 及混合病毒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患儿常见呼吸道病毒阳性率[例(%)]

2.3 不同年度患儿常见呼吸道病毒阳性率 2018、2019 和2020 年度组患儿呼吸道病毒总阳性率分别为15.95%、17.26% 和7.60%,2020 年 明 显 低 于2018 年、2019 年,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个年度组患儿FLUA、FLUB、PIV1、PIV2、PIV3、RSV、ADV 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混合病毒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年度患儿常见呼吸道病毒阳性率[例(%)]

3 讨论

属于正黏液病毒科的RNA 病毒FLUA、FLUB,属于副黏液病毒科的RNA 病毒RSV、PIV1、PIV2、PIV3,属于腺病毒科的DNA 病毒ADV,均可引起呼吸道感染,且病毒种类多、易发生变异[8]。既往临床,对于这些病毒的检测,使用培养法时,价格较为昂贵;使用核酸检测,样品储存过程中易污染样品;而抗体检测,又不能用于感染的早期诊断[6]。本研究采用作为病毒实验室标准检测方法的免疫荧光法,可尽早、快速、准确地检测出上述病毒,进而为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诊治提供重要依据。

本研究对5 088 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呼吸道病毒抗原检测,结果呼吸道病毒阳性率为14.01%,其中以RSV 阳性率最高达6.98%,但均低于武汉[8]和金华[9]地区水平,这可能与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特征、研究对象、标本种类、病毒种类、检测时间、检测方法、检测试剂,还有生活习惯及经济状况等因素有关。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婴幼儿组、学龄前组、学龄期组患儿FLUA、PIV1、PIV2、ADV 及混合病毒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LUB 阳性率学龄期组与学龄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高于婴幼儿组,学龄前组也高于婴幼儿组;PIV3 阳性率婴幼儿组高于学龄前组及学龄期组,学龄前组与学龄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SV 阳性率婴幼儿组高于学龄前组及学龄期组,学龄前组高于学龄期组,这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新生儿血清中母传IgG 不能提高新生儿对RSV的免疫力,反而可与其形成复合物沉于肺内致局部过敏、坏死反应,引起呼吸道感染,而随年龄增长,患儿感染RSV 后产生特异性抗体,细胞免疫功能加强,能有效预防RSV 再感染[10]。另外,婴幼儿组的病毒合计阳性率高于学龄前组及学龄期组,学龄前组与学龄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上结果提示,虽然具体到不同病毒阳性率会有不同,但就病毒合计阳性率而言,与苏玉萍等[11]实验结果总体趋势类似,即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与年龄相关,年龄越小,病毒感染的阳性率越高。原因可能为,婴幼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善,免疫功能低下,但随着年龄增加,儿童免疫功能逐渐成熟,抵抗力增强,病毒感染阳性率下降。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2018 年、2019 年、2020 年患儿混合病毒的阳性率差异不明显(P>0.05);FLUA、FLUB、PIV1、PIV2、PIV3、RSV、ADV 的阳性率有明显差异(P<0.05)。同时,病毒合计阳性率,2018 年与2019 年差异不明显,但2020 年明显低于2018 年和2019 年,这与谌芳等[12]及覃超强等[13]的试验结果有所不同。上述三个结果的差异可能与地区位置、气候条件、就医人群、检测范围、研究人群、时间跨度、标本采集、检测技术水平等因素有关。

综上所述,不同年龄患儿病毒感染的阳性率差异明显,婴幼患儿最高,学龄前和学龄期患儿稍低,为此,日常应更重视加强婴幼儿的防护。2020 年合计病毒感染的阳性率明显低于2018 年、2019 年,可见通过加强和巩固健康宣教,同样能有效阻断各种呼吸道病毒的传播。通过持续加强病毒学监测,及时分析总结各种呼吸道病毒感染分布情况,还可有力支持临床合理用药,为防止抗菌药物滥用提供可靠依据。

猜你喜欢

病毒感染阳性率婴幼儿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针织婴幼儿及儿童服装》标准探讨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Parkinson and Hypericum perforatum: a medical hypothesis
无创吸痰法在婴幼儿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